产业经济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产业经济学论文 >

韧性视角下的产业扶贫路径探究

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 作者:陈顶芳
发布于:2020-04-20 共4322字

  产业扶贫论文(社会热点范文8篇)之第六篇

  摘要:产业扶贫作为当前我国的主要扶贫方式之一,在帮扶贫困地区完成脱贫过程中,自身暴露的很多问题使得产业扶贫出现了难以突破的瓶颈。因此,为全面、充分地认识并解决这些问题,基于韧性系统视角,以甘肃省定西市“蓝天模式”为案例,从治理主体、产业结构、资金来源、风险应对四个维度分析当前产业扶贫的症结所在。

  关键词:产业扶贫,韧性系统,“蓝天模式”;

产业扶贫论文

  2019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注重发展长效扶贫产业,着力解决产销脱节、风险保障不足等问题,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直接受益水平。”2019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脱贫致富离不开产业支撑,要大力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各种扶贫实践表明,“造血式”的产业扶贫在实现贫困地区经济效益增收、贫困人口减少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前学界围绕产业扶贫就其概念、模式及机制、实践困境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产业扶贫出现了发展后劲不足的情况。究其原因,除了客观条件上的产业精准扶贫的基础设施与配套建设滞后外[1],扶贫产业自身的发展条件直接影响到扶贫工作的开展成效。基于该出发点,本文从生态学领域中的韧性系统视角厘清当前扶贫产业自身存在的发展瓶颈,探讨面对市场风险时如何保障贫困户稳定脱贫。

  一、 产业扶贫中的韧性阐释

  (一)韧性系统

  韧性的概念来源于生物医学领域,用来形容细胞、组织的自我修复现象,而后在生态学领域中被借鉴,用以衡量在施加扰动之后,一个系统恢复到平衡或者稳定状态的能力[2]。对于韧性系统的特征,有学者认为韧性的本质特征在于其鲁棒性、自组织性和创新性[3]。基于韧性系统所具有的特征,近些年如何使目标系统具备韧性越来越成为各种领域研究的热点[4,5]。从某种意义上讲,韧性思想的提出是学者们对研究对象的可持续、稳定发展认知的一种延伸。

  (二)韧性系统在产业扶贫中的理解与阐述

  产业扶贫作为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增加贫困户收入的重要途径,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发展为杠杆的扶贫开发过程。产业扶贫中的韧性,指的是某地的扶贫主力产业在内部和外部双重压力下,产业仍可以健康生存和发展,并能够随着时间和时代条件的变化作出相应适应性调整。基于产业扶贫的要素构成,产业扶贫中的韧性系统特征可归结为以下四点:

  一是治理主体方面具备良好的引导力。产业扶贫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基层政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扶贫产业规划,还要发挥其带头作用,引导贫困地区劳动力投入到扶贫产业建设中去。

  二是扶贫产业结构完整,产业可持续发展。在扶贫开发过程中,生产结构完整、环环相扣的产业项目,才能在市场中迸发活力,持续带动贫困地区脱贫。

  三是产业扶贫资金来源稳定。产业项目拥有多渠道且“稳定可再生”的资金来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四是扶贫产业在风险应对上具备鲁棒性。指的是扶贫产业在面临异常的市场环境时,有尽可能降低贫困户面临市场风险的能力。

  二、韧性系统视角下当前产业扶贫面临的困境

  从韧性系统理论的视角看,当前我国扶贫产业面临的困境包含治理主体韧性、产业结构韧性、资金来源韧性和风险应对韧性四个方面。

  (一)治理主体韧性

  地方政府作为产业扶贫项目的治理主体,在脱贫建设中起到统筹协调的作用,其在产业扶贫规划中能否真正贯彻精准扶贫的核心理念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实问题是,一些地方政府对产业扶贫产生了曲解,将向建档立卡户发放家禽家畜幼崽,帮助其发展家庭式养殖业的形式称之为产业扶贫。此外,在产业项目的实地工作开展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处在“隔墙指挥”的位置,这会造成两个后果:一是缺乏实地调研容易造成产业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二是由于扶贫产业项目落地地区一般涉及到的贫困农户数量较多,而各个农户的致贫原因、脱贫积极性又不尽相同,缺少实地走访的环节,治理主体与贫困户难以形成有效的交流对接。

  (二)产业结构韧性

  构建具有韧性的扶贫产业结构是实现精准脱贫的关键,而部分地区现行的产业扶贫往往会进入以寻求短期利益为目标的误区,进行生产链条短、集约化程度不高的粗放式产业开发,“将扶贫产业的落地作为工作的最终节点,既不去考虑扶贫产业能否长期延续,也不去关注扶贫产业能否持续带动地区脱贫”[6]。在扶贫产业生产环节,部分地区农副产品的附加值不高,在出售初级农产品和原材料阶段长期滞留;在产品贮藏销售环节,贫困地区的贮藏手段、销售方式较为落后,使得出售的产品数量较少,导致贫困户收入增长缓慢。相应地,生产积极性也受到打击,长期以往,扶贫产业的发展脚步会随之放慢甚至停滞不前。

  (三)资金来源韧性

  当前,部分地区产业扶贫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资金投入,呈现出政府单一主体的扶贫治理状态,与韧性扶贫产业建设中的资金来源多样化、“稳定可再生”的要求相悖,这种过度依赖政府作用的扶贫工作机制,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扶贫工作的效率[7]。此外,政府一味地进行扶贫资金的投入,容易让贫困户对政府扶贫资金滋生“等靠要”的想法,扶贫建设主力群体的消极参与,易致使产业扶贫项目失败;而对于龙头企业带动的扶贫产业模式来说,潜在企业为追求更高利润,存在将自身有其他创收资金渠道的能力“雪藏”的可能性。

  (四)风险应对韧性

  当前,相当一部分地区的扶贫产业在异常的市场环境下,由贫困农牧户自行面对及承担市场风险,这与韧性扶贫产业中“风险应对上具备鲁棒性”的要求有较大出入。一方面,由于农牧产业深受气候、疫情、市场等因素影响,本身属于弱质产业[8],农牧户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情况时有发生。另一方面,经营主体与贫困户之间的利益联结不够紧密,主要表现在:一是参与产业扶贫的龙头企业归根结底是“理性经济人”,很少有企业会主动关注产业的成果是否被贫困户真正享有;二是在事先无任何制度、协议规定的前提下,受到市场等风险影响的贫困农牧户很难寻得有效力量的保障,无法形成经营主体与贫困户间利益共进退的格局。

  三、推进我国韧性扶贫产业建设的经验借鉴

  位于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的蓝天马铃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探索新的产业扶贫发展机制,其形成的“蓝天模式”为解决产业扶贫中的难题提供了有效经验借鉴。2018年12月,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推广蓝天马铃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产业扶贫“蓝天模式”的通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蓝天模式”宣传推广活动。深入探讨甘肃省定西市的“蓝天模式”,可为建设具有韧性的扶贫产业提供参考。

  (一)发挥治理主体带头作用,加强韧性产业组织力建设

  基层治理组织一直是产业扶贫项目顺利落地开展不可或缺的基础力量。“在我国,目前农村治理的主体主要是一些党政组织(如村党支部、团支部),妇联和村民自治组织(如村委会、治保会)等。”[9]“蓝天模式”在目标扶贫地区杏园乡充分发挥基层村级党组织的先锋带头作用,在村支书的牵头引导下,建立共计1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560户贫困农户参与种植,形成10 000亩的订单种植规模[10]。这种将党组织建设寓于扶贫产业链的方式,增加了治理主体在扶贫产业建设中的存在感,拉近了与帮扶对象的距离,建立了有效、稳定的沟通交流渠道,真正形成了“带头人”与贫困农户共同建设的格局,提升了经营规模化、种植技术标准化的水平,摆脱了以往产业扶贫治理主体“遥控指挥”、产业规模“小打小闹”的通病。

  (二)规划扶贫产业建设体系,增强产业生存力和竞争力

  扶贫产业是实现精准脱贫的“发动机”,在产业扶贫过程中只有将“发动机”发挥最大效用且延长其“使用寿命”,才能带动贫困户实现持续增收。为解决传统马铃薯产业生产链短、种植户分散、种植规模小等问题,蓝天公司在地方政策的支持引导下,于杏园乡建立“龙头企业+联合社+合作社+贫困户+党支部”的模式,使得产业链完整化,加快马铃薯扶贫产业种植、贮藏、加工一体化和规模化经营。此外,企业还为贫困农户提供良种农资统一购销、农技农机一体化服务,形成扶贫产业生产、服务体系相结合,一二三产业相融合的产业发展格局[10]。完善健全的产业生产格局催生高品质产品的诞生,为公司与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建立稳定供货关系提供了资本,进而提升了产品的行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三)拓宽产业资金来源渠道,活用政府扶贫财政资金

  资金空缺、融资困难一直是扶贫产业维系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的一大障碍。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支持将信贷资金精准投放到扶贫产业中,使得金融扶贫与产业扶贫相结合,突破了产业扶贫的资金来源单一的瓶颈。“蓝天模式”中,龙头企业凭借自身的完整产业链和资本的吸引力,与工商银行开展信贷合作,银行为企业在商品销售、储存等环节提供融资支持,实现了资金的“造血”功能,加强了扶贫产业链的稳固性。值得一提的是,地方政府在银企合作扶贫中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利用财政扶贫资金,对扶贫贷款投放量达到一定程度的金融机构给予奖励,市县政府和金融机构按比例承担扶贫贷款风险[10],将财政扶贫资金的作用很好地发挥出来,以此鼓励商业银行支持扶贫产业的发展。

  (四)建立健全风险应对机制,提高产业风险防控能力

  针对异常气候、异常市场环境所带来的“卖价伤农”的问题,“蓝天模式”中企业推行订单保底价的方式,与合作社、农户签订购销合同,以高于市场均价收购农产品,在市场环境不理想的情况下,保障农户的基本利益。另外,“蓝天模式”中企业依托扶贫产业,以股份合作的方式组建产业合作社,推行利益链上全体员工与经济效益相挂钩的绩效管理模式,将企业、合作社、贫困农户之间的利益紧密联结起来,成为一个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命运共同体[10]。这种“企民合作运营+底价保单”的双重保障模式,在增强市场风险抵御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贫困农户投入扶贫产业的参与度。

  结语

  现阶段,我国的扶贫产业处于粗放式、碎片化的生产规模层次,贫困户收入增长难以维持稳定。甘肃省定西市“蓝天模式”的经验表明,需要建设和发展具有韧性的扶贫产业:首先,政府需要深入帮扶地区开展实地调研,探寻扶贫产业落地的最佳途径,并发挥良好的带头作用,带动贫困农户参与产业开发建设;其次,形成和完善规模化的产业体系,打造具有生存力和竞争力的扶贫产业;再次,用活政府产业扶贫资金,拓宽支持产业发展的资金来源渠道,使地区特色扶贫产业更具发展优势;最后,建立健全风险应对机制,提高产业风险防控能力,为贫困户参与产业建设提供坚强的后盾。伴随着扶贫产业韧性的提升,其市场生存能力和竞争优势也将逐渐显现出来。企业与贫困户之间的利益联结不断加强,积极参与扶贫产业建设的贫困户在享受到产业发展成果的同时,其市场生存能力和收入水平也随之提高,从而实现脱贫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胡伟斌,黄祖辉,朋文欢.产业精准扶贫的作用机理、现实困境及破解路径[J].江淮论坛,2018(5):44-48.
  [2] HOLLING C S.Resilience and stability of ecological systems[J].Annu Rev Ecol Syst,1973,4:1-23.
  [3] 廖茂林,苏杨,李菲菲.韧性系统框架下的城市社区建设[J].中国行政管理,2018(4):57-62.

点击查看>>产业扶贫论文(社会热点范文8篇)其他文章
原文出处:陈顶芳.韧性视角下我国产业扶贫的优化路径探析[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01):32-35.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产业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