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的不断改善,我国肉牛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目前,我国肉牛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阶段,牛肉市场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市场上的牛肉价格不断攀升,持续在高位运行,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切。
据2014年1月6日《陕西日报》消息,为了减轻牛羊肉价格快速上涨给有清真饮食习俗少数民族群众带来的生活压力,陕西省政府已决定在春节前向这部分群众发放牛羊肉价格补贴,标准为每人一次性补贴180元,低保群众补助标准为300元。全省这部分群众总人数约14.14万,其中低保群众约1.14万,共需补贴2 682万元左右。牛羊肉短缺情况可见一斑。
本文重点就全国肉牛产业形势、牛肉市场价格走势及持续涨价的深层次原因加以分析,并通过对陕西肉牛产业优势及存在问题的研判分析,提出一些对策性建议,希望对各地肉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1 全国肉牛产业形势及牛肉市场供需情况
肉牛产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牛肉是城乡居民重要的“菜篮子”产品。
2012年,我国牛存栏量约7 500万头,牛肉产量达到662万t,比上年增长2.3%,占全国肉类总产量的8%左右,约占世界 总产量的10%,是 世界第三大牛肉生产 国。
2012年中原、东北、西北和西南四个肉牛优势产区的牛肉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5%,已成为我国牛肉供给的主要来源。
虽然我国牛肉生产稳定增长,但消费增长更快,生产增长赶不上消费需求增长,保障牛肉市场有效供给任务十分艰巨。自2000年以来,全国人均牛羊肉购买量增长53.2%,比猪肉购买量增幅高32个百分点;而同期牛羊肉产量仅增长33.9%。近10年来,我国牛肉价格由13元/kg涨到了2013年的60元/kg左右,涨幅达361.5%,成为肉类产品中涨价幅度最大的肉类产品之一。
2 2013年牛肉价格涨幅及未来走势分析
尤其是自去年初以来,全国性的牛肉价格猛涨,且一直在高位运行,2013年初较上年同期全国牛肉价格平均上涨了47%以上,下半年又比上半年上涨25%以上,成为引领全国农副产品涨价的“风向标”,已引发诸多社会问题。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牛肉市场缺口将达到717.8万t,比我国现在牛肉产量还要多55.8万t。目前,我国肉牛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然而,与旺盛的市场需求相比,我国牛肉供给能力乏弱,潜力有限。
2000年至2012年我国牛肉年产量增长了100余万t,但是牛肉产量的增长并不是来源于活牛饲养数量的增长,而是来自于屠宰量的增加,“杀青弑母”现象十分严重。肉牛商品出栏量的不合理增加,虽然短期内可以满足牛肉市场供给,但长期而言则加速了我国活牛存栏量的下降(近10年约下降了35%以上),已严重损害了牛肉产业发展的根基(牛源基础),从而限制了我国未来肉牛产业可持续发展。业界盛传“三年吃掉一个省,五年后中国牛肉一半靠进口”的说法,绝不是危言耸听!
2010年我国冷冻牛肉的进口量达2.37万t,同比增长67.4%,首次成为牛肉净进口国,2012年我国进口牛肉6.14万t,同比增长205.6%,揭示了我国牛肉市场需求的巨大潜力。在全国牛肉供给增长乏力的同时,高档牛肉的市场供应更为紧张。所以,正常情况下,未来市场的牛肉价格肯定还会一路看涨,继续维持高位运行的态势。
3 导致牛肉市场价格不断推高的原因
综合来看,导致牛肉价格一路猛涨且持续在高位运行的主要原因包括四个方面:
1)市场需求量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尤其老百姓逐渐认识到吃牛肉的好处了,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逐步发挥作用。
2)牛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牛不像猪、鸡那样繁殖快、饲养周期短,牛属单胎动物,怀孕期就长达280多天,育肥出栏一般需要2年以上,养殖成本要比猪、禽高的多。
3)饲草饲料及劳动力成本大幅增加,助推了牛肉价格的不断上涨。如养牛的粗饲料涨价幅度80%~160%,精饲料涨价幅度50%~100%,劳动力涨价幅度高达100%~200%。
4)受比较效益低(如农民养牛不如外出打工收入高)的影响,牛饲养量(尤其是基础母牛饲养量)大幅下滑,导致全国性的牛源紧张,且在可以预见的10年内难以缓解。
所以,从这4个方面来分析,今后牛肉价格还能将持续呈现货紧价扬的趋势,进一步加剧市场供需矛盾。
4 陕西肉牛产业发展的优势及存在问题分析
陕西是西北肉牛产业带优质牛肉主产区之一,有很好的肉牛产业发展基础。
1)牛群规模比较大(约150万头左右)、品种优良(秦川牛及其杂交改良牛约占60%以上)、商品出栏率高(约55%以上)。
2)产业聚集度好,技术研发能力及龙头企业带动力强。比如陕西拥有国家肉牛改良中心,同时还建有省级肉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优质牛肉生产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秦川肉牛良繁中心、省级秦川牛产业协会等,且群众素有养秦川牛及其改良牛的习惯,加之陕西秦宝牧业、陕西秦川牛业等国家级龙头企业实力都比较强,对拉动全省肉牛产业发展、打造肉牛产业经济板块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首先,与全国一样,受比较效益低的影响,群众养牛尤其饲养繁殖母牛的积极性下降,导致基础母牛群大幅下滑(川塬地区近10年下滑幅度约40%左右);二是信息不对称,流通过程中间环节太多,企业缺乏与养殖户的直接对接,加之市场监管缺失,真正的养牛户得到的实惠并不多,影响了农户的养牛积极性;三是政府关注度尤其是扶持力度有待加强,工作重心要靠前并不断下移。
5 对陕西发展肉牛产业的建议
第一,要尽快落实相关政策措施,稳住产业之根基-牛源基础。
2013年6月12日,陕西省政府办公厅就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肉牛肉羊产业发展的意见》,决定从2014年起,省财政将在新增财力中每年安排1亿元肉牛肉羊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基地县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良种繁育体系、饲草生产体系等建设。因此,各级政府及畜牧部门一定要抓住机会、趁势而上,不仅要把政府的政策落实到位,更重要的是要切实做好配套扶持工作,要把扶持的重点放在基础母牛饲养户上,行业管理部门要对经过技术人员评定为特级、一级和二级的良种母牛要登记造册,每年应根据其繁殖后代的情况,建议每头每年按2000元、1500元和1000元的标准给养殖户予以补贴。
第二,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社会化技术服务水平。
要加强对秦川牛肉用选育改良和健康养殖技术研发工作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省内专家团队和市县畜牧推广部门的作用,尽快建立省级的肉牛产业技术体系,形成一支常年活跃在肉牛生产一线的技术服务队伍,重点在良种选育供应、优势杂交组合筛选推介、缩短胎间距提高母牛繁殖效率、优化日粮配方提高肉牛育肥效益以及强化肉牛常见病与重大疫病防控等方面,着力普及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不断提高肉牛养殖的良种率,保障肉牛繁殖、育肥的高效率,尽量减少养殖环节不必要的损失,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第三,要发挥龙头企业、协会组织和专业合作社的作用。鼓励龙头企业投资兴建肉牛养殖基地,政府应给予必要扶持,而且这种扶持要使龙头企业和养殖户都得到实惠;协会组织要立足公益、公平、公开的原则,及时发布产业信息,做好社会化服务工作,在密切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及养牛户之间的关系、协调三者利益分配等方面,一定要尽职尽责。当然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和对协会组织的放权也是至关重要的。
第四,要鼓励多元化投资,提高肉牛规模化养殖水平。在落实现有规模养殖、良种补贴等扶持政策的基础上,要继续完善扶持政策,鼓励金融和保险支持,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引导工商资本进入肉牛生产领域,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活力,促进全省肉牛产业朝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