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地区独特的文化地理环境孕育了京畿地区众多的戏曲剧种,有外来戏曲京剧,有外地传入经京畿文化浸染了的北方昆曲、河北梆子和高腔,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本土戏曲评剧、老调、丝弦、哈哈腔,有深受民歌熏染的秧歌戏,有做工精良、风格独特的皮影戏,也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地方小戏。这些戏曲剧种有的响遍京城、京畿乃至周边诸多省份,有的土生土长,满足着当地民众的娱乐和喜好,它们的空间分布与文化传播以及它们的成长、壮大、演变、繁荣与衰落,都与京畿地区的历史变革、地理环境、文化演进息息相关。
一、京畿地区戏曲剧种的空间分布
京畿地区主要指天津和河北的环首都地区。因长期受到京城文化和燕赵文化的熏陶和浸染,这一地区戏曲剧种的分布是地域的和空间的,也是文化的和历史的。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变革、政治变故,都会影响到这一地区戏曲剧种的空间分布和传播。本文以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京畿地区戏曲剧种最丰富时期的统计数据为依据,来说明京畿地区戏曲剧种的空间分布状况,总结其空间演变规律。统计数据显示,1965 年京畿地区戏曲剧种达 56 种,其中京东和京南地区约 40 余种,京西和京北较少,约十几种。
1. 京畿地区戏曲剧种的空间分布
京畿地区戏曲剧种基本情况如表 1.京畿地区东部、南部平原的戏曲剧种数量明显多于西部、北部山区的戏曲剧种数量。河北梆子分布于京畿地区全境,可以说,有村落的地方就有梆子声腔响起。北方昆曲和高腔主要流行于京东和京南地区,曾经一度向北、向南扩散到河北以外的山东、河南、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份。【表1】
评剧、老调、丝弦、哈哈腔、唐剧、东路二人台、马栅子戏、皮影戏、秧歌戏等都是发源于本土的戏曲剧种,其流布区域除其所属地域的中心城市外,多流布于天津、保定、廊坊、唐山等几个京畿地区的主要城市。
皮影戏是京畿地区十分流行的戏曲样式,地域风格浓郁(如唐山皮影戏,影人用薄细的驴皮制作,小巧玲珑,色彩艳丽,造型优雅,唱词施以乐亭方言,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其流派基本涵盖了中国皮影戏的几大派系,且分布广泛,唐山、河间、昌黎、涿州、霸州、宝坻等都是皮影戏十分活跃的地区。皮影戏起源于西汉时期的陕西地区,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一带,至清代京畿地区最盛,被誉为中国影视艺术的鼻祖。
秧歌戏也是京畿地区一种花样繁多的戏曲样式,主要有定县秧歌、蔚县秧歌、炊庄秧歌、沙里秧歌、临津秧歌、软秧歌等十几种,其音乐唱腔呈现出多种类型,有的是民歌体;有的是板腔体;有的加入了丝弦伴奏;有的则长久保持着民歌小戏的特点,但流布范围仅限于其所属地区,面积狭小。
京畿地区还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地方小戏,主要分布于交通相对闭塞、地理环境较差、经济不太发达的京畿地区的西部和北部地区。比如:道情戏和傩戏,这是京畿地区非常独特的戏曲剧种,最初广泛流布于山西地区,明朝初年传入京畿地区西部的张家口一带。
从京畿地区戏曲剧种数量的地区分布来看。戏曲剧种主要分布于京畿地区南部和东部地区,保定、廊坊地区的戏曲剧种数量均在 20 个以上,分别占京畿地区剧种数量的 38.2%和 32.7%,唐山的剧种数量也不少,张家口、承德地区剧种数量少,分别为 6 个和 5 个,占剧种数的 8.9%和 5.1%.
从戏曲剧种变化的时间看,京畿地区戏曲剧种的发展变化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清中后期是京畿地区戏曲剧种最兴盛的时期;清末至文革前是京畿地区剧种数量最多的时期,也是诸多戏曲剧种正式命名的时期;文革至今是京畿地区戏曲剧种的衰落时期,剧种数量迅速减少。现在以三个时间点(1911年、1965 年、2009 年)的数据作为京畿地区戏曲剧种变化的比较依据,来呈现京畿地区戏曲剧种的发展变化态势。
(1)京畿地区戏曲剧种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而呈“先增多后减少”的趋势。1911 年京畿地区有 22 个剧种,1965 年有 56 个剧种,2009 年只剩下 26 个剧种。尤其是作为戏曲之乡的保定地区剧种数量降幅最大,由 1965 年的京畿地区剧种数最多 21 个,降到 7 个。京畿地区北部地区虽然剧种数量偏少,但整体变化幅度小,到 2009 年,剧种数量还多于保定地区剧种数量。
(2)京畿地区戏曲剧种的流布方向呈扇形由京城向东、南方向扩散,但剧种流布的面积的变化和消亡时间无法具体体现。如高腔,这个古老的戏曲剧种,明至清中叶,曾广泛流布于北京及京畿广大地区,形成了北京高腔和高阳高腔两大支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流布面积和消亡时间已无法准确厘清。再如秧歌戏,从已有的戏曲文献资料来看,应该是广泛存在于民间,其流布范围也应该很广。但随着秧歌戏舞台空间的被压缩、抑制,逐渐消失,现流布范围只局限于少数农村地区,这显然与早期秧歌戏的民间精神需求不太一致,若考证秧歌戏准确的流布范围和消亡时间恐怕也是极其困难的事情.
2. 京畿地区戏曲剧种的时空分布特征
京畿地区戏曲剧种的分布受本地区的地理环境、社会文化氛围的影响巨大,56 个戏曲剧种的空间分布特征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外来剧种影响巨大,且分布面广。从相对富庶的京东、京南一带平原地区到贫穷的西部、北部张家口一带山区,从中心城市到乡镇农村,外来戏曲剧种几乎遍布京畿地区,且有范围比较广阔的固定流行区,甚至在其主要流行区以外也有影响,如河北梆子为京畿地区的地方大戏几乎分布于整个京畿地区,甚至影响至周边地区。本土剧种除评剧外大多流布范围较小,只流行于府、县、村,如哈哈腔、横岐调等。
(2)戏曲种类多样。戏曲的诞生和发展更多依赖于地域文化的滋养,京畿地区自然环境的复杂造就了京畿地区戏曲剧种的多样性,京畿文化的包容性与强大的同化力又使众多的外来戏曲剧种纷纷落户京畿,与京畿文化相融合,或改变自身以适应新的文化而创造出新的戏曲流派,如河北梆子、北方昆曲、高阳高腔等;或催生出新的戏曲剧种,如评剧、保定老调、哈哈腔等。
(3)半包围分布格局。京畿地区戏曲剧种分别以天津、保定、廊坊为流行中心,对北京形成半包围状分布,外来戏曲剧种多分布在经济相对富庶的京东、京南一带的城市,如天津、保定、廊坊等,这里经济、文化繁荣,人口多,戏班也最为密集,当外来戏曲剧种以北京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的时候,这里往往成为其最初、最直接的接纳地。
(4)戏曲剧种随时间的延伸而逐步消失。京畿地区戏曲剧种数量由早期的 22 个剧种发展到 56种再锐减到 26 种,一些剧种已经成为历史的绝唱。相比较而言,京畿地区的西部和北部,一些戏曲剧种保存得相对较好,虽然流布范围不广、影响力不大,但这些地区文化积淀深厚,又地处交通封闭的山区,外来文化的冲击较少,所以不会轻易消失;而京畿地区东部和南部的戏曲剧种,地处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文化通道,遭受其他文化的冲击大,消亡的数量大,速度也很快。
二、京畿地区戏曲剧种的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理论将文化的空间传播分为迁移传播和扩展传播两种基本类型。从清中叶到清末民初100 多年的时间里,京畿地区的外来戏曲剧种经历了从早期的迁移传播到后来的扩展传播的漫长历程。譬如昆曲,从其勃兴地苏州被乾隆皇帝带回京城,是为迁移传播,而后逐渐向其临近的京畿地区作墨迹式的渗透和扩展,到 19 世纪末覆盖了差不多整个京畿地区,并到达辽宁、吉林甚至东渡日本,其间充当京畿戏曲剧种传播媒介的是民间艺人和班社。而京畿地区的本土戏曲剧种,则都是在当地民间小调的基础上,吸收外来戏曲的特点逐渐发展起来的,由开始的农村“子弟会”组织的非专业演出,逐渐演变为长期驻守大城市的职业戏班演唱,则更多体现为扩展传播。虽然不同时期的京畿地区戏曲文化的传播类型各有特点,但大体上是按照边扩散边融合,再到变迁的轨迹来进行的.
1. 京畿地区戏曲文化传播的空间结构
(1)扇形结构
通过对京畿地区戏曲剧种的起源与发展的梳理,可以初步廓清其传播的轨迹:外来剧种多是以北京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四周扩散。在东部平原地带,形成京东廊坊、京南保定两大戏曲中心,沿着便捷的大运河交通线继续向东、南呈扇形扩散,最后到达天津,形成了清末民初中国剧坛上第二个戏曲繁华之地。京畿地区的本土戏曲剧种几乎都发源于京东、京南交通便捷的地区,保定、廊坊构成了最初的两条点线结构,并逐渐向东、向南墨迹式的渐进扩散至腹地的唐山,最后到达天津,构成了交错的梯形网络空间格局,到此完成了京畿地区戏曲剧种在华北平原传播、扩散的演变过程。
(2)双中心结构
京畿地区戏曲剧种的发源与扩散呈明显的“北京-天津”双中心空间结构。从乾隆皇帝携昆曲戏班进京至清末京剧的繁荣,100 多年的时间里,北京一直都是中国戏曲文化的中心,许多戏曲剧种在京畿地区产生之后,先在其所属地区成长,最后总是以到北京演出作为兴盛的标志,所以,北京一直扮演着确立戏曲剧种文化地位的角色,是京畿地区戏曲文化的摇篮。当各地名伶纷纷荟萃北京,北京戏曲如火如荼的时候,外埠约聘“京角”不断,其经由路线多在天津中转,而南方伶人进京献艺,也愿先在天津“挑帘”.戏班南来北往的过津活动异常频繁,故天津曾有“过路班”之称,至清光绪末年达到鼎盛。由此,“北京-天津”双中心戏曲空间结构形成。
从时空关系来看,京畿地区戏曲剧种的双中心结构中的北京和天津并不是完全相互对立、相互隔绝的,早期呈现出由北京向天津的单向扩散过程,后来又发展为北京、天津之间双向扩散的良性的文化传播过程.
2. 京畿地区戏曲剧种空间传播因素的系统分析
戏曲剧种在空间上的传播,其内在驱动力是戏曲剧种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外在驱动力则是地理环境、文化认同和区域引力等因素。
(1)地理环境
京畿地区的东部和南部是华北大平原,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戏曲剧种的扩散几乎不存在任何地形的摩擦,外来戏曲剧种在这里得以迅速的传播和广泛的流布,且影响了本土戏曲剧种的诞生和发展,所以,在京畿地区的东部和南部活跃着几十种地方小戏,它们流布范围不大,但地域特色明显。京畿地区的西部和北部为绵延起伏的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这一块相对完整且相对隔绝的地域单元戏曲扩散的摩擦力十分显著,故早期的外来戏曲向西越不过太行山,向北亦跨不过燕山,这直接导致了京畿地区戏曲剧种的空间分布格局---东部南部发达,西部北部差之。
(2)文化认同
作为地域文化的鲜活体现,京畿地区丰富的戏曲剧种以及各戏曲剧种得以快速扩散的重要基础是华北平原较为均质的文化分布和高度一致的民系认同,明清时期的京畿地区大部分属于直隶省,守卫京师的任务使直隶省在京畿地区有稳定的行政建置,并形成了相对一致的语言文化和较高的文化认同感,为京畿地区戏曲剧种的适应及进一步扩散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艺术环境的差距和差异也是推动艺术发展的关键。这在京畿地区戏曲的两大中心---天津和北京之间体现得十分明显。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各种戏曲文化在此“争香斗艳”,无论是江南的昆山腔和弋阳腔,还是陕西的梆子腔、乡土戏评剧都在“五方杂聚”的京城文化的包容和熏陶下,纷纷吸收京城文化以改革自身谋求发展。天津地处渤海之滨、九河下梢,自建城以来不仅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水旱码头,商业中心,也是全中国重要的戏曲艺术“码头”.天津和北京两大城市的活跃而不同的艺术环境和文化氛围使各戏曲剧种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成为必然,推动了戏曲的发展。
(3)区域引力
京畿地区优越的地缘因素对众多外来戏曲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京畿地区内环北京、天津两大都市,与北京、天津有着悠久的地缘、人缘关系,经济、文化相互辐射和渗透,是北京联系全国各地的必经之地,直接受其经济、文化和信息辐射。两大都市的繁华吸引了全国大批职业戏班的到来,为戏曲剧种的兴起和繁荣提供了观众基础,较近的空间距离和清末以后陆路交通的大发展使得北京、天津至京畿地区的可达性大大提高,这保证了京畿地区戏曲迁移扩散的顺利展开.
三、京畿地区戏曲剧种传播范围的时空演变
百余年来,京畿地区戏曲剧种处于不断演变之中。戏曲剧种的数量在变化,剧种的流行区域在变化,覆盖人口也在变化。从 1965 年、1985 年、2009 年三个时间点京畿地区戏曲剧团数量变化的情况看,京畿地区戏曲剧团数量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例如,20 世纪 60 年代初保定戏曲剧团的数量为 65家,几乎每个县都有两三个戏曲剧团。此后逐渐减少,1985 年减少至 17 家,到 2009 年仅剩 8 家。天津的戏曲剧团数量,则由 20 世纪 60 年代的 14 家减少至 21 世纪初的 4 家。
虽然京畿地区戏曲剧种传播的空间范围发生了变化,但其核心区域却十分稳定,几乎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在不同的时期,保定、天津、廊坊三个城市的戏曲剧团数量均占到京畿地区剧团总量的七成以上,保定、天津、廊坊依然是京畿地区戏曲文化的核心城市。
京畿地区戏曲剧种时空演变的原因可以从文化根植性和文化环境来解释。京畿地区的外来戏曲剧种多是先在北京唱红,后因北京“国孝”等政治事件导致大规模戏班流落北京周边而形成的;而大多本土剧种则是受到当地方言、民间艺术的润泽并不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这些戏曲剧种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借鉴、善于吸收外来戏曲的长处来改良自身,在京畿地区的发展壮大找到了稳定的受众,尤其是保定、廊坊一带距离京城近,对京城文化的认同程度高,对由京城传来的戏曲剧种容易接受,加之原本就有着十分稳固的民间戏曲文化基础,戏曲文化的根植性比较强,这一区域自然会发展成为京畿地区戏曲剧种文化区的稳定核心地带。
文化环境也影响着京畿地区戏曲剧种空间分布的演变。环境越稳定,文化信息扩散越顺畅。解放后的最初十年,因为政治的清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京畿地区戏曲剧种明显呈现扩张趋势,进入文革后开始萎缩,改革开放之初有所回升,但近十年随着对外交流日渐频繁,外来文化大量涌入,文化市场丰富而多变,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对以流行音乐为代表的快餐文化需求增大,而戏曲文化因发展节拍较缓而逐渐被人们淡忘,京畿地区戏曲剧种迅速减少。
参考文献:
[1]柴国珍。 人口数值变化与戏曲剧种时空分布差异研究[J]. 戏曲艺术,2009(3):52-56.
[2]柴国珍。 山西戏曲剧种的文化地理研究[D].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8.
[3]吴 康。 戏曲文化的空间扩散及其文化区演变---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淮剧为例[J]. 地理研究,2009(5):1430-1432.
[4]陈世雄。 论闽南戏剧文化圈[J]. 文艺研究,2008(2):99-101.
第三章新媒体在戏曲艺术的应用与实践短短一二十年时间,新媒体已进入地球村的千家万户,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也在世界各地深入人心,正是在这样时空、背景和条件下,触发并深化了新媒体与本国(本土)戏剧、戏曲艺术的跨界结合与互动反应。中外戏剧界...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使世界文化精彩纷呈.文化的差异性即是文化的多元性,但差异性更趋向于静态,文化的差异性使某一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而凸显出这一民族的个性化、个体化;而多元化则更多体现的是文化的动态,在立足本民族文化之根的基础上,兼容并蓄...
河南省安阳市,地处中原地区,位于河南最北部,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交界地区。金章宗明昌二年(公元1191年)之时,始设彰德府,至此彰德与邺、相州等名字一样,成为安阳特定历史时期的称谓。应该说,在元代,彰德并不属于今天通俗意义上的河南省的建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