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老腔作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以其悠久的历史、激昂的唱腔、洒脱的表演,在我国民族音乐大家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老腔是陕西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也被称为“老腔影子”或“老腔皮影”,是一种以陕西秦声声腔体系为基础,融关中皮影、民间音乐、诗歌、技艺、美术为一体的皮影曲艺形式,具有十分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美学特征。保护和发展华阴老腔,不仅是保护我国优秀民间文化的需要,也是音乐工作者汲取音乐素养,激发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
一、华阴老腔的起源与发展
老腔起源于我国古代的影戏,是我国最古老的戏剧艺术形式之一。我国影戏形成于宋武帝时期,至宋代已经较为成熟,史学家顾颉刚也认为中国影戏发源于陕西,并且自秦汉时期就已经初具雏形。
老腔的由来在当地还有两种流传较广的说法:一是老腔旋律古朴悲壮,与随后形成的时腔(碗碗腔)相比,具有浓厚的古乐遗风,因其曲风古老而被称为老腔;二是据传老腔自湖北老河口流传而来,因发源地老河口而被称为老腔。不论以上说法的真实性如何,老腔已被公认为我国古代民间音乐艺术的活化石,是中国各类影戏的共同鼻祖。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众多的民间艺术形式泯灭在历史长河之中,华阴老腔能够流传和保存下来,居住在双泉村的张氏家族功不可没。据当地张氏族人回忆,明代中期有民间艺人从湖北老河口来到华阴市泉店镇说唱,本地的张氏大户经常请说唱艺人到家中演出,张家子弟在长期的演出过程中逐渐学会并掌握了老腔的旋律特点和表演形式。在张氏族人的努力下,华阴老腔逐渐受到当地百姓的喜爱,逐渐形成了以演出华阴老腔为职业的专业班社,并涌现了张坤儿、张怀英、张小六等着名的表演艺人,在陕西、山西、河南一带流动演出。
上世纪20年代,老腔终于对外流传,影响也逐渐扩大。外族的张奉军、王振中等人也逐渐成立了自己的班社,并成为当地有名的老腔艺人。1950年,老腔班社受西安东关药材会之邀,演出二十多天,在西安影响很大。1956年,华阴老腔在陕西省第一届皮影木偶观摩会上获得了演唱奖和表演奖,曲目《借赵云》获得二等奖,艺人张泉生获得荣誉奖。到上世纪80年代末,华阴县仅剩七个班社,从业人员不足百人,华阴老腔逐渐走到了灭亡的边缘。
近年来,华阴老腔因在荧屏上出色表现,出人意料的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上世纪末,在电影《活着》《桃花满天红》等影视作品中,华阴老腔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2006年,老腔艺人们在话剧《白鹿原》中的精彩表演,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华阴老腔也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09年,华阴老腔参加“女娲杯”全国文艺汇演并获得金奖。2012年,作为柏林电影节参赛影片的《白鹿原》在国内公映,华阴老腔曲目《将令》在片中的精彩表现,在华夏大地再一次引发了“老腔热”,华阴老腔再次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
二、华阴老腔的艺术特点
(一)生活气息浓郁的原生态演出形式
原生态是华阴老腔最大的艺术特点。“在陕西,最能体现秦人性格的皮影唱腔,那要数华阴的老腔了。”很多时候,艺人们与其说在演唱,不如说是将唱词“吼”出来。华阴老腔因其浓厚的原生态唱腔,也被中外观众亲切地称为“东方摇滚”。在陕西关中地区流行的剧种中,华阴老腔在选材、旋律、唱腔、服装、道具等方面,都更贴近群众生产生活。例如,老腔演出时,演员们并不刻意化妆,也没有复杂的表演服饰。在演出动作上,老腔艺人们也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有的坐在长凳、矮凳上,有的斜靠在柱子、墙壁上,甚至蹲在舞台上或者席地而坐。女艺人们在舞台上也常常手持纺锤模仿纺线织布,或者手拿鞋底模仿穿针引线,这种与日常生活高度统一的演出形式,在我国地方戏曲中是非常罕见的。生活气息浓厚的原生态风格,恰恰是华阴老腔的独特魅力所在。
(二)风格独特的伴奏音乐构成
音乐的本源性是华阴老腔的另一个显着特点。华阴老腔的主要伴奏乐器有牛皮弦月琴、丝弦板胡、大号、马号、枣木拍板、手锣、撂锣、马锣、勾锣、板鼓、暴鼓、堂鼓、大锣、梆子、铃铃等。值得注意的是,老腔艺人们从不使用唢呐进行伴奏,对打击乐器较为重视和偏爱。在音乐结构方面,老腔伴奏音乐偏好使用重叠乐句,戏剧效果浓烈。艺人们拍打枣木拍板,模仿战马嘶鸣吹响马号,听众仿佛置身于铁马金戈、人喊马嘶的战场上,顿生苍凉、振奋之感。
(三)与方言结合紧密的板腔体唱腔
华阴老腔的唱腔具有很强的语言性,声腔和唱词紧密结合,腔由字生,声色圆熟,且腔体彻满,并把说、念、唱交织在同一唱段中,呈现出声腔艺术发展初期由声腔向戏曲过渡的明显痕迹。华阴老腔属于板腔体的声腔结构,具有浓厚的北方板腔体戏剧音乐特点。板腔体又称板式变化体,是指以某一基本曲调为基础,通过速度、节拍、力度、旋律等要素的变化,在旋律和曲体上采取扩充和紧缩的手法,从而逐渐演变出一系列不同的板式,形成一套具有多种戏剧表现功能的唱腔,这种唱腔总体上被人们称为板腔体。华阴老腔的基本板式有拉波、慢板、流水、哭板、滚板、飞板、花站、走场子等,具有浓郁的关中地方特色。
(四)单一的取材范围
取材的单一性是老腔的一大特色。由于家族传承的封闭性,华阴老腔的取材更关注历史题材,很少演出时代性强的新编曲目。华阴老腔善于表现战争场面,长于叙说古代历史人物的英雄故事,多从《东周列国志》《封神榜》《三国演义》《说唐演义》等传统民间话本、评书中寻找灵感。再如,《借赵云》《取西川》《出五关》等着名曲目,无不反映了华阴老腔的这一特点。
(五)各司其职、短小精悍的演出团队
演出人员少而精是华阴老腔的另一个特点。由于老腔源自民间皮影戏,所以舞台的搭建十分简易,演出人员也不多。老腔戏俗称“五人忙”,演出人员一般仅有五人,一般由说戏的(也叫前手、叮本)负责主唱,签手(又称捉签字的、拦门的)操作皮影和帮腔,帮档(也叫坐档、贴档、择签字的)摆放场景、帮助签手演出和击打枣木拍板,后槽(也叫打后台)负责演奏辅助乐器,呐喊助威,胡胡(俗称拉板胡的)进行伴奏和帮腔,五人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就足以完成复杂的演出了。
三、华阴老腔的传承
近年来,随着华阴老腔在世界各地的演出和在影视配乐方面的出色表现,熟悉和喜爱老腔的观众越来越多,华阴老腔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基本上已经摆脱了生存危机。但是,华阴老腔的传承与发展还存在很大的不足,一些根本性问题并没有得到圆满解决。
华阴老腔的革新与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艺人的老龄化趋势明显,演职人员后继无人的情况比较突出。当前,演职人员年龄过大,已经严重影响了华阴老腔的演出和传承,当地政府虽然成立了老腔保护机构,还采用补贴的形式举办过老腔培训班,但是报名的年轻人寥寥无几,甚至在张氏族人内部,也没有年轻人愿意学习老腔了。2.传统曲目的发掘和保护工作亟待加强。
据不完全统计,仅双泉村张氏族人保存的手抄剧本就有三百多部,由于年代久远,剧本的保存状态不佳,页脚破损很严重,里面的字迹也模糊不清,一些口耳相传的老腔剧本、唱词也亟待保护性整理。3.在适应时代发展方面,老腔的创新仍然不足。纵观老腔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老腔真正扎根群众,成为乐坛的常青树。4.市场化水平有待提高。华阴老腔的市场推广相对于兄弟剧种较为出色,但是,过度的商业化导致老腔成为一种奢侈艺术,人为地缩小了华阴老腔的观赏人群,反而不利于老腔的发展。5.华阴老腔的观众群体逐年萎缩,在“老腔热”的背后,华阴老腔仍然难逃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叫好不叫座的怪圈。
笔者认为,华阴老腔的传承与发展,首先要发挥各级政府在传统文化保护方面的主导作用。保护和发掘传统文化遗产,是各地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目前,华阴老腔已经成为当地政府的一张名片,加大对老腔的保护工作,对于提高华阴市的知名度和提升当地的传统文化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其次,对老腔剧本的数字化保存工作也已经迫在眉睫,放任剧本流失将会造成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再次,应进一步加大华阴老腔的改革和创新力度。只有对自身的演出形式和唱腔等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将历史传承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华阴老腔才会赢得更加广泛的观众群体,才会拥有更大的生存空间。笔者相信,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华阴老腔必将唱响东方,在世界民族音乐之林绽放出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华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华阴县志》.作家出版社,1995.10.
[2]上海艺术研究所、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9.
[3]夏野,陈学雅.《中国民族音乐大系》.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
1京剧的起源京剧被人们称之为国粹,是我们的国之瑰宝,她除了优美的唱腔,更吸引人的是或俊美或温婉,或华丽或清雅的扮相.历经二百多年的历史演变,京剧在继承传统与发展革新中默默前行,那些美轮美奂的人物在历史的嬗变中诉说着永恒,了解京剧的人物造型,了解这...
华阴老腔是以民间说书艺术为基础发展形成的一种板腔体戏曲剧种,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滥觞于汉代,兴盛于明清时期,被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华阴老腔原本是一种皮影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它是以华阴市岳庙街道办事处双泉村张氏户族家族戏的形式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