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戏曲论文 >

芥川的戏曲体验和《中国游记》解读

来源:未知 作者:小韩
发布于:2015-11-24 共10667字

  引 言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期(1912-1926)着名的新思潮派作家。他博古通今,不仅精通英文,更是着名的“中国趣味”爱好者,汉文学造诣极其深厚。芥川的诸多作品中涉及中国题材的不在少数。1921年,芥川以《大阪每日新闻》中国特派员的身份亲赴中国进行考察,实现了多年来的夙愿。《大阪每日新闻》报社也非常期待芥川龙之介的访华成果。3月31日《大阪每日新闻》在《中国印象记·芥川龙之介/映在新人眼里的新中国/近日即将连载》的标题下,介绍作家和中国印象记的内容:“芥川氏为现代文坛的第一人,新兴文艺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人所共知的中国趣味的爱好者。氏今携笔赴上海,猎尽江南美景后,将北上探访北京春色,寄自然风物抒发沿途所感。同时结交彼地新人,竭力观察年青中国的风貌。”[1]

  作为这次中国游历的成果,芥川写成了《上海游记》、《江南游记》、《长江游记》、《北京日记抄》、《杂信一束》等系列文章。1925年11月,以上作品由日本改造社以单行本的形式出版,总称为《中国游记》。该游记出版后的5个月,很快传到中国,《小说月报》第17卷第四号发表了夏丏尊的相关节选译文。《中国游记》自面世以来,备受中日文人学者的关注,人们从不同的侧面试图解读芥川的中国认识,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芥川龙之介在《中国游记》中声称自己成了速成的“剧通”.何以芥川如此自信地称自己是“剧通”?他在怎样的情况下观赏了中国戏曲?本文将结合芥川的戏曲体验和《中国游记》中的记述来解读芥川的中国戏曲观。

  1 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戏曲体验

  1.1 芥川的中国戏曲爱好

  《中国游记》中谈及中国戏曲(以京剧为主)的具体章节有《上海游记》之“戏台”、《北京日记抄》之“蝴蝶梦”.在《上海游记》之“南国美人”中,虽然没有正面记述芥川的观戏,但通过对酒楼召妓的描写,给读者展现了早期戏曲女演员妓戏兼营的事实。芥川在旅华期间,身着中式长袍,在着名的“中国通”村田乌江、中野江汉等人的陪同下,流连各个戏园,看了六十多出中国戏,其中还有梅兰芳、杨小楼、尚小云、余叔岩等京剧名家的演出。

  芥川对中国戏曲的格外关注,除了芥川自身热爱中国文化这点因素外,当时中国所处的戏曲环境也不容忽视。

  芥川龙之介来华的年份是1921年,距离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变化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不到两年的时间。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中国戏曲,特别是全国最大的剧种京剧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外来文化艺术的影响,促使中国传统戏曲从戏剧理论、审美观念、剧目内容、剧场到舞台、服饰、化妆等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变革。民国初期,京剧表演艺术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京剧以“国剧”的姿态在全国流行,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派”和以上海为中心的“海派”两大流派。1921年正处于京剧艺术发展史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京剧生旦净丑行当齐全,名家辈出。各个行当都出现了代表性的艺术大师,特别是以“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为首的旦行艺术流派的蓬勃发展最为引人注目。

  对于当时大行其道的中国京剧,酷爱中国文化的芥川自然没有错过。临去中国前的 3 月 11日,芥川寄给大阪每日新闻报社的薄田淳介的信中说:“里见弥曰中国人以前很伟大,那个中国人到现在突然变得不伟大了,我无论如何也不能相信这件事。你去了中国,别只一味看中国过去的伟大之处,一定要多发觉现今中国的伟大。其实我也这么打算。”[2]

  由此我们推测,或许正是带着这种发现“当今中国”的心情,芥川开始了他的中国戏曲巡礼。

  芥川对中国戏曲的情有独钟或许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早在1919年梅兰芳第一次访日演出,京剧就已经走出了国门。日本社会各界对梅兰芳的京剧公演给予了巨大的热情。日本国内“适时出版”了一些介绍梅兰芳的专着,宣传梅兰芳,为公演推波助澜。如村田乌江的《中国剧和梅兰芳》(玄文社,1919 年)、狩野直喜、青木正儿等合撰的《品梅记》等。梅兰芳曾记述:“1919年,东京的帝国剧场邀请我到日本演出。我从前就有一个愿望,想把中国的传统戏剧介绍到国外,想了解国外观众的看法。……这是我初次在国外公演。我们的戏曲演出在东京的日本人中非常受欢迎。”[3]

  由于梅兰芳公演的巨大成功,使中国戏曲在20 世纪初就一度风靡日本。热爱中国文化的芥川也对中国戏曲表示了极大的兴趣。事实上,芥川在《中国游记》中提到他读过李渔的《闲情偶寄》。

  在芥川的藏书中,有旅行期间购入的十二卷本的戏曲集《绘图缀白裘》和民国时期出版的戏曲总集《戏考》三十册。游记中,芥川龙之介举昆曲《蝴蝶梦》为所看到的最有趣的一出,且在他未完成的作品中,即有一篇改编自这出昆曲,并且题为《蝴蝶梦》的戏曲剧本[4].1924年梅兰芳再次到日本公演时,芥川还参加了《演剧新潮》杂志为梅举办的座谈会。芥川在席间表示梅兰芳是其最喜欢的戏曲演员。凡此种种,一再证明芥川龙之介对中国戏曲的兴趣与关注。

  1. 2 芥川观戏的陪同者

  在《中国游记》的记述中,可以找到三个日本人“京剧通”的名字:辻听花、波多野乾一和村田乌江。

  正是他们陪同访华的芥川一起观看了中国戏曲。

  村田乌江是上文提到的《中国剧和梅兰芳》一书的作者,大阪每日新闻社派驻中国的记者。村田负责接待芥川。芥川的《中国游记》中,随处可见他的身影。《上海游记》中记述:“即使在戏园外面,只要一听到锣鼓点儿,他大抵都能猜出上演的是什么剧目。”[5]

  又提到村田兴致来时,“突然站起身来,唱起了《武家坡》中的西皮调八月十五月光明”[6].还说村田“在白牡丹还是一个无名的童伶时起,就已经是痴迷他的热心观众之一了,几乎到了饭不思茶不饮的地步。”[7]

  由此可知,村田虽是外国人,但对京剧耳熟能详,非常热爱,而且和梨园中人多有交往。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戏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