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化,现代教育理念和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在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性学习融合等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文章旨在探讨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研究性学习融合的策略,以此来促进高中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高中阶段; 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性学习; 融合策略;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education reform is deepening, and the modern education concept and level are improving. At the same time,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integration of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research-based learning.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truly implement the basic task of building people by virtue and cultivate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with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morality, intelligence, body and beauty.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strategies of the integration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research learning for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o as to promote their better growth and development.
Keyword:Senior high schoo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Research learning; Integration strategy;
心理健康教育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是高中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高中生活紧张而富有挑战,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高中生的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等,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保证高中生正常的学习,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同时在高中阶段也要重视研究性学习的发展,因为研究性学习能打开学生们的眼界,让学生们在自主开拓,思维创造中有良好的发展态势,并且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学生们能逐渐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认真钻研的态度,让研究性学习真正成为学生们的得力助手。
1 高中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的关联性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的关联性是需要每一位教师去发掘的,因为针对不同班级的学生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因此,要根据班级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课程的制定,让学生们能在研究性学习中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也能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环节中不断充实研究性学习的内容,相辅相成,相互支持。例如,可以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心理课程,让学生们逐渐研究心理健康的相关内容,了解人类的心理变化和动作上的展现是怎样的关系,促进两者的相互理解,这不仅能促进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的学习,又能让学生们深入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让其相互促进提升,相互知晓[1].
2 高中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性学习融合策略研究
2.1 开展心理研究课程,不断提升学生对心理知识的了解
研究性课程的开展对于学生们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性课程一扫"填鸭式"的传统教育模式,将课堂开放到现实的情景中,使学生通过课题研究的实践,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养成学生主动探究的态度和批判、创新的精神。对于那些直接得到答案的知识来说,研究性学习所探究的内容会更加的具有挑战性,并且根据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变换,能不断地感受知识的灵动性[4].课程上的研究对于学生们增进对知识的理解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要想通过一个课题进行相应的研究,这需要学生们参与到研究的各个环节中来,并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将研究课题逐渐地充实,这样才能体现"研究"的重要价值和意义,这也是研究性课程与普通课程的区别所在。而针对心理健康教育,完全可以通过研究性的学习进行实现,并且能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充分展示在相应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的价值和功用。例如,在进行高中生追星心理方面的研究的时候,可以通过心理研究课程进行相应的细化,并且将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充分展示出来,学生们通过自己对自己的了解和对身边同伴的观察,对这一个课题的研究是比较透彻的。可以组织学生们开展一场关于"追星的利与弊"的辩论比赛,通过辩论比赛的形式,让学生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通过准备辩论赛的这个过程,学生们能不断地将自己的意见和他人的意见进行收集和整理,这个过程对于学生们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这是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通过研究得出结论的一个必经之路,而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能通过这个过程完整地体现出来,逐渐展现出学生们的精神风貌,体现对其进行健康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2.2 通过研究性资源的掌握,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每一个研究性资源的掌握都是对学生进行研究性指导的资料和后备军,在掌握研究性资源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和归并,让学生们通过掌握相应的研究性资源,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3].例如,在每年的5月---心理健康教育月,在校园里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包括让学生们自行拍摄和宣传促进身心健康的纪录片,这个纪录片可以是学生们的自身定位,根据自己周边同学的情况进行自行的编剧,让学生们能在此次编剧的过程中,了解相关心理健康的内容,并且传播心理健康疾病的危害,学生们通过对纪录片的录制,一定会非常仔细地去熟悉纪录片所需要的全部流程,并且根据纪录片的拍摄方式进行彩排和拍摄,并且进行后期的剪辑,将不同的学生按照特长分配进行分组,每一个小组首先要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且在可控的范围之内进行编剧,由教师把关,最终拍摄的过程和拍摄的短片由学生共同参评,评选出优秀的作品。这就是在研究性课程中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进行穿插的一个重要的过程,通过对相关内容的了解,才能进行相应的纪录片制作,也只有通过相关拍摄过程中的磨合,才能体现出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并且不断让学生们在其中注意心理健康的要义,对心理健康的内容和范围内的知识进行相应的了解,并且明确心理健康疾病的危害,让心理健康的问题成为共同关注的问题,让心理健康的内容能更快速地融入研究性学习之中,并且不断地渗透和深入[4].
2.3 运用合理的心理主题探究方式,进行研究并且探讨
主题探究的模式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也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和把握。以前,在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是非常不注重主题探究这方面的内容的,因为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就不够重视,因此,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也会出现交差了事的情况,而现阶段提倡这种教育模式的出现,引导学生们对心理健康的内容进行主题性的探究,在课堂中进行主题探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机会进行发言,并且相互交流,逐渐地实现自我发展和认同。可以首先让学生们谈一谈自己的心理问题,正视心理问题这个概念,出现心理问题并不可怕,也许嫉妒羡慕等都属于心理问题,只有勇敢面对心理问题,并找到解决的方法,并且在今后加以避免,才能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在学生们将自己的心理困惑进行分享之后,教师们就要动脑筋,将学生们的心理问题进行汇总,并且能通过学生的讨论,确定相应讨论的主题,选择学生们普遍都有或者是很关心的问题,这样学生们的积极性就会比较高,对这一类型的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就会比较浓厚。
例如,确定一个主题就是高中生对于"早恋"的看法,现代的学生们已经比较开放,不会像以前的学生一样扭扭捏捏,不知如何下手,可以让学生们在这个主题范围内进行讨论并且研究,早恋究竟会不会影响学业,在早恋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学习成绩不会下滑等。学生们针对这一类型的问题会跃跃欲试地进行回答,并且讨论,而教师就要通过学生们的研讨,进行观点汇总和表达自己作为教师的观点,一定要以情动人,并且可以结合自己以前上学期间身边的实例和学生们进行分享,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和学生们做朋友上,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教师,通过实例的讲述,让学生们明白早恋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学业成绩,即使有些同学掌握的分寸比较好,但是也会因为感情上的事情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同时,高中的恋人走向社会,并且结婚的案例太少了,所以要珍惜好每天与同学相处的时间,把握好关系的分寸,减少早恋带来的危害。学生们在听了教师的分享后,也许会有所启发,这不仅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内涵,还避免了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是相辅相成的结果[6].
3 结语
高中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在高中学习生涯中,学生们的心理压力较大,在心理健康方面难免会出现焦躁不安、抑郁失望的情绪,因此,教师一定要通过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逐渐开放高中学生的心理,让高中的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引下,打开自己的心扉,真正能为自己减压。同时也要正视研究性学习在高中阶段的意义,研究性学习是新课标高中阶段必须要进行的一个课题,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能仅仅进行"填鸭式"的灌输,更应该对学生的自我探究和自我创新方面进行发掘,这也是通过各种方式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机会,我们要牢牢把握两者的相关联性,进而促进高中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鸽子。高中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2]刘视湘,伍芳辉。心理健康教育-高中教师用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田洪卫。积极心理素质教育对中职生心理健康及人格的影响[J].教育现代化,2016(4):235-236.
[4]辛自强,张梅。 1992年以来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变迁:一项横断历史研究[J].心理学报,2009(1):69-78.
[5]俞国良,李天然,王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横断历史研究[J].教育研究, 2016(10):113-122.
[6]胡诗颖。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5(6):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