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语言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心理语言学论文 >

心理语言学初期发展的理论渊源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发布于:2015-11-30 共5879字
摘要

  心理语言学主要研究人类的语言行为、方式及其复杂的心理过程之间的相互关联及联系,研究第二语言习得和母语习得的整个复杂过程。 它是一门新兴起的跨学科、边缘性学科,它跨越心理学、语言学、信息论、医学心理学、遗传学等学科,主要用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人类说出语言、理解语言、语言交际等复杂过程,研究第二外语习得、母语习得以及语言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等问题。 换句话说,心理语言学就是要研究语言与人的大脑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人类记忆、言语知觉、概念及其他心理现象在语言运用中所起的作用,研究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深奥的心理因素对语言的运用有何影响和制约。 心理语言学这个术语最初是由坎特 (Canter) 在 1936年提出来的,到 1954 年才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当时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试图从智力、动机、知觉、记忆、概念等多角度,深层次去解决语言学理论提出的关于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的某些假设的正确性与可靠性。

  一、 心理语言学学科构建的历史背景

  (一)萌芽时期的研究

  心理语言学的第一个繁荣时期是从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之间。 那时实验心理学研究的中心在德国。 德国心理学之父 Wilhelm Wundt(1832~1920)是结构主义学派创始人,他于 1879 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旨在使用自然、严谨和科学程序,调查和研究诸如感觉、情绪和意向等心理现象及其产生这些心理现象的众多因素。他于 1874 年出版的《生理心理学原理》探索人类的心质结构和意识。他以认知为其研究对象,在其著作 《心理学基础》 中开拓性地提出统觉(appercep-tion)和联想主义 (associationism)概念 ,认为人的知识来自感性经验。 内省取证法是这个时期最常用的研究方法。

  这一时期第二个重要研究课题是儿童语言习得和儿童心理现象。 早在 1787 年, 德国生物学家 D.Tidemann 首次尝试性地记载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

  1882 年, 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W. Preyer 发表了《儿童心理》,将心理学研究的中心转移到个体成长和发展上。1907 年,德国心理学家 C. Stern 和 W.Stern 发表《儿童语言》,从事不同语言的比较研究,探讨和挖掘儿童语言习得的一般心理问题。 1923年,瑞士心理学家 J. Piaget(1891~1980)发表《儿童的语言和思维》, 研究人类在儿童阶段心智的萌发、产生与发展等过程。 美国人类学家 F. Baos (1858~1942)从二十年代起就期待心理学和语言学相融合,因此他将自己对人类行为的研究转移到探求文化现象、社会环境、语言条件等对心理因素的影响,并挖掘、探究、概括、总结其成果。 1938 年他出版了《原始人的心质》(The Mind of Primitive Man) 为 20 世纪30 年代末,40 年代初所出现的术语,例如"心理的语言学"(Psychological linguistics)、"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和"语言心理学"(Linguistic Psycholo-gy)奠定了理论基础,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直到 50 年代以后"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才被广泛地采纳。 在语言学领域,生物学教授,比较语言学家Schleicher 于 1863 年发表《达尔文主义与语言学》,首次将生物学的物种分类和比较方法引入语言学研究,使其研究更缜密、更详尽、更科学。 Humboldt 也进行过语言种系分类研究,在语言学基本问题的研究中,尤其注重语言行为中的心理因素。

  所有这些研究工作均为 20 世纪心理语言学或语言心理学的学科建立奠定了理论和研究基础。 尽管这一时期的心理学家研究语言时旨在揭示人类心理的特性, 而许多语言学家关注心理因素也是为了研究语言的特性,语言学与心理学相融合是当时客观要求。

  (二)心理语言学学科构建

  为了探讨语言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可能性,美国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组织了部分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在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于 1951 年召开了一次暑期研讨班,探讨他们共同感兴趣的研究领域。 第二年,"全美语言学和心理学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美国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并肩从事语言学领域研究的开端。 1953 年,美国社会科学院的语言学和心理学委员会在印第安那大学 (Indiana Uni-versity)召开了"心理语言学研讨会". 这次会议是语言学家同心理学家的协作学术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学者们已经意识到必须依靠语言学同心理学以及认知科学的紧密合作,才能有效破解长期困惑人类的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以及由此派生的一系列复杂而深奥的难题。 这次会议正式采纳了"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这个术语,从此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便诞生了。 1953 年,Carroll 发表了《语言之研究》(The Study of Language), 他不仅在书中反复使用"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和"语言心理学"(Linguistics Psychology)这两个术语,而且还开创性地提出要进一步研究人类的言语行为就必须研究人类在交际行为中的语言结构。

  1954 年,奥斯古德(C. E. Osgood)和西贝奥克(T.A. Sebeok)将研讨会的文件和报告整理、汇编成论文专集:《心理语言学: 理论和研究问题的概观》(Psycholinguistics:A Survey of Theory and ResearchProblems)。 1953 年召开的"心理语言学研讨会"内容和 1954 年奥斯古德和西贝奥克编辑的论文集实际上是心理语言学这门学科成立的宣言与纲领, 所以Diebold 称此专集为"心理语言学的宪章". 因为它提出了此学科研究方向、对象、范围、方法等根本问题,并在研究方法上也做了一些初步的示范。

  二、心理语言学初期发展的理论渊源

  (一)行为主义理论 (behaviorism)

  行为主义理论是美国心理学界旗帜性、 代表性理论之一。 行为主义理论分古典的行为主义理论和新行为主义理论, 其代表人物分别是华生(J.B.Watson)和斯金纳(B.F.Skinner)。 作为心理学行为派的创始人, 华生于 1913 年创立了行为主义理论,他提出了 "客观功能主义"(objective functionalism)学说,是美国第一位应用俄国生理学家伊凡·巴甫洛夫(Ivan Pavlov)的研究结果,作为学习理论基础的人。

  他认为学习就是一种刺激代替另一种刺激, 建立条件反射的心理过程。 他把引发人和动物反应的内部和外部变化称之为刺激。 华生为了更直观而简洁地说明其理论, 他将这种理论简化为一种公式:S(Stimulus)-R(Response),即(刺激-反应)。

  他认为借助刺激可以推测反应, 通过反应可以预测刺激。S-R 成为行为主义理论的标记、象征,刺激---反应的连结被称为反射。 他提出适者生存的哲学观点,认为有机体通过刺激做出反应,以达到适应自身的生存环境。在研究人类行为方面,华生认为应该通过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研究人类的行为。 对于思维问题的研究,他独出心裁,认为思维=言语,思维是内隐性言语,即无声的言语,而言语是有声的思维。根据不同的言语形式,华生将思维划分为三大类:(1)习惯性思维。 这种思维应用在完全习惯化了的言语之中, 适用于儿童对熟知材料的思考和表达。 (2)无声思维。 思考时使用内隐性言语,称之为无声思维。在这种思维中需要儿童对一种从未获得或虽已获得, 但因时间久远而变得生疏了的言语功能进行内隐练习、操练。(3)计划性思维。当一个人面对新环境或新问题时, 便产生一系列紧张的言语活动,表现出一系列尝试性的行为,直到解决问题。 总之,华生认为思维就是同我们自己交谈,思维活动除了涉及、依靠言语,还涉及和依靠有机体的动作和内脏组织。因而,对于学习来说,言语、动作和内脏组织都同等重要, 但由于人们借助言语来协调整个有机体。 因此,言语在三者之中占据主导地位。

  这种占优势的语言过程便开始刺激和控制有机体的胳膊、腿和躯干组织,这就是华生提出的"动作行为言语化"理论。斯金纳高举新行为主义派大旗,他在华生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在研究人类行为的方法上他倡导实验心理学法,并确认此方法是最佳方法。 他认为只有在实验中,所有影响行为的种种因素才能被有条件、 有系统地得到控制。

  在进行行为实验时,斯金纳不仅涉及、观察刺激与一个反应之间的单一关系,而且同时观察引起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各种条件。他称这个条件为"第三变量",其公式的表达方式为:R=f(S·A)。 其中 R 表示行为反应,S 表示情境刺激,A 代表影响反应强度的条件,为"过去形成的条件". 有机体的行为反应是自变量 S 和刺激情境的函数(f)。 斯金纳革命性地提出了"第三变量"概念,不仅在于对经典行为主义所重视的对行为的预测传承,更重要的是他独创性地提出可以对行为进行有效控制的理论。 斯金纳将行为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应答性行为,这就是经典行为主义理论的条件反射中由刺激引起的反应行为。 经典行为主义的条件反射有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之分"应答"性行为是由一种设定的刺激所引起的行为。

  第二类是"操作性"行为。 操作性行为不是由设定的刺激激发,而是由自发的行为导致的。 而且,继一个操作性行为发生之后,如果有一个强化物伴随其后,那么这一操作性行为发生的概率就可能大大增加。被强化了的操作性行为在类似的环境中再度发生的机率可能也就会大大增加。

  在儿童教育方面,斯金纳认为传统教育存在很多弊端,主张采用程序教学法来替代陈旧的传统教学法。 程序教学法是通过教学仪器和设备应用小步子,阶梯式递进和及时强化的原理,把复杂的问题通过分解成一系列小的、易懂的问题,然后再一步一步呈现给学生,如果学生的答案与机器后面所呈现的正确答案一致,机器接着呈现下一个问题。 如果答案错误,重新再回过头来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多次重复,直到学生完全掌握程序中的所有知识为止。 程序教学法体现了斯金纳的三个教学原则:循序渐进原则,主动参与原则和及时反馈原则。 程序教学法大大推动了研究者对学习的中介过程、学习迁移、强化作用、动机等方面问题的研究。

  行为主义理论在心理学界影响很大,从上一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很长一段时间成为主导性心理学理论。B.F.Skinner 于 1957 年发表的《言语行为》认为正确的言语行为形成、 习得是在正确的言语示范环境中经过一系列的阶段反复操练而习得的, 在此过程中频繁出现的言语错误可以得到及时纠正, 所以可以说言语是言语习惯经过反复强化的产物。 然而行为派心理学理论由于过分强调、 重视对语言行为的处理,而忽视了心理状态和心理过程的影响,其结果是疏离了心理学与语言学的交互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心理学的发展进程。

  (二)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structuralism)

  布隆菲尔德(Bloomfield)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的代表人物和领军人物。 布隆菲尔德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基础是华生行为主义理论, 其特点是应用行为主义理论原则、规律进行研究,力推严密的句式发展程序来确定语言单位, 并注重语言学的独立性、自由性和科学性。为此布隆菲尔德把语言心理过程归纳为"S→R→S→R"语言行为模式。 这个模式着重强调强调言语活动过程是个体语言结构本能的形成与联结,强调言语行为是一种刺激-反应的行为。

  "连接链理论"(associative chain theory)是最具代表性的行为主义语言学理论, 也被称之为有限状态语法(finite state grammar),它表明一个句子中具有连接整个句子中各个词语之间的连接链, 每一个词语刺激下一个词语,因而整个句子按从左到右的程序,按一定的句法规则、规律进行排序。布隆菲尔德首创了外语听说教学法(Audio-lingual Approach)。 该教学法强调听说领先,口语第一,以句型操练为中心,反复模仿操练,形成语言习惯。布隆菲尔德的研究方法成为心理语言学研究 "句子加工" 的一种重要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语言学研究领域。研究语言系统本身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的宗旨, 它使用分布主义研究方法分析语言表面结构, 注重语言形式和使用频率,但忽视了研究个体的心理过程。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此理论在研究语言亚系统, 尤其是音位方面的研究颇有建树。

  (三)信息论(information theory)

  1948 年信息论问世,信息论的研究对心理语言学初期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信息论"(infor-mation theory) 的代表人物和领军人物是珊南 (C.Shannon)和威弗(Weaver)。 信息的计量、传送、变换、处理和储存是信息论研究的对象, 它具有通信渠道的功能。 它的理论原理是信息是从一系列可能事件中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事件。 如果集合体中的每一个事件都标有一个信号标码,那么一个语码(code)就是所有的信号标码的集合。 信息(message)就是这些语码的特定排列,而用这种方法编码的信息会通过一个频道(channel)传播出去。 信息可以量化,它的信息量就是一个比特(bit, binary digit 的缩写),表示为 H=log2n 或写成 21.

  关于语言的输出,信息论认为一个序列的信息序号是依次地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换。 前一种状态限定后一种状态,也就是 Markov 过程,其内涵是假如如果语言输出为一句话,前一个单词就会限定后一个要出现的单词。 如果语言输出的是一个词,前一个字母就会限定其后要出现的字母。 信息论的研究成果向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对语言信息分布的分析提供了一种范型、模式,同时也向研究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和语言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思路。 因而,心理语言学家运用信息论方法研究语言的感知、语言的产生、语言信息的统计和信息分析,尤其是语言的编码和解码。

  信息论从根本上说是电子通讯理论,但心理语言学研究大量采用它的研究方法,如信息处理模型、信息的计量、传递、交换、处理和储存等专业理论。依据信息处理模型心理语言学家从事语言信息分布的分析、语言的编码和解码,采用信息论的研究方法对言语的感知和言语的产生进行大量实证性实验研究,并统计分析语言信息,这些成果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心理语言学是一门仅仅只有六十多年历史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是认知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语言学和心理学相融合的结晶。 通过探索其历史发展轨迹我们了解到早期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的研究内容已经涉及到许多现代心理语言学的问题,如思维和语言的关系、阅读心理学、儿童语言获得及发展、语音研究、词句的理解和产生等。 从研究方法上看, 大量的儿童语言研究采用了经典的观察法和日记法。随着实验心理学的发展,实验方法也广泛地被应用到心理语言学领域。 我们探索其历史发展轨迹, 有利于对心理语言学的发展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Bloomfield, L. Language [M]. New York: Holt,1933.
  [2]保惠红。心理语言学的发展趋势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8(1):73.
  [3]贾冠杰。心理语言学与外语教学[J].上海科技翻译 1997(3):38.
  [4]桂诗春。实验心理语言学纲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5]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武绪颐。心理语言学研究的兴起和发展[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64-65.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心理语言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