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奶牛乳房炎的临床症状与预防对策

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作者:金振华,张莹,张备,王
发布于:2020-12-10 共2251字

  摘    要: 作为奶牛“四大疾病”之首的乳房炎,是世界范围中无法彻底处理的顽疾之一。乳房炎的治疗通常会采用抗生素,这样不但导致产奶量降低,给经济带来损失,还可能会造成牛奶中残留抗生素,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现简述奶牛乳房炎的治疗和预防,为奶牛生产的合理控制带来至关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奶牛; 乳房炎; 治疗; 预防;

  奶牛乳房炎属于一种多因素性疾病,就是奶牛乳腺在化学、微生物、物理等因素的刺激下导致奶牛乳房的炎症。根据世界奶牛协会的统计,全世界的2亿多奶牛中大约30%的奶牛患有各类乳房炎疾病。全世界因奶牛乳房炎带来的经济损失高达三百多亿。由此表明,奶牛乳房炎严重危害着奶牛行业。所以,加强奶牛乳房炎的有效控制对提升奶牛生产性能、避免经济损失、推动奶业健康发展等方面意义重大。

  1 、乳房炎简述

  奶牛乳房炎通常是指乳腺发炎,属于奶牛中较为常见的多发病。其中最为常见的病因就是附着于乳头管口的病原体经过乳头管口与乳头管流进乳房中,这是导致乳房感染形成乳房炎的重要因素。而机械性的碰撞挤压,挤奶器压力、节拍不适应等也是导致奶牛乳房炎的重要因素[1]。

  2 、临床症状

  2.1 、浆液性乳房炎

  大部分奶牛乳腺炎并没有明显的全身症状,部分病例出现精神不振、没有食欲、体温升高。奶牛乳房炎存在局部的潮红肿胀、不同程度的坚实感、触碰有痛感、增温。大部分都属于一个腺区或是一侧乳叶发病,很少贯穿于整个乳房。开始时泌乳量逐渐减少,没有显着的眼观变化,一段时间之后乳汁稀薄如水,其中还会混有絮状物。
 

奶牛乳房炎的临床症状与预防对策
 

  2.2 、卡他性乳房炎

  因为黏膜炎症出现的部位并不相同,一般分为乳管、乳池卡他、腺泡卡他性乳房炎。其中,对乳尖和乳池卡他性炎症而言,其患病奶牛并没有全身症状,通常患病部位没有发热、没有痛感、乳叶没有增大,乳头壁增厚且不坚实。在输乳管被凝乳块阻塞时,乳池拓展,软并且有波动。开始挤奶时就会出现乳汁稀薄,存有凝乳块或是絮状物,挤奶存在阻力,挤出乳汁之后就会趋于正常。通常发生在一乳叶,很少会出现全身发病的情况[2]。

  2.3 、纤维蛋白性乳房炎

  患有纤维蛋白性乳房炎的奶牛,全身症状非常严重,体温升高到40℃,患牛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大减或拒绝进食,乳房淋巴结肿大,患畜侧肢跛行,患畜乳叶快速肿大,皮肤紧张潮红或是呈青紫色,触之热感强烈,出现硬痛。无乳或是仅能挤出几滴黄色的水样乳汁,其中混杂纤维素或血液。

  2.4 、化脓性乳房炎

  患有急性化脓性乳房炎的奶牛,体温会升高到40℃,还会伴有各种热性症状,患病奶牛会出现乳房淋巴结肿大,泌乳量快速降低或是没有乳汁。乳汁稀薄如水,其中包含絮状物,个别还会呈现粉红色。若是转变为慢性,全身症状减轻,体温正常,患病乳叶没有痛感,乳汁呈现出黏液性黄色或是淡黄色,时间较长者很容易出现萎缩[3]。

  3、 有效预防

  3.1 、加强环境卫生的控制

  大部分奶牛患有乳房炎,主要是因为乳区受到细菌感染导致的,所以加强乳房炎预防的关键就是确保牛舍环境的卫生。牛床中应铺设充足的干草,并及时的进行更换。还应该对牛舍的粪便进行及时的清理,保证牛舍内部干燥清洁。及时为奶牛的身体进行刷拭,特别是注重奶牛后躯和尾部的清洁。奶牛群的饲养密度应该确保合理性,还要定时的进行通风换气。

  3.2、 重视挤奶工作的管理

  在挤奶之前应该及时擦洗干净奶牛的乳房,先擦拭乳头再擦拭乳区,之后擦洗乳镜。若是在挤奶前针对奶牛的乳头进行药浴,可有效避免乳房炎的出现。在采用机器进行挤奶时,应该重视每次挤奶之前都应该清洗和消毒挤奶设备,平时还要注重及时检修与保养挤奶设备。

  3.3 、科学配制日粮

  为奶牛配制日粮应该确保其营养平衡,充分结合饲养标准在日粮中加入足够的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并为其带来极为丰富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3.4、 重视围产期奶牛的护理

  妊娠的母牛在分娩之前的7~10天,坚持每天都针对乳头进行药浴。乳房水肿在初产母牛中比较多发,在这种情况下,应及时控制日粮中的食盐含量,将机器挤奶改为人工挤奶,若是水肿没有消除,避免采用机器挤奶[4]。

  3.5、重视奶牛群的日常管理

  奶牛在犊牛时期应该实施去角,这样做能够防止牛群打斗过程中划伤乳房。牛舍地面不应该过于光滑,防止牛群运动的过程中,奶牛出现滑倒的情况。若是奶牛患有严重的乳房炎,势必要采用隔离饲养的方式,增强护理,并进行跟踪治疗。

  3.6 、加强免疫预防

  如今针对奶牛乳房炎的疫苗研制已获得初步效果。采用疫苗进行防治的优势有以下两点:第一,疫苗注射没有药物残留;第二,注射疫苗有利于减少乳腺感染的可能性,较为适用于亚临床型乳房炎的控制。探究取得效果最佳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大肠杆菌J5疫苗等。

  4 、结论

  因为奶牛乳房炎的病因存有复杂性与多样性,导致单独依靠某种措施不能对乳房炎疾病的出现进行有效控制。鉴于此,奶牛乳房炎的防治应进行全面的考虑,采用切之可行的措施才能取得最佳效果。笔者认为,奶牛乳房炎未来的防治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互相结合的方针,转向操作便捷、效果显着、较强特异性、没有残留及没有毒害等研究方向。鉴于以上要求,中草药和基因工程疗法发挥的作用将会越发显着,推动我国奶牛业实现健康稳定、绿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万才,董泉水.奶牛急性乳房炎的治疗及预防[J].黄牛杂志,2018(03):67.
  [2]冯东来.乳房炎的治疗及预防[J].中国乳业,2006(09):34.
  [3]曹斌斌,曹希亮,曹杰.奶牛酮病的检测、治疗及预防措施浅谈[J].中国奶牛,2013(09):29-32.
  [4]买热木尼沙·吾甫尔,热孜万古丽·依不拉音.奶牛出血性乳房炎的诊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2(12):273.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
原文出处:金振华,张莹,张备,王丽坤,李烨,王洪宝,史同瑞.奶牛乳房炎的治疗及预防[J].现代畜牧科技,2020(12):163-164.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畜牧兽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