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论文 >

新疆地区学前班双语教材问题及展望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5-03 共4242字
摘要

  学前双语教材是学前双语教育和教学理论的体现者,是学前双语课堂教学的直接依据。在新疆,学前双语教材主要是以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为母语的幼儿所使用的汉语教材,目的是为尽快让少数民族幼儿在传承和发扬少数本民族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正确掌握汉语普通话以适应社会需要和实现自身充分成长发展,同时促进主流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学前双语教材为学前双语教育顺利进行和不断深入推进提供了文本保障,是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工作日常双语教学所不可缺少的文本材料。

  一、新疆学前双语教材的政策支持

  为了使双语教育更加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自近代以来,西方许多国家较早地注重从幼儿开始进行双语教育,许多国家在政策上对学前双语教育的资源和内容开发上予以支持,使学前双语教材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如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总体上,一些西方国家的教材开发价值取向经历了知识中心取向、经验中心取向发展到多元综合的取向;教材内容由强调内容的封闭性发展到多元、开放和融合;教材开发的类型逐渐多元化,呈现统编、自编和引进等多种类型并存的状态。

  新疆作为我国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材的发展一直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重视,其发展态势也力求与国际接轨。进入 21 世纪以来,为了加快提高少数民族幼儿的汉语水平和综合素质,新疆大力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推行了“民汉合园”,以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同时,对学前双语教材的开发,国家在政策上提供了强大的财力和人力支持。2002 年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 都进一步强调了教材编写要体现民族特色,符合少数民族少年儿童知识水平、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等。为了使学前双语教材的开发更具备体系化、科学化,我国在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2007 年 2 月,国务院通过的 《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大‘双语’教师培训力度,编写适合当地实际的‘双语’教材。”2007 年 11月, 《关于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字出版事业扶持力度的通知》,要求中央和地方财政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增加对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的财政补贴,并逐年有所增长。①我国研究学前双语教材的学者专家的自主性被调动起来,教材的开发不但有语言学理论作为支撑,同时,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的有关理论得以充分实践;双语教材开发较为体系化,教学上尊重双语教学规律,逐渐强调目的语教学为主。在此期间,新疆出台了《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工作的意见》 文件,全面推进学前双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双语教材编制主要部门的新疆教育出版社编制了少数民族学前两年制双语教育教材,包括 《语言》 《科学与数学》《健康艺术与社会》 三册,并于 2009 年投入使用。

  在遵循国家关于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方针政策的基础上,新疆加大了对学前双语教育的投入,使双语教育真正实现了“从娃娃抓起”的局面。2010 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规划》 发布;2011 年 3 月,新疆印发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规划 (2010-2020 年)》,是对双语教育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新探索基础上,颁布的指导性文件。

  2012 年,新疆出台了 《农村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教学指导纲要》 提出,要以汉语口语训练为主,遵循语言学习规律,寓语言学习于各项活动之中。在教育形式上强调激发幼儿学习汉语的兴趣和用汉语表达、交流的愿望,使幼儿在活动中自主探索、主动运用、自然学习汉语。学前双语教材注重幼儿的语言、肢体、思维、情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在新疆学前双语教材开发的过程中,教材的编制者、使用者互相之间注重于沟通、信息交换与反馈,整体上呈现出步步推进、共同完善和改进的特点,同时教材的使用培训也得到了重视。有学者揭示教材在改编和修订工作呈现出四“新”样态,即思想新、体系新、内容新、培训模式新。

  二、新疆学前双语教材面临的挑战

  总体上,新疆学前双语教育的政策依据和理论依据相对厚实,但由于双语教育发展历史较为短暂,其实践依据相对单薄。根据社会的发展以及少数民族幼儿本身发展的需要,新疆学前双语教材在编制、师资培训以及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邂逅挑战,需要进一步审视其适切性。

  (一) 挑战一:教材编制怎样切合少数民族幼儿的心理特点

  少数民族幼儿由于受其生长环境及其族群文化习惯的影响,对新鲜事物的认知及其知识结构的生成毕竟与汉族幼儿不同。而学前双语教材的编写主要力量为是有关学前教材专家,且主要是汉语学前教材专家,其视野往往更多注重幼儿汉语知识及文化系统性,而缺少对少数民族幼儿本民族生活的考虑,较少联系少数民族的文化,尤其是较少联系少数民族农牧区的文化生活资料,因此难免脱离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实际。③因而,教材缺乏对少数民族幼儿的心理分析和考虑。比如,部分教材主要表达了国家主流文化与价值观,而如何引导幼儿理解,这需要在安排国家主流文化内容时要善于关联一些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以利于幼儿理解和吸收。

  因此,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材的编制,有必要结合不同民族地区 (区域) 的具体情况编制不同版本的教材,或者增编具有地区针对性的过渡性辅助读物,确保教材在实施中具备文化适应性,切合少数民族幼儿的心理接受习惯。

  (二) 挑战二:教材培训如何促进教师理解和把握

  新教材的投入使用,往往需要对教师进行培训。以新疆为例,虽然新疆近年来采取“国培”、“区培”等集中培训与送教下乡相结合的双管齐下的方式,但从整体上看,深入基层的培训活动还不够扎实,尤其是深入双语幼儿课堂进行面对面指导的较少,因而双语幼儿教师存在对教材吃不透、用不活的现象。例如, 《健康艺术与社会》 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教材,如何能让一线双语教师真正领悟教学目标所在,并适应新教材中以综合主题活动的方式呈现?幼儿对教学内容的全面理解和运用主要依靠教师的解释和引导,而不少学前双语教师自身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因此,让教师懂得把握教材成为教材培训的重点。

  (三) 挑战三:教材的使用如何避免盲目性

  目前,新疆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材在使用中大致分为引进教材、区内出版教材和园本教材等。但是在教材使用上,缺乏对当地民族文化以及民族语言的相关研究,同时较少进行前期的调研和试点,因而教材的使用存在盲目性,缺乏科学性。有学者经调查提出,新疆少数民族双语幼儿园教材在使用上存在选用随意性强、引用外来教材缺乏本土特色、城镇与农村幼儿园教材及辅助资料占有比例悬殊等问题。④这就要求教材的使用要有一个循序推进的过程,且需要进行前期的调研和论证,以避免因教材使用的盲目性;同时,应该充分发挥当地教育科研部门和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师的积极性,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对其后期的修改和完善提出建设性意见。

  三、新疆学前双语教材展望趋势

  (一) 趋势一:就教材的编制而言,合作开发与一线教师的参与不可缺少

  一线学前双语教师作为双语教材的直接使用者,对教材文本内容在教学中的效果最清楚。而且在民族聚居区域,绝大多数学前双语教师为少数民族,他们中多数和作为少数民族的幼儿为同一民族,受相同民族文化的熏陶。这些教师对少数民族幼儿的思维习惯和语言逻辑、认知特点等有着最切身的体会。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认为,在整个儿童的认知发展中,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举足轻重。⑤因此,如何从少数民族幼儿本身的文化历史背景出发,选择和组织文本内容?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应该具有更多直接的经验。

  也许,在文本内容的逻辑性、结构性、严谨性方面,一线教师并不能够驾驭。因而,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材的编制需要教材专家与一线教师尤其是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师通力合作,在紧扣少数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模式,统一配套双语教材为主教材的同时,可适时添加辅助教材或合作开发园本教材;同时,引进外来先进教材与创建新疆本土化教材体系并重,使学前双语教材体系逐渐由单一走向多元化,与创建新疆本土化教材体系并重,使学前双语教材体系逐渐由单一走向多元和丰富。

  (二) 趋势二:就教材培训而言,应注重现场性、过程性指导

  现行的学前双语师资教材培训大多为集中性的培训和观摩,这种方式规模大,参与数量多。但这种培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培训地点往往在城市,因此对于农村地区双语幼儿园的教材使用过程性、情境性相去甚远,其针对性和诊断性不够;二是这种教材培训往往是上施下行的模式,重在让教师学会怎么去使用,而并不是揭示教材与学习者、使用者之间的相互适应性,忽略了对教材的调适;三是这种培训由于是满堂灌的方式,因而教师的领会和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整体培训质量难以保证。总体上,集中性的讲座式培训难以关注学前双语的实际教学情境,难以帮助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真正把握教材的内涵与实施方法。

  从学前双语教材在实际使用中的效果方面考虑,同时也从其对促进幼儿个体身心成长的实际作用考虑,教师吃准、吃透教材是重要前提。教材的培训当以此为旨归,深入基层一线课堂具体情境,结合听课、教师反馈对教师进行教材培训才是对症下药。

  (三) 趋势三:就教材的使用而言,应加强资源整合与调研论证

  目前,很多民族地区幼儿园所使用的教材是以城市、汉族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为背景而开发的,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语言上,都不能满足少数民族幼儿发展的需求。⑥在教学中整合地方性知识和民族文化成为学前双语教材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不仅要把目光聚集在实现幼儿身心成长的普遍性要求上,更应该从幼儿本身的族群特征出发,实现儿童民族性发展的特殊需要。因此,对民族地区当地社会生活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地方性知识资源的整合成为使用学前双语教材有效的探索路径。

  在新疆学前双语教材的使用方面,全疆各地的幼儿园使用教材并没有做硬性要求,因而教材不完全统一。

  一些正规有资历的出版社组织编写的教材在市场同时并存,面临实践的检验。许多教师普遍认为编写园本教材势在必行。然而,由于缺乏教材编写的专业理论的指导,教师往往力不从心。因此,对开发园本双语教材或地方双语教材需要进行前期的研究,当地的民族文化习俗、历史,作为教育对象的少数民族幼儿的文化心理及学习习惯,教材内容和方法的适切性等应该成为研究和论证的主要方面。此外,教育系统还应该建立起一套制度性的举措以组织人力物力加强对园本教材编写工作的指导。

  当某一项具体政策面临复杂的社会关系时,追求普遍的适应性是不合理的,容易因此而陷入误区。所以,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材的开发、培训和使用要在落实国家总的双语教育政策和方针的同时,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从教材的开发到实施的整个过程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学前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