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到8月,我们对乐山及周边中小企业进行了抽样调查,接受调查的30户企业均为民营企业,其中中型企业4户,小型企业26户,涉及多个行业。调查显示,中小企业普遍认为当前所处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市场对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总体呈现疲软,企业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受整体经济下行的影响,样本企业对其客户群的信用评价呈现下降趋势,一般不愿对新客户实施商业信用授权,担心资金回笼的风险偏高;仅一成企业认为自己在区域同行中处于竞争力较强的水平,有能力主动应对经营环境和市场的变化,多数企业显得较为被动;信用管理在中小企业中明显缺失。
一、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的现状
1.基础薄弱
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主要基于企业主个人的信用;一位业主自豪地说,自己打拼多年,靠的就是自己个人的信誉。从另外一个视角看,单一的投资主体、缺乏技术含量的产品、利润微薄,资金及实力所限,企业的偿债能力普遍偏低,这些都导致中小企业的信用基础普遍较差。
2.员工素质低
相对于大企业,中小企业员工在职业培训、业务能力和水平方面明显偏低;并非中小企业不需要人才,人力资本支出与承受能力之间的背离致使中小企业必须控制人员经费支出,不得已而为之,很难留住人才。从调查的情况看,中小企业中部分员工私心较重,往往为了私利不惜损害企业的利益,这在采购与销售业务方面表现得较为明显。在业务素质方面,中小企业员工的敬业精神显得不足,惟老板意图是从,即便发现客户在资信、履约能力方面存在问题,也往往不予深入调查尽职把关,给企业埋下隐患。
3.缺乏信用管理意识
一般而言,企业的市场份额与应收账款是同步变化的,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提高市场占有率,不得不面临高应收账款、高坏账的风险,这又影响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资金;中小企业的激励措施更为注重市场占有率,而业务人员基于自身利益往往会放宽信用条件,置企业利益于高风险中;当企业要求加强信用管理的时候,面对可能的处罚措施,业务人员往往以现金结算为交易条件,在保证货款回收的前提下开展业务,这又导致企业市场份额急剧萎缩,产品严重积压,同样制约企业发展。这些情形在中小企业中显得较为普遍,反映出信用管理中普遍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控的缺乏。
4.信用管理缺位
中小企业岗位划分不清晰,一人多职、垂直管理,其内部多数没有专设的信用管理机构和专职岗位,客观上形成“信用管理”不是谁的事,找不到责任人。从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的情况看,事前缺乏专门的调查与控制,对客户的信用评级、是否给予信用授权、信用额度的把握、信用条件的设定等均缺乏应有的内部控制;事中控制方面,定期的经常客户信用情况跟踪与分析、应收账款的催收、客户财务信息跟踪等,也缺乏规范的内部管理;事后控制方面,客户信用的考核与资料归档,未收回款项的后续管理、坏账处置等方面的管控明显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
二、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的困境分析
1.中小企业的内部困境
(1)经营管理水平普遍较低。从调查的情况看,多数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由于“老板”在企业中具有绝对的权威,冲击到了内部控制的制度化建设;中小企业多数内部控制不健全或制度不适用,在管理中“散、乱”现象较为普遍。与内控相比较,生产工艺落后、能耗高、质量低,经营效率较为低下。基于生产、内控等方面的困境,中小企业缺乏信用融资的资信条件,在面临市场竞争与发展壮大时往往遭遇信用困境。
(2)管理者缺乏信用管理意识。中小企业主往往直接管理企业,他们普遍不懂管理,凭借自身经验进行决策,主要表现:一、对财务杠杆的认识有限,不能正确把握债务融资的作用,较为片面地看待债务;二、对利润的理解有误区,从资本保值与增值的角度出发,管理者应当更加关注现金流,重视资本与负债、经营风险与现金流管控等因素的相互关系;三、对融资工具理解存在误区,多数管理者认为融资就是贷款,要么向银行贷款,要么就是民间借贷;这种误解往往导致融资遇阻时,现金流就被切断经营陷入困境。
(3)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失真严重,信用受损。管理缺乏规范、内部控制失效、根据自身需要提供虚假财务报表,这些都导致中小企业信用受损,在信用考核时遭遇困境。
2.银行业信贷困境
银行业不愿意向中小企业贷款,主要受几方面的影响:一是利益驱动,银行业以追求利润为目标,与大型企业比较,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可抵押物少、技术落后、效益差,导致银行业不愿意给予贷款支持;二是风险高,信息不对称的客观现实,往往导致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在考量贷款风险情形下,银行不愿意给予中小企业贷款支持;三是成本高,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从收益与管理成本的角度衡量,成本过高使得银行缺乏向中小企业贷款的意愿。
3.市场环境面临困境
一、法律方面面临困境,债权人赢了官司输了钱的案例较多,主要是法院判决在实际执行时要么执行不力,要么找到执行的财产,致使债权人利益受损。二、个别地方保护干扰信用环境,特别是面临异地执行时,一些干扰因素纵容了债务人逃避债务,打击了信用环境的建立。三、恶意逃债,个别中小企业置信用予不顾,故意拖债、赖债、逃债,导致债权人对中小企业“另眼相待”.四、抓大放小的惯性思维影响了政府、第三方融资平台、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关注和支持。
参考文献:
[1]蔡熙华。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及预防策略。征信,2012(03)
[2]赵小初,雷鸣。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研究。新西部,2010(02)
江苏省地处经济发展迅速的长三角地区,制造业、服务业、外贸业相对密集,企业间交易频繁,在这种频繁的交易下,信用管理尤为重要,信用可以说是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没有完善的征信、授信、商账催收程序、制度,很可能使企业面临巨大的信用风险。中...
本文简述了企业的信用管理缺失问题, 探究了企业信用管理缺失的原因并总结了几点解决问题的策略, 以期对企业的信用管理工作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