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林业论文 >

林木种苗和种苗产业发展对策和建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11-12 共2734字
论文摘要

  林木种苗作为林业建设的基础,能够有效提高造林绿化的速度和质量。通过加大对森林种苗的培育可以为林木种苗的培育和种苗基地建设提供基础,为供应造林种苗提供保障。根据森林种苗在近几年出现的生产管理问题,我们要做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认真商讨对策,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林木良种基地和采种基地的建设和培育管理。通过对水肥、花粉和树体、病虫害防治这四个环节的加强来提高对种子园和母林园的管理,种子园和母树林出现部分过密时要适度地间伐,以提供充足的光照,利于结实。通过对倒伏树木、枝叶清理等工作的管理,来提高对采种基地的建设。林木种苗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要想发展林业就必须加强对种苗的培育。

  1、 林木种苗的问题现状

  1.1 育苗技术水平缺乏科学创新性

  从总体上看,育苗在生产技术上仍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科技含量低。具体表现在播种与扦插育苗所占比例较大,而嫁接、根蘖、组培等育苗则主要靠外地熟练技术人员,或引进外地小苗进行培育。所以,对于育苗技术的提高和普及,是当前重要的工作之一。

  1.2 种苗规模不集中,管理松散,法规制度不完善

  有些地区有着较大的种苗规模和较为雄厚的技术力量,但是却有着相当少的苗圃基地。并且苗圃大部分国有,只有少部分是集体或个体所有,且分布分散,面积较小。我国在幼苗培育方面缺乏物种特色,跟风育苗比较严重,造成常规造林的林苗供过于求,城市和园林绿化苗木则供不应求。目前,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下,部分商人以假种苗和劣质苗充当良种苗,唯利是图,扰乱了市场的秩序,影响苗木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给造林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加大造林成本。

  1.3 种苗培育规模欠缺

  在我国林业六大工程的启动影响下,为进一步规范对林业工程的管理,各绿化公司开始建立育苗基地,以适应林业的发展,提高绿化的质量和水平以及降低绿化工程的成本,提高自身信誉。但是,个体的育苗规模仍然很小,并且分别不均,分散不集中。

  1.4 种苗生产结构矛盾,不均衡发展

  根据本市的育苗生产情况分析,一些大规格和大径价的种苗较少,小规格和小径价的种苗量就比较多;三年生以上的苗木比较少,一到三年生的苗木则很多;村镇和环城、城市的绿化以及通道的绿化、荒山造林的苗木多,经济苗就很少等多种现象都说明种苗的生产出现了结构性的矛盾,呈现不均衡性。

  2、 林木种苗发展对策和建议

  2.1 加强管理、建设林木种苗基地

  加强对种苗生产基地的建设,提高种苗的生产能力,加大种苗供应体系的建设。通过种子非基地生产配合生产基地的方式来加大林木种子生产的供应。建立省内调剂和国家宏观调控互相联系的种子供应生产体系,国家投资建设的种子基地生产的种子由省级种苗管理机构组织采收和调剂使用,建立起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苗木生产供应体系。

  2.2 推进林木良种的发展生产

  在国家、省、市三级林木良种生产体系的带动下,加强对林木良种基地的建设,对林木种质加大保护力度,进行高质量的良种选育,提高良种基地的管理水平,以促进对良种苗木的供应率和使用率,做到最好的良种推广工作。通过种质资源的调查,对乡土树种以及珍稀树种进行保护和开发,做到良种生产的长期使用扶持。

  2.3 及时调整种苗信息

  建立健全了数字种苗林木种苗管理站每月二次调度种苗信息,及时录入数据,建立了林木种苗数据库,为发布、分析、预测林木种苗产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2.4 加大种苗宣传力度

  提高全社会对种苗工作重要性认识利用各类宣传媒体,大力宣传林木种苗的发展形势和政策,以及对林业生产、生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向报社和电视台投稿,宣传种苗产业。利用各种会议和组织培训的有利时机,宣传种苗工作,传递种苗信息。

  2.5 提高种苗培育技术

  将科研与生产相结合,提高种苗的科技含量,是种苗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保证。近年来,在种苗生产程序,提高苗木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逐渐培养适当的地方品种的幼苗,达到提供苗木出圃的数量和质量的目的。为林业生态建设搞好技术服务。

  3、 林木种苗产业化发展对策

  为发展林木种苗的产业化,需要根据我国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发展规律,建立完善以下体系。

  3.1 生产供应体系

  作为建设林木种苗的主体,生产供应体系在市场为导向,国有种苗基地为重心的基础上已初步形成。需要做好的工作有以下两点:

  一是改革和重组已有的苗圃的产权和产业化,同时把它引入到市场经济中去。通过改革产权制度,将市场法则提上日程,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经营独立,盈亏自负,民事责任独立承担,将管理机制转变为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市场经济运行体制。

  二是建设引领种苗生产的企业。作为种苗产业化核心的龙头企业,能够促进种苗经营的产业化并为种苗的商品化和专业化起到推动的作用。是公司带动基地,基地连接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的关键。

  3.2 行政执法和质罱监督检验体系

  种苗的生产与经营离不开种苗行政执法的保障,所谓种苗行政执法就是对种苗执法体系的一种健全措施,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明确执法的主体和提高执法人员的基本素质,并对种苗案件的查处等。它是营造有序的经营环境的保障体系,对那些无证生产和无证经营者进行严厉打击,为种苗生产者和使用者以及经营者提供维护保护措施。

  3.3 科技创新和新技术推广应用体系

  种苗产业对于技术的要求非常高,种苗科技含量直接影响着林业的整体发展,种苗技术的高低决定着林业效益的好坏,所以,需要提高科学技术的水平来提高种苗的技术含量,保证林木种苗的高质量发展。

  3.4 社会化服务体系

  社会化服务体系分为行政服务体系、信息服务体系、中介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四个子系统,复杂且多层次。种苗行政服务是一种提供法律和政策保护,提供资金、规划和项目审批多方面的服务,它能够宏观调控种苗产业。通过建设各级种苗的信息网,为生产工作和供求关系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来加强对种苗生产信息的引导,减少盲目生产而造成的供求失衡的发生。中介服务是社会化服务的又一重要部分,它是行业协会或者社会团体的主要任务,通过建立良好的经营环境,来给苗木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带来多方位和多层次的社会化服务。另外,市场体系是种莆产业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作用下的必然要求,为给种苗提供有益的交易场所,需要加大对种苗交易市场的建设,以展览会和信息发布会的形式来给供需方提供信息交流的计会。

  总而言之,在林业建设工作任务的扩大影响下,社会需求也给苗木生产任务带来新的机遇。根据我国林业现状分析,需以市场为导向作用,在科技的带动和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加强对行业的管理和对生产结构的优化。通过品种的优选优育来建设种子的生产基地,为苗圃的国有为主体,社会系统做补充的生产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为绿化造林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

  参考文献:
  [1]程亮.种苗培育技术分析[J].南北桥,2009(8).
  [2]张玮辛.现阶段林木种苗发展问题及解决措施[J].2011(11).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林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