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经济是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利用林地资源,在林冠下开展林、农、牧等多种项目的复合经营[1]。通过建立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加工以及林下景观利用相结合的复合林业经营模式,提高林地综合利用率和产出率,是巩固集体林权改革成果的重要措施。发展林下经济,有利于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农民开辟出一个新的增收致富渠道[2]。通过改变单一的木材经营格局,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从而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1自然概况
怀集县位于广东西北部,地处粤西北山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长冬短,光照资源充足,雨量充沛,气温适宜[3]。全县总面积35.73万hm²,总人口105万人。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6.57万hm²,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74.37%,其中有林地面积23.2万hm²;活立木蓄积量1 153.7万m3,森林覆盖率66.55%[4],为发展林下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
2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怀集县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面积3.30万hm²,年产值44 565.1万元,主要分布于冷坑、洽水、汶朗等镇。发展林药、林茶、林禽养殖已成为山区农民增收的传统手段,为推进林下经济进一步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传统林下经济产品包括黄栀子、柑橘、冻顶茶叶、竹笋等。
2.1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据调 查 统 计,2013年 怀 集 县 林 下 经 济 产 值44 565.1万元中,林下种植年产值12 087.52万元,占总产值的24.76%;林下养殖年产值15 546.9万元,占 总 产 值 的37.25%;林 下 采 集 加 工 年 产 值15 340.68万元,占总产值的34.42%;林下景观利用年产值1 590万元,占总产值的3.57%。
2.2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怀集县拥有林下经济的全部产业类型,包括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加工和林下景观利用,涵盖林药、林茶、林菌,林果、林禽、林畜、林蜂,林下采集竹笋、松脂,林家乐、生态休闲旅游等多种模式。
怀集县林下经济各产业类型及发展模式的经济效益如表1所示。
2.2.1林下种植
林下种植是指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在以乔木为主的林地下种植经济作物(水果)、种苗和微生物(菌类)等,从而使林上林下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一种生态农业模式[5]。
目前,怀集县林下种植主要模式有:林药、林菌、林果。其中林药的主要品种包括黄栀子、岗梅、丁公藤、两面针、何首乌等中成药及中医临床用量较大的中草药。近年来,怀集县林药种植积极开展“药业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示范基地建设,向示范点周围辐射,指导药材生产,保障了中成药生产的药材原料质量[6]。
林菌种植以种植野生食用菌类为主,主要包括平菇、草菇、香菇、鸡腿菇等。在野外林地栽培食用菌,其产品具备天然、营养、有机等特性,深受消费者喜爱,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林果种植以柑橘为主要产品,销售方式以鲜果销售为主。柑橘作为我国的传统水果之一,在国内农产品市场上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2.2林下养殖
林下养殖是指充分利用闲置的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发展林下畜禽养殖生产,实现农、林业优势互补、协调发展[7]。根据怀集县资源条件和发展基础,林禽、林畜、林蜂模式是当地发展的重点。
其中林禽主要品种包括粟米鸡、鸭;林畜主要品种包括石山羊、牛、猪。目前,在政府的扶持下,怀集县成立了林禽养殖合作社24家,林畜养殖合作社19家。通过开展“企业+农户、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在育种、饲料营养、疾病防治方面,为农户提供了一定技术指导。
林蜂模式是利用当地林区林草花类繁多,花期较长的特点,发展林下养蜂。当地主要养殖蜂种有:中华蜂、野山蜂。选择在荔枝、龙眼、柑橘、油茶、蜜柚、槐花、鸭脚木等林地,在花期放养蜜蜂、收获蜂蜜。
2.2.3林下采集加工
通过采集林下产品资源,发展林下产品初级加工,延长林产品产业链,使农民不砍树也能增加经济收益。目前,怀集县林下采集加工产品主要包括林茶、松脂、竹笋。
当地茶叶生产源远流长,其中又以冻顶茶叶闻名。目前全县茶叶种植占用林地面积达7 388.47hm²,年产量超过77.55万t。在迅速普及推广本县已有的当家品种:云南大叶、海南大叶[8]的同时,积极引种优质高产的单丛、梅占、大红进行加速繁育。
怀集县松脂采集树种主要是马尾松,目前,种植面积达10 471hm²,松脂年产量1 000万t以上。
竹笋作为一种重要的非木质产品资源,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价值。竹笋除了鲜食外,也可晒干加工制作成笋干或制成调味笋罐头。目前怀集县用于竹笋种植的林地面积达4 901hm²,新鲜竹笋产量22.6万t,竹 笋 采 集 加 工 合 作 社3家,年 产 值 达1 644.3万元。
2.2.4森林景观游憩
森林景观游憩是森林景观与生态休闲旅游有效结合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主要包括林家乐、生态休闲旅游。其中林家乐1家,占地面积265hm²,年接待游客10万多人次,收入超过200万元。生态休闲旅游区3处,以桥头镇燕岩省级风景名胜区为主要旅游景点,景点包括燕岩和世外桃源,共占地面7 913hm²,年接待游客44.2万多人次,收入达1 390万元。
2.3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3.1自发性发展,缺乏科学规划
长期以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基本上只是农村、林区的农户和农林经营者在常规农林经营之外所从事的“副业”,具有很强的自发性、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加之当地政府和相关政府对林下经济发展重视和了解不够,所以没有开展科学合理的规划,导致当地林下经济发展松散。
2.3.2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各模式发展不均衡
据调查数据统计,怀集县虽然拥有林下经济的所有类型,包括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森林景观利用,但每种产业的主要构成模式相对单一。且具体涵盖的林药、林菌、林果,林禽、林畜、林蜂,竹笋、松脂采集加工,林家乐、生态休闲旅游这10种主要发展模式中,各模式发展不均衡。如涉及的13家专业合作社中,林下养殖已经占去大半。随着市场日趋多元化的需求,以上问题将大大制约着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
2.3.3发展规模小,经营水平低
怀集县林下经济适地资源总量不可谓少,但普遍规模不大,生产经营者以微小型主体为主。而经营组织管理同样处于较低水平,个体、经验管理为主,合作社、企业大多处于松散状态,指导作用有限,存在分散经营、规模较小、效益低等问题。
2.3.4品牌建设欠缺,市场竞争力不强
在发展林下采集加工业中,许多企业管理者品牌建设意识薄弱,因此没有形成独具特色、响亮的品牌。其次,面临资源较分散,价格不高,而又要应对不断增长的收购成本、利润低等问题,企业只能维持基本运作,无力进行品牌宣传。以至于消费者对产品了解甚少,购买力小,市场占有份额少,竞争力不强。
2.3.5政府支持不够,缺乏科技支撑
怀集县拥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森林资源,但由于政府投资和扶持力度不够,仅限于方向性的政策,而无实质性的资金支持。在市场、信息、融资等方面也没有给予有效帮助,导致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滞后。多数林下经济经营者采用的还是数百年以来的传统技术,受自然气候因素影响大,技术含量普遍不高,产品产量和质量不高。尤其在林下养殖中家禽育种、饲料营养、疾病防治这些关键环节缺乏科技支撑,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3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加大政府支持,强化基础建设
当地政府要充分调动各种有利因素,制定出适时有效的政策措施,通过一系列改革来促发展,通过制度来促进提高,完善有关的制度体系建设。安排设立林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用于补贴农户和林地基础设施建设,为林下种养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9],解决好制约林下经济发展的机制、资金等问题。
3.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在发展林下经济的过程中,怀集县各区域由于不同的自然条件、林地资源、经营基础具有不同的区域特性。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各区域的林下经济发展进行科学规划,明确林下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确定适合各区域的发展方向。在确保林业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对林下经济发展区域进行合理布局,确定远期和近期发展目标[10]。
3.3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平衡发展
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使各产业平衡发展。并对各模式发展实行分类指导,努力提高林下经济的综合效益[11]。特别是需要改变单一的木材经营格局,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林药、林茶、林禽养殖等传统产业,引导当地林下经济平衡发展。
3.4鼓励现代化经营,示范带动发展
大力鼓励和支持当地民众发展有限公司、股份公司、企业集团等现代经营主体,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运作模式,走产业化发展,规模化经营的道路[12]。利用广播、电视、新闻等媒体宣传示范成功典型,吸引当地农民参与,并不断增强其辐射力,带动更多群众投身林下经济的发展。
3.5加强科技支撑,增加成果转化
许多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力量相对薄弱,所以在科研方面应积极主动地寻求与学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在这方面,政府应积极牵头,引导企业和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做到产学研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此外,还应成立以林业、农技等部门为指导的技术服务组织,分片包户定期下乡进行林下经济实用技术培训,提供全方位技术指导服务,解决林农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13]。
3.6打造特色品牌,完善产业链条
在发展林下经济时,各企业应当开阔眼界,不能将眼光局限在本地,而是应当以国内大市场为目标。
打造特色品牌,以此推动企业的发展,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同类产品、行业中处于优势地位。通过完善产品 生产、收 购、加 工、包 装、营 销 等 配 套 环节[14],可以形成相辅相成、价值递增、利益均衡的林下经济产业链条。
参考文献:
[1]顾晓君,曹黎明,叶正文,等.林下经济模式研究及其产业发展对策[J].上海农业报,2008,24(3):21-24
[2]蔺孝.会宁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J].防护林科技,2013,(2):65-66,93
[3]刘少梅,卢素花.怀集县地理气候环境对农业产业化生产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09(12):245-247
[4]怀集县林业局.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提升林业建设水平———广东省怀集县林业建设纪实[J].国土绿化,2013(4):28-30
[5]翁翊.浙江省主要林下经济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2[6]林亚茗.自主创新激发千年“南药”新活力[N].南方日报,2009-11-11(A05)
[7]王智君.加快林下养殖促进林业经济发展刍议[J].科学之友,2013(5):149-150
[8]陈圣清.利用山区优势发展茶叶生产———怀集县茶叶生产现状与振兴[J].广东茶叶,1992(3):28-29
[9]欧品军.麻江县林下经济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科技投资 ,2013(20):21,11
[10]樊德民.发展林下经济增加农民收入[J].甘肃林业,2012(2):28-29
[11]周学军,马廷贵,唐建宁.宁夏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J].宁夏农林科技,2011(5):15-16
[12]吴蒙.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与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7
[13]农忠献.浅谈西林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J].吉林农业,2012(5):151-152
[14]另青艳,何亮,周志翔,等.林下经济模式及其产业发展对策[J].湖北林业科技,2013(1):38-43
林权就是森林、林木和林地的归属权,也就是归谁所有。按照民法的有关规定,所有权由占用、使用、收益和处分4个具体权能所组成。林权纠纷就是林木、林地所有权或使用权就如何占用、使用、收益和处分林木、林地问题所发生的纠纷。这种纠纷的实质,主要体现在...
七台河龙山林场成立于1962年,场内分布着广袤的天然林、人工林,并建有苗圃、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山野菜股份公司等。龙山林场森林分布面积广,蓄积量大,资源丰富。1自然概况龙山林场位于七台河市东南部,地理坐标为13111581312148E,453553454524N。地...
1概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综合国力和经济也实现了快速发展,林业建设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林业建设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立足点,也得到了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因此,只有加快林业建设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才能实现稳步的提升...
1林业产业与低碳经济的关系分析低碳经济是指在一定碳排放约束下,碳生产力和人文发展均达到一定水平的一种经济形态,旨在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共同愿景(Globalsharedvision)[1].研究预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大约升高14~58℃,将严重危害人类...
1.有关林沙产业1984年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首次提出了对沙产业(deserticulture)的概念。他认为,沙产业是在不毛之地上,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技术的全部成就,通过植物的光和作用,固定转化太阳能,发展知识密集的农业型产...
单纯的针对可持续发展思想而言,最早是于1972年提出,本质在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资源要协调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又不损害后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可持续发展观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林业也不例外,可持续发展观的影响对于发展现代林业...
生物质裂解是指在无氧或低氧环境下,生物质被加热升温引起分子分解产生焦炭(也称生物炭)、焦油和气体产物的过程,生物质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资源,通过热化学裂解的途径不仅能够获得固体产物,而且还能将其转化为生物油、合成气等高品位能源。同时解决生物...
1法经济学与系统法学1.1法经济学渊源亚当斯密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学的鼻祖,也被认为是法经济学的宗师,在《国富论》中,斯密关于好法律与坏法律的讨论,堪称法经济学的经典论述。19世纪中叶,马克思认为,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
竹柳Salixdiscolor为杨柳科Salicaceae柳属Salix乔木,其形态、侧枝、密植性与竹子相似,故而取名为竹柳。竹柳具有可高密度栽植、生长快、抗性强、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能防治风沙、可兼作套种、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具有很强的速生性和适应性。作为新培育出...
引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始实行生态补偿,具有代表性的生态补偿项目有拉丁美洲国家开展的环境服务支付项目、中国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美国的耕地保护性储备计划等,在实际相应补偿项目中制定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是关键.国内许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