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男子欲成事业,应该不要结婚。( Now,aneminent French writer declared at a press interview af-ter arriving in Shanghai that men should stay bachelorsif they want to achieve success in life. ) ---郁达夫《谈结婚》( 张培基 79)( 5) 人 家 可 以 坐,我 就 不 能 坐 吗? ( Whyshouldn't I do the same?) ---叶圣陶《我坐了木船》( 张培基 20)( 6) 我会成为世界船王。( I will be the king ofshipbuilding. )( 7)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了。( Then you mean one should be useful ratherthan great and nice-looking. ) ---许地山《落花生》( 张培基 8)( 8)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 So you must take af-ter peanuts. ) ---许地山《落花生》( 张培基 8)看这些情态动词是否得到焦点位置,可以做以下语法和语境测试:
对句( 4) 进行问答测试,改为( 4 - 1) 男子欲成事业,应不应该不要结婚? 回答一般为“应该/不应该”.显然“应该”成了此句的焦点。句( 4) 也可通过添加焦点敏感算子来测试,则句( 4) 变为“男子欲成事业,就/是应该不要结婚”.“就/是”加深了说话人认为男士成功前不应结婚的程度,从而更加突出了“应该”的焦点位置。句( 5) 本身为疑问句,就可用回答来测试,这句话就变为“人家可以坐,我也能”.而且,词句分为两部分,前后形成对比,强调我不能。因此,句( 5) 的焦点也在情态动词“能”.
句( 6) 可用重音测试,( 6-1) 我会獉成为世界之王。此句说话人最想突出的信息是对将来的一种承诺。可见句( 6) 的焦点在情态动词“会”上。句( 7) 和句( 8) 是在特定的语境里产生的。说话人是受话人的父亲,也就是说,说话人的地位高于受话人。这两句话是父亲对孩子的嘱托,表达了根据父亲的期望,孩子应该变成的样子。因此,这两句的句义焦点都在道义情态上。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表达道义情态的情态动词容易得到句义的焦点位置。
3. 2. 3 动力情态动词动力情态表示外在因素: 在允许或是命令的影响下,主语内在的能力或意愿( Palmer,“Mood”70) .以下两句中的情态动词都属于动力情态类型:
( 9) 你们偶然看见一棵花生瑟缩地长在地上,不能立刻辨出它有没有果实,非得等到你接触它才能知道。--- 许地山《落花生》( 张培基 8)( 10 ) 他 也 会 写,也 会 算,只 是 总 不 会 精细。---胡适《差不多先生》( 张培基 10)看这些情态动词是否得到焦点位置,可以做以下测试:
对句( 9) 进行问答测试,改为( 9-1) 你们偶然看见一棵花生瑟缩地长在地上,能不能立刻辨出它有没有果实? 回答一般为“能/不能”.此句说话人强调没有能力,因此“能”成了此句的焦点。句( 10) 本身为并列句,前后“会……会……不会……”形成对比,说话人强调“他”能力的缺乏。因此,句( 10) 的焦点也在情态动词“会”.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表达动力情态的情态动词亦容易得到句义的焦点位置。
以上分析表明,虽然情态动词可以占据句义焦点位置,但是,并不是所有情态动词都可以占据句义焦点,从对“能、会、应该”的分析可以看出,表道义情态和动力情态时,容易得到句义焦点位置,但表示认识情态时,较难得到句义焦点位置。这说明焦点位置对情态的类型有选择限制,即表达认识情态的情态动词难于得到句义焦点位置,而表达动力情态和道义情态的情态动词可以占据句义焦点位置。同时也说明当情态动词得到句义焦点位置时,焦点位置情态动词的表义就有限制或指向。当然情态动词是多义情态动词时,焦点位置会要求该情态动词表达某类情态,一般是非认识情态,即道义情态和动力情态。这时,焦点位置在意义选择中就会对多义情态动词产生某种限制或给出某种指向了。
4 情态动词句意关系与翻译策略
通过重音、提问、回答、对比、甚至添加焦点敏感算子等测试方法我们可以确定情态动词是否处于句义焦点位置。而再通过焦点位置对多义情态动词意义的限制,我们就可以确定多义情态动词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由此,翻译中关于情态动词意义的甄别与选定就有了一定意义的理性构式和依据,基于此,情态动词意义厘定的翻译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摆脱感性、随机和偶然性个人识度,使其具有一般、理性的认识和实践范式。下面将结合前章所提及的例句,探讨情态动词翻译策略:
4. 1 认识情态动词的翻译
认识情态动词只是表达言者对命题为真的可能性与必然性的看法或态度,或者说,它表达言者对一个情境出现的可能性的判断,不是句义的焦点。所以,在翻译这类情态动词时,可以直接按其本义翻译之。
( 1) 天气或许会变冷的。It might be getting cold.
( 2) 她肯定在后院,还能在哪儿呢?She must be in the back court. Where else canshe be? ( 彭利贞 31)( 3) 明年房价会/将上涨。( 盖然性 probability)The house price will be up next year.
句( 1) 至( 3) 中的情态动词都属于认识情态类型,“应该”表示说话人主观推断可能性较大,“能、会”皆表示主语对事态发展可能性( 盖然性 probabil-ity) 的主观判断,虽然“会”的程度比“可能”深,有“必然,一定”之意,但仍然表示对事态发展的推断,因此可以对应“will”.句( 1) 至( 3) 的翻译分别按其情态动词本义选用了“might、can、will”这三个传统英语情态动词,与上表对应相符合。
4. 2 道义情态动词的翻译
根据上文分析,道义情态动词表达的命题意义是指根据特定自然或社会规范,个人期望或所愿,或这个时间应该呈现的状态等等句义。因此,表达道义情态的情态动词容易得到句义的焦点位置,而英文中可以表示道义情态的有“may、can、shall、must”等,翻译时就可以根据本文所列表格,选择符合句意的情态动词。
( 4) 男子欲成事业,应该不要结婚。( Now,an eminent French writer declared at apress interview after arriving in Shanghai that ) menshould stay bachelors if they want to achieve success inlife. ---郁达夫《谈结婚》( 张培基 79)
( 5) 人家可以坐,我就不能坐吗?Why shouldn't I do the same? ---叶圣陶《我坐了木船》( 张培基 20)
( 6) 我会成为世界网坛之王后。I will be the queen of the world tennis.
句( 4) 至( 6) 中的情态动词都属于道义情态类型,“应该”、“能”皆表示情理上必然或必须如此,而“会”表示个人道义,表承诺或个人意愿。这样自然就成了句意的焦点,翻译时情态动词自然成了关注的中心。张培基将第( 4) 句译为“Men should staybachelors if they want to achieve success in life. ”是用should 表达了情理上必然如此的道义情态意义,句( 5) 句( 6) 情态动词的翻译亦符合我们之前列表所示和分析。
4. 3 动力情态动词的翻译
动力情态动词表示外在因素: 允许或是命令的影响下,主语内在的能力或意愿( Palmer,“Mood”70) ,亦易得到句意焦点。翻译时可按上表所列,选择符合句意的情态动词。如:( 7) 你们偶然看见一棵花生瑟缩地长在地上,不能立刻辨出它有没有果实,非得等到你接触它才能知道。
When you come upon a peanut plant lying curledup on the ground, you can never immediately tellwhether or not it bear any nuts until you touch them.--- 许地山《落花生》( 张培基 8)( 8) 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会精细。
He could write and calculate all right,but hismathematics was often faulty. ---胡适《差不多先生》( 张培基 10)( 9) 即为吃饭计,学问决不会辜负人的。
Knowledge will do you a good turn even as ameans of subsistence. ---胡适《不要抛弃学问》( 张培基 13)句( 7) 、( 8) 中的情态动词都属于动力情态类型,“能”表示一种能力,意为“胜任,善于”; “会”表示一种能力,善于。动力情态一般在“can”一词中可以找到对应。张培基在这两句翻译中也是如此理解,直接用英语中对应的“can、could”来翻译,而“不会”由于与“总”连用,同样亦得到了句义焦点,故译为“was often faulty”某种原意义的延伸而不是原句的本意。而句( 9) 表示的是命题的内在功能,张先生用“will”翻译“决不会”,亦符合本文列表所示义理。句( 9) 原本是一个否定句,以否定的形式表达了知识不会让人失望。而在此,张培基将其译为一个肯定句,表达了拥有知识会有良好回报的积极意义。
总的来说,在确定了情态动词是表达哪一种情态意义之后,我们就可以参照之前中英对应的表格,从中选择出直接对应的英文情态动词来翻译。这样,在英汉语际间翻译时,情态动词翻译原本大抵皆以译者的主观判断或随机行为,便可在一定意义上纳入理性思辨的范畴和行为,使情态动词翻译行为有所准绳。
4. 4 情态动词句意焦点算子的演绎与翻译
当然,应当承认,任何规律皆属于科学认识的范畴。情态动词的双语转换虽有理性层面的认识构式与操作模式,但是,在句意焦点厘定方面仍具有属于人文认识属性的构式,句意焦点和意义的厘定仍存在某种诗意演绎的现象。但是,这种演绎是以情态动词的基本义素为基点的,因而是经验世界意义为本,诗意关联和外延为用。如: 当情态动词作为句义焦点时,在翻译情态动词时,并不一定都按照简单的汉英情态动词对应来翻译,而是人文诗性式认识和选择,意在将其真正情态语用、语境意义翻译出来。
从表面上看,这种翻译选择看似随意的,但是,它的认识本质和构式上是理性,皆是依据句义焦点算子而选择意义和句式。如:( 10) 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
Let us brace up our spirits and march through thisrugged,dangerous road to the tune of our solemn,stir-ring songs. ---李大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张培基 4)( 11) 北京的名胜古迹,北京的妙处,我应该说是了解的; 其他老北京当然也了解。
Like all other long-timers of the city,I'm sup-posed to be very familiar with its scenic spots and his-torical sites. ) ---季羡林《黎明前的北京》( 张培基110)这两句中“应该”表示根据社会规范,我们或者我情理上必然或必须如此,都为道义情态意义。句( 10) 中,命令的含义在翻译中以祈使句的形式展现; 而句( 11) 中情态动词“should”的位置由表达同样意义的词组“be supposed to be”所取代。
( 12) 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吗?It was certainly no problem for a person of my ageto look after himself. ---朱自清《背影》( 张培基 24)这两句中“能”表示说话人的能力,都为动力情态意义。句( 12) 原本是一个反问句,强调了说话人有能力照顾自己的积极意义,因此,张培基在此直接将其译为一个肯定句。
( 13) 生活的经验固然会叫人忘记许多事情。
Lots of things are apt to fade from memory as one's life experiences accumulate. ---巴金《木匠老陈》( 张培基 30)这两句中“会”表示命题为真的可能性。句( 13) 中情态动词“will”表盖然性的意义为词组“beapt to”所取代。这些英文译句中均未出现传统的典型情态动词,而是在充分理解原语句的基础上,把汉语中的情态意义融入了整个句子之中。
5 结论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作如下结论: 一,多义情态动词---“能,会”可以表达三种不同的情态意义,而“应该”也可以表达两种情态意义。“能”的三种情态意义基本可以在“can”中得到对应,在表示许可时,也可以对应为“should”.“会”的动力情态意义可对应译为“can”,道义情态、认识情态可对应为“will”,而 当 表 示 可 能 性 较 大 时,也 可 译 为“must”.“应该”的道义情态意义可对应为“shall/should”,认识情态意义根据主观上认为可能性的大小,可分别对应“may”和“must”.了解了这样的分类与汉英情态动词的对应,可为类似的翻译确立了便利的理性认识和实践基础。
二,翻译之前,在什么情况下选择哪一种情态意义,要充分考虑句义焦点位置在其中起到的制约作用。我们可以对原句进行重音、问答、对比、及添加敏感算子的测试,确定情态动词是否获得了焦点位置。之后再利用句义焦点位置对情态动词意义选择的限制: 若难于获得焦点位置,则是认识情态意义,反之为非认识情态意义---即道义情态或动力情态。这样在充分准确理解原句的基础上,再参考汉英情态动词词义分类对应的表格,就能较容易地找出对应的翻译。
最后,应当承认,本文所讨论的范畴和识度虽具有一定的理性适度,但仍存在许多不足。如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汉语中的某些具有情态意味的表述,在英文中没有完全对应的情态动词,需要我们进行某种诗意理性化演绎,推导出英文中其他词或词组可以表达原语中情态动词所表达的意义,以便供不同语境的翻译需求进行选择。
参考文献:
[1] 李小川。 情态动词的语义分析及翻译研究[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 4) .
[2] 彭利贞。 现代汉语情态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 彭利贞,黄华新。 焦点位置的情态解释[M]. 杭州: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2013.
[4] 施兵。 英语情态动词的语用分析[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 10) .
[5] 汤敬安。 情态动词的语用纵观性[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 9) .
[6] 王雯秋,王明树。 “情态”对原语文本理解及翻译的制约---以李白诗歌英译为例[J]. 英语研究,2013(2)。
[7] 薛慕煊。 英语情态动词的正确理解和翻译[J]. 上海科技翻译,1999 ( 1) .
[8] 张培基。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9] 朱冠明。 情态与汉语情态动词[J]. 山东外语教学,2005( 2) .
1引言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由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模型和用户界面构成的空间信息及决策支持系统,兼跨地球科学、信息科学和空间科学等学科并广泛应用于资源管理、区域规划、国土监测、定位服务、交通运输等领域。作为国家信息产业的重要...
引言随着我国金融业与国际接轨的深化,金融英语成为从业人员日益重视的素质之一,而金融词汇因其专业性和实用性,与日常英语词汇有着很大的差异性是广大学习者比较难以跨越的障碍,因此深入了解金融英语词汇的特征是进行金融英语翻译的基础,本文旨在探讨金...
京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凝聚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和文化历史的积淀,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是传统艺术文化的瑰宝,被视为国粹。着名戏剧电影艺术家黄佐临先生认为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体系是现存的...
1引言中国瓷器艺术在西方人眼中有着独特的美学特征和审美意义,但在陶瓷翻译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词多译、译名混乱的现象,影响了陶瓷艺术美学内涵的传达。如何准确、恰如其分地翻译以向世界诠释陶瓷艺术所承载的中国文化精要?这一问题在当今传播中国...
1引言本文之所以选用《中国能源问题研究》(江泽民,2008)一书作为翻译特色研究对象,关键在于其英文译着的翻译质量是一流的。这一特点可由其翻译团队的实力得到印证。该书中文原着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其英文译着《Re-searchonEnergyIssuesi...
一、引言。坑爹伤不起吐槽等都是时下年轻人经常挂在嘴边的网络热词或流行语。这些词汇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赋予了一层更加幽默的内涵。有些流行语已被录入美国在线俚语词典UrbanDictionary(城市词典)或《牛津英语字典》。早期的Chinglish(中式...
1引言政治文献是指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地方政府所发布的有关国家和地方社会与经济发展大政方针的文件。政治文献属于政论文体,具有语言正式、用词规范、结构严谨、逻辑缜密和说理性强等特点(谭万文,2013:224).政治文献代表了中国政府的立...
一、概述任何材料的翻译,译前通读全文并进行文本分析,是全面理解源语文本的前提。旅游景点材料,是一种内容包含有地方历史与特色的文本,其文本分析与小说、诗歌、政府报告、产品广告等其他类型的文本分析是否有所不同,还是有某种文本分析模式作为依据呢...
吉迪恩图里(GideonToury)是当今世界着名的翻译理论家,是特拉维夫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图里在对希伯莱英语翻译文学进行大量描述性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特拉维夫学派另一着名学者埃文佐哈尔(ItamarEven-Zohar)的多元系统理论和霍姆斯(JamesHolmes)的...
冯代伊克(vanDijk)将政治话语限定为主要是政治性的话语,是政治领导人的一种政治行为,在政治进程中具有某种直接功能。议会辩论、议案、法律、政府或其各部颁布的政策法规、其他机构的文件、政治广告、政治演讲、媒体对政治领导人的采访、政府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