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随着对外交流的开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往成了许多企事业单位的必修课。这要求大学毕业生不仅要能读外语、互译,还要能进行英语交际。但大学英语教学一直以来偏重人文素质的培养,而忽视了语言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我们大学英语教学的必要内容。
二、大学生英语交际现状存在的问题。
(一)话题及句式的选择。
外籍教师和学生交流时总是被问到“where areyou from?”“how old are you?”“why do you come toChina?”有时他不满地回答“are you a police?it is noneof your business.”而在场的学生却不知其原因。
上述情况出现的原因是话题选择的失误。选择话题是交流能否进行的关键,中西方在这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和英美人谈话时要选择“安全的话题”,如天气、体育运动、景色等,而要避免涉及年龄、收入、婚姻、宗教、政治倾向等这些被西方认为是个人隐私的话题。英语的习语“weather hurts nobody”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而对虔诚的基督徒随便使用“God”是一种冒犯,而在中国却没有那样的顾及。汉语背景下,话题选择很随意,对个人情况的交流被视作对对方的关心,是表达友善之意。如果无视这种话题的差异,交流则很难开始。
委婉的句式会使你的交流更加顺利的进行,多使用如“May I…”“would you mind…”等句式提出自己的要求,会使对方容易接受。另外,组织语言时,英美文化下的人们习惯于开门见山,首先讲出关键的内容。
在汉语中,人们更倾向于容易的间接表达,这种拐弯抹角的方式常使西方人感到迷惑,甚至会被认为是动机不良;而汉语中过多使用上述疑问句式,则是关系疏远的表现,甚至会被视为没有主见。
(二)策略语言的运用差异。
策略语言是使交流能够顺利进行的纽带。称呼、寒暄、询问、请求、致谢、道歉和告别等是交际中常使用的策略用语。但因文化不同,所使用的言语行为有明显的差异。
称谓是策略语言之一。先看例句:学生在回答教师的课堂问候时:
T:Good morning,everyone.
S:Good morning,teacher Love.
中国教师很容易接受,而外籍教师则感到很不自然。
在汉语中,用职务或姓氏来称呼对方以示尊重是很常见的文化现象,而英语文化中并没有这一现象,通常的做法是只需要在姓氏前加上Mrs、Miss、Ms即可,以此来表达彼此之间的平等。英语中可以用作称谓的职务名称只有几个,如Professor (如ProfessorSmith)、General(General Mac Arthur)、President(Presi-dent Bush)。而不能称呼Manager Peter,Director Hud-son,这会使对方感到不舒服,甚至迷惑。
对熟人的称呼在英语、汉语中也不相同。英语一般只称其名不带姓,可在名字前加形容词,如John、oldJohn、good John等,书信中则称Dear John.汉语中有时称其名,如小明,但只可对晚辈或下级使用,不可对长辈或上级使用,无论关系多亲密;有时习惯用老曹、小赵等称呼以示友好、亲热,但同样对自己的同辈或下级小辈使用。而英语中的senio(r大)、junio(r小)只是指年龄上的差异而不代表友好亲热的程度。因此在打算对英美人表示友好时不用senior or junior Peter、littlePeter or old Peter,而是直接称呼名即可。
汉语中经常用对亲属的称谓来称呼我们认为比较亲密的朋友,例如王姐、李哥、张姨等。而英语中brother和sister表示只能用来指自己的兄弟姐妹。同样Uncle和Aunt也只能用于本人的叔伯、姑姨。而汉语中伯、叔、姨、舅可以用来称呼和父母同一辈分的人。因此我们的学生往往容易用英语的单词来表达上述的内容,这总让外籍人感到迷惑。例如:This is SisterWang.他们也许疑问Is she a nun,因为当“sister”用在姓的前面是修女的意思。看一下当前热播英剧《唐顿庄园》中“cousin”一词使用可见一斑。马修用“cousin”一词,后面加上名字分别可以指玛丽、玛丽的父母、玛丽的祖母。而汉语中则用表妹、表叔、表婶、表姑奶奶等称呼。“Cousin”,表示父亲母亲双方相关的亲属,汉语分别用堂或表来区分,而在英语中没有这么复杂的关系,所以对中国人的称呼,西方人总是一头雾水。
赞扬也是交际的重要策略。以英美文化下的欣然接受对方的赞美被认为是礼貌的做法,所以“Thankyou”成为在这种场合下的最佳答语。而我们的学生对外籍教师的表扬总是不好意思,或回答“that is my du-ty”,“I have not done well enough”来回答对方的赞扬以表示自谦。甚至用中国文化色彩浓厚的“Where?Where?You flatter me.”(哪里,哪里,您过奖了。)来回答赞扬的话,这会使对方感到他的判断力受到了怀疑或否定。而这种“Not at all”或“This is what I should do”或“This is my duty”回答会让人觉得你所做的不是出自内心而是职责所致而已,完全违背了谈话者的意愿。在这种情况下,英语交际方式应回答:“It's mypleasure”或“You are welcome”礼貌用语的使用。礼貌是所有文化下人们交流的要素,但因背景不同,所遵循的语言原则和表达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
例句:Assistant:Can I help you?
Customers:Can I have a look at that pair of shoes?
Assistant:what?
“What”不是礼貌地请求重复,而是生硬地回答。
服务人员是不能用它来回答顾客的。中文的“什么?”
不能和“what”等同。语调高低的不同,使用场合的不同,说话者的身份不同“,what”所表达的意思也不尽相同。当没有听懂对方的意思时,大部分学生会按自己猜测的意思进行回答。很少有人说“Sorry,I didn'tcatch you,could you explain.”或“I beg your pardon.”
有时学习英文的中国学生使用“I'm asking you…”
或“I'm telling you…”来强调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殊不知英语中这类表达形式通常是地位高的对地位低的使用,表明了一种强势,起不到加强语气的作用反而会增加对方的反感。和英语本族人交流时常会遇到听不懂的时候,我们的学生总会用“What do you meanby X?”来询问,而这种提问方式是对对方语用意义提出询问,而不是某个词的意义,应该是“What does Xmean?”或“What is X?”
三、交际失误产生的原因。
教学内容的单一性。教学中内容多为语言知识,而忽略了对英语文化及文学经典的介绍,很容易导致交际失误的产生。例如,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基本没有读过圣经、莎士比亚,而这两部书对英语文化的影响就如同四大名着、孔孟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语言学习不可缺的。文化是语言的载体,语言交流即是文化的交流。我们的英语教学依据的是结构主义语言学,长期以语言形式为主,进行的是脱离社会文化语境的纯语言技能训练。课本的内容都是句型操练和机械式练习,而像“How old are you?”“Are you married?”等文化禁忌却是初学英语者最早接触的情景对话。因此,这种中国文化模式的英语句型印在了初学者的记忆里,很自然的在以后的对话中会使用到。
教学方式的单向性。英语教学中多语言知识输入,少文化知识输入;多课本内容输入,少课外资料输入;重视语言能力,忽视实际交际能力。教学重点在于语言形式,课堂重点在于语法规则和句型操练,忽视文化因素以及非语言交际。文化传授在非英语专业的教学中所占比重一直很低,各类考试也只是注重语言形式上的考核,误认为只要语法正确、语句通顺便可在交际中畅通无阻,误认为文化知识会在学生毕业后的具体语境中自然习得,但不知他们会很自然地将汉语习惯带入不同文化下的交流,不可避免地受到挫折而却不知道错在哪里。
四、提高策略。
针对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必要结合学生所学的语言导入文化内容,使学生更具体的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激发学习兴趣,深刻理解所学习的具体内容。
教学从着重“教”向“学”转变。语言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其乐趣和魅力需要通过实践才能体现出来,因此创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交际活动是最能激发学习热情的课堂教学策略。教师的功能除了是讲授者,还应该是协调者和组织者,甚至是具体活动的参与者。
在这个多媒体时代,这种教师身份的多样性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更便捷的条件可以实现。
人们在交际中总是自动的、下意识的用自己熟悉的方式来进行交谈。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多导入英语文化、文学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有意识地排除母语文化的干扰,跨文化交往中的失误将会减少。
跨文化交际与普通交际的差别就在于一个“跨”字,但这种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交际障碍却不容忽视,因此使学生了解了不同文化习俗、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宗教礼仪等,对准确、高质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
社会需求作为人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这一角度出发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消除人际交往障碍, 防止人际交往摩擦, 还有利于开阔视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