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音乐论文 >

俄罗斯钢琴学派四大教研组的艺术表演探析(2)

来源:当代音乐 作者:赵一兆
发布于:2017-07-04 共4019字
  “柴赛”的演出场地是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大厅。选手们在大厅演奏与在中、小型音乐厅或是在沙龙和教室里面临的问题完全不同。在大型舞台上,钢琴家在演奏时自己听到的以及自身想象的声音效果和听众在台下所听到的效果是有偏差的。大型音乐厅会消减声音的表现力,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对 Forte 的演绎。在本届比赛中有些钢琴家不敢发出 “金属质感的 forte (尤其是在低音区) ”.他们对 forte的认知只到了 “宽广、深沉”.的确,在教室或是音乐沙龙中,金属质感的 forte 是不适合的。但在大型音乐厅里,这样做很容易让听众 (尤其是音乐厅后排的听众) 混淆和产生疑问: 只听到了不同的 mezzo forte.这样造成的直接结果是: 第一层靠前的听众听到钢琴家 “精彩的演奏”,而坐在后排和第二、第三层的观众听到的却是优质但缺少 “爆点”的演奏。这种 “沙龙性演奏”在近距离聆听的时候能百分之百地感受其魅力,而在坐在较远位置听众的耳朵里却有些 “打折”.
  
  所以在大型音乐厅演奏者必须把声音的音量做得更加夸张,同时在音质上从弱至强必须分出更多的层次、质感、光泽。钢琴的声音不仅仅是温柔的、圆润的、线性的,也有金属性的。正如同着名女钢琴家塔姬娅娜·史班诺娃(T. V. Shebanova) 所说: “在舞台上强要更 ‘强',弱要更 ’弱‘.举个例子,就像演员上台需要涂口红,描眉毛。这样做是为了更加突出自己脸部的轮廓和线条,让观众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演员的面部。同样,钢琴家在声音增加更多的层次和对比,是为了让听众能听得清他的演奏,确确实实地了解作曲家的意图,还原作品的魅力。”
  
  俄罗斯钢琴学派崇尚有立体感的声音。例如霍洛维茨,他既可以做出如同羽毛般的 pianissimo,浓郁温暖的 mezzoforte,又可以做出雷霆万钧的 fortissimo.记得裘寿平教授曾回忆他在肯尼迪艺术中心聆听霍洛维茨的演奏: “他的声音是活着的,从四面八方向我飞来,我仿佛看见他用声音在音乐厅上空搭起了一个建筑,一座气势恢宏的宝塔。”又如吉利尔斯,他虽然被誉为 “钢铁之指和黄金之音”,但他既能弹奏出具有极强的金属性的声音,也能弹奏出柔软温和的声音。再如里赫特,他拥有着从老师涅高兹传承下来的天鹅绒般顺滑的声音,但又有 “把钢琴敲出铁屑”的锏锵之声,还有评论家开玩笑地形容之: “他的刀太锋利,头被砍下来不觉得疼,脖子还有些痒”……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以继承俄罗斯钢琴学派的艺术追求为前提,以俄罗斯钢琴学派的演奏理念为基础,在大型舞台上达到更好的演奏效果,更好地展现作品本身魅力而做出的努力。
  
  不单单俄罗斯本土培养出来的钢琴大家,历届柴赛的获奖选手,他们不分国籍和种族: 从大师级别的凡·克莱本 (1958 年,冠军)、刘诗昆 (1958 年,第二名)、约翰。奥登 (1962 年,冠军)、殷承宗 (1962 年,第二名)、格利高里·索科洛夫 (1966 年,冠军) 等,一直到现代的中青年钢琴家: 鲍里斯·别列佐夫斯基 (1990 年,冠军)、马祖耶夫 (1998 年,冠军)、Ayako Uhara (2002 年,冠军)、M. Kultyshev (2007 年,第二名,第一名空缺),再到本届的冠军德米特里·马斯列耶夫,这些令人尊敬的演奏家们一直努力向世人传递俄罗斯钢琴学派的艺术追求及其演奏理念。
  
  记得梅尔赞诺夫教授在授课的时候经常说: “当你在教室里弹琴的时候,永远要想象,你现在大厅中演奏。你的一切演奏方式都应该以在大音乐厅演奏为标准。因为你并不只是为坐在前几排的听众演出,而是要让在最后一排的听众也能感受到作品的魅力。”
  
  教授的这番话可以反映出整个俄罗斯钢琴学派的精神---为了人民演奏。而俄罗斯的人民也是天生热爱音乐的。“为了人民演奏”使得演奏者与听众之间产生了一个良好的循环,把音乐的魅力一代又一代地传递下去。这也充分解释了为何俄罗斯听众们的素质如此之高,为何俄罗斯钢琴学派能培养出许多的钢琴大家。
  
  俄罗斯钢琴学派的演奏精神与俄罗斯民族本身的性格息息相关: 大气中不失细腻,个性强烈而又不失包容。当一个钢琴家心中怀有广阔的舞台,他的演奏才能感染更多的人,他在通向 “完美”的艺术道路上才能够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 T. V. Shebanova . 睿智的导师和最高等级的艺术家。 
  [2]Victor Merzhanov. 音乐应当如说话一般。  
  [3]郑丽莎。 音乐应该是会说话的---记俄罗斯着名钢琴家、教育家梅尔赞诺夫。
作者单位:
原文出处:赵一兆. 浅谈俄罗斯钢琴学派的艺术追求与演奏理念[J]. 当代音乐,2017,(06):12-13+16.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教研论文
返回:音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