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乐美学作为一种音乐素养, 是演奏者在钢琴演奏中必备的基本能力。对钢琴作品的创作及演奏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让钢琴演奏作品更符合听众的审美。演奏者也可以通过对音乐美学知识的运用向听众展示钢琴作品中的艺术内涵, 让音乐更生动、更具感染力。
关键词:音乐美学,钢琴演奏
音乐是反映现实生活, 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 分为创作和欣赏两个方面。音乐表演是创作和欣赏之间的纽带和桥梁。钢琴演奏者自身应具备一定水准的音乐美学素养, 以及极高造诣的演奏技巧, 才能演奏出钢琴曲的层次感和艺术感, 美妙的音乐为听众制造一场听觉盛宴。
一、钢琴演奏中的音乐美学思想及体现
(一) 音乐美学思想
音乐美学的概念出自18世纪末德国音乐学者的著作中, 后经一个多世纪的探索, 成为一般美学和音乐学的重要分支。以独立学科的身份现世, 为音乐评论提供理论支持, 也是钢琴演奏鉴赏和评价的基本原则。钢琴在音响和音色方面的优秀表现, 让其自身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为听众营造出丰富立体的音乐意境。
(二) 解读乐谱
音乐作品的风格迥异, 想要准确表达作品的内容, 需要钢琴演奏者对乐谱进行研究。包括音符、节奏、情感和曲式结构, 还要了解乐谱中更深层次的隐藏信息, 创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该背景下的创作风格以及创作者自身的故事。而后凭借自身专业的演奏水准和丰富的美学素养, 精准掌握音乐基调和情感, 把握演奏脉络和节奏, 完成与音乐作品的深度契合。
(三) 把握表演节奏, 感受精神共鸣
钢琴演奏与其他艺术类型如话剧、电影等表演形式不同。钢琴演奏需要听众在演奏会中用听觉来感受音乐, 形成共鸣。演奏者在表演过程中除了融入自身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外, 还要通过对旋律、和声、调性、速度与力度变化的掌握, 让听众在演奏过程中感受作品自身蕴含的故事和情感。如著名作曲家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的音乐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小夜曲等, 都具备古典乐的严谨和对称。在欢快优美、洋溢着青春活力的音乐声中, 仿佛让人进入了一个无忧的世界。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作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 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宏伟气魄。
二、音乐美学对钢琴演奏产生的作用
(一) 对钢琴演奏忠实性和创造性的协调
音乐创作的源泉往往来自于生活, 钢琴演奏的二次创作能赋予音乐作品新的生命力和艺术价值。演奏者在进行二次创作和表演时, 应遵从艺术本身的创造性和忠实性。在挖掘和理解音乐作品本身内在艺术的同时, 融入自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对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鉴于音乐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的独特性, 钢琴演奏者在进行二次创作时带入自身情感和对原作品的感悟, 导致二次创作与原作存在差异化。为了协调二者, 并达到忠实性与创造性的高度统一。可从两方面着手。第一, 作者通过乐谱表达创作意图, 演奏者应对乐谱进行研读和揣摩。通过了解原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情感的表达, 读取乐谱中蕴含的各项信息, 在此基础上融入自身情感和创作;第二, 音乐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会受到自身性格及所处环境的影响, 从而对身边的事物在表达情感方式上略有不同。因此, 钢琴演奏者通过对原创者历史背景和作品风格的分析, 提炼音乐作品的灵魂, 在不改变原作者创作意图的基础上, 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 让作品得以升华。因此, 只有演奏者同时具备精湛的演奏技巧和音乐素养, 才能做到对作品的创新, 进而达到对钢琴演奏忠实性和创造性的协调统一。
(二) 对钢琴演奏艺术性和技术性的整合
钢琴演奏技巧是将抽象的乐谱符号转变成具象的现实乐章。掌握钢琴弹奏的技巧, 将钢琴曲完整地展现在听众面前, 体现音乐内涵, 刻画音乐情景, 与听众形成共鸣。将钢琴演奏的技术与艺术相融合, 确保钢琴演奏技术的完美展现。钢琴演奏者在演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 如果只展示演奏技巧并未融入音乐没学思想, 则会让钢琴演奏变成简单的弹奏乐谱符号, 导致观众无法从弹奏中感受作品所包含的情感与艺术。因此, 演奏者要根据对作品的了解, 将演奏技巧与艺术、知识相结合, 让作品更生动灵活, 让听众感受音乐美学在作品中的完美呈现。
(三) 对钢琴演奏理性和感性的统一
每一首钢琴作品都饱含创作者的自身情感融入, 以及演奏者对作品的感悟及表达。这种出自情感的感性因素是演奏者将自身情感融入钢琴作品中的首要条件。钢琴演奏者作为独立人格, 在理解作品, 对作品的审美及情感表达方式因人而异。理性因素则包含演奏者的演奏基本技巧和对整体演奏过程的安排。通过理性的主导使钢琴作品的演奏更加流畅、节奏更分明、循序渐进的表达作品饱含的情感, 让听众获得更完美的听觉体验。因此, 利用音乐美学将感性与理性融合统一, 达到对演出作品的完美展现。
三、提升音乐美学素养的途径
(一) 夯实理论知识基础
丰富的理论知识是演奏者理解作品内涵、丰富音乐理论知识的基础。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 演奏者要注意对钢琴作品中的节奏、力度、旋律、和声的掌握, 还要把握住发音、调性、曲式结构等要素。思考主旋律的发展方向, 同音环绕或音阶式极进。掌握主副调的音乐特点, 采用不同的发音方法弹奏, 寻找更美妙动听的弹奏方式。通过和声的融入丰富作品内心情感的表达。掌握好弹奏技巧是对音乐作品完整演绎的基础。
(二) 提高音乐审美认知
对音乐作品的审美认知, 让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对作品有更理性的判断, 也会更好地塑造音乐形象。提高音乐美学知识的基础, 能够积累丰富的音乐鉴赏经验。通过观摩学习钢琴家的演奏表演, 分析各时代创作者的音乐作品, 不断对比、分析音乐见解和感受, 增强美学知识, 提高自身对音乐作品的辨识和鉴赏能力。在演奏中从自身感情的需求和表达出发, 传递最简单的欢乐、悲伤等情绪, 逐渐发展到更深层的表达, 如爱慕、思念或等待。钢琴的演奏时一种独特的创造美, 为对音乐审美认知能力的提高, 让演奏者的思想在音乐的起伏中, 积累、沉淀。
(三) 注重自身艺术修养
音乐作品是蕴藏着丰富的时代文化特征和艺术魅力, 是对创作者感情的一种抒发。演奏者在加强对音乐作品学习的同时, 还要注重提高自身艺术修养。通过对音乐作品本身历史背景、文化特征和艺术内涵的理解, 将作品中的情感、文化呈现给听众。如果自身艺术修养不够, 感受不到作品中的情感文化和灵魂, 那么演奏就会变成对乐谱的弹奏, 毫无美感可言。演奏者在学习演奏技巧的同时也要学习各个国家的历史文化, 了解各个国家或民族的音乐特征, 还要创作者的作品风格, 以此来提升自身艺术修养。将情绪融入作品, 达到从听觉到感觉的感官上的升华。
结语
为了更好地诠释作品, 演奏者必须从各个角度提升自身音乐美学素养。夯实音乐理论知识基础, 研究音乐乐谱信息, 体会作品内涵。并注意自身音乐感受的积累, 多聆听探究演奏大家的作品, 感受不同时期演奏家对统一作品的表演差异。钢琴演奏者要注重自身音乐素养的提升, 为精准完美地展现作品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昕原.刍议如何最大化发挥钢琴演奏的艺术美学价值[J].艺术研究, 2018 (2) :192-193.
[2]曹晶晶.基于美学审美角度探讨音乐作品表演中的钢琴演奏[J].北方音乐, 2017, 37 (1) :199.
本篇文章仅仅通过从形态、结构、本体、个性与共性、存在与意识、感性与理性等几个层面对钢琴表演艺术展开基本的研究, 通过掌握钢琴弹奏的实质, 并联系感性与理性的同一性、个性与共性的同一性, 进而深层次挖掘音乐作曲家真实的创作情愫及创作意图, 这也正是演...
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并热爱钢琴,钢琴的学习在不同程度上也推动了我国钢琴教育的发展.众所周知,钢琴是一种高雅的艺术,钢琴的演奏中考核的不只是专业的钢琴演奏技能,同时钢琴演奏中演奏者的身体语言和动作,更有助于发挥演奏者的表现力和情感....
在音乐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是音乐美学, 如今音乐美学不仅在艺术院校里成为教育重点, 而且普通高校也将其教育优势发挥了出来...
本文从构成音乐的物质材料的特殊性、情感因素在音乐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音乐认识作用和性质的特殊性、音乐创作过程的特殊性等四个方面试论音乐的特殊性。...
英国作家雨果说过,开启人类智慧大门的三把钥匙是:字母(语文)、数字(数学)、音符(音乐)。这就证实了人的成长过程中音乐所起到的必不可少的作用。相比较其他乐器而言,被冠以乐器之王的钢琴优势在于:丰富的表现力、宽广的音域。无论是在声乐课、舞蹈...
《淮南子》诞生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主要记载了当时流行的一些道家和其他杂家思想。但是从现代音乐审美的角度来看,《淮南子》中也包含了丰富的西汉音乐美学思想,尤其难能可贵的是,着作中的这些音乐美学思想与道家思想相互融合、相互借鉴,表现出了极...
本文结合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言论和著作对音乐美学哲学基础这一问题进行整理和分析, 以深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许多著名的音乐家能够将表演和创意时代的东西运用到音乐的创作中。时代的氛围体现在音乐中, 这才能真正体现时代的风格, 所以它会成功。...
一、歌剧《风流寡妇》的创作《风流寡妇》创作于1905年,是由雷哈尔在维也纳时期创作的一部三幕轻歌剧,在轻歌剧发展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维也纳轻歌剧的一个分水岭,是维也纳乃至世界轻歌剧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开启了维也纳轻歌剧的银色时代...
本文从感相、意象及意蕴等不同角度入手, 帮助研究人员形成整体思维模式, 不仅可以探索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 也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对音乐作品其他问题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