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音乐论文 >

格里高利圣咏《哈利路亚》评析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发布于:2015-04-23 共1188字
摘要

  一、简述格里高利圣咏及其发展

  格里高利圣咏(Gregorian chant)又被称作罗马教会圣咏,以教皇格里高利一世(Gregory Ⅰ)命名 ,因其表情肃穆 、风格朴素也被称为素歌(plainsong),是一种伴随宗教仪式的音乐,几个世纪以来一直享有西方基督教音乐的领导地位。格里高利圣咏形成于约8、9世纪,它以罗马礼仪为基础,融合了高卢地区的礼仪因素,最后逐渐影响到西欧其他地区的圣咏,成为罗马天主教圣咏礼仪的统一规范和最高权威①。

  二、《哈利路亚》的比较分析

  (一)谱例一:单声部素歌《哈利路亚》

  

  这首作品是一首第Ⅶ调式,即混合利底亚调式的圣咏,整个作品给人营造了一种戏剧化的氛围,较少出现跳进,是一首典型的应答式单声圣咏。

  这首《哈利路亚》的前两个音采用音节式歌唱方式,都落在G音上。紧接着是纽姆式的演唱,旋律以级进上行三度后回落两度的方式进行,最后以三度上行级进到吟诵音D音,旋律具有起伏感。

  (二)谱例二:莱奥南《哈利路亚,除免我罪的羔羊》

  

  在独唱部分中,上方为华丽的奥尔加农声部,下方为圣咏声部。上方声部是第Ⅶ调式,以比素歌《哈利路亚》旋律上行三度的C音开始,在“lu”的音节上出现花唱并在音节“ia”上结束,旋律中开始出现大跳进,音域的扩大增加了创作空间,更显张力。下方的低声部是第Ⅷ调式即下混合利底亚调式, 以素歌 《哈利路亚》旋律的下行四度C音开始,保持了简单素歌的成分。

  莱奥南创作的下方声部把原素歌的音节伸展成由不可估计长度、持续进行的音符而构成的持续声部,没有明显的节拍特征。相对于这个,独唱声部的创作则体现了无文字的花唱式音律。这样,利用不规律的休止和节奏形态产生间隔,打破了原有的中世纪素歌的节奏,利用更加自由的节奏模式,极强地体现了即兴表演的魅力,更易于表现。

  三、从格里高利圣咏形态的变化浅析文化变迁特征

  《哈利路亚》被认为是非常欢快的花唱式圣咏,这种花唱声部的旋律具有较为明显的流动性,与在早期基督教凝重、肃穆的音乐观念下进行的音节式吟唱形成鲜明对比。虽然中世纪的教会把音乐作为宣传宗教的工具而要求圣咏庄严肃穆,要去除世俗情感,但是人们也会在音乐中寻求情感的抒发,这就成就了花唱式的“哈利路亚”.

  在中世纪时期基督教作为统领西欧民众精神世界,甚至整个社会文化教育事业的组织,人们的工作生活都离不开教义的指导思想。此时的音乐因为受到基督教的禁欲主义而不具娱乐性,更多的是通过音乐传递教会的教义和使人们感受基督教的圣洁思想,因此音乐都是严肃的、圣洁的。在对《哈利路亚》的浅析中能感受到中世纪的西方信仰对于民众的深刻影响,也体会到不同文化中音乐发展的新奇和魅力。对于格里高利圣咏的继承和发展,我们则需要倾注更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Ancient to Baroque, Western Music, Vol.1, Claude V.Palisca ed.W.W.Norton Company, New York,1980.

  [2]郭烨。从七首《哈利路亚》管窥西方基督教音乐发展轨迹[D].天津:天津音乐学院,2012年。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音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