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将绘本艺术应用到心理治疗是艺术治疗的新方式,在绘本艺术快捷发展的新时期,利用绘本艺术治疗心理疾病具有丰富资源的前提条件。本文通过分析绘本艺术的心理治疗机制,证实绘本艺术治疗的有效性及提出针对未来艺术心理治疗的绘本艺术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 : 艺术心理治疗;绘本艺术;象征性;情感;
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保障,越来越多的人在精神层面的关注度增高。受社会进步的影响,患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群在急速增大。采用艺术手段给患有心理疾病的人群治疗是人类心理治疗史上的一大进程。绘本艺术是其中重要的艺术手段,绘本艺术在仅有的二维空间中给患者提供了三维甚至四维的空间活动,在这样的场所里,患者不受固定场所的限制,更易抒发自己的情绪。
一、艺术心理治疗概述
“艺术治疗”这一概念于20世纪30年代被玛格丽特·南姆伯格(Margaret Naumburg)提出,美英两国是最早开始实践的国家,将利用艺术对心理疾病进行干预和治疗。艺术学科的分支庞杂,对心理干预的艺术通常是表现型艺术,按人们对艺术的感知方式分成视觉艺术(建筑、雕塑、绘画)、听觉艺术(音乐)、视听结合艺术(电影、戏剧)以及想象艺术(诗歌)。
1966年,艺术治疗协会(AATA)在美国诞生,这是一个专注于艺术治疗的组织,该组织成立后,艺术心理治疗逐渐被大众接受。它的研究报告谈到艺术治疗的两个主要方式,一是患者的自我艺术创作,二是通过外界艺术对患者干预,使其产生联想。绘本艺术的表达形式多样,为提高读者的参与度,不局限于阅读的形式。绘本内容上往往会强调艺术图像、符号和意境渲染,且在表现形式上,不受时空限制,集合了童话、游戏、故事等多种不同的治疗方式,以治疗患者的自我感知,行为方式。正是由于绘本艺术的这种集大成的特征,绘本治疗将作为艺术心理治疗的必要手段之一。
二、绘本艺术作为艺术心理治疗的新媒介
(一)绘本艺术的象征性意义
象征功能是艺术表达的社会功能之一,应用于艺术治疗的绘本艺术必然不是单一的呈现表象意义。不同的阅读人群在阅读过程中都会对阅读对象有不同的理解。绘本的文字则构成了对绘本图像的说明,帮助理解象征性图像的意义。许多绘本寓意深刻,观者通过对绘本插图的思考,进而深刻感受创作者传达的具体意义。郁蓉创作的《我是花木兰》绘本,表面上是传达花木兰精神,实际上作品是对不同时空境遇下花木兰的具象描述,这种隔空对话的方式易激发起观者的想象力,同时能够引导观者的思考与推理能力。
安东尼·布朗是英国着名的绘本艺术家,作品在全球畅销且未受时代淘汰。他的作品极具象征性意义。《朱家故事》是安东尼·布朗的代表作之一,整个绘本在画面设计上采用了错位、重置的艺术手法,将画面组合成了具有象征性意义的符号,甚至于绘本的细节也都包含着象征意义。主人公名为“Mr.Piggott”,与“pig”形似,翻译过来的“朱”同“猪”同声,联想到主人公的好吃懒做的形象。封面的处理上,妈妈背着爸爸和两个孩子直接隐喻了绘本主旨,细节上,房间壁纸上的郁金香花纹采用了猪头的造型,位于爸爸头右侧的插座也是一个猪头的造型,无一不是暗示和讽刺父子三人的形象,同时与绘本中妈妈唯一的话语“你们是猪”呼应。观者在看完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朱家故事》产生联想,思考当下家庭结构,以及夫妻两性平等的话题。不同观者的思考方向和细节上可能会出现偏差,但是整体的主旨大意是具体且明确的,安东尼·布朗采用象征性符号的方式诙谐地评价现实,更适合观者深入思考。
(二)绘本艺术的情感表达
绘本在市场的销售量逐年增加,近年来,绘本增加了与受众的互动模式,互动的目的也在于人们更加沉浸式的阅读体验。绘本艺术家通过创作表达,受众又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接受情绪影响,也在互动体验中二次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的基本情绪。
一个好的绘本必然能在整体结构上抓住受众的情绪表达,受众的参与在无意识状态下沉浸到绘本艺术中。卡洛琳·凯斯和台萨·达利编着的《艺术治疗手册》中提到艺术治疗师在进行心理干预时会提前安排一个艺术治疗室,以给不同心理障碍的患者提供一个舒适且安全的空间环境。绘本治疗却能在治疗师的流动工作中给予一个稳定的二维空间,这是绘本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产生的内在空间。治疗师引导患者进入该二维空间,患者也在该空间中与绘本艺术家交流,表达情绪,甚至借此来抒发本身的情绪。除去类似显性患者的治疗方式,社会人群中存在的大量隐性患者在没有治疗师干预的情况下,亦可自行通过阅读绘本的方式得到基本的情绪表达,成人患者居多,即成人绘本的干预度提高,人们的参与感也随之增加。
三、应用于心理治疗的绘本艺术
绘本阅读是患者可以在无心理治疗师的情况下,提供自我治疗的方式之一。
首先,观者在阅读绘本时会产生审美愉悦感。黑格尔认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绘本阅读正是一种基本的审美活动,创作者运用一些艺术手段引起患者的阅读注意力,有层次的缓解患者的压力、负面情绪,并调动患者的正面情绪,修正患者的人格缺失。
其次,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观者易产生情感共鸣。在价值观的传播上,绘本艺术的创作与实际生活相似,没有绝对的善恶,观者易在阅读中将自己代入绘本角色中,更倾向于对该角色有感同身受的主观想象。绘本不同的艺术形式也提供了多种艺术心理治疗方式。
(一)阅读型绘本
阅读型绘本指专项于阅读和反思的绘本,这类绘本多以具象形式呈现,能够使观者产生积极正向的情绪。此类应用于心理治疗的绘本具有象征性、抚慰性以及审美性。由于绘本具有图形语言的优势,人们在阅读绘本时更易被吸引,受绘本艺术家的引导,观者对具体故事的想象更真实,更具体,也更全面。观者在阅读绘本时,可改变单一角度思考问题的逻辑方式,是利用阅读型绘本艺术治疗的相对优势。
中国台湾绘本艺术家几米的绘本作品是典型的阅读型绘本,几米本人的生活经历在面对死亡上有最直接的切身体会,1995年几米患上急性白血病,在直面死亡时,他对生命的渴望不同于常人,因此,他更懂得生命的意义,也更热爱生命。这段经历使几米变得感性,在他创作的绘本中能直观感受到微小平凡的故事却意义非凡。对于艺术心理治疗,自我感知是多数心理患者要面对的第一件事。几米的绘本作品会隐喻性的揭露现当代人内心的不安,外表平静的人们背后的故事。对于需要心理治疗的患者,内心缺乏安全感的心理状态会在几米的绘本中找到共鸣。而他采用的童话写意式的表现手法是超现实的,让作品的意义更深刻,各年龄层的人在阅读几米的绘本之后都会有各自不同的感悟。几米的绘本作品在对于艺术心理治疗有直接意义的是他会用绘本的插图和文字轻松的给患者带来缓解情绪的突破口,满足成年患者的内心诉求。《微笑的鱼》是几米患病时创作的绘本,人物形象设计简洁,突出性格特征,更亲切。色彩清新,温和舒适,不会引起视觉疲惫。绘本中的所有配图富含形式美感,节奏感,图画的一些留白处理使得画面具有呼吸感,观者在欣赏的同时更易放松,故事结束时,观者会深入思考自由的意义,是否在故事里和鱼一样也得到了“释放”。
(二)互动型绘本
由于现代媒介的不同,互动型绘本分成纸质互动绘本和数字互动绘本。在纸质的互动绘本中,涂鸦绘本是应用于心理治疗的一种不可忽视的互动型绘本。涂鸦绘本是带有涂鸦游戏的一种娱乐绘本,儿童可以通过涂鸦绘本提高个人的动手能力,想象创造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国内外现有研究证明,涂鸦艺术在心理治疗中处理情绪障碍具有显着的效果。英国艺术家乔安娜·贝斯福德(Johanna Basford)是畅销涂鸦绘本《秘密花园》的创作者。整个绘本都是黑白线稿,乔安娜在创作时就考虑了与观者的互动,由观者自主上色,“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秘密花园》的色彩就是每一位观者的自我表达,人们在涂鸦过程中也享受到了减压的快感,这必然也是该书的畅销原因之一。
填色是《秘密花园》的互动方式,而色彩则能够表达人们的不同情感。由于色彩的明度、饱和度、色相不同,人们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感受。涂鸦绘本在绘本治疗中存在以下优势:
(1)患者在涂鸦时会代入自己的情绪,涂鸦是其发泄情绪的输出口。
(2)治疗师可以通过对患者的具体涂鸦作品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给予其相对应的治疗措施。
数字互动型绘本是时代科技进步的新产物,各大教育型APP的发展,数字绘本逐渐占据国内外青少年儿童阅读市场。数字互动绘本主要针对幼龄儿童,增加儿童的阅读兴趣,孩子在娱乐过程中,又能学习到相应的知识。患有唐氏综合征、自闭症等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儿童,在与数字绘本的互动中具有积极发展的现象。俄国教育心理学家乌申斯基(Ushinski)认为儿童的思维方式是根据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进行的。心理学界认为智力落后的儿童对具象的事物理解高于抽象事物。数字绘本是集声色感的新媒介艺术,有具象事物的特征,是对心智不全儿童的新的治疗媒介。
四、结束语
绘本艺术是心理治疗的必要手段,对绘本的选择是艺术心理治疗师对确诊患者的治疗方案。在市场上,设计创作者应当引导积极的心理态度,提高绘本质量,本着宁缺毋滥的心态去创作。结合时代特征,绘本艺术的形式当多样化并存,给不同年龄层的有心理问题的人多样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朱蘅初.从图像叙事到情绪疗愈一-论绘本创作中艺术 与心理的交互[J]美术大观,2019(10):136-138.
[2]刘烨绘画活动对自闭症儿童心理治疗作用的研究[J]艺术科技,2016(05):169.
[3]陆雅青艺术治疗:绘画诠释:从美术进入孩子的心灵世界[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4]孟沛欣.艺术疗法一-超越言 语的交流[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5]章巍巍绘本对学前儿童审美发展的作用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6.
艺术心理治疗已有很长的历史, 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且近20年来其在心理学界逐渐得到更多的重视与发展。而在积极心理学产生以后,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艺术心理治疗还是一个全新的应用、实践和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