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心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艺术心理学论文 >

怀旧的分类、功能及其应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6-02 共3164字
摘要

  怀旧起初被看作是一种生理上的疾病或紊乱。而后怀旧被认为是个体对过去的向往,这种向往既有可能是对故乡的思念,也有可能是对一个人、一件事的渴望。现在怀旧更多地被定义为一种情绪体验,这种情绪倾向可以是积极、消极和喜忧参半的。

  1 怀旧的分类

  对于怀旧的分类,出现了很多不同的看法[2].Stean(1992)将怀旧分为个人怀旧和历史怀旧。Baker 等(1994)将怀旧分为真实怀旧、模拟怀旧及共同怀旧。Holak 等(1997)则将怀旧分为个人怀旧、人际怀旧、文化怀旧及虚拟怀旧。从这些分类来看, 不同领域的研究者虽然有着各自的视角, 但都会以人这样的个体去进行分类, 个人怀旧也就成为了大多数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研究的主题; 研究者同时也考虑了怀旧来源的直接和间接两个维度, 个人怀旧、集体怀旧、真实怀旧、文化怀旧是与个体的直接经历有关, 而历史怀旧、模拟怀旧、人际怀旧、虚拟怀旧则与个体的间接经历有关。怀旧层次性划分更注重对怀旧自身的探讨, 不受研究视角和划分依据的影响, 也更具有普遍性。

  2 怀旧的功能

  怀旧是正性情感的储存库。Wildschu(t2006)通过分析英国大学生自我怀旧体验的叙述,发现怀旧叙述内容中的积极成分多于消极成分[3].中国中山大学周欣悦老师和她的学生们(2011)参照 Wildschu(t2006)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得到同样的结论[4].怀旧能够提供生存的意义。根据恐惧管理理论,个体在面对死亡信息时,会寻求一种意义提供结构[5-6].而怀旧就是一种意义提供资源。Routledge 等人的实验表明怀旧倾向与知觉生存意义的程度成正比。怀旧能增强个体与社会的联系感。个体在焦虑或恐怖的环境中,企图通过建立亲密的社会联系来获得安全感。Wildschut 等(2006)提供了 3个证明怀旧具有增强社会联系功能的依据:怀旧对象总是涉及自己和亲密的他人,且积极情绪的表达多于消极情绪;孤独和怀旧之间存在因果联系,孤独感得分高的人怀旧感更强烈;怀旧加强了社会联系[8].Sedikides 还认为依恋类型是怀旧与社会联系二者关系的中介变量[9].怀旧有利于保持自尊,统整自我。怀旧是个体对过去记忆的理想化重现。通过怀旧,可以将过去与现在有意义地联结。回忆快乐的事件,有助于帮助个体保持正性自我;回忆悲伤的事情时,通过怀旧对过去的事件或情境进行省察与解释,有利于增加个体对现有坏境的适应能力,达到自我统整[1·011].

  3 怀旧的应用

  3.1 怀旧与商贸

  近年来,怀旧商贸领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温怀琴(2013)认为怀旧玩具承载了教育、文化传承的功能,将“人类的美好回忆和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融入玩具产品中”,有利于在玩具市场上产生独特优势,既能够对儿童产生影响,还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培育。怀旧产品寄托了前一代人的情感,为这一代人提供一个多元化的视角,成为连接两代人的桥梁。这种产品给人以精神的抚慰,帮助人们寻找意义,从而确切地把握生活或自我认同[12].汪涛等(2011)对怀旧消费进行相关研究,证实社会变化所造成的不安感加剧是人们进行怀旧消费的重要原因,而怀旧产品恰好能够提供温暖、安全和归属感[13].路曼曼(2008)在研究个人怀旧和老品牌信任关系时发现,怀旧倾向与信任水平存在正相关[14].

  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人们追求着过去、现在与将来的完整性与一致性,希望在社会变迁中找到稳定。因此,推出怀旧产品,使用怀旧广告等有利于在琳琅满目的商品市场中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且怀旧营销是除创新外的另一种抢占市场份额的方式,能获得稳定而持久的信赖。

  3.2 怀旧与文艺

  “怀旧”从一个医学概念表示思乡病,到现在是“指向个人的意识和社会文化趋势”[15].从文化与艺术的角度来说,一个艺术家从他所知觉到的环境中提取一定素材进行记忆,是创作的最初阶段,而在正式创作中则是通过怀旧,对记忆的信息加入自己对对象的评价与认知然后进行表达。

  在个体的怀旧元素之外,文学作品还包含了荣格所说的原型。这种以集体无意识的形式潜藏在人们心中的来自祖先的经验,很容易在文学中得到体现,如高尔基的《童年》。郭守运(2004)认为在文学作品中有三种主要的怀旧原型:追忆童年的美好纯真,对故乡故人的怀念与追忆,古代的情怀。李忠(2013)对 90 年代中国怀旧散文产生的社会语境进行的分析,认为中国散文呈现怀旧浪潮的趋势,是因为有西方对现代化进行反思的现实基础,有改革开放后的转型期社会,国人产生挫败感与不适感的心理基础[16].

  在文学与艺术创作的另一方面,还有当下最广为人们接受的艺术载体---电影。与文学作品一样,影视作品也试图通过怀旧的内容来达到一种仪式呈现的方式,从而实现“集体人的诞生”,产生一种文化精神。红莲(2005)研究发现香港的怀旧片中所表现出独特的香港民间文化,在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为香港找到一个“想象中的依靠与认同”,从而建立起独特的香港意识[17].

  3.3 怀旧与旅游
  
  洛文特尔认为,“现代化的迅速发展以及过去的加速消失强化了人们的怀旧感,使人们更加怀念过去那种简单、安全和美好的生活环境,去寻找自己的历史渊源”.这是怀旧旅游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人们希望通过怀旧旅游减轻现代化带给人的焦虑感[18-19].谭杰倪等(2010)认为,怀旧旅游是基于怀旧情结的特殊旅游,是一种将现代和传统相结合的旅游方式,是在寻找一种熟悉的感觉[20].怀旧旅游有基于个人记忆的旅游,如寻根,旅游者根据自己特殊的记忆和情感而故地重游;有基于集体记忆的怀旧旅游,如红色旅游,这种旅游方式是对大家共同经历的一种追寻;基于非记忆的怀旧旅游方式并不是以记忆为基础,而是旅游者凭借想象对童话、小说、电影等内容的一种重新架构,是旅游者脑海中虚构的记忆。在旅游中引入怀旧文化,能够提升城市旅游吸引力(郑宇飞,2008)[21].怀旧旅游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如国外怀旧迪斯尼乐园、滑铁卢旧址、以怀旧氛围为主的铁路旅游等。国内怀旧旅游也有所发展,如作为旅游大省的云南,利用怀旧旅游进行“二次创业”,有助于推动云南旅游业的加速发展(李永丽,刘云,2007)[22].

  3.4 怀旧疗法

  怀旧疗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心理干预手段。怀旧疗法属于生命回顾过程之一(林崇德,《发展心理学》,2003)。个体通过快乐的回忆能够提高自尊和幸福感,对痛苦经历的回忆有利于个体重整和接纳过去,达到自我完整,适应当前情境(罗维宇,2013)。Romaniuk 等(1981)将怀旧疗法分为个体怀旧疗法和团体怀旧疗法。个体怀旧疗法采取一对一的方式,治疗师运用咨询技术协助个体对生命中的特殊事件进行怀旧与整理。团体怀旧疗法以怀旧为主题,并借助团体的疗效因子如成员间的互动来发挥作用。怀旧治疗常被用于改善老年人的抑郁症状,提高其生活满意度。高婧,冯辉,袁群,何国平(2011)通过对存在轻中度抑郁症状的社区老年人实施为期 6 周的团体心理干预,发现干预前后老年人的抑郁得分和生活满意度指数均有显著性差异,且干预后明显好于干预前[23].汪星,张建凤,李志菊等(2011)对社区空巢老人进行怀旧治疗,得到同样的结果,说明怀旧疗法能够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24].怀旧治疗能够改善荣军休养员的负向情绪,重建积极健康的心态,提高他们的幸福度(2013)[25].

  4 小结与展望

  随着国内心理学研究者对怀旧心理的关注度逐渐提升,对怀旧心理的了解越来越深入,本土化的研究与应用也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课题。无论是文艺创作中艺术家们无意的流露,还是市场营销中商人们精心的策划,又或是心理治疗中治疗师的合理应用,怀旧心理正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时代变化越来越快,在未来,还有更多关于怀旧心理的奥秘等待着人们去研究,如:如何控制怀旧有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在治疗领域,目前的适用对象多为老年人,对其他年龄段的人群是否也可以应用怀旧疗法?在教育领域有没有可能应用到怀旧教学?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探索,才能让怀旧心理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玥。怀旧心理研究综述[J].河南科技:上半月,2012(1):24-25.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艺术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