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随着网络技术日益成熟,商业动画发展模式日趋完善,动画越来越多采用电脑网络、手机、游戏机、数字电视、户外屏幕等新媒体构成的传播媒介类型,所占的市场份额逐年增加,为动画艺术的传播注入了更多新鲜血液。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发生着变化,动画的表现形式从单一的动画电影和动画连续剧,发展衍生出动画广告、动画游戏、新闻播报等。
一、新媒体动画的媒介类型
动画能够伴随新媒体高速传播,其中一个重要技术原因在于有诸多用于动画开发制作的软件开发。运用软件,制作方可以更为便捷地将想要表达的内容关键帧制作出来,这节约了动画人的时间,使他们能够适应新媒体的高速传播节奏,以及受众的高要求。同时3D动画技术也得到高速发展,不同动画风格赢得不同年龄阶段受众的喜爱。观众在电影院和电视上观看影片后,可以使用新媒体技术重复播放自己喜欢的剧集。在诸多新媒介当中,手机因其用户使用广泛、快捷便利,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二、新媒体动画的传播形式
传统动画一般通过家庭闭路电视、光盘、影院进行传播,除光盘外,其他两种传播方式往往都存在不能按照受众意愿进行播放,而新媒体动画克服了这一困难,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受众的欢迎。在诸多新媒体传播方式中,使用最广且技术更新最快的是手机平台。
(一)可移动播放平台
动画传播的可移动平台有手机、平板电脑、户外广告车屏幕等,采用可移动播放平台,使用者可以不受空间环境的限制进行播放,特别是户外广告车可以通过动画形式与体感技术相结合,让受众与屏幕中的动画人物进行互动,达到推广的目的。用手机平板电脑播放动画节约了受众的时间,也将受众从沙发和影院中解放出来,随时随地可以观看动画,提高了动画的娱乐性能。
(二)固定平台的新媒体
固定平台的新媒体包括数字电视、台式电脑、建筑广告屏幕等,固定平台新媒体除具有新媒体播放灵活特点之外,比移动平台新媒体更容易操作、编辑。同时固定平台新媒体硬件设施通常更为先进,甚至可以模仿影院播放3D景深效果的立体动画。
三、新媒体动画的文化属性
新媒体带来信息的高速传播,使我国动画行业受到外国动画作品的巨大冲击。我国优秀动画作品面对的受众大多是12岁以下儿童,“80后”“90后”的动画观赏需求往往被忽略。近年来出现的以《十万个冷笑话大电影》为代表的2D动画和以《秦时明月》为代表的3D动画,瞄准的是“80后”到“95前”的这一群体,但数量上的劣势和技术上的不足,仍旧无法应对日本动画连续剧和美国动画电影的文化冲击。但这种冲击对我国的动画行业发展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动画行业愈受政策重视
外国动画片的输入也是国外文化、价值观的倾销,如美国动画电影无一不是表现其崇尚个人英雄主义。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动画行业需要非常大的投入资金,目前国家给予动画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动画企业和工作室的建立,这些工作室和企业在做传统儿童动画的同时也在做青年动画,一些则在建立之初就将受众群体瞄准青年群体。动画受众群体的不断完善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国商业动画的成熟程度。
(二)改变动画人的观念
动画人观念的转变,笔者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受众群体的认知,目前大部分动画人定位的受众群体都是幼儿、儿童,而《十万个冷笑话大电影》票房的成功让中国动画人看到了年轻一代对动画的需求和购买力。另一方面是技术观念的转变,中国动画业进入软件做图时代后快速进入三维动画领域,二维动画中的优秀作品十分匮乏,动画人应当意识到技术不是一味求新,还应分析受众心理和自身技术能力。
(三)受众心理变化
几年前,多数人都认为中国动画面向的群体都是幼儿和儿童。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平台相对于闭路电视播放和影院播放的资金、技术门槛较低,一批着眼于新生代群体的中国动画涌现出来,并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高速传播,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动画的观念。
四、新媒体动画的艺术审美
(一)世俗化的动画形象
我国传统动画形象往往都是“高大上”的主角人物,即便最初不完美,动画结束时也会变得完美,原因在于传统动画的受众是儿童,需要引导其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审美取向。但在新媒体时代,动画受众年龄层扩展,青年人已经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世俗化的动画形象往往更符合现代高速生活的模式。如泡芙小姐的形象,可以说是都市坚强又迷茫女性的一个缩影。
(二)互动模式
新媒体平台上的动画与观众的心理距离较近,一方面,制作团队大多是年轻人,了解当下的网络流行元素、娱乐流行趋势和时尚追求,作品中人物的口头禅、服饰可以给人亲近的感觉。另一方面,媒体平台和播放动画官方网站留言版面可以为观众提供交流的平台,让制作方可以及时了解观众反馈,更改角色设定甚至影响结局走向。例如边做边播的《简笔画笑》,作者根据观众的要求更改人物形象线条,从而赢得了更多的观众。
结语
新媒体作为新兴的媒体平台,在推广、运营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新媒体模式下的动画艺术形式在颠覆中创新、在创新中成长。中国商业动画发展的十几年间,新媒体起到重要的作用,从推广到播放,从反馈到统计,中国动画重新崛起的大数据也将由新媒体首先见证。
参考文献:
[1]郭琼。探析动画产业中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契合[D].湖南师范大学,2011.
[2]温炳林。新媒体动画创作中动画表演的研究与实践[D].陕西科技大学,2012.
[3]吴波。手机媒体中的动画特性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