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技术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医学技术论文 >

国内生药研究中分子生物技术的运用进展(3)

来源:学术堂 作者:原来是喵
发布于:2016-11-16 共6625字
  总体来说,分子鉴定技术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而发展,常用的方法涉及了以分子杂交为基础和以PCR为基础的分子标记技术,如RFLP,RAPD,ISSR,AFLP等,以及序列分析技术如DNA条形码等。通过对采用相关技术进行研究的论文进行文献量年分布研究,结果见图2.可以发现,RAPD是应用最多,且最早开 始 应 用 的 技 术; 进入2000年,AFLP,ISSR,SRAP等分子标记技术被引入中药鉴定领域;2007年之后,DNA条形码得到了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目前,已经建立起以ITS2为核心的植物类药材DNA条形码鉴定体系,并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此外,RFLP,AFLP等由于技术繁琐,DNA模板质量要求高等原因,应用逐渐减少。
  
  分子鉴定相关技术年文限量
  
  第二类,以有效成分、次生代谢产物研究为核心,主要包括2个领域。
  
  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与调控: 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多为次生代谢产物,但其在植物中常常含量不高,因此通过培养,以及生物合成来提高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就成为生药学的重要任务。结合第一部分的 应 用 历 程 分 析 可 以 看 到,随 着 技 术 的 发展,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从组织细胞培养、内生真菌分离研究,到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调控研究,再到现在各种组学,系统生物学的引进,取得了显着的进展。由于次生代谢产物种类繁多,代谢途径又各不相同,因此对于其生物合成,尤其是合成的途径、技术,以及调控机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道地药材的分子机制研究: 次生代谢产物的产生形成、积累规律研究,对于阐释道地药材有效成分的成因,揭示其道地性和形成机制有着重要意义。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光照、干旱等环境胁迫已被证明是促进植物体内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增高,以及道地药材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35].
  
  第三类,以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为主,主要涵盖2个领域。用植物的组织培养与分子育种: 随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成熟和完善,药用植物组织培养、品种优选研究和产业化应用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一方面,组织培养可以进行药用植物快速繁殖,利用茎尖、茎段、叶片等外植体进行体外组织培养获得再生植株; 另一方面,运用组织培养技术还可以有助于缩短育种周期,培育新品种,例如以秋水仙素作为诱变剂处理愈伤组织获得多倍体植株,是诱导产生多倍体的好方法[36].此外,应用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是获得次生代谢产物有效途径之一,如通过悬浮培养,或者发根体系,毛状根诱导等[37].
  
  3讨论与小结
  
  3. 1分子生物技术的引入是生药学现代发展的实际需求
  
  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开始开展利用分子生物学相关技术进行药用植物鉴定,以及组织培育的研究,分子生物技术为生药学当时面临的如何认识生药的质量变异及其物质基础,生药药效成分积累的生物学机制等一系列科学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全新的技术和方法[1],在一定程度上将生药学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引向了深入。
  
  3. 2分子生物技术在生药研究中已形成稳定的应用领域和研究方向
  
  生药学研究在引入分子生物技术的实践过程中,通过吸收、借鉴,以及不断的发展和完善,逐步形成了稳定的研究领域与方向。分析结果显示,分子生物技术在生药研究中的应用主要覆盖了中药分子鉴定、药用植物分子系统学、药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保护、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与调控、道地药材的分子机制研究,以及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与育种等七个领域,这七个领域各自有其明确的研究任务,同时又互相联系,各个领域在研究不断深入的同时,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 3基于分子生物技术的生药研究已基本形成独立的知识体系,且知识产出可持续
  
  基于分子生物技术的生药研 究 主 要 基于 遗传学理论基础,面向机制和应用,在分子水平研究生药的遗传背景、开展生药的分子鉴别、揭示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分子机制、探索次生代谢产物的分子调控及生物合成,为中药资源的优质生产和保护提供依据,形成的7个应用领域具有明确的研究内容,成熟的技术方法,从而构成了独立的知识体系。
  
  3. 4发展前景广阔,富有前瞻性
  
  分子生物技术与生药学研究的结合,及其在实践中的不断应用和日臻完善,使生药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促生了新的交叉学科---分子生药学的产生,拓展了生药学的研究范围,赋予了生药学新的研究任务。可以预见,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对生药学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将会得到进一步发挥。
  
  参考文献:
  [1] 黄璐琦,刘昌孝。分子生药学[M]. 3版。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5:11.
  [2] 崔雷。专题文献高频主题词的共词聚类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6,19(4) :49.
  [3] 石俊英,梁宏,宋广运。酸枣仁及其伪品的电泳鉴别[J].中药通报,1987,12(1) :11.
  [4] 邹喻苹,汪小全,雷一丁,等。几种濒危植物及其近缘类群总DNA的提取与鉴定[J].植物学报,1994,36(7) :528.
  [5] 石俊英,彭艳丽,李定格,等。哈蟆油、鸡内金等动物类中药及其混淆品的电泳鉴别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1994,13(2) :73.
  [6] 向德军,丁家宜。甘草毛状根系统的建立及其次生化合物的初步分析[J].植物学通报,1992(S1) :94.
  [7] 任富成。用人参毛状根培养法来生产有用物质[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92,7(4) :171.
  [8] 黄璐琦。展望分子生物技术在生药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药杂志,1995,20(11) :643.
  [9] 陈新露,赵祥云。应用RAPD技术评价丁香品种间遗传关系[J].园艺学报,1995,22(2) :171.
  [10] 黄璐琦,王敏,付桂芳,等。中药白芷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1999,24(8) :457.
  [11] 汪小全,邹喻苹,张大明,等。银杉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J].中国科学C辑: 生命科学,1996,26(5) :436.
  [12] 黄璐琦,张瑞贤。 “道地药材”的生物学探讨[J].中国药学杂志,1997,32(9) :563.
  [13] 张国华,王延琮,张永友,等。高效毛细管电泳测定黄连及成药中小檗碱型生物碱的含量[J].色谱,1995,13(4) :247.
  [14] 胡平,罗国安,王如骥,等。中药菟丝子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法鉴别[J].药学学报,1997,32(7) :549.
  [15] 曹晖,毕培曦,邵鹏柱。中药材苦地胆的DNA指纹鉴定[J].中药材,1996,19(12) :608.
  [16] 张朝晖,范国荣,徐国钧,等。 12种海马、海龙类药材高效毛细管电泳法鉴别[J].中国中药杂志,1998,23(5) :259.
  [17] 吴平,周开亚,张朝晖,等。海马类药材的分子遗传标记鉴定研究[J].药学学报,1998,33(3) :226.
  [18] 蔡国琴,李国珍,叶和春,等。 Ri质粒转化的青蒿发根培养及青蒿素的生物合成[J].生物工程学报,1995,11(4) :315.
  [19] 张荫麟,宋经元,吕桂兰,等。丹参毛状根培养的建立和丹参酮的产生[J].中国中药杂志,1995,20(5) :269.
  [20] 刘涤,胡之壁。植物类异戊二烯生物合成途径的调节[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8,34(1) :1.
  [21] 罗志勇,周钢,周肆清,等。 AFLP法构建人参、西洋参基因组DNA指纹图谱[J].药学学报,2000,35(8) :626.
  [22] 邱英雄,傅承新,吴斐捷。明党参与川明参群体遗传结构及分子鉴定的ISSR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7) :598.
  [23] 丁小余,王峥涛,徐红,等。枫斗类石斛r DNA ITS区的全序列数据库及其序列分析鉴别[J].药学学报,2002,37(7) :567.
  [24] 罗志勇,陆秋恒,刘水平,等。人参植物皂苷生物合成相关新基因的筛选与鉴定[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2003,35(6) :554.
  [25] 郭宝林,林生,冯毓秀,等。丹参主要居群的遗传关系及药材道地性的初步研究[J].中草药,2002,33(12) :1113.
  [26] 黄璐琦,陈美兰,肖培根。中药材道地性研究的现代生物学基础及模式假说[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6) :494.
  [27] 朱英杰,陈士林,姚辉,等。重楼属药用植物DNA条形码鉴定研究[J].药学学报,2010,45(3) :376.
  [28] 罗焜,陈士林,陈科力,等。基于芸香科的植物通用DNA条形码研究[J].中国科学: 生命科学,2010,(4) :342.
  [29] 崔丽娜,杜鹤,张辉,等。基于COI条形码序列的金钱白花蛇及其混伪品的DNA分子鉴定[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1,13(2) :424.
  [30] 李滢,孙超,罗红梅,等。基于高通量测序454 GS FLX的丹参转录组学研究[J].药学学报,2010,45(4) :524.
  [31] 黄璐琦,高伟,周洁,等。系统生物学方法在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 :8.
  [32] 朱伟明,王俊锋。海洋真菌生物活性物质研究之管见[J].菌物学报,2011,32(2) :218.
  [33] 黄璐琦,郭兰萍。环境胁迫下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及道地药材的形成[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4) :277.
  [34] 战晴晴,隋春,魏建和,等。利用ISSR和SSR分子标记构建北柴胡遗传图谱[J].药学学报,2010,45(4) :517.
  [35] 孟祥才,王喜军。活性氧促进道地药材质量形成的假说及其探讨[J].中草药,2011,42(4) :799.
  [36] 高山林。我国药用植物育种的现状与发展前景[J].中国农业信息,2008(9) :16.
  [37] 杨雪雁。从菊苣毛状根中分离得到1种新新木脂素葡萄糖苷类化合物[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3,35(8) :697.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医学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