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技术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医学技术论文 >

急诊科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3-09 共2388字
摘要

  心源性心脏骤停是当前医院急诊抢救面临的重要难题。快速识别和判断心脏骤停,并通过有效的措施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本研究就于本院急诊科进行心肺复苏患者共58例,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总结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7月于本院治疗的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共58例,根据复苏成功与否分成心肺复苏成功组(成功组)22例和心肺复苏失败组(失败组)36例。

  成功组中男13例,女9例,年龄39~73岁;失败组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52~89岁。入组患者均已丧失意识,大动脉停止搏动,心电图显示为心室颤动或严重缓慢心率,心脏处于停搏状态。

  1.2心肺复苏方法

  判断为心脏骤停后,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对患者进行盲电除颤,并在最短时间内辨别出心电图类型。如果是心室颤动,则应马上电除颤,第1次电击量为200J,第2、3次电击量分别为200~300J和360J;如果患者心搏停止或者是心电图呈直线,则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并对之进行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构建静脉通路和使用复苏药物,并实时观察其血氧饱和度等生命指标,同时还必须使用低温、激素等复苏方法。

  1.3评价标准

  心肺复苏成功判定标准:(1)患者恢复心跳;(2)面色开始红润;(3)患者在不借助机械、人工帮助下能自主呼吸,心跳逐渐恢复,血氧饱和度检测大于95%;(4)瞳孔恢复,眼球开始活动。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在性别、发病原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组患者的年龄明显小于失败组,入院时间明显少于失败组,院前给予抢救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失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临床救治情况比较

  成功组患者的心脏停搏时间、抢救时间、心肺复苏循环次数、应用肾上腺素剂量、电除颤次数明显少于失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组患者应用辅助机械通气的比例明显高于失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心肺复苏成功因素可能与发病年龄、入院时间、院前给予抢救的比例、心脏停搏时间、抢救时间、心肺复苏循环次数、肾上腺素剂量、电除颤次数和应用辅助机械通气的比例有关。国外文献中,对心脏骤停患者也明确提出应及时给予心肺复苏。美国心脏病学会对成年人的“生存链”划分为4个早期[2]:(1)早期识别;(2)尽早接受心肺复苏;(3)尽早进行电除颤;(4)尽早接受心血管生命支持。心脏骤停通常出现在院外,且通常由急诊科医护人员负责。要尽早识别和进行心肺复苏,应熟练运用急救技术,尽早给心脏骤停者给予复苏,将大大提高其复苏成功率。

  最近国内外对心肺复苏顺序展开了深入研究。有学者认为心肺复苏顺序应该是先进行心外按压,构建人工循环[3].本研究在成功组中,通过胸外心脏按压使窦性心律恢复的患者有2例,按压后心脏复跳的患者有1例,经胸外按压与电除颤,逐步恢复心跳、呼吸的患者共有4例。余下都是先进行胸外按压,然后再采取其他抢救办法成功。文献[4]报道国内近期也有对心脏、呼吸骤停患者采取徒手胸外按压的办法,使之通气。

  推测对心肺复苏患者进行单一胸外按压,不仅考虑了患者心肺双方面的复苏要求,同时也具有明显的高频通气效果,这为早期心肺复苏采取单一胸外按压方法提供了有力支持。本研究心肺复苏成功的病例,出院时都未出现神经系统明显损伤的症状,提示心脏骤停后搭建人工循环机制,能有效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心脏骤停者的心电图通常提示心室颤动。室颤性心脏骤停能否得到成功抢救,通常受除颤速度的影响。除颤每延迟1min,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概率便降低7%~10%[5-6].尽早对患者给予除颤(1 min内),可有效提升其存活率 (通 常 高 于90%)。本研究表明,除颤开始时间越早,心肺复苏成功率相应也就越高。国际指南推介了自动体外除颤器,它能对患者心律进行自动分析,找出其中需除颤的心律,并自行充电,而后提醒急救者进行电除颤,操作简单,且能缩短除颤时间。肾上腺素等复苏药物也对心肺复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且剂量的多少往往提示病情的严重程度[7].人工呼吸系统与呼吸机使用时间的早晚,也对心肺复苏是否成功有决定作用[8-9].综上所述,心肺复苏分秒必争,不仅要尽早构建循环,构建人工呼吸机制,行电除颤、配合复苏药物等,同时还需要医护人员的全力合作。(表略)

  参考文献

  [1] 胡景春,刘晓梅,王学东。106例心搏呼吸停止患者心肺复苏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全科医学,2007,5(8):688-689.

  [2] 张川,沈洪。91例老年人心肺复苏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00,20(8):469.

  [3]Kagawa E,Inoue I,Kawagoe T,et al.Assessment of out-com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in and out of hospital car-diac arrest patients treated with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using extracorporeal life support[J].Resuscitation,2010,98(3):968-973.

  [4] 张晓明,金鹏,杨华,等。ICU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相关临床因素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1,31(2):135-138.

  [5] 李欣,廖晓星,荆小莉,等。心肺脑复苏过程中进行溶栓治疗的Meta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6):651-654.

  [6]Moler FW,Meert K,Donaldson AE,et al.In-hospital ver-sus out of hospital pediatric cardiac arrest:a multicentrecohort study[J].Crit Care Med,2009,37(7):2259-2267.

  [7] 韩文斌,刘巍,宋斌,等。心脏骤停后心肺复苏和心肺脑复苏成功病例的对比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0,30(4):308-311.

  [8] 宋维,许争平,何振扬,等。院内心肺复苏Utstein模式注册研究[J].海南医学,2011,22(12):19-22.

  [9] 方伟敏,陈晓平。气管插管时机对心肺复菌的影响[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12(4):336-337.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医学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