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 从事运动的专业人员做过实验证明长期做运动对于心理健康的改善是非常明显的, 可以改善紧张、疲劳、抑郁等不利情绪, 精力有所提高, 运动健身不仅降低外周EP的基础水平, 并能有效改机体的精神抑郁状态, 可以有效调整精神的“亚健康”状态。中医养生可以使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需要辨证的养生, 这样目的性更强、效果更好。
关键词:辨证论治; 中医养生; 健康;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 对健康信息的需求也日益旺盛, 各保健知识通过各种渠道源源不断的涌入普通百姓的生活。电视养生节目已经成为收视热点, 报刊也大量开辟养生专题, 手机网络也时常推送养生保健常识, 街头也有各种养生宣传等[1]。其结果就是造成养生信息良莠不齐, 普通百姓也深感迷茫, 经常造成误传使虚假信息泛滥。基于西方《营养学》的现代健康知识在中国已经被简单的理解为服用各种维生素, 氨基酸等等药片, 这些对于传统的中国人来说其实是很难接受的。所以对于普通中国人来说他们更喜欢, 也更易于接受基于传统中医理论的中医养生知识。
在现代中国中青年由于工作生活压力很大, 会出现各种身体和精神上的不适感, 被称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是一种临界状态, 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 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 但却出现精神活力、适应能力和反应能力的下降, 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 非常容易引起心身疾病。亚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状态, 这是一类次等健康状态, 是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亚健康没有一种有效的治疗办法, 老年人对于医院其实是有一种恐惧感的, 不愿意去医院看病, 可是身体机能减退生病是无法避免的, 所以老年人如何保养身体少生病已经成为晚年生活的最大目标[2]。基于中医基础理论的中医养生理论在解决这两大问题上是有很多优势的, 一是普通中国人接受起来没有理解上的困难;二是从最早出现“养生”一词的《庄子·内篇》, 到成系统论述身体各种规律的《黄帝内经》, 再到历代都有的养生保健专着例如晋·葛洪的《抱朴子·养生论》、明·徐春甫《古今医统·养生余论》等, 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系统。三是由于中医治疗的特点就是简、便、廉、效, 所以从中医理论发展来的中医养生方法同样具有这些优点。
1 中医基础理论的中医养生理论
从《黄帝内经》开始, 明确提出“预防为主”的观点。中医学历来都很重视产生疾病的原因, 认为疾病的过程是正邪斗争的过程, 因此非常重视培养正气。从中医养生学说的角度来看, 防止疾病的发生是最为重要的, 所以产生了养生学说中的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 不治己乱治未乱”。是在疾病未发生之前, 需要做好各种预防工作, 以防止因疾病而产生的各种不良结果甚至死亡, 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 皆谓之:虚邪贼风, 避之有时, 恬淡虚无, 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 病安从来。”这是指从外避六淫之邪的侵袭和内免精神情志妄动两方面做好预防。《淮南子》提出:“良医者常治无病乏病, 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 故无患也。”《丹溪心法》中亦说:“未病而先治, 所以明摄生之理。”防病是养生的主要目的之一, 而养生又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保养正气可使“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深入了解“治未病”这种养生理念对于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下的中青年人来说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了解来学会调整自己的身体机能状态, 已达到健康的恢复。在“未病先防”的思想基础上, 后世发明了很多具体的可以操作的养生方法。如汉代名医华佗依据“流水不腐, 户枢不蠢”的道理, 即指“经常运动, 生命力才能持久, 才有旺盛的活力”。创造了“五禽戏”的健身方法。其后又衍生出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多种形式的健身活动。以太极拳为例, 简化太极拳24式简单易学, 运动一次最多需要30min且不需要很大的运动场地, 可以解决现代人没有专业运动场地, 运动时间少等不利因素。已有从事运动的专业人员做过实验证明长期做太极拳运动对于心理健康的改善是非常明显的, 可以改善紧张、疲劳、抑郁等不利情绪, 精力有所提高, 运动健身不仅降低外周EP的基础水平, 并能有效改机体的精神抑郁状态[3]。这些研究结果证实中医养生运动可以有效调整精神的“亚健康”状态。
对于老年人来说身体机能的衰退是无法避免的, 最普遍的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俗称“三高”。“三高症”在我国以其高患病率、高危险性、高医疗费用着称。据卫生部门统计, 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6%, 人数约为1.6亿。调查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 估计全国患者人数约为1.6亿。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2.6%, 估计全国糖尿病患者人数约2000多万。“三高症”已成为危害中老年朋友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4]。“三高症”一旦患病在目前的医疗水平下是无法治愈的, 虽然药物在不断的改善, 但是长期的服药依然会影响肝肾的功能, 甚至影响生活质量。因此, 控制慢性病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2 中医养生的应用
从中医理论角度来说就要“扶助正气”。认为防止疾病发展和延缓衰老过程的关键, 则在于人身的“正气”。如《灵枢·百病始生》中说:“风雨寒热, 不得虚, 邪不能独伤人, 此必因虚邪之风, 与其身形, 两虚相得, 乃客其形, 两实相逢, 众人肉坚。”重视保养正气在养生中的主导作用, “止气存内, 邪不可干。”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来说简单易行的中医养生方式有两大方面:一是合理适量的运动, 二是饮食的调整。相比于年轻人来说老年人的作息更合理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适合自己的运动。中医理论认为“药食同源”, 所以对于“三高症”的老年人合理的饮食是尤为重要的。按照中医养生理论来指导日常饮食可以辅助药物治疗, 使检测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以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已有对二型糖尿病进行中医养生干预的研究, 结果显示在平时的饮食时, 以鲜芦根、天冬、麦冬代茶饮, 适量吃些枸杞百合, 可以使二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其他代谢指标长期平稳地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5]。
3 结束语
中医理论治疗疾病的特点是辨证论治, 基于中医基础理论的中医养生理论也同样具有这个优点, 所以中医养生可以使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需要辨证的养生, 这样目的性更强、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李钢, 尹敛春.太极拳运动对女大学生心境以及安静状态下β内啡肽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 (31) :356-358.
[2]陈新富, 刘静, 邳丕相.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妇女心理健康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5 (29) :79-82.
[3]Lobsten DD.Decrease in Resting plasma beta-endorphin and depression scores after endurance training[J].Sports Med Phys Fitness, 1991, 31:543.
[4]常馨月.综合防治三高症[J].现代养生, 2007 (6) :4-6.
[5]万萍.糖尿病的中医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 2005, 14 (3) :284.
随着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普及、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发展, 中医药养生理念不断地深入人心,。本文整理了8篇优秀的“中医药养生论文范文”,希望能给大家的论文写作与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中医养生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古人非常重视养生益寿,在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养生经验,并创立了系统的、多流派的养生方法。将传统中医养生思想进行归纳、分析和整理,对指导当代人的养生实践意义重大。本文将...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生活方式及疾病谱的逐渐改变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衣食住行中越来越多的注重养生。《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实施,更为我国养生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医在养生方面具有得天独厚...
中医养生保健酒是基于中医食药养生理论与实践,践行中医治未病理念,结合中医体质学说思想,传承悠久的中医药酒文化,遵循国家保健食品产品管理规定,针对现代社会亚健康人群的基本证候而创制的一种新型酒剂产品。中医基本理论阴阳平和的生命学说和中医防...
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本文从阴阳交感角度浅谈头冷脚热八分饱的中医养生观点,此观点暗含泰卦之象:头冷为坤在上,阴气下降;脚热为乾在下,阳气升腾,因而阴阳交济互根而生命泉源不止.八分饱则脾胃真气流通,而助心肾坎离交媾.只有阴阳交感,才...
近些年,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体系得到迅速发展,国家给予了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高度的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的推广和普及。...
中医历来重视疾病的预防,从养生、保健到医疗、康复,始终贯穿着早期干预的思想,是中医治未病的具体表达形式[1].运用中医药独特的理论指导患者饮食起居、调摄情志、保养精气、运动功法等方法可达到减少疾...
中医导引养生方法肇始于《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载:“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故导引按跷者,亦从中央出也”。...
0引言现阶段,因为西医知识及其治疗方法的日益普及,中医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多数医院及医疗机构中,中医所占比重明显不及西医。当前无论综合性医院还是中医院或中西医结合医院,其临床模式大同小异,运行模式都是按照内、外、妇、儿为基础,然后根...
本文从人文与医学的视野出发, 以中医药文化为切入点, 挖掘云南地方岁时节日饮食民俗的内容, 按四时节气不同对节日饮食加以分类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