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2年11月《聚龙宣言》的发表,中国大陆语文教育界掀起了一场可谓声势浩大的关于“真语文”的大讨论、大反思。回顾几十年来的语文教育及其改革,语文教育者们虽已疲惫不堪,至今却依然能够坚守真理,他们发自肺腑地喊出了“真语文”的呼声,回到了对语文的最根本、最本真的诉求。这个“真”字,如此醒目、有力而发人深省。为何要求“真”?因为长久以来语文的真实被遮蔽了,语文教学的真实被遮蔽了。如何“去蔽”?笔者认为应从最基本的文本解读“去蔽”开始。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自己去完成一个从“遮蔽”到“去蔽”、由解构到重构的过程。本文希望以一次大胆的尝试为语文变革提供一个案例,以供同行讨论。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乃是中国现代散文史的名篇,也是多年来语文教材中的经典课文。此文最早在1930年便入选赵景深主编的《初级中学混合国语教科书》第三册(北新书局出版社)。进入21世纪,新课程改革以来,它更是相继被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北师大版的语文教材收录,可谓是大陆语文教材中的“常胜将军”。然而,就是这样一篇经典文本,多年来却一直被教师误读着,教师的“从众”解读不仅遮蔽了文本的真实也遮蔽了师生情感的真实。从这篇课文的教学史,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语文教育的“真相”。本文不仅试图呈现和正视这种“真相”,更希望让这篇经典文本从被遮蔽的乱象中走出来,回归本真,真正成为被师生们接受的经典。
一、两个极端:文本解读的浅层面与过度解读
对这篇经典课文的“经典”解读,教师耳熟能详,课文以四次背影、四次流泪为脉络,以细读买橘背影为重点,让学生深入体会所谓纯粹而伟大的父子之情。的确,从《背影》的显在意象和显性内容来看,这篇散文似乎只传达了这些信息,这些信息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一望而知。但,这毕竟是一篇经典,既然是经典,肯定有其深刻之处、特别之处。那么《背影》的深刻和独特体现在哪里?教师们解释:情感深刻,聚焦“背影”的写法很独特。这种解释看似合理,其实无效。试问,按照教师们从文本中解读出的表层信息,《背影》的情感比其他同题材作品更深刻在哪里?再者,不写外貌表情唯独刻画背影,有其特别之处,但教师不应点到即止,更具价值的问题是,作者刻画背影仅仅是父子相处的偶然所得所感,还是潜藏着更深的隐意和情愫?
叶圣陶先生曾经对《背影》的主旨做过权威而“经典”的概括:“把父亲的背影作为叙事的主脑,从其间传出父亲爱惜儿子的一段深情”,“父亲始终把作者看做一个还得保护的孩子”,而那时的儿子却“不能够体贴父亲疼爱儿子的心情”。[1]这种定位一直以来被普众教师视为典范,大家没有质疑、超越它的勇气。“典范”为我们提供的现成话语遮蔽了我们的思维,阻碍了教师探究文本的欲望。于是,教师对《背影》的解读一直停留在这个显而易见的层面,几乎没有变化和拓深,至多有一些修正意见(如不应只强调父亲一方的爱,而应关注父疼子、子爱父的双向情感),也并未改变其根本主旨。渐渐地,父亲的形象被定格:这是一个无微不至关心疼爱儿子的伟大父亲的形象;儿子的形象亦被定格:这是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能深刻理解到能够深刻理解父爱的儿子形象。最终的结论是:这是一篇深刻、完美展现父子亲情的典范性的散文。应该说,这个结论隐含着一个悖论:对文本解读的非经典化和对文本定位的经典化。解读文本的浅层面与这个文本被经典化的过程完全错位,所以多数学生无法对所谓“经典”做出相应的反应,其期待视野与文本解读的召唤结构也完全错位。
然而,语文教学中还是有一点“创新”的诉求,有些教师总希望能在经典解读、典范叙述的缝隙里有所发现和发掘,于是,所谓的“创新”就出现了。为了深化学生对父子亲情的认识,为了深化学生对父亲伟大形象的认识,有的教师可谓在文本的细节处、不起眼处下足了“细读”的功夫,进而发现:儿子穿的是紫毛大衣,而父亲呢,是棉袍马褂———这说明父亲爱“我”;再者,父亲为何为儿子买橘?因为“橘”之谐音为“吉”,暗含吉祥之意———这说明父亲希望我一路平安。教学设计中类似这样对文本的过度解读不仅存在于《背影》的教学中,也普遍地存在于其他文本的教学中。所谓过度解读,就是没有立足文本(包括文本语言、背景、语境等)、不尊重文本“事实”的解读,或者是对文本过深过细的分析。当然,教师尽可以去抠字眼,在文本的不起眼处去发掘亲情,但这种“发现”对理解文本主旨又有多少意义呢?父亲对我的关爱已经显而易见,再于细节处去反复力证毫无意义,解读仍然是在浅表滑行;至于对“橘”的“另类”解读则更是对文本的随意曲解。至此,我们会发现,对文本的浅层面解读和过度解读这两个方面看似处于极端两面的现象其实正是同一种解读习惯的两种表现形式。正因为对文本解读停留在一个浅层面,才会有抠字眼的需要,才会有在文本细节处、不起眼处有所谓“发现”的企图;而过度解读一旦在教师的意识中合法化,教师就会慢慢丧失对文本隐性层面探究的欲望和能力,而将浅层面解读变成一种习惯。
二、“升华”情结:情感导向的完美主义
不论是浅层面解读抑或是过度解读,其最终指向都是本课的情感目标:体会父子深情。当然,必须说明,这里的父子情是一种非常纯粹、圆满的亲情。父亲对儿子的爱很纯粹,儿子对父亲的情感也很纯粹,偶尔的不理解、不耐烦只是至真至纯亲情主流中的小小插曲,昙花一现,一闪即过。教师有意无意地在给学生树立一对父子关系的典范,引导学生向着这个标准看齐。于是,对文本最大的遮蔽和误读就出现了。
朱自清先生在这篇散文中要表达的情感并非那么简单纯粹,而是极其复杂深刻的。并且,他确实流露出来了。且不论散文中作者为什么有对父亲关爱的不领情,而从不领情到领情又显得如此突然(父亲曾因娶妾之事丢了职务,债台高累,这些行为自然会让朱自清有看法。他既深爱着父亲,但又不认同父亲的一些思想和行为,所以才会出现“不领情”的同时又为父亲流泪的矛盾表现)。另外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也有一些一笔带过却暗含深意的叙述,开头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为何作者这么久没见过父亲?),结尾又说“……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父亲如此疼爱儿子,为何有此改变?既有隔膜或矛盾,我们又该如何审视父子间的感情?)这些文本中真正的缝隙和暗示,却几乎被所有老师忽略了。事实上,文本显性内容下的隐性情感,也即散文的真正意脉正隐含在这些容易被忽略的表述里。朱自清与父亲两年多不相见是有原因的,这是因为父亲做了一件让儿子无法接受的事:凭着与朱自清工作单位校长的私交直接领走了朱自清的工资。[2]此事在父亲看来是小事,但在曾受过西方民主思想熏陶的儿子看来则是对自己人权的侵犯。朱自清一气之下带着妻小离家出走,于他处定居。父亲则把儿子的出走看成是对自己的彻底否定和背叛,伤心失望至极。这便是朱自清在散文中所说的触父亲之怒的“家庭琐屑”。在父子不相见的两年多里,作者一直很自责。因此散文中他在回忆往事时对自我“聪明”的反讽表面看来是就事论事,其实更是他内心潜藏的自责和忏悔情结的借题发挥。显然,这对父子有代沟、有隔膜,矛盾的激化源于二者思想思维上的差异。但他们毕竟是父子,一旦矛盾带来的情感隔膜和负面情绪随着时间被冲淡,真情就会显露。作者爱父亲却又不敢或不愿正面父亲,只能满怀深情地注视着父亲的背影,也只有对着父亲背影的时候,他的感情才能得以迸发。这是一对并不默契、缺少沟通、羞于表达却深爱对方的父子。因此,作者只能写出来,《背影》是朱自清写给父亲的表白信、“忏悔录”、“陈情表”。应该承认,这种有隔膜的爱(钱理群、孙绍振先生在解读《背影》时都曾提到父子间这种“有隔膜的爱”)[3],更加真实也更为感人。由此,我们似乎应该重新定位这篇散文的主旨:作者通过描写对父亲背影的无法忘怀,表达自己对父爱的感念,对父亲行为的谅解,对自己行为的忏悔。作者的心情是极其复杂的、纠结的、矛盾的。这才是这篇散文的真实情感———一个虽不圆满但却真实完整的亲情世界,同时也是现实中很多亲子关系的真实写照。正基于此,《背影》才无愧于是经典之作。
然而,我们的教师似乎并不愿意去接受这个“事实”。关于朱自清和父亲关系的背景资料早就被个别专家或教师挖掘出来[4],却并未引起多少人注意。更无奈的是,笔者曾经建议我系实习生试教本课时,联系朱自清父子隔膜的背景来引导学生体会父子亲情和作者情感,却遭到所在班级语文老师的强烈反对,反对的理由是“这样讲必然有损朱自清父亲的形象及亲情的美好”,这种情感教育的“完美主义”让我深感无助。大概是受了早期语文教育道德化倾向的“遗传基因”影响,教师不约而同都喜欢将课文的情感进行所谓的“纯化”、“美化”、“深化”、“升华”处理。从《背影》的教学来看,教师美化、升华父子情感的意图非常明显。例子不胜枚举,笔者曾看到不少教师在教授《济南的冬天》一课时喜欢这样定位此课情感目标: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生活的情感。这种“以小见大”的情感目标提炼方式在当下的教学设计中随处可见。老舍先生曾在济南生活和任教多年,正像我们所有人都有可能因为某种原因对某个城市产生特殊感情一样,这只是“我”和这个城市之间的情感关系,无关国家也无关“我”是否热爱生活,这样的“提炼”和“升华”既不合时宜也不合“情”宜。这种情感导向会遮蔽文本的真实情感和价值,将学生引向一种习惯性的虚假阅读和虚假感受,贻害无穷。
三、文本“去蔽”,重读《背影》:一种全新的理解和设计
剥去文本解读强加给文本的层层遮蔽,笔者希望引导学生对《背影》作一种全新的解读,将《背影》背后的亲情世界真实、完整地展现出来。
教学设想:《背影》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专题是“爱”,而《背影》正是一篇饱含父子亲情之爱的经典散文。鉴于一直以来《背影》教学中对亲情的浅层解读和误读,本设计以父子关系为线索,重新聚焦和解读“背影”,向学生完整呈现《背影》背后真实而感人的亲情世界,从而让学生认识、理解、接受“有隔膜的爱”。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学会捕捉文本重要信息,发现文本缝隙,进而理出文本意脉。
(2)体会文中的父子亲情和作者复杂的感情,进而理解、接受“有隔膜的爱”。
(3)领悟作者聚焦“背影”进行写作的缘由、隐意和作用。
(4)体会散文语言风格与散文内容之间的内在关系。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3),(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问答法等。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黑板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1.创设情境,带情导引父亲读《背影》:1928年秋日的一天,在扬州东关街仁丰里一所简陋的屋子,朱自清的三弟朱自华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忙奔上二楼父亲卧室,送给父亲朱鸿钧先睹为快。此时的父亲已行动不便,就挪到窗前,倚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朱自清的文章《背影》。诵读时,父亲的两眼老泪纵横,手不住地颤抖,但读完后,昏黄的眼珠却放射出光彩。
2.初读文本,感知父爱
(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浦口送别)
(2)作者想表达什么?(我对父爱的感念)
(3)文章通过什么来表达我对父爱的感念?(我对父亲背影的无法忘怀。提醒:文眼和线索)
(4)父爱表现在哪里?(送我,买橘等)说说你的感受(是否感动,说真话)。
补充材料:父亲和小时候的朱自清朱家是书香门第,朱自清是家中长子,父亲朱鸿钧对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希望他将来有朝一日能光宗耀祖。所以从小就对朱自清既格外宝贝,又严加培养,一方面尽力保证小朱自清的生活无忧,同时对他的学习督教甚严。朱自清小时候,科举初废,新学刚兴,父亲对新式学校的教学方法和读书效果很是怀疑,便把他送到秀才或举人那里学习古文和诗词。放学回来,父亲总要过目小朱自清的作文,经常是在晚饭时分,小朱自清搬个小板凳坐在父亲身旁,父亲一边喝着老酒,一边摇头晃脑低吟着儿子的作文。看到先生给予好评,就点头称好,欣然喝酒,顺手奖给儿子几粒花生米或一块豆腐干;看到文章所评不好、字句被删改太多,父亲就毫不留情地训斥儿子,即使小朱自清泪眼汪汪也不放过,甚至一把火把他的作业烧掉。在父亲的严格督促下,小朱自清在古诗文和经史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对他以后成为一代散文大家影响巨大。
对于小朱自清,父亲朱鸿钧既有严厉的一面又有慈爱的一面。朱自清在散文《冬天》里回忆童年和父亲在一起的幸福时光:“冬天的夜晚特别的冷,父亲便起了炉子,煮上白水豆腐。但 ‘洋炉子’太高,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进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都喜欢这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1)作者把父爱聚焦在“背影”里,到底这是一个怎样的背影,让作者在许多年后依然清晰记得并为之流泪?
细读买橘背影(自读完成)。“背影”的背后,是什么?“背影”意味着什么?
预设:背影的背后,是儿子一双感念的泪眼,这双眼睛在随着父亲蹒跚移动……(请体会作者看着父亲背影时的心情、感受。)背影意味着暂时或者长久的离开,所以伤感;背影不是表情,却能传递出一个人的沧桑和老态,所以感伤。看着父亲又不愿正面父亲,作者的情感得以迸发。
(2)教师小结:父母对子女的爱就散落在每一个细碎的日子里,每一句简单的话语里,每一个不起眼的动作里,相信每个人记忆中都有关于父母的一些特写镜头,像电影画面一样定格在我们脑海中,以后会不断在我们脑中重放,甚至可以将它保存一生,这些镜头里饱含的深情、深意,也许未必能打动他人,却让我们在感动和体悟中走向成熟。
(3)回忆以前学过的课文或读过的作品,有没有这种刻画得好的细节。
举例: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慈母情深》里的一个镜头。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这是一份珍贵的记忆,是我们人生得以充实的色彩,也是我们精神里的一份财富。
两个经典片段的共同点(师生共同讨论并总结):
都是没有语言参与的特写镜头、慢镜头,但此时无声胜有声。
都成功刻画了父(母)亲的一个细节,让读者印象深刻。
身影的背后,都是一个儿子的一双注视的眼睛,两双眼睛都饱含着爱、感恩、感动、伤感、愧疚、自责……这个身影、这个镜头令他们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3.再读文本,感受深情
(1)再次读课文,站在作者的立场和角度,体会作者的情感(尤其是望父买橘时的心情以及看到父亲来信时的心情、写散文时的心情),并试着用一些词语来表达。
预设:感动,感伤,愧疚,自责……
(2)依据在哪里,在课文中找。
预设:四次流泪,“聪明”的反讽。
第二课时:
4.走出文本,体会反思
(1)故事导入:有个父亲,很爱儿子并对之给予厚望,可是父亲做错了一件事……(引入朱自清父亲在徐州因娶妾之事丢去官职,债台高累的背景资料。)
(2)谈谈你的感受,如果你是“儿子”,会有什么想法,会谅解父亲吗?
(3)继续讲故事,这个父亲又做错了一件事……(引入朱自清父亲因经济紧张而代领朱自清工资的背景资料。)
(4)谈谈你的感受,如果你是“儿子”,会有什么想法,会原谅父亲吗?
(5)解释:故事中的这个父亲叫朱鸿钧,儿子叫朱自清。结局:父子相互谅解,冰释前嫌。
5.回到文本,理解感悟
(1)再次读全文,再次体会作者的感情、心情,并试着用一些词语表达。
预设:内疚、感恩、矛盾、悲伤、忏悔……可谓五味俱全。
(2)讨论并回答课后练习四的第2小题。
6.体味情感,品位语言
(1)请学生尝试总结本文语言风格。
(2)教师总结:这篇散文的语言朴素到没有任何修饰,就像我们那平淡的日子。这种朴素、平淡的风格不仅体现在文中的叙事语言,更典型地体现在父亲简短的话语中。此风格非常适合表现这对不善沟通表达的父子间的爱:用最平淡的文字书写最真挚的感情。
(3)《背影》与《春》的语言风格截然不同。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
7.总结,感悟,提升
(1)回应开头。1928年秋日的一天,在扬州东关街仁丰里一所简陋的屋子,朱自清的三弟朱自华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忙奔上二楼父亲卧室,送给父亲朱鸿钧先睹为快。此时的父亲朱鸿钧已行动不便,就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朱自清的文章《背影》。诵读时,父亲朱鸿钧的两眼老泪纵横,手不住地颤抖,但读完后,昏黄的眼珠却放射出光彩。他明白儿子读懂了自己过去对儿子的关心,也明白自己错怪了儿子,他谅解了儿子。从此,朱自清父子矛盾得以缓解并消逝。父亲朱鸿钧是在看到《背影》以后去世的,但他是带着满足的微笑去世的。
(2)学生自由总结学完课文后的感受。
(3)教师总结。作者选择“背影”这个写作角度,恐怕主要不是技巧上的考虑,而是父子间虽有深情却并不默契、虽想表白却又不善表达或羞于表达的情之所至的必然结果。看似偶然的一次送别、一个背影,其实是父子间有隔膜的爱的必然表达和表现形式。这种写作视角在客观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人无完人,也许父母有很多缺点,有不能让我们满意的地方,也许父母曾经让我们失望,让我们烦恼。但我们要明白,他们爱我们。也许你觉得你和父母有很多矛盾,甚至不可调和,但请相信:有隔膜的爱是普遍性的规律,爱可以化解而且最终会化解一切误会和矛盾。
陈思和教授在探讨如何细读文学作品时曾指出:“我们过去对文学名着的很多解释都是从教条出发的,我们不相信文本背后还有一个更加完整的世界,我们只相信显文本提供的东西。”[5]笔者希望能在新的教学设计中将文本背后那个“更加完整的世界”呈现出来,不是从教条出发,不是从功利出发,而是从文本出发,从语言出发,将文本的真实和秘妙呈现给学生,让他们认识经典、正面经典、接受经典,进而批判经典,在经典的学习中实现精神和思想的真正升华,回归本真。
[参 考 文 献]
[1]叶圣陶.文章例话———叶圣陶的二十七堂作文课[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5-6.
[2]张树军.《背影》背后的故事[J].语文知识,2006(7):34.
[3]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199-215.
[4]董水龙.只说不懂的,不教已懂的———《背影》教学案例[J].语文学习,2006(6):29-30.
[5]陈思和.文本细读在当代的意义及其方法[J].河北学刊,2004(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