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4 实验方法。
在一系列0.6 mL 的离心管中,依次加入10 μL1. 4 mg / mL GQDs、10 μL 不同浓度的 AA 以及 80 μLpH =4. 5 的磷酸盐缓冲液,充分混匀后,在 37 ℃ 下孵育4 h.冷却后,采用 LS-55 型发光光度计( Per-kin-Elmer,USA) 记录样品在 453 nm 处的荧光强度,设置电压为750 V,激发、发射狭缝宽度均为15 nm,扫描速度为1 000 nm/min,激发波长为367 nm.
3 结果与讨论。
3. 1 GQDs 的表征。
所合成的 GQDs 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图像、红外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均参见文献[34].本实验合成的 GQDs 的粒径为17 ~21nm,平均厚度为 1. 5 nm.GQDs 表面存在羧基和羟基,这些官能团赋予了 GQDs 优良的水溶性。GQDs在紫外区有较强的吸收,在 360 nm 处有一吸收峰,并且在 365 nm 紫外灯照射下可观察到蓝色荧光。GQDs 具有对称的激发和发射光谱,其最大激发波长为367 nm,最大发射峰波长为453 nm.
3. 2 荧光猝灭机理。
GQDs 的荧光猝灭机理如图 1 所示。GQDs本身在激发光照射下发出蓝色荧光。已有研究证明,氧化石墨烯( Graphene oxide,GO) 能被 AA 还原[35].因为本实验合成的 GQDs 表面带有-COOH,与 GO 具有相似的表面基团,因此加入 AA后,AA 与 GQDs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A 被氧化为脱氢 抗 坏 血 酸 ( dehydro-AA) 并 转 移 电 子 给GQDs,GQDs 的荧光被猝灭。
3. 2. 1 紫外吸收光谱。
猝灭机理也可通过紫外光谱来证明。如图 2所示,加入 AA 后,GQDs 在 360 nm 处的特征峰消失,说明 GQDs 与 AA 反应生成了其他物质。
3. 2. 2 荧光寿命。
为了进一步证实 AA 对 GQDs 的猝灭机理,实验测定了体系的荧光寿命。图 3 是 AA 加入前后 GQDs 的荧光衰减曲线。
表 1 是 GQDs 猝灭前后的荧光寿命值。从表中可以看到,AA 加入前后,体系的荧光寿命发生了明显变化,说明猝灭过程是动态猝灭[36-37].动态猝灭是碰撞过程,因此 AA 猝灭 GQDs 的荧光机理可解释如下:
GQDs + h ν →* GQDs + AA→[* GQDs…AA]( 碰撞复合物 )→GQDs-+ AA+( 还原态的电子转移)[38]
激发态分子* GQDs 遇到AA,两者相互作用导致电子和能量的转移,最终导致* GQDs 的荧光猝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