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医学心理学论文 >

中学阶段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探析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发布于:2015-12-14 共3447字
摘要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报告率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研究者逐渐认识到,自杀行为与自杀态度的关系密不可分,要想有效地预防自杀行为,必须以对自杀态度的深入了解为基础[1 -4].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对青少年的自杀态度进行研究,但不同研究结果不一致,甚至出现相悖的结论[5 -7].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在于青少年态度的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的态度是青少年所处特殊年龄阶段的必然结果。

  锚定效应现象最初是由 Tversky 等在幸运轮的研究中发现的。研究者先让被试随意转动轮盘,当随机转出一个数值时,先让被试判断“非洲国家的数量在联合国国家总数中所占的百分比是大于该数值还是小于该数值”,然后要求被试对“实际百分比”做出估计,结果表明,虽然被试知道这些随机数字与当前任务无关,但在高锚值的情境下被试倾向于高估,低锚值的情境下倾向于低估,即锚定值的数字大小影响了被试的估计,产生了判断偏差: 此为典型的锚定效应现象[8].这一效应使用两步式提问的方式引导出锚定偏差,第一步为比较判断问题,第二步为绝对判断问题,此锚定效应的研究范式通常被称为语意启动范式。这一范式能否应用于青少年自杀态度的引导将成为生命教育的一大尝试。

  对于自杀这一问题存在着不同的态度指向,其中以 Tversky 等的“亚洲疾病问题”实验最为着名。“亚洲疾病问题”分别从患者的“存活概率”与“死亡概率”2 个角度对治疗方案进行描述,结果发现,如果改变问题的措辞或指向,便会得到完全不同的态度取向[9].

  鉴于此,借助于语意启动与框架差异的结合来验证青少年自杀态度的可变性或不稳定性,不但可以为自杀态度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审视角度,而且可以为我国中学阶段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 于山东省潍坊市抽取普通初、高中学校各 2 所,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初一到高二年级的学生开展调查,每所学校各年级随机抽取2 个班级,共计 750 名学生,调查时间为 2014 年 10 月 20-24 日。剔除无效问卷后,回收有效问卷648 份,有效回收率为86. 4% .其中男生 266 名,女生 382 名; 高中学生 392名,初中常学生 256 名; 城市学生 316 名,农村学生332 名。

  1. 2 工具

  1. 2. 1 锚定信息材料 采用语意启动与框架差异相结合的方法设计 2 ×2( 高锚与低锚) 或( 正向与负向)锚定信息,语意启动以锚定数字为核心,框架效应以措辞形式为核心,形成4 种锚定信息: 第1 种信息为负向高锚,具体表述为“你认为对自杀持反对态度的青少年在其群体中所占的百分比是 > 90% 还是 < 90%?你估计持反对态度的青少年实际所占的百分比是?”;第 2 种信息为正向低锚,具体表述为“你认为对自杀持理解态度的青少年在其群体中所占的百分比是 >10% 还是 < 10% ? 你估计持理解态度的青少年实际所占的百分比是多少?”; 以此类推,第 3 种信息为负向低锚,第四种信息为正向高锚。

  1. 2. 2 自杀态度问卷( Suicide Attitude Questionnaire,QSA) QSA 由我国学者肖水源等编制,共 29 个条目,均是关于自杀态度的陈述,分为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 F1) 、对自杀者的态度( F2) 、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 F3) 、对安乐死的态度( F4) 4 个维度。问卷采用 1 ~5级计分,1 表示完全赞同,5 表示完全不赞同。计算每个维度的条目均分,自杀态度可划分为以下3 种情况:≤2. 5 分为对自杀持理解态度,2. 5 ~3. 5 分为中立态度,≥3. 5 分为对自杀持反对态度。经检验,该问卷的重测信度与同质性信度均达到了问卷测量的要求,并具有一定的内容效度与结构效度[10].

  1. 3 统计方法 数据运用 SPSS 16. 0 进行统计处理,主要采用 t 检验、多因素方差分析、χ2检验等方法探讨锚定数字与措辞形式对青少年自杀态度的主效应与交互效应,检验标准 α =0. 05.

  2 结果

  2. 1 锚定数字与措辞形式对青少年自杀态度的影响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探讨锚定数字与措辞形式的主效应以及二者的交互效应,结果表明,锚定数字与措辞形式对青少年自杀态度4 个维度的主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而锚定数字与措辞形式在对自杀性质的认识与对自杀者的态度2 个维度上的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

  分学段分析发现,锚定数字与措辞形式对初中生与高中生自杀态度 4 个维度的主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是锚定数字与措辞形式的交互作用对于初中生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与对自杀者的态度两大维度上有统计学意义( P 值均 <0. 05) ; 而对于高中生这一交互效应在自杀态度的 4 个维度上均无统计学意义( P 值均 >0. 05) .见表 1.

  2. 2 语意锚定信息对青少年自杀态度的影响 锚定数字与措辞形式的不同组合构成了 2 种语意锚定信息,即负向低锚组与正向高锚组所传递的语意信息一致,负向高锚组与正向低锚组所传递的语意信息一致,据此可进一步检验语意锚定信息的效用。

  将语意锚定信息分为两类,采用 t 检验的方法探讨语意锚定信息对初中生与高中生自杀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初中生在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与对自杀者的态度维度上存在着统计学意义( P 值均 <0. 05) ,而高中生的语意锚定效应无统计学意义。见表 2.

  以语意锚定与态度类型为自变量,对初中生的自杀态度进行 2 ×3 独立性 χ2检验,结果发现,初中生在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与对自杀者的态度2 个维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值均 < 0. 01) .分解后的 χ2检验发现,在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上,接受负向高锚与正向低锚 2 种语意信息的初中生,更多地持反对态度; 而接受负向低锚与正向高锚 2 种语意信息的初中生则更多地持不反对态度。在对待自杀者的态度上,接受负向高锚与正向低锚 2 种语意信息的初中生更倾向于保持中立态度,而接受负向低锚与正向高锚2 种语意信息的初中生则更多地持理解态度。见表 3.

  3 讨论

  研究原假设措辞形式( 正向词与负向词) 或锚定数字( 高锚与低锚) 对青少年的自杀态度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主效应,但本研究结果却不支持这一假设,而是发现措辞形式与锚定数字在初中生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与对自杀者的态度方面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分析交互效应发现,锚定数字与措辞形式的不同组合构成了2 种语意锚定信息。语意锚定的检验结果表明,初中生在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与对自杀者的态度的自杀维度上存在语意锚定效应,而高中生的语意锚定效应无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表明,无论初中生还是高中生,在对待自杀者家属与安乐死的态度方面语意锚定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锚定条件本身所包含的信息内容有关。由于本研究的锚定信息主要针对自杀及自杀者本身,而自杀态度问卷( QSA) 并不仅局限于对自杀行为性质的态度调查,所涉及的内容更加全面,所以本研究并未在宽泛的自杀态度方面具有锚定效应。

  已有研究者指出,中学生对自杀这一问题的认识普遍不足,由于年龄的限制与经验的缺乏,观点并不明确[5].依据本研究结果可知,语意信息对初中生的自杀态度产生统计学意义的锚定效应,而对高中生自杀态度产生的锚定效应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初中生的自杀态度倾向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而高中生的态度则相对稳定。这一结果印证了本研究的基本假设,即青少年自杀态度的不稳定性为生命教育的开展、负性态度的转变提供了干预契机。

  初中生在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与对自杀者的态度的自杀维度上存在着统计学意义的语意锚定效应,而高中生的语意锚定效应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初中生的自杀态度不够稳定,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在初中阶段,负向高锚与正向低锚的信息传递方式对于态度的引领效应更大。

  4 参考文献

  [1] 师艳荣。 日本未成年人自杀的现状及其原因探析[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 1) : 24 -30.

  [2] 何晓燕,赵国秋,严园,等。 临安市中学生自杀行为及态度相关性研究[J]. 江苏预防医学,2010,21( 3) : 9 -13.

  [3] 喻彦,彭宁宁。 上海市高中生自杀态度及自杀意念水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 1) : 38 -40.

  [4] 陈树林,王义强。 杭州市中学生自杀态度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09,30( 8) : 710 -712.

  [5] 陈茂卉,周建国,王宏刚,等。 中学生对自杀态度的多维度分析[J]. 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 5) : 394 -396.

  [6] 毛玉华。 高中生自杀态度的现状分析[J]. 教育学术月刊,2009,1( 6) : 33 -35.

  [7] 易尚辉,孙振球。 我国中学生自杀问题研究进展[J].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7,2( 4) : 50 -53.

  [8] 李斌,徐富明,王伟,等。 锚定效应的研究范式、理论模型及应用启示[J]. 应用心理学,2008,14( 3) : 269 -275.

  [9] SCOTT P. 决策与判断[M]. 施俊琦,王星,译。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57 -64.

  [10]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增订版[M]. 北京: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364 -367.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三生教育论文
返回:医学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