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遗传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医学遗传学论文 >

动物遗传繁育学的实验整合研究

来源:黑龙江科学 作者:李京坤;尹俊
发布于:2020-04-21 共2922字

  动物遗传学论文(8篇无删减范文)之第六篇

  摘要:动物遗传繁育学科是一门操作性强的专业课程。为了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分析了动物遗传繁育学科实验的发展现状, 研究了实验整合内容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动物遗传繁育学科,实验整合,实践

动物遗传学论文

  动物遗传繁育学科共有三门课程:遗传学、育种学和繁殖学。遗传学是对遗传参数进行分析, 研究其结构及要点;育种学是对动物品质进行改良, 利用品种优势, 提高生产功能;繁殖学是研究生殖系统及技术, 加强动物繁殖能力。在当今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背景下, 动物遗传繁育学科在进行实验时目标单一, 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整合动物遗传繁育学科实验, 可以提高教学水平, 提升教学质量。

  1 动物遗传繁育学科的实验发展现状

  1.1 实验教学模式老旧

  动物遗传繁育学科要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 达到提高生产力的目的。课程与实验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传统的教学实验是以课程理论为中心, 划分课程中的理论体系, 对不同板块进行单一实验。这些实验的周期较长, 使实验课与理论课之间的联系松散, 不利于学生对实验知识的整合。

  1.2 实验内容质量不高

  动物遗传繁育实验在教学中学时数量不多, 内容分散, 实验时主要是演示和验证, 内容比较单一, 实验内容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近年来, 许多高校开始对教育方式进行改革, 丰富了教学内容, 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创新中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办法, 使学生能够有良好的综合能力去应对考试。

  1.3 没有合理管理实验资源

  传统的实验室数量很少, 专管专用, 这种管理方式无法实现资源共享, 导致设备使用率低, 造成资源浪费, 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

  1.4 实验考核制度不完善

  动物遗传繁育学科实验分数在整个学科中的比例较小, 约占20%左右, 实验成绩根据实验报告进行打分, 忽略了实际操作水平和思维创新能力, 使这个学科在教学中, 学生只注重理论知识, 不注重实践能力。整合实验课程, 制定完善的考核体系, 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动物遗传繁育学科的实验整合内容

  2.1 整合实验项目

  将实验课程整合到一起增加原来课程的学时, 如原来学科的学时是32学时, 整合之后由原来的32学时增加到48学时, 把新增加的学时放在实验课上。在实验课的教学中, 可以把以往效果并不明显的实验学时增加到重要的理论课上, 如在学习杂种优势与繁育体系内容时, 以往的学习中只设立2个实验学时, 现在可以增加为4个学时, 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思维拓展能力。整合各个实验项目, 再结合相关理论知识, 指导学生在实际中的运用。

  2.2 对学生开放实验室

  实验室要对学生开放, 在时间和空间上满足学生的基本要求, 有利于学生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室的开放应该确定教师和学生的职责, 在使用中避免破坏实验资源。针对各个项目的内容决定开放时间, 与此同时, 要运用网络进行远程操控, 完成实验课程的改革。

  2.3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独立实验操作能力。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最常见最实用的一种教学模式。例如, 在进行精液品质实验时, 老师将学生需要观察的精子通过显微镜投放到多媒体设备上, 可以直观的看出精子的形态结构以及运动状况, 精准的找到需要观察的对象, 帮助学生快速记忆。另外, 通过播放教学视频, 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动物的生理系统, 人工授精技术等, 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直观的了解到人工授精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另外, 实验课程可以设立远程监控, 实时对学生进行指导, 使学生明白实验原理的由来, 从而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 这种方法既增加了师生间的互动, 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2.4 准备实验课程指导材料

  根据实验内容, 老师要编写实验教学的辅导材料, 如《动物遗传繁育实验课程指导》的内容涵盖了实验项目的技能与训练方法, 通过对实验设备的用途和方法的掌握, 完成实验内容。引导学生对实验原理进行探讨, 从而设计合理的方案, 辅助动物遗传繁育学科实验的开展。

  2.5 改变实验课程的考核方法

  以往的实验课程考核办法是通过一张报告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评估, 无法了解学生具体的操作水平, 真正的实验考核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要涵盖平时表现, 实验操作水平, 笔试成绩进行统一考核。平时学习表现约占30%, 实验能力占40%, 笔试占30%, 这项考核制度可以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与思维创新能力。

  2.6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要求教师有专业的实验技术, 熟练掌握动物遗传繁育学科的理论知识, 要有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 整合动物遗传繁育学科实验课程的意义

  3.1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育改革后的实验课程可以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难题, 以前的实验中容易出现实验交叉现象, 造成实践与理论脱节现象, 实验课程整合之后, 可以使学生综合掌握学科内容, 学会应用动物遗传繁育知识, 可以把交叉的内容融入到理论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主动性, 有利于培养全面综合素质的人才。

  3.2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实验课程的整合可以集中实验资源, 把有效的资源组合在一起, 提高资源利用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可以使教师组成一个团队, 集中投入教学实验经费, 改善实验室环境及设备条件, 这样做有利于对实验室设备的统一管理, 发挥实验设备的最大价值。

  3.3 有利于实验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实验教学改革需要一定的人力和财力, 在制定教学改革政策时, 要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吸引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加入, 不断深入教学体制, 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对于教学实验室的建设, 要不断完善相关设备, 使实验条件满足教师与学生的需求, 使实验教学改革的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3.4 提高教学水平,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可以划分动物遗传繁育学科的实验教学重点, 将教学内容分为必修和选修, 学生在学完必修课后, 针对必修内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实验。在选修课实验时, 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实验, 老师只在旁边引导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这样, 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拓展思维, 促进实验教学水平的发展。

  3.5 将教学改革与科研项目结合在一起

  动物遗传繁育学科指导教师手下都有自己的科研项目, 把科研项目与实验教学改革相结合, 把一个科研项目分成若干个小组, 在老师的引导下, 开发学生创新实验的能力, 用科学的理念指导实验教学, 使教学改革的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结语

  动物遗传繁育学科的实验整合, 可以深化教学体制改革, 为社会培养全方位的素质型人才。如果每个学科都能够满足教学改革的要求, 将会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在今后的实验教学中, 应该继续探索, 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井生, 马国辅, 丁威, 等.高职院校《动物遗传繁育》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34) :23-24.
  [2]张永春, 张显华, 高树新, 等.动物科学专业遗传繁育实践教学网络化平台建设构想[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4, (01) :59-61.
  [3]李碧春, 徐琪, 张亚妮, 等.“互联网+”背景下《动物遗传学》教学方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家畜生态学报, 2016, 37 (11) :94-96.
  [4]刘海平, 刘锁珠, 商鹏, 等.西藏高校《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思考和实践[J].家畜生态学报, 2013, 34 (09) :93-96.

点击查看>>动物遗传学论文(8篇无删减范文)其他文章
原文出处:李京坤,尹俊.动物遗传繁育学科实验整合的实践探讨[J].黑龙江科学,2018,9(11):34-35.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医学遗传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