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遗传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医学遗传学论文 >

肱骨结节间沟局部形态解剖分析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发布于:2015-09-02 共1642字
摘要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走行在结节间沟中,有横韧带将其限制在沟内, 因而活动时易受磨擦,尤其是结节间沟的深度、方向和骨质增生等解剖特征发生改变时,使肱二头肌长头腱更易受损。 所以, 提供有关肱骨结节间沟详尽的局部形态资料,对于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1].

  1材料与方法

  取 79 例肱骨,其中左侧 40 例,右侧 39 例,观测肱骨结节间沟; 肱骨标本由中山医学院人体解剖学实验室提供。 测量工具用角规、游标卡尺(精确 0.01 mm)和量角仪。观测项目有结节间沟长度、深度、 水平段与垂直段夹角以及是否存在结节上嵴和内、外侧骨嵴。 结节间沟深以水平段与垂直段交点的深度为准; 结节间沟近端界限为近端最先见到的凹陷, 远端界限为小结节嵴。 经统计学分析,数据用均数 ± 标准差(x ± s)表示。

  2结 果

  79例肱骨结节间沟观测结果 : 结节间沟长左侧(38.7 ± 6.9)mm、右侧(39.6 ± 8.2)mm, 两侧无统计学差别(P > 0.05),合计(39.2 ± 7.6)mm; 结节沟间深: 左侧(4.2 ± 1.8)mm、右侧(4.5 ± 0.2)mm, 合计 (4.4 ± 2.5)mm; 水平段与垂直段夹角 :左侧(117.0 ± 11.4)°、右侧(122.4 ± 13.1)°, 合计(119.7 ± 12.3)° . 结节上嵴出现率 8.9% (7 / 79),内、外侧骨嵴出现率 15.2%(12 / 79)。

  3讨 论

  3.1结节间沟分型

  王之一等[1]根据结节间沟的浅深,把结节间沟分为 3 型, 沟深小于 5 mm 者称浅沟型, 沟深 5mm~8 mm 者称中沟型, 沟深大于 8 mm 者称深沟型。沟深大于 5 mm,肱二头肌腱不易从中滑脱,沟深小于 5 mm 对肌腱约束力变小, 可能是滑脱的一个因素。 本组观察中沟深平均为 4.37 mm,中沟型和深沟型合计占 19.0%, 结节间沟浅深并不是肌腱滑脱的主要因素。 冯金升等[2]观察到右侧结节间沟的深度大于左侧,右侧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受压的程度超过左侧,认为可能与利手的使用差异有关。

  3.2内、外侧骨嵴

  肱骨结节间沟深度与内侧壁之间的角度有明显相关关系,结节间沟愈深,内侧壁角度也愈大;反之,沟浅角度也小。 肱骨结节间沟是肱骨上端非常重要的结构之一,其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与肱骨外科颈关系也非常密切,所以,无论什么原因所引起的肱骨结节间沟正常解剖形态改变,最终都会导致肩关节的活动受限和疼痛[3].本研究表明:内、外侧骨嵴出现率 15.2%(12 / 79),结节间沟内、外及沟底为骨性结构,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在结节间沟小结节处骨质上反复摩擦, 使肌腱发生损伤,最终发生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 因此,对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作药物封闭治疗时, 应注射在结节间沟偏内侧壁处。

  3.3水平段与垂直段夹角

  结节间沟水平段位于近侧,垂直段位于远侧,垂直段较水平段长,二段之间的夹角为 119.7°。 但需指出结节间沟的起始和内、 外侧界限并非很精确,个体之间差异很大。 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水平段与垂直段交界处时,由于弯曲角度较大,极易受到磨损而产生退行性改变, 引发肌腱炎或肱二头肌长头用力收缩时,肌腱即可发生病理性断裂。 水平段与垂直段的角度过大, 肌腱所受的牵拉力越大,与结节间沟底的摩擦也就越太,引起腱鞘炎的可能性就越大;角度过小,则肩关节运动时,肱二头肌肌腱易从沟底脱出。

  3.4结节上嵴

  结节上嵴存在于结节间沟内侧壁上, 出现率8.9%(7 / 79)。 结节上嵴有骨刺形成,底部很宽,延伸到外侧壁,使结节间沟变浅。 骨质增生使结节间沟变浅, 易使肱二头肌长头腱遭受摩擦损伤而发生退行性变,甚至发生断裂。结节间沟是肱骨上端的重要结构之一, 肱二头肌长头腱在肱骨结节间沟有横韧带将其限制在沟内, 活动时易受磨擦, 尤其是结节间沟内的骨嵴、沟底不平和骨刺形成等局部形态发生改变时,就容易造成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损伤, 发生退行性改变,最终导致腱鞘炎或肌腱断裂。

  参考文献:
  王之一, 陈长发。 肱骨结节间沟的解剖学观测及其临床意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91,9(3):151.
  冯金升,石瑾,李义凯。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的解剖学观测及意义。 颈腰痛杂志, 1999,20(4):277.
  初国良,彭映基,冯正巩,等。 肱骨结节间沟形态在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损伤中的作用。 解剖学研究, 2000,22(1):8.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医学遗传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