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社会责任履行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市场制度不完善、资源配置不合理、劳动力供求失衡、立法不完善、内部治理机制不完善、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低以及缺乏职业道德约束等。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履行会计社会责任。
一、企业会计社会责任的概述
1. 企业会计社会责任的含义和内容
社会责任会计的主要是探讨如何有效地维护人类的发展,为企业管理部门、政府以及相关利益人和组织制定决策提供特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会计信息系统。企业会计社会责任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首先,社会成本。社会成本主要是指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能源消耗。社会成本主要包括社会人工成本、土地使用成本、资源损耗成本、环境污染成本以及社会管理成本等部分。其次,社会效益。
社会效益主要是指企业经营活动对社会造成的影响。社会效益内容包括产品效益、创利效益、环境效益、就业效益以及其他效益等。
2. 企业会计社会责任的作用
第一,有助于企业建立良好的形象。深入研究企业会计社会责任的发展状况,充分满足了企业建立良好形象、维护良好信誉的需求。形象和信誉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与企业会计社会责任的履行有着直接联系。认真履行企业会计社会责任,有助于提高企业信誉。第二,可充实市场经济规范,完善监督约束机制。建立企业会计社会责任机制,反映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逐渐形成固定的管理模式,将企业的经营行为纳入到社会监督体系中,有助于督促企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合理调整企业的不良行为,保证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能够稳定、有序地运行。
二、会计社会责任很难履行中存在的问题
1. 宏观方面的问题
第一,立法不完善。我国政府部门虽然针对社会责任缺失行为制定了相应处罚规定,但是关于社会责任的法律体系和处罚体系不完善,未制定细化可操作的细则,从而导致许多企业存在逃避社会责任的心理,在对社会责任缺失问题上占据主动地位。立法是执法的基础,执法是立法的保障。缺乏立法和执法,则容易引发企业不道德行为。
第二,缺乏统一披露制度。目前,我国企业每年都要公布其社会责任报告,但其公布内容缺乏可比性,也未制定统一的信息披露制度。披露制度不完善导致企业有可趁之机,企业在公布社会责任报告时,只公布对企业有利的会计信息,对不利会计信息,如职工福利、环境污染等情况隐瞒不报。
2. 微观方面的问题
第一,管理者徇私舞弊。我国已经进入了市场经济新阶段,会计工作逐渐与国际接轨。但是会计人员的思想理念比较落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管理者占有企业一小部分财产,他们不满意自己的收入水平。高层管理人员拥有很大的权利,而企业内部为制定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徇私舞弊创造了有利条件。
高层管理人员存在会计人员和股东之间,其社会责任不足。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采取中央集权方式进行会计管理,从某种程度上看,会计信息满足了国际利益,基本履行了会计社会责任。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虽然国家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监督会计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但是当高层管理者的利益遭到损害时,他们就会滥用职权、消极怠工。由于在实质上缺乏监督者,放纵了代理人的失职。
第二,内部治理机制不完善。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直接影响着内控制度的建设和运行。我国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给企业逃避责任、隐瞒会计信息制造了机会。如果企业的不法行为侥幸没被发现,企业会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另外,造价成本低,能为企业管理者创造较高的经营业绩。如果企业隐瞒影响较大事项被外界知道,如果这些事项没有引发严重的社会后果,对企业也不会产生巨大损失。受到利益的诱惑是企业没有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原因。我国企业数量大,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不履行社会责任被发现的可能性非常小,导致企业频繁出现不法行为。
第三,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约束。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直接影响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提高。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使人的私欲不断膨胀,有的会计人员违背会计行业客观公正的规范,在利益的驱使下,隐藏、伪造、损毁会计信息资料,甚至以身试法。会计人员定期向外部提供会计信息,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依据。但是仅仅通过会计准则来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是不现实的。因为在短时间内会计制度是保持不变的,人的思想是不断变化的,经常能找到会计制度中漏洞。由此可知,对于会计人员而言,会计制度和程序的约束是次要的,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是保证企业履行社会职责的根本途径。
第四,利益相关者监督不到位。让利益相关者相互监督是保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根本办法。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股东、职工、政府以及债权人都投入了专业化资产,这些投资者都面临着一定风险,他们也是企业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拥有者。实际上,他们过于关注财务报表,这些投资者还未深入分析企业经营过程中潜在的问题,不了解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
这种监督方式收效甚微,不利于监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同时,政府相关部门监督不到位,社会责任评价标准不具体,未建立完善的社会责任审计体系,媒体舆论监督不强等,许多地方政府人员不了解社会责任,对企业情况也不甚了解。如果企业故意隐瞒会计信息,审计机构也未发现其中不合理之处,会导致这种监督方式流于形式。
第五,相关责任人素质不高。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会计人员扮演着两个角色:代表国家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监督;代表企业对其经营状况进行监督。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人员代表代理人对企业的经营过程进行监督。会计的双重身份简化成单一代表身份。会计人员身份的转变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在企业内部,随着代理人权力的不断扩张,逐渐演变成滥用职权,会计也慢慢进入了代理人权力威胁领域。
如果会计人员仅仅依靠自身的道德素质是很难履行其社会责任的。虽然我国相关部门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来完善会计制度,在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和有效性方面有着积极作用,为国家制定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但是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是由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决定的。
由此可知,企业代理人的道德素质直接影响着履行社会责任。
受命于代理人的会计在政治、经济和道德等方面完全依附于代理人。换言之,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平和代理人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从某种程度上看,会计人员和代理人处于同一水平。所以,经常出现如下情况:会计人员提供给代理人的是真实的会计信息,提供给外部人员的是虚假的会计信息;会计人员和代理人从自我经济利益的角度,误导外部投资者,获取额外的经济收入。
三、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措施
1. 宏观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第一,加强会计社会责任立法和执法建设。完善会计社会责任体系建设,加大执法力度。企业不会自发成为道德高尚的公民,只有在激励机制和外在约束力量的作用下,才能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我国需要不断完善《公司法》《证券交易法》和《会计法》等法律法规,明确定义社会责任,强化企业应负的社会责任。在刚性约束下,增强会计人员的社会责任法制意识,保证社会相关利益者参与到会计制度制定工作中,建立科学的会计制度,界定社会对会计的要求。
第二,在会计准则中增加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披露要求。
我国 2006 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已经对企业社会责任大部分内容进行了计量、确认、披露和报告。但是我国社会责任报告还未形成规范的形式,过于侧重定性分析,很少进行定量分析,应付心态比较明显。因此,需要根据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特征,从会计确认基础、会计本质、会计计量模式、会计报告和披露以及会计要素等方面,完善会计理论框架。
在会计准则中增加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披露要求,从而提高社会责任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第三,国家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社会责任分析体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是世界发展趋势。建立科学的社会责任分析体系,有助于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了 ISO14000(环境)、ISO9000(管理)和ISO26000(社会责任),世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提出了《跨国企业行动指南》,全球盛行企业社会责任之风。
所以,我国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各部门加强合作,尽量建立一套完善的企业社会责任法律体系。该体系规定了企业必须履行相关社会责任、会计核算方法以及对外报送形式和流程,并在会计实务中付诸行动。另外,为了保证企业能自觉披露会计责任信息,需要建立一套与我国国情相符的社会责任信息分析体系。
2. 微观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第一,完善企业内控机制。内控制度主要是指企业为了保证资产的安全,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制定的政策贯彻落实,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实现制定的经营目标,在企业内部进行自我调整、约束、控制、规划和评价的一系列程度的总称。企业需要加强内部控制,认真履行会计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包括制度和机制两个方面,内部控制机制包括以下四个层次:职工自律、监督部部门和设计委员的控制、监督、检查和指导;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监察部门对各业务、各部门的控制和监督;部门各级主管的监督和管理。
第二,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近几年,我国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会计人员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作用更加突出。一方面,企业会计人员的职责是全面确认、记录、计量企业经营活动,披露企业经营成果、财务情况。另一方面,会计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以及改善内部激励机制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帮助企业管理人员认真履行经营责任,帮助其达到预期经营目标。提升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是会计信息可靠真实的保障。因为会计人员在进行信息计量时,需要进行不确定的判断和估算。
报表中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的计量难度更大,很难准确判断,这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要求更高。会计人员应该保证会计信息可靠完整,将误差降低在合理范围内。由此可知,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和道德素质,这样有助于帮助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第三,建立完善的外部监管机制。外部监督机构需要加大对企业会计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监督力度,避免监督机构在监督过程中出现监督权威虚置问题。我国外部监督机构已经设置了专门工作组,对企业会计履行社会责任情况进行法律监督,加强执法检查,并开展各种企业会计社会责任监督活动。例如,我国各级政府近几年已经加大对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卫生保护和劳动安全等方面的检查力度,对外商企业和私营企业进行强有力的执法监督,大力查处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企业和个人;全国人大在环境保护和监督机构执行《劳动法》法律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不断改进外部监管机制,加强企业自律和内部控制管理。
第四,优化股权结构。优化股权结构,能平衡相关利益者的权益,规范企业治理。很多人认为控股股东是解决管理层和股东间代理问题的有效措施,但是过于分散的股权造成企业内部人员对企业的控制,股东监督过于普遍,管理层利用不对称信息,导致利益相关者蒙受损失。因此,当股东股权集中到一定程度后,能对股东有充分的监督权力,甚至可以参与到企业管理中,解决了企业控制权和所有权分离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股权过于集中,容易损害企业小股东的利益。
第五,培育机构投资者。培育机构投资者,优化企业股权结构。机构投资者将单个机构和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是这些投资者的投资主体。机构投资者拥有雄厚的资金,且投资经验丰富,不仅具备规模效益,还具备外部独立性和公开性。在进行企业合并和重组、派遣或改组董事会、改变企业经营政策和方针等方面,参与企业重大决策,体现自己的意志。机构投资者在优化投资者主体结构、引导中小投资者投资、规范市场、提高股市稳定性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四、结语
为了保证企业能够认真履行社会职责,需要加强会计社会责任立法和执法建设,在会计准则中增加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披露要求,国家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社会责任分析体系,完善企业内控机制,建立完善的外部监管机制,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优化股权结构,培育机构投资者。
参考文献:
[1] 蒋怡雯 . 国外银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经验与启示--以美国银行业为例 [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4(3)。
[2] 李琼 . 浅析管理者特征对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影响[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4(7)。
[3] 朱静 . 关于我国彩票业实施社会责任会计的思考 [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