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语言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应用语言学论文 >

关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体育语言翻译研究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发布于:2014-09-15 共1740字
论文摘要

  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体育成为不同国家间人们交流的重要方式, 如世界奥林匹克体育会。因此,研究中国体育语言翻译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我们向外国朋友介绍中国传统体育时,必须讲究翻译技巧。否则就会出现理解偏颇进而导致文化交流的不顺畅。 出色的翻译技巧不仅能够实现信息交流的充分性, 同时能够同译入语与译语读者相适应。

  一、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简要回顾

  尤金·奈达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是功能对等理论的创始人。鉴于翻译是什么的问题, 奈达提出 “翻译是用最恰当、 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马会娟,2003)。 奈达的翻译模式如下图所示:

论文摘要

  注意:A 和 B 分别代表源语和译入语,X和 Y 分别代表源语和译入语的核心层级。

  二、基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体育语言翻译研究

  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中, 有三点值得译者特别注意:语义对等,社会文化对等,以及对于翻译交流功能的强调。因此,在体育语言翻译的过程中, 社会文化背景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此外,社会文化对等这一原则要求译者掌握源语和译入语社会文化状况, 历史背景, 对两国文化都有深入的了解。 只有这样, 译者才能实现我们上文所提到的体育语言文化在译语国家重建的过程。

  这里,考虑到体育语言的交际功能,语义对等以及不同国家社会文化的不同, 体育语言翻译研究策略可分为两类: 一种是适于通常情况下的策略, 另一种是特殊场合下必须考虑的、必要的翻译技巧。

  (一)对应翻译

  对应翻译策略是指在译入语中采用与源语表达方式相似的表达方式, 不仅要实现语义相似,同时实现情感上呼应效果的相似(林建冰,2003)。 这种翻译策略广泛存在于中国体育语言文化翻译中, 因为它克服了文化上的障碍。 同时, 基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中的“社会文化对等 ”原则 ,对应翻译策略实在不失为体育语言文化翻译中的优秀的翻译技巧。

  例如,当人们谈到一场足球比赛的时候,有人可能会提到:“要是我去踢前锋, 肯定不会是这个结果”,另一个人随后就会笑到:“你是事后诸葛亮啊”(张海琳,2009)。这里,“事后诸葛亮” 可 以 被 翻 译 为 “Monday-morningquarterback”, 这来源于 20 世纪 30 年代 ,当时美国公民在谈到上周的美式足球比赛时通常会使用这一用法来表达这一效果。 四分卫是一支美国足球队的核心。 因此,“Monday-morning quarterback”与中国的 “事后诸葛亮 ”

  表达如出一辙, 无论是在意义上还是在情感上都能实现相似的结果。

  (二)修辞手法的运用

  中国体育语言有其自身的特点, 我们在进行翻译的时候,为了实现功能对等,应该适当运用修辞手法。例如,“大圣驾临洛城” 使用的就是双关技巧 (简丽华,2006)。 因此, 可以将其译为“Sun, rise in Los Angeles”。 这里,孙不仅指孙悦的姓,同时表明他的前途像阳光一样光明。这句话着实翻译得很出色, 恰恰符合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内容。

  (三)特定场合下的灵活翻译处理技巧

  在一些特殊的情形下, 我们对中国体育语言翻译作出灵活处理, 从而在译语环境中实现与源语环境下同样的效果。例如,人们在看足球比赛的时候会喊道:“球进了, 进了, 进了, 进了……”(柯发春,2009),他们想要分享他们的快乐和幸福。 因此 , 译者在翻译的时候 , 可以将其译为“goooooooooal! ”而不是“goal! ”尽管此处语言的翻译并不足够正式,但却足够符合场景。

  尽管在翻译领域有很多翻译技巧, 但要真正寻找到适合中国体育文化翻译的翻译技巧并不容易。 由于社会文化因素对体育语言影响很大, 出色的中国体育文化翻译需要译者广博的知识以及灵活多变的翻译策略。

  基于本文研究可以发现在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 译者寻找到合适的中国体育文化翻译策略变得相对简单起来,同时,翻译批评者和读者也可以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的原则对译者的翻译作出批评。

  然而, 尽管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把握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同时,译者必须与时俱进, 了解当下体育文化发展的趋势。只有将他们结合起来,译者才能翻译好体育语言,促进中外体育文化交流更加顺畅,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体育文化。

  参考文献:
  [1]马会娟.奈达翻译理论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简丽华,徐华玲.双关翻译中的功能等值[J].怀化学院学报,2006(7).
  [3]柯发春.从北京奥运会体育术语的翻译看中色英语的发展[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9(1).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应用语言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