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科权威性手册的出版,在某种意义上标志着该学科达到了相当成熟的程度。文体学和叙事学均借鉴语言学方法来研究文学,是相互关联的交叉学科。尽管文体学在欧陆起步较早,但英美文体学和诞生在法国的叙事学几乎同时兴起于20世纪中叶。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同步发展后,2009年,第一部《叙事学手册》(Hühn et al.)由Walter de Gruyter出版社出版;2014年,两部《文体学手册》将分别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和Routledge出版社推出。后两部手册代表了文体学的新进展,也标志着文体学这一学科的进一步成熟。此前,我收到剑桥大学出版社的邀请,希望为剑桥版《文体学手册》写几句推荐的话印在该书的护封上。虽然我是Routledge《文体学手册》的撰稿人之一,两部《手册》在某种意义上有一种竞争关系,但在浏览了剑桥发来的书稿后,我欣然接受了邀请,因为这确实是一部难得的文体学权威参考书。本文对剑桥版《文体学手册》做一介绍。
1.内容简介
本书除绪论和后记外,共有37篇文章,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作为学科的文体学”共六篇文章,从不同角度论述文体学这一学科。
第一篇文章“文体学的理论和哲学”,由Michael Toolan撰写,阐述文体学学科基础的知识、原则、假定和方法。第二篇文章“文体学的工具箱:方法与学科分支”出自Katie Wales之手。这两篇文章形成一种互补关系。前一篇针对有人持有的文体学重分析、缺理论的观点,着力说明文体学不乏理论和哲学基础。
然而,文体学确实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在高等教育中能为学生提供分析文学文本的方法和工具,因此后一篇把“工具箱”放到了标题里,力求阐明文体学的实用性。就文体学的工具而言,计算机方法在近二十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
第三篇文章“文学语言学中的计量方法”,由语料库语言学的领军人物之一Mi-chael Stubbs撰写,专门评介了相关计算机方法,这与通常的文体分析方法既形成对照,又构成一种补充。接下来的三篇论文分别以“作为修辞学的文体学”、“作为应用语言学的文体学”和“作为文学批评的文体学”为题,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文体学的性质和特点。
第一篇追踪了修辞学在古代的发展,讨论了修辞学向文体学的转向,廓清了修辞学的不同分支与文体学的不同关系。第二篇以问答形式讨论了文体学与应用语言学的关系。第三篇聚焦于文体学与文学批评的关系,从两个学科的历史发展入手,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了文体学与文学批评的关联及两者之间的差异。
第二部分“文学概念和文体学”共八篇文章,集中关注文体学与文学批评的关系,旨在从文体学的角度对一些重要的文学概念进行新的探讨。从这一部分开始,每篇文章基本上都按这样一种模式走:总结评价以往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新模式或新观点,并通过实例分析来具体说明问题。
第一篇文章以“文类”为题,提倡将文类视为文化语境中的交流形式或社会实践。该文评介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历史语用学,特别是文体学对文类的研究,着重于文类的交流和社会功能,关注文类在历史语境中的文体形式变化。第二篇文章阐述“暗指”和“互文性”等概念,讨论如何看待和区分文本间的相互关联,探讨作者对互文关联的生产和读者的接受,并阐述互文关联的相关功能和在具体文本中的复杂性。第三篇文章“生产和意图”,回顾了历史上关于作者意图的讨论,追踪了批评范式如何收纳或排斥作者意图,并通过分析比较一个作品不同版本的文字选择来具体探讨作者意图。第四篇文章聚焦于“人物塑造”,首先简评对文学人物性质的四种不同看法,赞同认知研究将人物视为读者头脑中的再现,然后通过一系列实例分析,详细评介了Culpeper(2001)研究人物塑造的认知文体学模式。第五篇文章以“声音”为题,但关注的并非人物说出来的话,而是人物思维活动的语言再现,即人物的思维风格(mind-style)。由于读者看到“声音”,会自然地想到人物或叙述者说出来的话,该文的题目可能会让读者产生误解。第六篇文章以“叙述”为题,讨论的却并非叙述者的叙述,而是读者如何以不同方式对叙事文本(尤其是故事情节)的互文性加以阐释。在英国,叙事学不像文体学那么发达,因此不少英国文体学家将叙事学视为文体学的一部分,或者两者不加区分,但该文侧重叙事学。第七篇文章聚焦于“陌生化”,指出这一俄国形式主义的概念对当今的认知文体学研究依然有较大影响。该文结合实例分析,从(不同)读者认知的角度阐明了各种陌生化的文体技巧。本部分最后一篇文章“意象的强度和构造”,从认知文体学的角度重新探讨了“意象”这一传统文学话题。
第三部分“文体技巧”共九篇文章,讨论了文体学的各种技巧。
第一篇是“语音文体学与书面文本”,探讨书面文本中的语音技巧,尤其是副语言的声音特征的文体效果。第二篇为“语法结构”,借助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讨论语法结构如何在文学文本中产生意义。第三篇文章以“语义韵律”为题,采用语料库文体学的方法,对语义韵律展开研究。第四篇文章“行动与事件”主要采用韩礼德的及物性模式对行动和事件在文学作品中的再现进行探讨。第五篇文章“语用学与推断”,探讨推断过程的性质,评介相关语用学理论,讨论如何在文体分析中应用这些理论。第六篇为“隐喻与文体”,区分不同种类的隐喻与文体技巧的不同关系,借用语料库探讨了“有意”和“非有意”使用的隐喻在不同文类中所出现的频率,并对诗歌中的隐喻展开了文体分析。第七篇文章“前景化、埋藏与情节建构”聚焦于情节构造中对故事事件的前景化和背景化处理,探讨其产生的特定效果。第八篇是“对话分析”,聚焦于如何分析小说和戏剧中的对话,关注人物对话与人物思想的关联。本部分最后一篇文章对文学作品中的“气氛”和“语气”展开了文体分析,并探讨读者的相关认知效果。
第四部分“语境中的文体体验”共八篇文章,旨在探讨读者的阅读体验。
第一篇以“象似性”为题,区分了不同种类的象似性,主要分析了文学语言中的拟象象似性。但该文没有特别关注读者的阅读体验,与该部分的主题有所脱节。第二篇论文“伦理”则较好地呼应了“文体体验”。该文采用文本世界理论,对读者在阅读小说时所涉及的伦理问题展开了认知诗学分析。第三篇文章“虚构性与本体”涉及一个新文类,即以手机小说为研究对象。读者手持手机,根据电话指示以及与叙述者在电话里进行的交流,在城市里边走边在具体的环境里建构故事。这一文类在某种程度上模糊了虚构和现实的界限。该文采用了文本世界理论,对读者生动的阅读体验进行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分析。第四篇以“情感、感情与文体学”为题,集中分析了读者在阅读文学文本时的情感体验。尽管自从认知转向以来,读者成为不少文体研究者的关注对象,但一般关注的都是读者的阐释,较少关注读者的情感。第五篇文章“叙事结构”,评介研究叙事结构的不同方法,区分了核心结构成分和非必需的结构成分。然后聚焦于对一个轰动的谋杀事件的不同报道,详细比较了维基百科两个不同记述版本的不同叙事结构。第六篇以“表演”为题,将注意力转向了文体学家以往较少关注的戏剧表演这一范畴。该文采用概念整合理论,对实际演出和观众的认知行为展开探讨。
第七篇以“阐释”为题,针对有的认知研究过于重视读者个体阅读的做法,强调要重视以共识意义为基础的“阐释”,并提出了一个分析语言共识意义的模式。第八篇是“历史文体学画像”,探讨历史文体学的性质,强调文体学家应关注文体分析所涉及的概念和方法在历史语境中的变化。该文以人物研究为例,说明“人物”在历史上曾经历了影响深远的变化,指出这如何影响了此后对人物的文体研究。
第五部分的标题是“文体学的拓展”,共有六篇文章。
第一篇“媒体分析”,评介了“媒体文体学”的性质、特点和方法,介绍了媒体向新媒介和多媒态的发展。该文的分析对象是互动对话型的采访和一个在推特网上发的引起了官司的帖子。第二篇题为“广告文化”,以推特网上微博客广告引发的争议开篇,将注意力引向了21世纪的网络等社会媒介的新的推销方式———不仅语篇形式变了,发话者与受话者关系也出现各种复杂变化。该文指出以往研究广告的各种方法(包括语用的、认知的)不再适用于当今的数字时代,并探讨当今新型的推销语篇的性质和特点(包括所属文类和逼真性)。第三篇关注的是“政治文体”。该文比较古典修辞学研究的政治文体与当今符号学方法所研究的政治文体,介绍语料库“关键词比较分析”的方法,并采用这一方法分析了时任英国首相的政治演讲。第四篇文章“关于人物关系的文体学”对文学作品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展开了文体分析,聚焦于人物关系体现出的性别政治。第五篇“翻译中的文体学”,强调文体学在翻译研究中的重要性,并对一首唐诗的英译展开了文体分析。最后一篇论文“关于日常交谈的文体学”转向了日常交谈,通过对小组交谈的具体分析,说明细致的文体分析有助于理解社会交往。
在本书的结语部分,两位主编探讨了文体学的学科性质、学科地位、在世界上的发展范围,并对其未来发展做了展望。
2.简评
本书特色鲜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独具匠心的编排。本书正文五个部分突出了文体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存在,体现出对文体学与文学之关系的重视,对读者阅读体验的强调和对文体学新拓展的关注。与以往文体学论文集按文类或流派编排的方式相比,本书的编排显示出更强的学科掌控能力。
第二,学科意识增强。本书在结语部分阐述的中心论点是:文体学不再是语言学与文学之间的交叉学科,而是发展成了一个独立的学科。但两位主编在这一点上看法不尽相同。Peter Stockwell在结语中不仅强调文体学已经成为一个独立学科,而且认为以前也不应该把文体学视为语言学与文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反过来,他认为既然文学从广义上说是由语言构成的,“文学研究应该首先被看成是应用语言学的一种特殊形式!”他进而提出,既然文学研究借鉴历史、社会学、经济学等等,文学研究才是跨学科的。
Sara Whiteley在结语中表示同意现在把文体学视为独立学科,但她指出文体学家依然非常关注语言学、心理学、认知科学、教育学等领域的新发展,注意加以借鉴,而且“最引人入胜和最富挑战性”的文体学研究依然是跨学科的。笔者更赞同这第二主编的立场。我们知道,在文体学诞生之前,文学和语言学已经是两个独立存在的学科,文体学将语言学应用于文学研究,构成两者之间的桥梁,成为一种新兴交叉学科。的确,文体学在今天获得了更加独立的地位,两部《文体学手册》即将面世就是明证,而且英国的本科生已经能够获得文体学学位。但是,文体学作为交叉学科或界面研究的性质并没有改变,这是文体学的学科特点和学科优势。具有反讽意味的是,尽管第一主编强调文体学已经不再是交叉学科,本书第一部分“作为学科的文体学”
的首篇和末篇文章却都强调文体学是处于语言学与文学这两个更大学科中间位置的交叉学科。首篇文章的最后一节以“学科的成熟”为题,但仅仅说明:与以往不同,文体学家不再是被动地等待语言学模式的诞生来加以应用,而是面对文学文本复杂的语言现象,“比过去更加愿意对所采用的语言学模式加以修正和补充”。我们从这样的论述中看到的是一个更加成熟的交叉学科。
第三,多方面的新拓展。本书单辟一部分来探讨文体学的“拓展”(exten-sions),这在文体学论文集中属于首创,在叙事学等其他相关领域的论文集中也难以见到,这说明本书主编对文体学新拓展的重视和强调。仔细考察,就可以看到本书在以下多个方面的拓展:(1)拓展到新媒介、新文类和多媒态,推特网上的微博客广告、维基百科的记述和手机小说成为有的文章关注的中心。“媒体分析”一文在结尾处特别提问:当我们面对新的“时移”(time-shifted)和“按需点播”的社会媒体的时候,媒体文体学需要关注什么新的问题?(2)拓展到新的文体分析范畴,如“语义韵律”。(3)拓展到同一范畴中以往被忽略的方面,如在语音文体研究中关注书面文本中副语言的声音特征,在戏剧文体分析中关注舞台上的演出和听力受损的人观看字幕的情形。(4)将文体学研究拓展到对一些文学概念的探讨,如以专文讨论“文类”、“暗指和互文性”、“生产和意图”等文学概念。(5)拓展到叙事学的范畴。“前景化、埋藏与情节建构”一文聚焦于对情节中事件的安排处理。(6)拓展到对文体学分析的反思。“历史文体学画像”一文指出以往对人物的文体分析忽略了“人物”这一概念在历史上的变化,并提出了纠正措施。(7)将对文本的关注拓展到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广告文化”一文着重探讨广告文化在新世纪的变化所涉及的相关社会问题,该文在结尾处还特别提出要关注文本的作者身份和所有权,要关注对公开和私下之间界限的侵蚀,还要关注民众对自己日常生产的文本所能控制的程度。
第四,读者针对性强。本书第二部分特别针对文学领域的读者,把文体学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方法来探讨;与此相对照,第三部分针对应用语言学领域的读者,聚焦于如何把语言学应用于文学文本分析。针对不同的读者群,来撰写一本书的不同部分,这在以往的学术论著(包括论文集)中很少见。
第五,语料库的方法受到重视。本书不少撰稿者注意利用计算机,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了语料库的方法。当今,语料库文体学发展势头旺盛。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反讽”等微妙的文体效果,语料库的方法很难施展。
第六,行文方式新颖。本书的结语和第一部分第五篇文章效仿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对话,采用了对话形式。把传统的系统论述改为互动性和合作性更强的对话,突出了问题意识,对相关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也增强了可读性,容易抓住读者的注意力。第三部分第三篇文章由两位作者撰写,其中一位根据另一位的理论模式展开文本分析,后者则依据自己的理论对分析加以评论,这种对话型的讨论更有利于读者掌握相关分析方法。
文体学在西方不少国家一直发展势头较旺,在新世纪更加受到重视。英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是国际文体学研究的中心。
2014年剑桥大学出版社推出的这一《文体学手册》,体现了文体学的兴旺发达和日益成熟。该手册从编排到选题,从理论模式到实际分析,从读者考虑到行文方式都有重要创新和拓展,对我国文体学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我国翻译理论学者胡庚申在2004年出版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一书中,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关于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等基本思想引入翻译学理论研究中,考察了翻译中的适应选择行为,同时阐述了相关研究对翻译理论的宏观解读,进而梳理达尔文所述自然界的适应/选...
一、引言中国近代史进程中,1861一1901年的洋务运动即是一场近代化运动(夏东元,2010:1)。在翻译史研究中,已有洋务派翻译主张的评述,认为尽管洋务运动失败了,虽然洋务派具有不可救药的局限性与反动性,但是他们重视翻译、提倡学习外国的见解还是值得肯定的(陈...
1语境马林诺夫斯基(转引自F.R.Palmer,1981)曾经说过:语境是决定语义的唯一因素,语义一旦脱离了语境就不复存在了。由此可见,语境对于语义的定位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虽然奈达曾经指出翻译即译义,即强调语言功能的核心是意义。然而,众所周知,任何孤...
余华是目前我国在国际文坛声望最高的作家之一,是中国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他的作品已经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深受英、法、德、意、韩等国读者的喜爱.2004年,余华在法国被授予法兰西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作者曾通过中国知网查找余华资料,当搜索余华并点击进入...
一、引言1.1汽车品牌翻译的重要性品牌,也称作商标,是指用于区别其他企业同类产品的名称、图案或符号,主要包括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倪宁,2004)本文中汽车品牌翻译主要是指品牌名称的翻译。作为企业形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品牌是各企业争夺世界市...
一、引言作为古典文学四大名着之一的《水浒传》在一百多年前进入了德国人的视野。由早期的片段翻译,到对原着的完整再现,都需要译者付出辛勤劳动,以保证原语文化为译入语读者所了解。在《水浒传》德语的几个版本中,读者群最为广泛、再版数量最多的是德...
一、引言自从互联网在20世纪60年代诞生以后,网络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网络已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后的第四媒体。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12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
一、引言寻求等效(equivalence)是翻译实践活动的一个中心问题,也是众多学者纷纷撰文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奈达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理论,后来用功能对等替代了动态对等,但他同时提出功能对等的翻译,要求不但是信息内容的对等,而且,尽可能的要求形式对等[1]13。在...
一、引言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举足轻重的产业,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营销离不开宣传,而旅游资料在吸引游客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提高旅游资料的翻译质量迫在眉睫。成功的翻译需要恰当的理论指导,旅游翻译也不例外。鉴于英汉语文本具有不同特征,而汉英1...
一、中国传统译论之化境论中国传统翻译理论深受中国哲学天人合一论和中庸思想的影响,意蕴深邃,凝聚着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的思想结晶和话语特征,体现了醇厚的理论魅力,是中国传统译论之精华所在。以神似、化境为代表的审美境界,其核心价值是美,追求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