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运用语言来对事物进行形象的具体或抽象表达,广大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通过作者的描述从而在自己的脑海里进行想象和描绘.面对一部作品,不同的读者由于其客观的社会阅历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而有不同的感触认识,作者在作品中运用模糊语言以及其他的写作方法,增大阅读者的想象空间和视野,这样就可以引导读者在阅读时产生更加真切的体验.文学语言的模糊性质是自然语言的通用属性,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有广泛应用.此外,中西方人们都有思维模糊性的特点,由此看来,模糊性是人们交往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可以看出语言模糊性在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和发展方面的重要性.
一、文学作品的模糊翻译背景
模糊语言是指其内涵和外延都具有不确定性的、朦胧性的语言.相比精确语言,模糊语言在应用过程中更加灵活多变,具有很强的概括性.这些特点体现于模糊语言在应用过程中意义的多变.模糊语言的翻译,是说对于作品中的各种模糊语言,译者需要根据不同的语境,确定作者所要表达的含义.比如,汉语中有很多的四字成语,而在翻译成英语时,模糊语言的翻译很重要.像和气生财这个词,英文翻译是 "Harmony brings wealth",这也证明模糊翻译在生活中十分常见.当然,这种翻译也和译者地位以及文学作品的被承认度有关,译者地位越高,其威望和影响力就越高,相应的在翻译时需要顾及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影响越少,这样译者就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文章背景及其作者的理念来进行翻译.
而文学作品的被承认度也是模糊语言翻译的一大影响因素.《简·爱》是 19 世纪英国着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之一,通常情况下我们将 《简·爱》看做夏洛蒂·勃朗特 "诗意的生平写照",也就是说这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它主要讲述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这部小说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但同时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使用模糊翻译后的作品,保留了原作中浓郁抒情的写作方式,注重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这种写作手法拉近了不同时空读者的距离,使得读者能够深入其中,与这个敢于抗争的主人公一起追求平等自由,追求爱与幸福,追求美好生活.也从侧面表示出在翻译某本书籍时,这本书的被承认度越高,译者对这些模糊语言的把握度就越高.
二、文学模糊语言审美特点
文学模糊语言具有内在美、得体美、形象美三个方面的特征.接下来从这三个方面具体地介绍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特点.
( 一) 文学作品模糊语言的内涵
语言交流的事实证明,内在美是语言交流过程的最高境界.在文学作品中注重语言的内在美,并通过逐渐锻炼,能够把多种模糊修辞方法运用得自觉且恰到好处,使得语言交际饱含内在意蕴,可以让语言交流变得生动活泼,同时给人以审美的愉悦感.
比如在莎士比亚的 《哈姆雷特》中,"to be,ornot to be" 六个单词已经成为永恒的经典,无数的读者揣测着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无数的译者试图精确地翻译其中的含义,原作者莎士比亚可谓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他笔下的王子殿下是忧郁而焦躁的,这本身就给翻译带来了难度,只能运用模糊翻译来体现内在美,避免原汁原味的作品 "变味了".
( 二) 文学作品模糊语言的得体性
在很多交际场合,由于谈论话题涉及的范围、语言环境和话题背后诸多关联因素的影响,大家都会尽量使用模糊语言来最大限度地满足各方的实际交际意图.由此可知,模糊语言的得体美,可以让交际变得婉转得体.
在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译者运用灵活而优美的词汇 "安静地睡着了"和 "永远地睡着了",这两个短语恰当地表达出了恩格斯对于伟大思想家马克思的仰慕和崇敬之情,也深刻地描述出恩格斯对于马克思这位好友离去所表现出的震惊和难舍.对于马克思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以至于这种与世长辞让人那么难以预见并接受,造成了作者心理的剧变.这种丰富的思想内容的表达要靠得体的模糊语言,来将这种政治性、思想性传达到位.
三、模糊语言的翻译方法及文学鉴赏
( 一) 主要翻译方法
模糊语言的翻译有不同的方法,包括增译法、减译法、阐译法、重译法等,这些翻译方法的应用使得文章在翻译过程中句式更加灵活多变,传达的意思更加完整而形象,方便读者更好地读懂原文,也方便了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互相融合、互相补充.接下来,主要介绍增译法和减译法.
增译法是指在翻译的过程中为了让译文更加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或语法或者为了让表达更加丰满、形象,增加一些词语进行补充.如将汉语中的一些成语或者古诗翻译成英文的时候,为了使译文更加易于读者理解,译者将会避免使用一些成分不完整的句式或者不符合表达习惯的意象,对一些作品中的句式或者缺少的成分进行补充.而西方的俚语在翻译成中文的时候,由于缺乏固定的连接词或者量词,需要译者在翻译时对其进行适当的补充.
减译法则是与增译法相互对立的.在翻译过程中,通过删减一些在译文中已有其意义或者在译文中不用说明读者也能体会的词语,简言之就是删去一些使译文变得啰嗦、冗长的词语,从而使得行文更加流畅,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和理解水平等.也有的是因为一些原因而运用这种方法来符合当时的文化潮流或者掩盖某些不愿让外国读者读到的内容.
( 二) 文学翻译鉴赏
英国女作家 J. K. 罗琳创作了系列小说 《哈利·波特》,共有 7 部.该系列小说被译成近七十种语言,在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销量达五亿多册,位列史上非宗教、市场销售类图书首位,是近现代影响深远的一部作品. 《哈利·波特》系列共有七部,其中前六部以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为主要舞台,描写的是主人公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六年的学习生活和冒险故事.第七部描写的是哈利·波特在校外寻找魂器,并消灭伏地魔的故事.
这个人物惊诧文学江湖,让数不清的读者为之倾倒,这不得不说是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罗琳这个富有想象力的魔法妈妈带给了无数人欢笑与泪水,更带给了全世界的哈迷一个美丽的梦,让世界文学进入新的潮流.
这部作品是英国当代具有魔幻色彩的现实主义名着,被我国的众多翻译大家译为了中文版,供读者阅读.其中主人公的姓名也具有深意,比如宾斯教授 ( Professor Binns) ,Binns 发音很接近 Been,在英文中是动词 BE 的过去分词形式.这位教授是霍格沃茨现任的唯一鬼魂教授,教的是最枯燥的魔法史,也的确是过去式了; 布赖恩 ( Brian) 来自爱尔兰语,是 "力量、美德"的意思,它也被用来指爱尔兰男子.这个单词高度概括了主人公 "伟大"的两个方面---能力与德行,同时也很可能暗示着布赖恩的爱尔兰血统.
从另一方面说,这部作品起初是为了孩子们而创作,可以说是一部儿童文学,因此非常注重对于爱、友情、勇气等方面的情感描写,这是对于一代人童年的影响.我们喜欢冒险,喜欢魔法,为那些稀奇古怪的魔法生物疯狂,还有会飞的汽车,能够回到过去的时间转换器,可以进入别人记忆中的冥想盆……如果说那些让人着迷的神奇事物不过是书中用来点缀或增添美味的作料,那么似乎与实不符;在哈利·波特的故事里,魔法和神奇从来只是附属物,而真实的生活才是主角,它从魔镜中反射出奇幻的色彩,但是本质却不曾改变.当第七部完结的时候.看到过一句十分伤感的话: "感谢罗琳,让我们用十年的时间忘记,我们永远是麻瓜."罗琳把构造的世界和现实相连---即使是二十多年前的现实.
而在哈利·波特带来的几十年中,罗琳给了少年们一个虚构在脑海中的记忆---让读者相信,在这十年当中,做梦也好,幻想也好,我们曾经目睹了一个英雄的成长,经历了一场伟大的战争.这是一部宣扬爱而又超越爱的着作,在全世界的译文中,我们见证了模糊翻译的力量,我们看到了跨越时空的美.
结 语模糊语言是自然语言所具有的基本特性之一,在实际的应用中,如何正确使用模糊语言有时候关系着能否处理好一件事情,而对于模糊语言的翻译,只有译者有足够的相关知识,才能正确理解和准确翻译模糊语言.虽然模糊语言翻译有一定的难度,但这却是英汉互译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在翻译相关作品时,科学地运用模糊理论和技巧进行仔细观察和琢磨,才能译出高质量的作品供读者欣赏.
[参考文献]
[1]唐华. 模糊语言的价值[J]. 文教资料,2006( 01) .
[2]马汉东. 模糊翻译的相关研究[J]. 北方论丛,2000( 03) .
[3]刘再亮. 试论翻译的模糊性[J]. 山东大学学报,2010( 06) .
[4]刘碧琴. 当代翻译理论[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
我国翻译理论学者胡庚申在2004年出版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一书中,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关于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等基本思想引入翻译学理论研究中,考察了翻译中的适应选择行为,同时阐述了相关研究对翻译理论的宏观解读,进而梳理达尔文所述自然界的适应/选...
一、引言中国近代史进程中,1861一1901年的洋务运动即是一场近代化运动(夏东元,2010:1)。在翻译史研究中,已有洋务派翻译主张的评述,认为尽管洋务运动失败了,虽然洋务派具有不可救药的局限性与反动性,但是他们重视翻译、提倡学习外国的见解还是值得肯定的(陈...
1语境马林诺夫斯基(转引自F.R.Palmer,1981)曾经说过:语境是决定语义的唯一因素,语义一旦脱离了语境就不复存在了。由此可见,语境对于语义的定位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虽然奈达曾经指出翻译即译义,即强调语言功能的核心是意义。然而,众所周知,任何孤...
余华是目前我国在国际文坛声望最高的作家之一,是中国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他的作品已经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深受英、法、德、意、韩等国读者的喜爱.2004年,余华在法国被授予法兰西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作者曾通过中国知网查找余华资料,当搜索余华并点击进入...
一、引言1.1汽车品牌翻译的重要性品牌,也称作商标,是指用于区别其他企业同类产品的名称、图案或符号,主要包括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倪宁,2004)本文中汽车品牌翻译主要是指品牌名称的翻译。作为企业形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品牌是各企业争夺世界市...
一、引言作为古典文学四大名着之一的《水浒传》在一百多年前进入了德国人的视野。由早期的片段翻译,到对原着的完整再现,都需要译者付出辛勤劳动,以保证原语文化为译入语读者所了解。在《水浒传》德语的几个版本中,读者群最为广泛、再版数量最多的是德...
一、引言自从互联网在20世纪60年代诞生以后,网络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网络已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后的第四媒体。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12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
一、引言寻求等效(equivalence)是翻译实践活动的一个中心问题,也是众多学者纷纷撰文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奈达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理论,后来用功能对等替代了动态对等,但他同时提出功能对等的翻译,要求不但是信息内容的对等,而且,尽可能的要求形式对等[1]13。在...
一、引言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举足轻重的产业,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营销离不开宣传,而旅游资料在吸引游客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提高旅游资料的翻译质量迫在眉睫。成功的翻译需要恰当的理论指导,旅游翻译也不例外。鉴于英汉语文本具有不同特征,而汉英1...
一、中国传统译论之化境论中国传统翻译理论深受中国哲学天人合一论和中庸思想的影响,意蕴深邃,凝聚着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的思想结晶和话语特征,体现了醇厚的理论魅力,是中国传统译论之精华所在。以神似、化境为代表的审美境界,其核心价值是美,追求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