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 世纪英美文学评析
浪漫主义大师乔治·戈登·拜伦是 19 世纪初期英国的伟大诗人,他在作品中融入了深思与才智、狂暴和力量; 在欧洲人的精神生活中,他那独特而孤独的反抗意志表现出非同一般的影响力,他的思想影响了一个社会,改变了一个时代的人们对文化面貌、价值标准的判断.拜伦的代表作 《唐璜》创作于 19 世纪初期,是一首恢弘的长篇巨着,整首诗长达 16000 余行,完全就是一部用诗体写就的小说.
然而这部鸿篇巨制终因诗人的英年早逝而未能结尾.但是这并不影响这部作品成为当时欧洲浪漫主义的代表作,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代表了欧洲诗歌史上的巅峰.诗中的主人公唐璜无视清规戒律、天性使然、毫不做作,他毫不怯懦,对所爱的人忠贞不渝,绝不朝三暮四,但是他缺乏坚定的信念,薄弱的意志经不起任何的诱惑,往往随波逐流,但是在关键时刻总能表现出英雄气概.诗人通过唐璜这个标本对人性进行了深入而理性的分析,人物的二重性格也正是现实社会中复杂的道德观念以及生活多样性的体现.
亨利·菲尔丁是英国 18 世纪上半叶着名的戏剧家和小说家,是英国文学的代表作家.他与理查生和笛福一起开创了英国的近代小说,英国的现实主义小说就是在他那种 "散文滑稽史诗"式的小说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他的代表作 《汤姆·琼斯》以其丰富的内容和强烈的嘲讽意味成为当时英国社会的大百科全书,这部作品将滑稽性与史诗性合二为一,吸收百家之长,极大地影响了后来英国长篇小说的发展.作品以高贵的 "德性"为主题,从根本上体现了 18 世纪英国对新道德的呼唤以及对社会改革的呼吁.亨利在作品中对道德的关注已不局限于某个人或者某个阶级,而是扩展到全人类. 《汤姆·琼斯》以其深邃而广博的主题对当时社会中贵族阶级的伪善文明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是启蒙学派民主观念中 "自然道德"的具体体现,这也与两千年前中国道教中的 "道法自然"不谋而合.
艾米莉·勃朗特是 19 世纪英国的伟大小说家、诗人,也是世界着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她的代表作 《呼啸山庄》是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这部作品通过讲述主人公希克厉为了爱情走向极端,用激烈的语言表现了人物因爱生恨以及为爱复仇,这种独特的思想体现深深震撼着读者的心灵.小说的主人公希克厉是一位弃儿,呼啸山庄的老欧肖将他抱回收养,他是幸运的,但同时也是不幸的,老欧肖的亲生儿子亨德莱认为他夺走了本应属于自己的父爱,于是频繁地为难他,折磨他.长大以后,希克厉爱上了老欧肖的女儿卡瑟琳,但是亨德莱对其百般阻挠,希克厉内心深处的仇恨开始逐渐萌发.因为希克厉的社会地位低下,深爱着他的卡瑟琳最终与上流社会的埃德加结婚,希克厉得知以后万念俱灰,过度的伤心和长期的忍耐让他再也无法安心,于是在一个风雨之夜他从呼啸山庄不辞而别.时过境迁,当年的穷鬼希克厉再返呼啸山庄,此刻他已经成为一个富人.他对卡瑟琳深爱不悔,但是他却不能容忍卡瑟琳的背叛,所以,所有与卡瑟琳有关的人都遭到了希克厉的报复,他好像被魔鬼撒旦附身一般,亨德莱以及他的儿子哈里顿、埃德加的妹妹伊莎蓓拉以及埃德加,自己与伊莎蓓拉的儿子小林顿、埃德加与卡瑟琳的女儿都被他当做是工具或者是报复对象.正如他对卡瑟琳所说: 奴仆无法反抗暴君的折磨,但是他可以在比他更下贱的奴隶身上发泄.
二、文学翻译和美学的内在联系
文学翻译和美学的内在联系是翻译 19 世纪英美文学作品时应当重视的问题.19 世纪的欧洲是一个辉煌的时代,无论是思想文化、政治经济还是文学艺术都取得了丰硕的成就.这一时期,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自然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流派相继出现,欧洲文学出现了 "百家争鸣"的局面,欧洲文学在这种多流派融合中逐渐走向了成熟.美国一些浪漫主义作家将对社会丑恶现象的不满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求表达在文学作品中,他们从西方基督文化和自己的历史中发掘创作灵感和主题.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受到西方西方宗教文化中的神秘主义元素影响,在 19 世纪变得更加饱满,表现手段和思想内涵更为丰富.因此,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在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发展起来.在文学作品中,19 世纪的美国作家倡导博爱、平等等民主思想,推崇自由主义和人文主义.在英美文学领域,小说是一种最主要的文学体裁.通过刻画人物形象和塑造典型人物,文学充分发挥了其人学的作用,赤裸裸地揭示出社会本质.在 19 世纪英美的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很多极为相似的人物性格,甚至可以归结为很多类型.在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中,我们都能从其他地方找到作品所变现的人物的行为特征和鲜明个性的影子.在对这些人物原型进行追根溯源的时候,作者的创作意图和目的就体现出来了,作品中所体现出的西方哲学理念和人文思想正是作品的内涵和趣味所在.表现一定的基本或显着特征是艺术品的目的.艺术家对事物的主要特征进行体会并分析,然后将各部分的关系进行调整,使主要特征更能鲜明地凸显出来.所以,找出文学翻译和美学的内在联系,分析其深层次中的哲学理念和人文思想,准确地理解作家的创作目的和意图,是翻译 19 世纪英美文学作品时的重点.
什克洛夫斯基是俄国形式主义者,他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词语---陌生化. "使之陌生"就是陌生化的基本要素,也就是审美主体对日常习惯中的感知和感觉方式进行改变,对于主体生活的世界中的习以为常的事物视而不见或者不再看到,这样,审美主体在遇到熟悉的事物的时候也能发现新的内涵,主体对事物认知和关注的时间延长或者难度增加,在对陌生事物的认知中增加审美快感,这样主体就能在感受原始事物的时候将习以为常的事物变成新的事物.诗歌文学在语言和意象表现上都与已确立的传统偏离.这也就是西方史学中的 "新奇"的思想.对于 "新奇"亚里士多德曾在 《修辞学》中对情节的不寻常和语言的奇特进行解释.对于"新奇",19 世纪的浪漫主义诗人都欣然接受.着名哲学家黑格尔曾论述说: 人在客观事物中发现一些普遍而绝对的东西时,也就是主客体之间并没有完全分裂,而矛盾刚刚出现的时候,是最能有新奇感的.只有在新奇的驱使下,才能激发人们艺术创造的动力和精神力.在不断探索新奇的过程中,艺术也在不断向前发展.所以,陌生化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新奇的特点,艺术是将新奇的东西陌生化,给人们带来审美的快感.
什克洛夫斯基是把陌生化当做一个美学概念来理解的,所以,对于陌生化产生的社会效果,他从来没有考虑过,但是在布莱希特的眼中,陌生化已经与社会的各个层面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他认为陌生化会对整个社会的变革产生巨大影响.布莱希特的陌生化并不是为了陌生而陌生,只是希望能通过陌生化对事物提高一个认知层次,以便更加深刻理解事物.利用陌生化先制造间隔,然后再消除间隔,对事物的认知就会推进一层.什克洛夫斯基认为对事物的真实描述以及作者本人的内心感受都不是美的根本,美的本质就是艺术表现出来的吸引力.那么文学性要想获得新奇美,就必须使之陌生化.这一点与布莱希特完全相反,布莱希特认为美就是真实地反映客观存在,在艺术中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就是美.因此在翻译英美文学作品的时候,就要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采用陌生化的方式去翻译.我们理解为,陌生化除却美学概念的基础还是一个影响社会效果的手段.翻译中的陌生化,不仅是审美特征的需要,也是为了能对源语文本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更高层次的熟悉.另外,审美主体的异域文化语言意识也来源于对文本本真的熟悉和理解,这样就可以将非陌生化偏见所造成的本初现实有效地反映和披露出来,让审美主体的思维定势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改变,引导审美主体对文本本真有一个全新的判断和认识,从而准确地把握文本本真.通过这种手段,可以有效地挖掘非陌生化掩盖下的事物本质.在翻译 19 世纪英美文学作品的时候,审美主体即译者对源语文本进行深入挖掘,然后翻译成译文表达出来,在翻译过程中,文化和语言的异域性就会使得认知的时间延长,难度增加,因而也就增加了审美的快感.文学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也是一种艺术再造的过程,是一种艺术的创新.因此,陌生化的主张也是翻译修辞出奇出新的特征.
结 语
翻译中的审美来源于陌生化,也就是源语文本和目标语文本的语言和文化的异域性差异造成了认知的难度增加,时间延长.译本的陌生化审美来源于这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在翻译过程中,无论是审美主体还是审美的接受者都会有新的认知,在陌生化的过程中不断感受新奇.因此,文学翻译和美学的内在联系是翻译 19 世纪英美文学作品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廖东红. 论英语语言的模糊修辞美[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2005( 08) .
[2]骆乐. 英语模糊语言汉译手法浅析[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 01) .
[3]王玉. 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深化与人文精神的回归[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 S1) .
[4]顾弘,杜志卿. 新世纪高校本科英美文学教材建设探索[J]. 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4( 02) .
我国翻译理论学者胡庚申在2004年出版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一书中,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关于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等基本思想引入翻译学理论研究中,考察了翻译中的适应选择行为,同时阐述了相关研究对翻译理论的宏观解读,进而梳理达尔文所述自然界的适应/选...
一、引言中国近代史进程中,1861一1901年的洋务运动即是一场近代化运动(夏东元,2010:1)。在翻译史研究中,已有洋务派翻译主张的评述,认为尽管洋务运动失败了,虽然洋务派具有不可救药的局限性与反动性,但是他们重视翻译、提倡学习外国的见解还是值得肯定的(陈...
1语境马林诺夫斯基(转引自F.R.Palmer,1981)曾经说过:语境是决定语义的唯一因素,语义一旦脱离了语境就不复存在了。由此可见,语境对于语义的定位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虽然奈达曾经指出翻译即译义,即强调语言功能的核心是意义。然而,众所周知,任何孤...
余华是目前我国在国际文坛声望最高的作家之一,是中国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他的作品已经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深受英、法、德、意、韩等国读者的喜爱.2004年,余华在法国被授予法兰西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作者曾通过中国知网查找余华资料,当搜索余华并点击进入...
一、引言1.1汽车品牌翻译的重要性品牌,也称作商标,是指用于区别其他企业同类产品的名称、图案或符号,主要包括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倪宁,2004)本文中汽车品牌翻译主要是指品牌名称的翻译。作为企业形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品牌是各企业争夺世界市...
一、引言作为古典文学四大名着之一的《水浒传》在一百多年前进入了德国人的视野。由早期的片段翻译,到对原着的完整再现,都需要译者付出辛勤劳动,以保证原语文化为译入语读者所了解。在《水浒传》德语的几个版本中,读者群最为广泛、再版数量最多的是德...
一、引言自从互联网在20世纪60年代诞生以后,网络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网络已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后的第四媒体。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12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
一、引言寻求等效(equivalence)是翻译实践活动的一个中心问题,也是众多学者纷纷撰文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奈达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理论,后来用功能对等替代了动态对等,但他同时提出功能对等的翻译,要求不但是信息内容的对等,而且,尽可能的要求形式对等[1]13。在...
一、引言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举足轻重的产业,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营销离不开宣传,而旅游资料在吸引游客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提高旅游资料的翻译质量迫在眉睫。成功的翻译需要恰当的理论指导,旅游翻译也不例外。鉴于英汉语文本具有不同特征,而汉英1...
一、中国传统译论之化境论中国传统翻译理论深受中国哲学天人合一论和中庸思想的影响,意蕴深邃,凝聚着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的思想结晶和话语特征,体现了醇厚的理论魅力,是中国传统译论之精华所在。以神似、化境为代表的审美境界,其核心价值是美,追求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