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句作为信息可以从两种结构进行分析:主题结构和信息结构。分析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韩礼德的方法,他将主题与信息结构看做是分开的两种结构,这两种结构基本上是彼此区分,没有交集的;第二种是布拉格学派的方法,他将两种结构合并起来,放在同一种描述之中。这两种方法经常彼此对立,并且对同一个分句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分析结果。下面本文将从韩礼德的角度来探讨结构因素对语篇翻译的影响。
1主题结构:主位与述位
有一种解释语句间相互作用的方法,认为一个分句包括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叫做主位。主位指该分句说的是谁或什么。它有两个作用:
①它作为一个方向,将句子后面的成分与前面的成分相连接,保证观点的连贯性;②与第一个方向相反,它将前面的内容联系起来,为后面内容的发展铺路。
例1 In Ptolemy's model provided a reasona-bly accurate system for predicting the positions ofheavenly bodies in the sky.[1]156这句话中,主位是“Ptolemy's model”,说明该分句说的是什么。在分句层面,说话者通过主位表明该信息的主题,将主位放在分句最开始的位置。
分句的第二部分叫做述位。述位指说话者对于主位说了些什么。它是整个篇章的目的。是分句作为信息在结构中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它是说话者想要传递给听话者最重要的信息。其实正是述位满足了话语交际的目的。在上面的例子中,述位是“pro-vided a reasonably accurate system for predictingthe positions of heavenly bodies in the sky”,这部分是作者对于主位“Ptolemy's model”需要说的话。
可见,分句基本上有这样一种结构:(分句的)内容说的是什么(主位)的什么(述位)。
1.1主题结构:语法性与可接受性
不同于主谓结构,在给定语境的给定话语中,主位和述位可以体现整个文本的可接受性(而非语法性)。主位和述位并不是语法概念,它们与一句话是否符合语法并无关联。语法性的语句是语言抽象系统的一部分。
[2]93在语境中,语法性并不能保证该句同时具有可接受性或者连贯性。下面这段话在语法上符合逻辑,但从主题的角度看则不然。
例2 Now comes the President here.It's thewindow he's stepping through to wave to thecrowd.On his victory his opponent congratulateshim.“Gentlemen and ladies.That you are confi-dent in me honours me...”
符合语法性的语句如“On his victory his oppo-nent congratulates him”可以用很多不同的方法进行重组,且不会影响该句的内容。作者可以选择这样的语句,如“His opponent congratulates him onhis victory或者He is congratulated on his victoryby his opponent”。在给定语境中,语言的可接受性取决于它是否符合文本的语言环境。从上面这段话我们很难找到主位之间的关系,连上一个述位和下一个主位之间的关系也很难找到。其结果就是造成这段话给人的感觉是彼此脱节的,缺乏方向性。单个分句在语法上都没有问题,但是放在一起,作为一个语篇,它是不被接受的。
1.2主题结构:文本的组织与发展
在文本分析这个层面,译者一般会面临三种主要的可能性[3]51:
1)可以维持原文的主题形式,但不会扭曲译文,如果原文本中主位位置的元素可以被轻而易举且非常自然地放置到译文的主位位置,那么说明这两种文本发展的方式是相同或者是非常相似的。
2)要想不扭曲译文,却无法维持原文的主题形式。在翻译中有很多因素制约着译者的选择和主位的顺序。这些因素也许是语法性的,如在英语中将动词放在主位位置是不符合语法规则的,虽然这1阿拉伯语中主位位置放置独立代词的限制性规定不是语法性的。单个独立代词被放置在主位位置有时是为了强调,但如果主位位置出现一连串的独立代词就会非常不自然。
3)韩礼德的主题分析模式并不能运用到自己的语言中,或者无法在一些语句形式中得到应用。
在给定语言中运用韩礼德主题分析模式时,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在给定情境中原文本的主题形式是否得到重建,有一点是肯定的:译者一定不能低估在翻译文本过程中主题选择的累积效应。
1.3主题结构:有标记与无标记语序
主题选择包括选择一个分句元素作为主位。主要的分句元素有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和修饰语。
在韩礼德模式中,主题选择通过在分句中最开始的位置放置其中一种元素来表达。主题选择经常是有意义的,因为它表明了说话者或作者的指向。但是有一些选择相比起来要更有意义,因为它们更富有标记性。
意义、选择和标记性是有内部关联的概念。一个元素越是必须出现的,它的标记性越弱,其意义越弱。如英语里形容词必须放在名词的前面,意味着它们以这样的位置出现并不会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因为这不是人们有意选择的结果。另一方面,如果将时间或地点状语,如“today”或者 “on theshelf”放在分句的句首,这样的成分承载的意义更多,因为这是人们选择的结果,也就是说,这些状语完全可以放在其他的位置。这是意义、标记性和选择存在关系所体现出来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与人们选择的期望或者不期望的程度有关。选择的期望越低,其标记性越强,其所承载的意义越多;选择的期望值越高,标记性越弱,也就越不重要。在英语分句中,最开始的位置放置补语是可能的,但一般不这么做(如“Beautiful were her eyes”,我们一般说“Her eyes were beautiful”[4]169)。所以在这样的位置,该补语具有很高的标记性,表明说话者或作者在表达其指向的时候,对该部分寄予了特别的关注,凸显了这一特殊成分。它比相同位置出现状语承载着更多的文本意义。选择的标记性越高,人们对其需要的动机越强。1.4韩礼德主题结构处理方法。。
韩礼德主题结构处理方法与其他方法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韩礼德坚持至少在英语中,主位和述位之间的区别是通过分句元素的序列实现的,也就是语序或者位置。主位是说话者放在分句句首的元素,述位是主位后面的内容。通过以上讨论可以看出,韩礼德主位(出现在分句句首位置的元素)观点体现了(a)英语作为一种有着相对固定语序的语言的性质,(b)他对中文的研究,在中文里,“话题”这一 具 有 特 定 范 畴 的 概 念 一 般 出 现 在 分 句 的 句首。
[5]101可以说,汉语的主位基本就是话题,汉语重意的句法结构符合“主位+述位”的结构。如果将视角上升到语篇层级,可以发现主语和主题之间的相互转换是英汉互译的导向之一。
[6]200也就是说,主位述位问题在英汉互译中主要体现在主语和话题的相互转换。
例3黄的,那是土,未开垦的处女土,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所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Φ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Φ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话语的精华。(茅盾:《白杨礼赞》)Yellow is the soil—the uncultivated virginsoil.It is the outer covering of the loess plateauaccumulated by Mother Nature several hundredthousand years ago.Green are the wheat fields sig-nifying man's triumph over nature.They become asea of rolling green waves wherever there is a softbreeze.One is here reminded of the Chinese ex-pression mai lang meaning“rippling wheat”andcannot help admiring our forefathers'ingenuity incoining such a happy phrase.It must have been ei-ther the brainwave of a clever scholar,or a linguis-tic gem sanctioned by long usage.(张 培 基译)[7]134-135汉语围绕“黄的”、“绿的”两个话题进行陈述,在以“绿的”为话题展开的语句中,两处标Φ的地方省略了主语。汉语语篇紧跟作者思维,通顺自然,毫无结构缺失之感。这就体现了汉语重意轻形的特点。而英语译文填补了主语“the soil”和“the wheatfields”,并适时地补充了代词“they”、“it”,体现了英语的主谓结构。
例4 One month before my high school grad-uation,my father died of a heart attack.My feel-ing ranged from grief to abandonment,fear and o-verwhelming anger that my dad was missing someof the most important events in my life.I becamecompletely uninterested in my upcoming gradua-tion,the senior class play and the prom.But mymother,in the midst of her own grief,would nothear of my skipping any of those things.
再有一个月我就要高中毕业了。偏在这时父亲因心脏病离开人世。我的情绪随之波动起伏,时而悲哀凄凉,自暴自弃,时而又恐惧万分,怨气冲天,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些大事父亲是无缘亲眼目睹了。对于临近的毕业盛典,还有毕业班的演出和舞会,我变得一点兴趣都没有了。母亲虽然自己依然沉浸在悲恸之中,却执意不许我置身于那些活动之外。[8]110-111汉语译文划线部分是话题,两句都是“话题+评论”模式,这与英语的主谓结构截然不同。英语中的主谓结构是基本框架,而汉语与英语既有相似处,也有属于自己的特点,即“话题+评论”结构。
这是译者应在实际翻译过程中注意到并遵循的双语对比规律。在翻译英语的主谓结构时,译者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转换成汉语中类似于英语的主谓结构,二是转换成话题—评论结构。
2 信息结构:已知信息与新信息
主位与述位之间的区别是以说话者为导向的,它以说话者想要以什么作为其话语的开端和想要对其说些什么为基础。在语篇中,更深层次的区别可以在区分已知信息和新信息中得到。这种区分是以听话者为导向,以哪部分信息是已知的和哪部分信息是未知的为基础。与主题结构相似,信息结构是语境的一个特点而非语言系统。只有在具体的语篇或语境中才能判断哪部分信息是已知信息,哪部分信息是新信息。比如,同样的信息可以根据不同的问题进行已知和未知的不同区分。题进行已知和未知的不同区分。
例5 What's happening tomorrow?We're climbing Ben Nevis.
New例6 What are we doing tomorrow?We'reGivenclimbing Ben Nevis.
New交际过程中的任何阶段都存在着已经建立起来的特定语言或非语言环境。说话者可以根据这种环境决定在语境中已经存在的哪些新信息是他想要传递的。对于说话者来说,普通的、无标记性的顺序是将已知信息放在新信息的前面。这样的顺序规则也同样使说话者倾向于将长而重的结构放在分句的后面,比如下面的例子。
例7 She visited him that day.
例8 She visited her best friend that day.
2.1语篇对已知信息与新信息的暗示
严格来讲,信息结构并不是将分句看做一个语法单位,而是将其看做音韵学单位的声调群。每一个信息单位要么包括一个由已知信息和新信息结合起来的元素,要么仅仅包括一个新元素,这就是音韵学上所说的声调群,一般在新信息元素上标记突出峰(Peak of prominence)或者声调重音。声调重音所在的新信息元素传递着文本的信息焦点。英语说话者一般采用这种方法用来突出信息的核心。这里的声调重音就是我们平常理解的重音。在下面的例子中,声调重音所在的元素已经被标记出来,“∥”代表语调单位的分界线。
例9 ∥ Now silver needs to have love∥例10 ∥I haven't seen you for ages∥
韩礼德认为,区分已知信息和新信息的界限不能仅仅根据语音来决定。声调重音经常落在最后一个单词或词组上,但这并不意味着已知信息的结束和新信息的开始。我们需要根据上下语境找到其他的根据,再对已知信息和新信息进行更加准确的划分。比如,将上面例子的语境进行扩展,我们就可以找到哪些元素是已知信息:
In this job,Anne,we're working with silver.Now silver needs tohave love.
可见,是语境而非语音告诉我们在这个例子中“silver”是已知信息,所以由此推断新信息从“needs”开始,其声调群的分析如下:
例11 ∥now silverGivenneeds to have loveNew∥这个例子属于普通的、无标记性结构。语调单位(Tone unit1已知信息相一致,述位与新信息相一致。
2.2有标记与无标记信息结构
与主题结构不同,信息结构不是通过元素的排序实现的,而主要是通过调位强度(Tonicity)实现的。在无标记信息结构中,信息重点一般放在非主位部分,即整个述位部分或者部分述位;比如,在“John was appointed Chairman”这句话中,声调重音一般会落在“Chairman”上。这样的信息结构传递了信息陈述的意义,即发生了什么或者约翰被任命为什么。
对于说话者来说,信息中心还有其他选择,这主要取决于他/她认为的信息中心是什么。如信息中心也可以放在“John”这个人上,这条信息便被理解为陈述的是谁被任命为主席,有可能暗示着一种惊讶或者对比。同样,信息中心还可以落在“was”上,用来强调话语的真实性。
2.3标记性信息结构与标记性述位
韩礼德派的语言学家经常将注意力放在有标记的主位上,似乎不会考虑述位也可以是有标记的。
而恰恰有标记的述位对一些话语的交际力有很大的帮助。比如,我们有时会见到说话者或者作者通过故意去掉信息最开始的元素,即主位,来突出述位。下面的例子证明了这一点。
例12 House of Fraser shares were highlysensitive to any rumours of a bid,and we waitedwith caution and anxiety for the green light fromthe ministry.And waited.
为了将述位放在显着位置,第二句话中省略了自然主位“we”,这样做看起来不无道理。因为分句的整个部分都是述位,所以它吸引了观众全部的注意力。为了在有标记主位和有标记述位的功能之间进行区分,我们可以说有标记的主位将元素突显为连接性信息,而有标记的述位将元素突显为信息的核心。
因为信息中心经常落在述位或者部分述位上,同时无标记的信息结构一般将已知信息放在新信息的前面,而无标记的主题结构一般将主位放在述位的前面,所以主位经常与已知信息相一致,述位经常与新信息相一致。本文研究韩礼德结构分析的方法,旨在提醒译者在语篇翻译时,要选取适合自身语言背景及兴趣的方法,根据译文类型、译者风格以及具体翻译情境做出选择,切不可生搬硬套,否则源语(译入语)与目的语(译出语)之间无法达到语意对等效果。
参考文献
[1]Brown G,Yule G.Discourse Analysi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2]Yule G.The Study of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3]Larson M L.Meaning-Based Translation:a Guide toCross-Language Equivalence[M].Larham:UniversityPress of America,1984.
[4]Young D.The Structure of English Clauses[M].Lon-don:Hutchinson,1980.
[5]Li C N.Subject and Topic[M].London:AcademicPress,1976.
[6]李运兴.语篇翻译引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7]陈宏薇.新实用汉译英教程[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8]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
我国翻译理论学者胡庚申在2004年出版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一书中,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关于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等基本思想引入翻译学理论研究中,考察了翻译中的适应选择行为,同时阐述了相关研究对翻译理论的宏观解读,进而梳理达尔文所述自然界的适应/选...
一、引言中国近代史进程中,1861一1901年的洋务运动即是一场近代化运动(夏东元,2010:1)。在翻译史研究中,已有洋务派翻译主张的评述,认为尽管洋务运动失败了,虽然洋务派具有不可救药的局限性与反动性,但是他们重视翻译、提倡学习外国的见解还是值得肯定的(陈...
1语境马林诺夫斯基(转引自F.R.Palmer,1981)曾经说过:语境是决定语义的唯一因素,语义一旦脱离了语境就不复存在了。由此可见,语境对于语义的定位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虽然奈达曾经指出翻译即译义,即强调语言功能的核心是意义。然而,众所周知,任何孤...
余华是目前我国在国际文坛声望最高的作家之一,是中国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他的作品已经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深受英、法、德、意、韩等国读者的喜爱.2004年,余华在法国被授予法兰西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作者曾通过中国知网查找余华资料,当搜索余华并点击进入...
一、引言1.1汽车品牌翻译的重要性品牌,也称作商标,是指用于区别其他企业同类产品的名称、图案或符号,主要包括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倪宁,2004)本文中汽车品牌翻译主要是指品牌名称的翻译。作为企业形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品牌是各企业争夺世界市...
一、引言作为古典文学四大名着之一的《水浒传》在一百多年前进入了德国人的视野。由早期的片段翻译,到对原着的完整再现,都需要译者付出辛勤劳动,以保证原语文化为译入语读者所了解。在《水浒传》德语的几个版本中,读者群最为广泛、再版数量最多的是德...
一、引言自从互联网在20世纪60年代诞生以后,网络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网络已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后的第四媒体。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12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
一、引言寻求等效(equivalence)是翻译实践活动的一个中心问题,也是众多学者纷纷撰文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奈达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理论,后来用功能对等替代了动态对等,但他同时提出功能对等的翻译,要求不但是信息内容的对等,而且,尽可能的要求形式对等[1]13。在...
一、引言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举足轻重的产业,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营销离不开宣传,而旅游资料在吸引游客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提高旅游资料的翻译质量迫在眉睫。成功的翻译需要恰当的理论指导,旅游翻译也不例外。鉴于英汉语文本具有不同特征,而汉英1...
一、中国传统译论之化境论中国传统翻译理论深受中国哲学天人合一论和中庸思想的影响,意蕴深邃,凝聚着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的思想结晶和话语特征,体现了醇厚的理论魅力,是中国传统译论之精华所在。以神似、化境为代表的审美境界,其核心价值是美,追求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