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语言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应用语言学论文 >

文本、读者及译者造成《暮光之城》译本的评价差异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3-18 共3473字
论文摘要

  美国“暮光之城”系列小说丰富的意象和文化内涵使得译文获得中国读者的接受充满挑战。接力版中译本经历了读者欢迎小说热销和网上颇多恶评冰火两重的遭遇。有网友称接力版“暮光之城”系列小说“翻译的太恶心了,Edward 讲话后面老给带个‘哟’,看英文版,一定要看英文版[1]。”崔红叶、陈少康( 2010) 则指出电影《暮光之城》字幕翻译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其中直译、意译、编译等策略的灵活运用,使得观众能以最小努力获得最清晰的信息和与源语观众大致相同的感受[2]。李柯( 2010) 指出因受急功近利的取得市场占有率等因素影响,“暮光之城”系列小说在明喻、隐喻及排比等修辞手法的翻译上还存在问题,影响了译文质量[3]。尚静雅( 2012) 认为翻译者对读者“前理解”的低估及其“审美期待”的错误定位是导致“暮光之城”系列小说读者不满译本的根源[4]。陈洁( 2013) 在对比了“暮光之城”《破晓》的大陆译本和台湾译本语言在专有名词翻译、译文词语同义异形、词汇风格等方面差异之后,提出政治历史生态环境、区域方言生态环境及社会文化生态环境是影响译本语言的主要翻译生态环境因素[5]。事实上,译本的接受受接受时间、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反映在读者对同一作品的不同评价上。

  一、接受美学简介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以现象学和解释学为理论基础,由康斯坦茨学派提出,兴起于 20 世纪60 年代后期,于 70 年代达到高潮。该理论以“读者中心论”的面目出现,把读者及其与作品的关系作为首要研究对象,使文学评论实现了由作者、作品中心向读者中心的转移。其在翻译研究领域的应用,引发了学者们对于读者及其接受过程的关注。

  接受美学代表人物姚斯认为: “一部文学作品,即使它以崭新面目出现,也不可能在信息真空中以绝对新的姿态展示自身。但它却可以通过预告、公开的或隐蔽的信号、熟悉的特点、或隐蔽的暗示,预先为读者提示一种特殊的接受。它唤醒以往阅读的记忆,将读者带入一种特定的情感态度中,随之开始唤起‘中间与终结’的期待,于是这种期待便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这类本文的流派和风格的特殊规则被完整地保持下去,或被改变、重新定向,或讽刺性地获得实现[6]。”

  而读者在阅读时,在实现视域融合的过程中,总是在积极地思考,对语句的接续、情节的展开、意义的呈示不断做出期待、预测和判断。读者对未定点和空白进行填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将文本具体化、使其具有某种或某些特定意义的过程。由此,读者的阅读、创造性阐释成为文学作品意义形成的重要来源,而读者前理解显得尤为关键。

  译者带着自身前见进入文本,他的理解始终与文本世界的某些意义领域发生或多或少的交融,却始终未与作者意图完全重叠,而是处于错位、交叉状态。译者经历逻辑推理、判断、归纳、总结,实现与文本视域融合时,文本意义的世界不再是原来的文本世界,也非译者所创造想象的世界,而是两种视域错位、交融的产物。读者对文本进行解读,实际上进入了另一个新的文本视域,被译者解读的意义世界,再一次实现与该文本的视域融合的过程,完成作品意义的理解和接受。

  二、不同评价缘由解析

  以期待视域为切入点,从接受活动主要参与方文本、读者及译者三个层面,简要梳理“暮光之城”接力版译本受到的不同评价的缘由。

  ( 一) 文本层面

  接受理论认为每个读者在阅读前都有自己的期待视域,而每一部文学作品自身也都具有开放性,由各级各类“空白”“未定点”而形成自身的“召唤结构”呼吁着读者的主观能动地解读。读者依照自身的知识结构、情感阅历等先期知识及文本的确定性部分,对文本“空白”进行主观填充,对“未定点”实施填补,使得文本意义逐渐具体化对象化并最终成为读者获得的文本“意义”,至此完成意义的传达过程也即读者的接受过程。不同时代不同背景的读者,视域相异,对同一文学作品的召唤结构具有不同的填补方式,因而获得各不相同的文本“意义”。同一时代文学背景不一文学的读者,甚至同一读者在不同时期也会因此而形成迥异的文学“意义”。因此,文学作品意义具有多元性,并非作者原意或最初的读者对文本的理解,而是一种动态生成物,产生于文本意义潜势和读者相互作用中,因而是多元、变化的,而文本则是文学作品意义的载体,是单一、静态的。离开了读者及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文学作品将成为“摆放在书架上的书”:毫无也不可能有任何社会价值,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对象化、具体化过程是文学作品获得意义的途径。

  读者带着期待视界与文本对话,理解并阐释文本,实现文本意义,对于同一文本存在不同理解评价也就再不足为奇。

  ( 二) 读者层面

  期待视域指文学作品接受过程中,因读者先在的情感体验、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审美情趣等一系列因素杂合而形成的对于文学作品的某种特定的领悟能力、欣赏水平及审美期待[7]。读者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过程就是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本不断融合的过程[8]。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社会的进步使得读者的期待视域在人类社会历史变迁中不断发生变化。完全不同于建国前的读者,也异于改革开放初期的读者,当今读者鉴赏能力大大提高,已不再满足于译文的“中国味”,而是试图从阅读中获取新知,了解异域文化,体验异国情调,从文学作品阅读品鉴中领域中西文化差异、拓展自身视域。在此背景下,不同时期的读者由于其期待视界的不同,对于“暮光之城”系列小说接力版译本理解也各有千秋,评价自然也会迥异。即便是同一时代的读者,由于年龄性别、社会地位、文化背景、政治立场、知识结构、文学素养、情感经历等方面的差异的存在,形成各不相同的期待视域,他们总是从自身的期待视域出发去进行文学文本的阅读,对同一译本做出不同的理解和评价[9]。“暮光之城”接力版译本,语言流畅通俗且译者对于文化负载词赋予了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的阐释,对于部分喜爱看小说同时需要学习英语的青年学生无疑是大爱。广大的普通民众对于译者的注释,则不太在意,因为他们阅读只为获得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足矣。对于他们而言,注释并不会增添小说本身的吸引力。同样,该译本中的注释,也难以赢得英文功底深厚的读者的赞誉之词,因为与他而言,此类注释显得有些多余甚至会破环原文的朦胧美。

  ( 三) 译者层面

  译者具有双重身份: 既是原文的读者,又是译文的作者。要对原文进行翻译,译者先要对原文进行接受理解。这又有赖于译者的视域和审美期待。

  这些先在条件不仅影响到译者对文本的理解,还作用于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翻译方法的确定、语言表达形式等。其次,读者视域期待与文学文本之间一定程度的“视域差异”是保持文学作品“神秘感”及“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在回应文本召唤结构时,作为译本作者的译者对读者期待视域只能做主观推想,鉴于对“视域差异”理解和把握程度的主观判断,文本空白的填补和未定点的把握,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实际的译文文本视域与读者所期待的视域存在差异也就在所难免了。此外,因无法满足各领域、各时期、各层面的读者需求,译者在进行翻译时,总是以某个特定群体为主流目标读者。由于所设定的目标读者人群的不同,翻译时的侧重点也各异。由此,译者对于文本的翻译总是基于译者的自身的视域、能力以及翻译目标,对于不同的阅读群体而言同一译本自然具有不同的见解,正所谓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

  三、结语

  “暮光之城”系列小说的受到国内外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追捧,各界对接力版译本态度迥异。事实上,译本的接受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文本充满了未定点和空白、具有开放性特征。文本意义具有多元性,是一种动态生成物。各个读者都是带着各自独特的期待视域与文本进行交流,实现视域间的交叉、融合,体味自身特有的文本意义。无论是不同时期的读者,还是同一时期的读者,受历史发展、性别年龄、文化背景、文学素养、情感经历、审美情趣等因素影响,其期待视界各不相同,对于“暮光之城”系列小说接力版译本理解也各有千秋,评价自然也会迥异。译者作为读者,其对于原文的理解与传递同样有赖于其视域,从而反映在翻译策略方法选择及语言表达等之上。对于读者期待视域的主观推测和理想视域差异的主观判断,也使得译本侧重点不尽相同。因此,“暮光之城”系列小说接力版受到读者或称赞或指责的不同评价就成为必然。

  参考文献:

  [1]米 K 同学. 暮光之城吧[DB/OL].[2014-06-03].
  [2]崔红叶,陈少康.《暮光之城》英文字幕中译探析[J].宜春学院学报,2010 ( 2) : 82-85.
  [3]李柯.“暮光之城”系列小说中修辞的翻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 31) : 234.
  [4]尚静雅.从接受理论角度分析网络文学翻译中译者与读者间的冲突[D].重庆: 四川外语学院,2012.
  [5]陈洁. 翻译生态环境对译本语言的影响[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 10) :2013:70-72.
  [6]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辽宁文学出版社,1987: 29.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应用语言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