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语言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应用语言学论文 >

原型和母题理论在电影名翻译中的运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5-05 共3119字

  原型 (archetype) 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是源于人类最为遥远的记忆,可以说是一种神话思维。它显示的是人类从古老时期就在潜意识中存在的神话形象,能够激发读者的情感反应。通俗一点理解,一个作家在文章了运用了一种原型,那么他就发出了一个族群的声音,让一个民族产生共鸣。也就是说,原型蕴含着一类人对于某方面的共同感受和思想。的在电影名的翻译中,源语中并没有一个形象或者意象,如果直译的话,不容易让使用目的语的读者理解,那么,在翻译中恰当地运用原型,可以解决问题。在1965年的奥斯卡中这么一部电影---《Darling》。

  女主角戴安娜结识男主角罗伯特,两人坠入爱河。然而戴安娜却渴望成名,随着她结识越来越多的人,周旋在不同男人中间,她与罗伯特的爱情也渐渐趋向结束。之后,戴安娜接受一名王子的求婚,从普通的电影明星一跃成为王妃,却因为接受不了严谨的宫廷生活而选择离开。然而,她重新回到英国找到罗伯特,两人的爱情却并没继续下去,而是走到了终点,这也为戴安娜留下了永远的伤痕。

  影片还有一个直译的名字是“亲爱的”,乍一看,让观众以为这是一部温暖的爱情片。但实际上,电影是悲剧结局,侧面反映了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而“春花秋月未了情”则很好地概括了电影的主要内容:“春花秋月”是春天的花,秋天的月,指春秋佳景或泛指美好的时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说到“春花秋月”就可以联想到后主李煜的那句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 事 知多少。”并自然而然地生发出对美好时光不再的惋惜和沉痛之情。

  而“未了情”三字则表示女主角戴安娜与罗伯特的感情虽然结束,但是她内心深处对罗布特的爱却远没有结束。一句“春花秋月未了情”把电影的内容和思想真实地展示出来,昭示了最后的爱情悲剧。

  这样的例子在好莱坞电影中并不少见,1964年的 《窈窕淑女》 (My Fair Lady) 中,女主角由一名下层卖花女被一位教授改造成上层淑女,最后日久生情,教授爱上了卖花女。

  “窈窕淑女”出自 《诗经·周南·关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思是美丽而有品行的女子。对于中国的观 众来 说 ,“窈窕淑女”能够让人不自觉地联想到美丽的女子,而看到这四个字,又自然而然地想到“君子好逑”,所以用“窈窕淑女”做电影名,不仅很好地翻译出了原电影名的意思,而且能够让观众自行延伸出电影的内容,可谓一举两得。

  关于母题的概念,至今以来还是有许多争论,简单来说,母题是指源于传统的、不可再分的“最基本的情节因素”,俄国的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称母题是“情节构成中最小单位”.在翻译中运用母题,其实与原型的作用类似,两者都是把源语中陌生的语言运用翻译转化为更能为观众或读者所接受的目的语。而为什么在翻译中运用母题更容易被观众所理解?因为与原型类似的是,母题也是文化或文学传统的组成部分,在祖先积累的经验中产生发展,并在此过程中积淀了一个民族共有的文化传统和审美习惯。这里有一典型例子:

  1990年的电影 《人鬼情未了》 (Ghos)t 讲述了一对恋人从人到鬼都不离不弃的曲折爱情故事。按照直译的方法来翻译,则“ghost”即为“鬼魂、幽灵”之意,如果用“鬼魂”或“幽灵”二字作为电影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这是一部恐怖片,但实际上,该片的类型却是爱情片。所以直译不但不能译出电影的内容,反而容易让观众产生误解。

  而“人鬼情未了”则运用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离魂”母题。中国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形成了“离魂”母题,我们熟知的有 《倩女离魂》、 《牡丹亭》 等,更有 《聊斋志异》 中“男悦女”的 《阿宝》,这些故事中的“离魂”都是因爱离魂。 《人鬼情未了》 虽然不是百分之百符合因爱离魂,但也很贴切地表现了影片的内容:人与灵魂缠绵悱恻矢志不渝的爱情。在文化传统和审美习惯上,更能引起中国观众的共鸣和认同。

  上述所说的母题,还主要是从文学理论的角度,比如韦勒克和 沃 伦 所 说 的 “ 老 少 婚 配 ”、“错认身份”、“子女对父亲的忘恩负义”等,或者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幻化、离魂、闺怨、复仇等。然而母题还可以是俄国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所说的,是一种与具体的叙事对象无关的言说形式或话语单位,也就是说,母题不再有具体的内涵,而是抽象转化为一种形式和结构。比如“关联母题”和“动态母题”和“静态母题”.

  不管是有具体内涵的母题也好,抽象化形式化的母题也罢,作为反复出现于不同文本的最小叙事单元,它显示了一个族群的文化传统,更表现了文化传统向叙述形式的转化。在远古时代,由于人们的生活单一,各民族的母题存在着相似之处,母题的内涵趋向于一致或类型化。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民族中作为结构形式的母题发生着变化,但在叙述中还是有意无意地侧重于某种形态的母题,从中可以看出特定时代的文学观念。

  这种观念虽然也有不足的地方,但也有可取之处。翻译中译者也应根据不同时代的需求来适当调整翻译的方法。比如上面所举的几个例子,年代相对来说比较远,可以看出直译的情况比较少,多采用中国人熟知的原型、意象等来进行翻译。这对当时的人们来说是比较容易接受的。所以翻译应顺应时代的要求,有些电影名直译更好理解就用直译,有的借助某个母题或原型意象来翻译更好就尽量不要直译。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融合渐趋加深,中国观众对西方文化不再同几十年前一样缺少了解,并且不单单是“略知一二”了,所以电影名的翻译工作似乎变得简单了,逐渐向直译靠拢。那么,是不是每一部电影都可以用直译就可以解决问题?

  布莱德·皮特主演的 《点球成金》 (Moneybal)l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或听说过,这部电影中的主人公是美国某棒球队的经理,他“特立独行”,反其道而行之,用自己的逆向思维把一个别人眼中的“三流”球队培养成可以与当时美国一流球队洋基队比肩的优秀球队。粗粗一看“Money-ball”,中国的观众可能完全不懂此电影名所谓何意,若简单翻译成“钱球”、“金球”等就更是让观众觉得莫名其妙了。而“点球成金”借用了出自刘向 《列仙传》 中的成语,同时,西方的希腊神话中也有类似于中国古代点石成金的故事,所以此版译名无论是从目的语还是源语的角度来看,都是非常合适的,试问当今还有谁会不知道“点石成金”的传说呢?通过古老故事的改编和化用,观众看一眼即可明了这部电影是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故事。

  直译虽然看起来符合时代的潮流,但具体到每一个电影名个体,还是不能“一视同仁”.同样的,原型和母题在电影名翻译中的运用,符合中国观众审美和接受心理,然而,二者的应用并不是针对所有的电影名翻译。这里有一部非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电影, 《生死停留》 (Stay) ,讲述的是男主人公在发生车祸之后一系列在现实中与梦境中发生的事情。电影还有另外几个译名,《离魂》、 《停留》 等。“停留”是直译,大致上也能让观众了解影片的内容;可“离魂”这版译名,似乎有一些不妥。前文所提到,中国观众提到离魂,心中涌出的大多是“因情离魂”,而这部电影的重点并不是情爱,而是梦里梦外的真真假假给观众带来的智慧上的考验。“生死停留”译名不仅译出了“stay”的意思,“生死”两字把电影的重点点出,就比单纯的“停留”好得多了;同“离魂”相比,更是出彩。

  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是否在翻译中借鉴原型和母题。

  以上的所举例子可以看出,原型和母题这两个文学理论上的概念放到翻译中也可以起到不小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电影名都适用于借用原型和母题,正如直译或意译都不是绝对地适用于所有电影。译者需要做的就是寻找一个最合适的方法将源语转化为最容易让观众接受的目的语,也就是最合适的电影名。

  参考文献:

  [1]王先霈 孙文宪: 《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
  [2]孙文宪: 《作为结构形式的母题分析---语言批评方法论之二》,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11月第40卷第6期;
  [3]王世芸: 《关于神话原型批评》,文艺理论研究,1995年01期;
  [4]于洁。田霞: 《原型翻译关照下的汉英民族文化翻译的等值思辨》,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年5月第24卷第3期;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翻译论文
返回:应用语言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