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职称论文 >

“互联网+船舶检验”发展现状研究

来源:中国水运 作者:师老师
发布于:2020-10-14 共3986字
    摘要:在“互联网+”、“智能化”、“大数据”快速发展的时代, 如果能有效地将船舶检验与之深入融合, 不仅可以提高检验效率、提升检验质量、优化验船师工作环境、节约船东维修成本, 而且可以建立科学完善的船舶健康档案, 从而实现对船舶健康状况的预警监测、数据统计、故障分析, 进而对船舶的设计优化改良、器械合理装配、运营科学管理, 不断提升海上运输经济效益。本文结合现阶段我国船舶法定检验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智能化发展水平, 就如何加强互联网技术在船舶检验中的应用进行思考总结。
   
    关键词:“互联网+”,船舶检验,未来发展

船舶检验工程师论文
   
    一、引言
   
    “互联网+”是指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相结合, 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化传统产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 “互联网+”快速发展, 出现了“互联网+”人工智能、“互联网+”电子商务、“互联网+”交通服务等, 互联网技术给我们创造了舒适的生活环境, 简化了日常复杂繁忙的工作, 也给传统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市场竞争力。根据《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1], 互联网技术将会应运到各行各业。
   
    船舶法定检验是立足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技术规范之规定, 同时将国际海洋相关公约作为重要结合, 对船舶及海上浮动设施实施的强制性安全技术检验, 包括建造检验、营运检验。在我国, 国家海事局负责对船舶检验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船检机构按照资质等级分为A、B、C、D四类, 各机构按照各自职权从事船舶法定检验。船舶法定检验主要由中国船级社 (CCS) 和地方检验机构进行, 而主要业务份额由地方船舶检验机构完成。
   
    二、船舶检验存在的问题
   
    1. 注册验船师数量不足
   
    随着近些年水上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 船舶建造检验和营运检验的申办数量迅猛增长, 而因船检工作涉及船体、轮机、电器三大方面知识, 专业性较强, 对现场验船师教育背景、专业知识、外语能力、业务素质要求较高。验船师还需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注册验船师考试才能从事相关等级的检验工作。且受制于编制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近些年各地检验机构验船师的配备数量远不能满足检验工作需求。虽然部分船检机构通过社会招聘的方式强化验船师队伍力量, 但从全国整体来看, 验船师需求缺口还是很大。
   
    2. 检验工作复杂繁重
   
    国际物流市场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已逐步形成。海上运输相对空运、陆运而言, 成本较低、运量较大, 在运输市场占据主体地位。而船舶制造业受市场需求影响, 新建船舶朝着大型化、智能化、多样化趋势发展, 大型甚至超大型客船、货船、特殊作业工程船数量快速增长。由于船舶结构庞大复杂、现场检验项目繁多, 导致检验工作周期长、现场检验任务重、检验质量把控不严等问题的出现。
   
    3. 检验过剩, 维修成本增加
   
    根据现行的船舶检验技术规范要求, 换证检验应包括对船舶足够范围的检查, 以确定船体结构处于良好状态。同样, 对于柴油机的检验, 应对气缸盖及其阀件、气缸套、十字头、滑块、导板、活塞、活塞杆、轴承、轴径、喷油泵等设备拆下并清洁, 进行检查。根据现场一线验船师统计, 对船舶主机拆卸检验, 零部件良好的情况居多。虽然这种检验方式能绝对确保主机安全运行, 但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可能造成船舶维修成本增加、原处于良好的运行工况变差、船期因大范围检修受到严重影响等不利情形的发生。
   
    4. 验船师职业健康受到威胁
   
    受到船舶稳性、防火分隔、功能用途等因素的影响, 船舶舱室往往密不通透且预留检修孔狭小。为了保障船舶检验质量, 验船师要对船舶各舱室、各部位进行仔细查验以确保符合相关技术规则要求。验船师在现场开展检验工作时往往要承受高温环境、高空作业、狭小空间、噪声、毒气等恶劣环境的影响, 验船师的职业健康也同样受到严重威胁。
   
    三、“互联网+”对船舶检验的影响
   
    在“互联网+”、“智能化”、“大数据”快速发展的时代, 如果能有效地将船舶检验与之深入融合, 不仅可以提高检验效率、提升检验质量、优化验船师工作环境、节约船东维修成本, 而且可以建立科学完善的船舶健康档案, 从而实现对船舶健康状况的预警监测、数据统计、故障分析, 进而对船舶的设计优化改良、器械合理装配、运营科学管理, 不断提升海上运输经济效益。互联网技术将对船舶检验管理、船舶制造业转型升级、水上运输经营带来巨大变革。
   
    四、“互联网+船舶检验”发展现状
   
    1. 政务服务信息化
   
    为加快信息技术在海事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科学有效地做好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 促进海事信息管理的健康有序发展, “十一五”期间, 国家海事局按照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要求, 实施全面推进海事信息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十二五”期间, 根据海事部门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状况, 国家海事局提出了打造“智能海事”的概念。现在, 我国海事管理工作已进入信息化时代[2]。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现行的海事协同管理综合平台是一个集船舶登记管理、船舶检验监督、船员发证管理等为一体的统一的、综合性的海事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其中船舶检验管理系统包含了船舶从建造检验到运行周期中的各类检验。应运该系统可实现船舶检验业务全过程的记录, 包括业务受理、过程审批及验船师现场检验数据。通过检验单位对船检系统的使用, 实现了船舶检验数据永久性记录及检验机构之间的数据共享等功能。
   
    各地船舶检验机构结合本辖区特点, 也在不断开发网上业务申办系统、手机app、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等, 与现有的海事协同管理综合平台共同使用,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例如, 绍兴市港航管理局组织开发了船舶检验服务APP, 可以实现如船舶检验预约、检验结果查询、证书领取通知等业务与功能。
   
    2. 无人机检验的兴起
   
    利用无人机技术对船舶舱体进行初次筛选, 能很快辨识需要近距离检查的部位。相对传统搭建脚手架方式, 该检验技术的应用成本较低、节省了高昂的费用和时间, 同时也大大减少了验船师现场高空作业的安全隐患。由于无人机技术在船舶检验方面具备上述优势, 近年来发展迅猛[3]。
   
    2016年年初, 挪威船级社 (DNV GL) 首次应用无人机对一艘化学品船进行了检验并研发了能自动把船上照片与船舶结构三维模拟相结合的IRIS系统。新加坡海事和港口管理局 (MPA) 也在开展无人机检测、船检机器人等新型技术的长期研发, 并制订利用新型技术进行船舶检验的标准。
   
    中国船级社 (CCS) 也在积极开展应用无人机技术实施船舶现场检验的研究。2016年10月, 中国船级社首次利用无人机技术开展船舶现场检验, 并针对检验现场的复杂环境, 开发了全新的无人机导航系统和控制系统。2017年5月, 中国船级社在上海举行了“无人机在船舶检验中的应用研究”项目启动会。中国船级社在开发无人机检验技术的同时, 也在探索将其他检验新技术与无人机技术相融合, 建立系统性的智能检验平台。2017年11月, 中国船级社编写了《无人机检验应用指南》, 制定了利用无人机开展船舶检验的技术标准、数据采集系统技术标准。
   
    五、未来发展的思考
   
    1. 深化“互联网+”的应运
   
    现阶段, 互联网技术给传统产业创造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带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船舶检验管理工作也应继续深化“互联网+”、“智能化”、“大数据”的应运, 并将此列入船舶检验技术未来发展的主体位置。同时要借鉴国际船舶检验发展的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 实现我国船舶检验检测技术向“互联网+”、“人工智能化”方向转型发展。
   
    2. 整合现有资源, 构建船检系统体系
   
    船舶检验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的业务工作, 要整合现有的技术资源, 将船舶检验管理工作从业务受理到审批管理、从现场检验到故障预测、从数据融合到智能分析深度融为一体, 构建智能管理平台。
   
    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水平, 提升船舶现场检测效能, 建立科学系统的检测体系。开发实用的验船人员现场检验手持设备终端, 对标准化现场检验工作实时指导, 同步上传检验检测影像、数据信息, 通过数据交换平台、云计算实现数据共享与存储。
   
    3. 融合维修与检验数据, 建立船舶健康档案
   
    深入研究视情维修理论在船舶检验监测方面的应运, 通过对船舶检验数据的分析, 制定综合的、通用的、准确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标准及指导说明, 保证设备监测与维修科学, 确保检测维修与生产运行达到最佳平衡[4]。
   
    依托“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 充分利用大数据等现有成熟的手段方法, 对船舶检测的海量数据进行挖掘筛选, 逐步建立并完善船舶健康档案, 形成船舶健康状况数据库。
   
    开发人工智能分析系统, 根据船舶健康档案, 为船检部门、海事监管部门决策部署做出科学研判, 为船舶设计单位、船舶及船用产品制造单位的技术、材料、工艺、设备优化做出技术支撑, 为船舶运营单位的经营管理、航行作业、定期修理做出经济分析。
   
    4. 引入竞争机制, 吸引社会力量
   
    在信息高速流通的时代, 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整个产业链相关部门的强有力推动。如今, 我国已是造船大国, 拥有具备世界竞争力的造船厂和船用产品制造商。在我国现行的由政府主导的船舶法定检验的体系模式下, 适当引入民间机构、民间资本, 激活市场在船舶检验检测技术方面的研发活力[5], 充分利用民间船舶及船用产品制造行业在“互联网+”、“智能化”、“大数据”方面的先进技术, 同时吸纳与借鉴其他检验检测行业的先进手段, 促进船舶检验技术快速发展, 实现船舶制造、检验检测、故障诊断、缺陷修理等各项环节技术的互联互通。
   
    5. 加强人才引进, 强化队伍建设
   
    对于验船师队伍建设, 要不拘一格。加强与航运院校、科研机构、生产制造企业的交流合作。强化社会宣传、优化验船师工资待遇、提升职业的社会认知度和认同感, 吸引更多人才进入该行业。建立验船师资源数据库, 吸纳不同研究方向、不同专业背景的优秀人才参与。对于稀缺人才要整体调配, 打破传统的框架束缚, 通过“传帮带”, 不断提升验船师队伍的职业技能水平。 (下转第121页)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国发[2015]40号) .  
    [2]杨扬.海事综合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 2012.  
    [3]专利发明.基于无人机的船舶舱体健康检测方法和系统与流程.专利号201710585821.  
    [4]张延庆.信息融合技术在船舶主机检验中的应用[D].上海:上海海事大学, 2007.  
    [5]王植.我国船舶法定检验引入竞争机制研究[D].辽宁:大连海事大学, 2017.
作者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
原文出处:马超.“互联网+船舶检验”发展思考[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19(02):78-79+121.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船舶检验工程师论文
返回:职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