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职称论文 >

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

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作者:易妍;张静
发布于:2020-10-19 共3799字
    摘要:目前,我国普通居民的生活质量普遍得到改善,对水、电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中国传统的配电网运行模式应该得到更新、改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和实现配电网效率,在配电网智力管理中不断地加强我国继电保护技术,在保障网络正常运行中,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确保电力顺利传入用户家中,促进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
   
    关键词:智能电网,继电保护,超高压交直流电混输技术

继电保护职称评定论文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电力产业正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特别是智能型电网已经成为电力发展的主流。在此基础上,对各级电网进行优化,实现信息处理自动化,自主化的发展目标。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继电器保护技术仍然是电网不可替代的技术,在新时代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需要进一步发展电力保护技术,为后续电网工作提供技术基础。
   
    1 智能电网环境下继电保护的意义
   
    在智能电网研究过程中,传输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导致传输系统失效,影响正常的传输效率。因此,应及时采取系统保护措施,解决供电系统存在的问题,确保输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发生传送带连接错误、二次电力保护技术、及时测定报警信号、维修人员及时报警,减少了居民用电前保护中的经济损失。
   
    2 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继电保护技术
   
    2.1 单元件保护技术
   
    单元件保护技术属于典型的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技术。这些技术以保护交流直线,变压器,发电机为主要内容。改进传统元件保护,采用新的原理,计算方法,以适应智能电网环境下电网保护需求的变化。该技术在直线系统保护中,用于解决在主保护行波保护中存在的故障位置误差较大、船上故障及界限等问题。保护变压器,重点是识别磁溶。根据新的原理,新的技术,实现了对变压器内部故障的分析,计算和保护。保护发电机主要是把周围的单线保护开发出来。值得关注的是,单元件保护技术可以与智能传感器技术、保护重塑技术一起应用,大大提高了单元件保护技术的实用性。
   
    2.2 广域保护技术
   
    以广域智能电网系保护为重点,通过融合与故障相关的各类信息,综合判断广域保护信息,调整对跳闸策略操作的保护特征[1]。锁定保护功能故障检查等,更全面的智能电网发展需求。智能电网广域保护主要由3种模型构成,广域集中、分散IED、站域集中与区域分布为一体的区域布局,广域网域集中故障检查测试最为全面,比起分散IED的分布式结构模型,集中对灵活域域进行集中统一的区域分布模式发展阶段更为有效。随着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以动机和间接信息为基础的故障元件识别计算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这是智能电网典型的广域继电保护技术。通过深层分析可以发现,智能电网能够更好地实现对区域的保护,自动化控制技术和智能电网的安全性以及效率性。因为快速提高保护区域技术的发展会提高保护区域的能力和判断,因此诊断和恢复问题的智能电网可以通过区域保护技术满足需求。
   
    2.3 超高压交直流电混输技术
   
    随着用电量的增加,对电网建设方案的要求越来越高,电网建设结构也逐步完善。超声波压力直流混合力传输技术的应用,为电网建设提供了巨大技术优势。同时,要不断提高电网技术水平,适应电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超高压直流、直流、复合输电实际应用技术中,纯状态在电网运行系统中非常重要,存在相关问题时,常见的波长越来越多,变压器系电保护系统性能要求更高[2]。由于电力系统的复杂性,它应当成为保护电力系统继电的重要依据。
   
    2.4 智能传感技术
   
    智能传感技术的应用将更加方便,以确保在信息收集系统中的应用。该技术还应限制开发和利用实证保护技术,并保护可以利用的余地与变压器结合的方式。变压器装置在保证振动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数据应用装置的同时,尽可能发挥传感器的监测和控制功能,进一步保证了继电保护的作用。同时,通过智能传感器的检测,对相关数据进行实时监测,了解相关设备的运行情况,进一步防止外部环境的干扰,为后续仪器提供一定的保护和相关依据[3]。智能传感技术是相对高效的技术,在信息收集和传输中具有重要意义。
   
    2.5 自身重构技术
   
    近年来,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对保护电机提出了要求。继电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随电网运行方式和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电系统的保护还具有自我诊断,自我修复的功能。例如,当二次电护装置的救生元件不能正常工作时,智能型电网就会自动找到合适的元件并更换,以达到自动修理和修复的目的。针对智能电网的现状,现有的继电保护系统已经不能满足智能电网容量的要求。因此,必须科学合理地建立自身重构技术保护系统。
   
    2.6 保证时间及数据同步
   
    传统的微机继电保护驱动各个通道的模数转换器,通过装置内部独特的系统时钟控制总线来实现。每个变压器的二次模拟值通过二次电缆连接到保护装置上。数据采集的同步精度非常高。在更大的范围内,如何保持时间和数据同步将是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因为涉及的保护将不限于一个或两个变电站,或一个或2个设备[4]。变电站现有的配时采用了3种配时模式(串口配时、脉冲配时和编码配时)。外部时间基准主要以GPS时间信号为主时钟,定时精度可达到MS级。
   
    智能变电站网络数据以实现数据采集的同步,保护,数据采集之间的信息交互和相互合作模式,如分布式电子变压器和合并单元,电子设备,如保护网络传输,使用这种技术的精度对时钟的每个保护装置和数据采集单元,实现精确的同步时钟,简而言之,也就是系统的时钟源需要一个统一准确的时钟。
   
    2.7 划分区域结构
   
    该文分析了继电保护在小范围和区域内应用的可能性。系统中保护区的划分,有助于对保护继电的应用研究。系统内测量系统的布局,通信系统的重复,电网系统系统的系统的布局,网络通信技术,通信装备和二次电力保护系统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这是指典型的变电站结构模型,继电保护布局决策系统的功能范围内和区域保护布局方案形成和分布的分级结构。因此,智能变电站建设适应形势和决策职能。
   
    2.8 调整后备保护
   
    根据继电保护备份配置,综合考虑备份保护,网络拓扑变化,保护应该有快速反应能力,使开关策略在区域内可行的局部保护跳闸,快速隔离故障在区域内的保护跳闸策略,最后使保护区域内智能电网、机电保护之间的协调机制。
   
    原有的特点是在传统变压器保护判据的基础上,根据电子变压器新的传感原理的特点,用新的判据或调整发展。1)在断层带电子变压器不容易受到饱和的影响,但是由于电磁电流互感器饱和等原因,可能导致保护误动作,与断层带的标准从TA饱和标准,所以TA饱和标准应该做出适当的调整,以适应保护误动作。2)针形模拟变压器保护装置的保护判据资料不丰富。在使用通信网络数据传输或电子变压器数据采集时,有必要根据再保护准则对信息进行综合研究。这是因为在智能电网中,继电保护获得的信息不仅包括采集、合并单元等传输介质等异常信息,还包括更大范围的电量。
   
    2.9 与传统保护的配合
   
    在建设过程中以及建成后,智能电网应考虑不同类型保护之间的互操作性,主要是因为它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保护协调配合的问题,如数字化变电站保护和传统的微机保护[5]。互操作性问题包括2个。1)发生在外部故障时,由于侧保护电路使用电磁电流变压器差动保护,可能出现单端饱和现象,另一方面保护电子仪器的变压器,防止保护误动作和判单端两端饱和函数的差动保护。2)在两侧模拟变压器的基础上,新的保护算法需要研究线路原有的差动保护数据同步算法,存在两侧不同类型变压器的数据同步问题。
   
    3 智能电网环境下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
   

    3.1 数字化发展
   
    随着对电力的需求增加,智能电网的技术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其中还包括在电力资源的收集、传输和控制等方面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以保障智能电网技术的稳定性。因此,在电力保护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数字化是主要的发展趋势,也是智能电网技术发展的要求。目前,我国的继电保护技术已经在智能网络中得到有效应用。例如,智能电网技术中的互传导装置,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感知电网运行中的问题,实现数字化,发挥继电器保护功能。
   
    3.2 自动化发展
   
    继电保护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大的局限性。在保护智能电网的过程中设定的保护途径将得到保护,其余阶段没有继承手段。即使智能电网全面运行,也不能保证智能电网的整体系统相对安全。因此,继电保护技术应当不断提高自动化水平,加强对智能电网的全面控制,对智能电网进行全方位保护,确保智能电网安全运行。
   
    3.3 广域化发展
   
    在继电保护技术中,广域保护被用来保护电网。这种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因此,要把各个部分结合起来,整合和分析各种信息,以保证网格操作过程数据的准确性。另外,利用广域技术手段可以更快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电网运营效率,在智能电网技术方面也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电网建设实际上是中国电力系统的更新和完善,是中国电网迅速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电网的继电器保护技术应符合最新智能电网一系列技术创新的要求,对继电器保护技术的发展必须进行深入研究,才能保证智能电网的稳定运行。因此,为了确保电网保护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促进智能电网安全性、可信度,有必要进行突破和创新,培养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思明,王宇翔.智能电网环境下继电保护面临的问题分析[J].科技风,2018(9):161.  
    [2]范臻.智能电网背景下继电保护的关键问题及对策分析[J].自动化应用,2018(9):104-105.   
    [3]王欣颖.智能电网环境下继电保护面临的问题和机遇[J].南方农机,2018, 49(9):210.   
    [4] 胡欣.智能电网下的继电保护技术分析[J].数字化用户,2018, 24(35):137.
作者单位:国网浙江电力培训中心
原文出处:易妍,张静.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技术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12):52-53.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继电保护职称评定论文
返回:职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