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职称论文 >

数字群艺(文化)馆建设的途径探究

来源: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作者:冯艳红
发布于:2020-11-27 共3653字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网络技术对人们群众生活方式的影响越来越显着,数字群艺(文化)馆的建设与发展对各国来说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是国家文化传播的重要机构,也是未来群艺(文化)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本文通过分析数字群艺(文化)馆建设特点、存在问题,浅谈建设数字群艺(文化)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数字化,群艺馆,互联网


群艺文化馆员职称论文

  
  政府的支持在建设过程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我国为了促进和保障数字群艺(文化)馆的建设也发布了相关政策,最近的如:2016年文化部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1]中指出国家支持开发数字文化产品,推动利用宽带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和卫星网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2017年发布的《“十三五”时期繁荣群众文艺发展规划》[2]中也提到加强数字文化馆建设,搭建群众文艺创作和培训的数字化平台。而在刚刚举行的2019年中国文化馆年会中,更是举办了“公共数字文化融合背景下的数字文化馆建设与发展”论坛活动,紧扣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实施进程,总结各地数字文化馆建设取得的进展与突破,探索融合创新发展背景下数字文化馆的发展方向与路径。
  
  1 数字群艺(文化)馆建设的特点
  
  数字群艺(文化)馆是一个更加开放的集成化平台,直接对技术和文化资源进行集成化和数字化处理[3],与群艺(文化)馆职能深度融合,进行培育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开展群众文化艺术创作、培训、活动、体验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新形态,数字群艺(文化)馆的建设将带给人民群众便利、趣味、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新体验,具有不可替代的先进性。
  
  1.1 便利性。
  
  数字群艺(文化)馆的建设首先解放了文化工作者,文化工作者可以省掉重复授课的时间,并将这些时间用来进行文艺作品的创作,提供更多、更优秀、更符合大众口味、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精品。其次,数字群艺(文化)馆以其先进的网络模式,对群众点对点的终端服务,达到公共文化服务全区域的有效覆盖,群艺(文化)馆可通过移动数字化平台、有线电视、电信等网络通道的传输,更快捷、更直观、更有效、更便利提供服务,将群众文化服务辐射到基层,让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权益。最后,数字群艺(文化)馆运用互联网技术,增添互动功能,及时对群众要求和意见进行反馈,充分了解群众需求,并根据群众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资源建设,提供形式多样的数字化文化生活服务,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1.2 趣味性。
  
  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给我们带来更加快速便捷的数字化产品,目前大众对数字化产品的接收能力是很大的,重要原因就是这些产品展现方式、内容丰富多彩,不仅包含视频、音频、互动、云服务等等,还可进行线下数字设备的体验,带给人们多重感官刺激和真切形象服务体验。传统的群艺(文化)馆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受众人群多是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群体,而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够,而数字群艺(文化)馆本身的趣味性也会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让他们慢慢对中国文化从理解到喜爱,扩大群众文化的参与面和影响力,提高群艺(文化)馆的服务效能。当前,图书馆、博物馆、群艺(文化)馆等多种文化机构已经建立起了数字馆,投入使用后的效果显而易见,大众对文化机构的认知度和使用度提高了。
  
  1.3 高效性。
  
  数字群艺(文化)馆是网络环境和数字环境下群艺(文化)馆新的发展形态,基于网络虚拟空间不受时空和地域的限制,依托互联网及相关网络作为一种广泛的、公开的、对大多数人有效的传媒,对海量、分布、异构的数字资源进行加工和整合,形成一个整体的数据资源库,各市县级为资源和应用服务站点,通过电脑、有线电视以及手机等新兴媒体提供友好、高效的服务,让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和知识,满足群众享受文化的实际需要。
  
  2 数字群艺(文化)馆建设存在的问题
  
  如今图书馆、博物馆都已经基本完成了网络化的服务体系,通过网络实现了阅读、展览、还借等功能,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丰富多样的文化服务,然而,群艺(文化)馆大多数还是传统的服务方式,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2.1 数字化发挥不到位。
  
  现如今很多群众对数字(文化)馆的理念不是很了解,随着大数据的影响力逐渐扩大,数字化也逐渐得到普及,全国大中城市的市级甚至区级群艺(文化)馆中的很多也都建立起网站、微信公众号,但是通过多年观察发现,这些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主要是以编辑为主,它们提供给群众的内容是文化工作者进行编辑处理后的,人民群众只能单向阅读网上内容,其核心工作主要是信息发布,这实际上并没有完全发挥数字群艺馆(文化)馆的线上线下联通互动和提升群艺(文化)馆在场服务能力的服务效能。
  
  2.2 资源受限制。
  
  数字群艺(文化)馆需要数字化设备资源和数字化人才资源的支持,省、市级的群艺(文化)馆或许还能提供数字化设备和所需要的人才,但是一部分基层文化馆条件落后,工作人员办公场所和需要基本的办公设备甚至都是问题,而且工作人员年龄偏大,没有新生力量的注入,没有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开展数字化的建设。
  
  3 数字群艺(文化)馆建设的有效途径
  
  数字化的变化是很快的,群艺(文化)馆要想实现能够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的愿望,并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必须要动的快,不断学习数字化科技,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数字化宣传、拓展线下体验、引进和培养数字化素养人才等手段,最终构建一个技术先进、内容丰富、服务全面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
  
  3.1 加大资金投入。
  
  做好数字(文化)馆建设,需要资金的大力支持。不论是硬件设备、软件设备等各种资源都要靠资金的支持,而且要依靠政府和社会力量两方面的力量。政府已经逐年加大文化资金下拨力度,也要同互联网公司形成合作,群艺(文化)馆提供宣传平台,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双方就人才方面也可进行交流,逐渐走一条互惠互利的模式。
  
  3.2 加强数字化宣传。
  
  如果一个理念没有进入人心,这个理念就不会被人民群众所认知和接受,所以首先要进行数字化理念的宣传推广,让人民群众了解它,认识它,体验它甚至愿意参与其中。运用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数字化宣传手段,群艺(文化)馆组织数字化知识讲座等方式加大对数字文化的普及,带领更多的人民群众认识数字化,让群众全面了解数字化,达到逐步让数字化进入人民群众的生活的目标。
  
  3.3 改善现有的网站,微信等数字化网络平台的建设。
  
  现如今一部分群艺(文化)馆已经利用网站,微信等渠道开展了数字化服务,但是其开展程度小,没有充分利用到网站,微信实时、交互、方便的平台优势,使其仅限于文化工作活动信息地展示,因此要利用平台优势,让广大群众在这里发表自己的意见、评论,进行线上文化艺术培训等,群众之间也可以进行相互的交流,群众和文化工作者之间也可以进行有效地沟通和交流,不再是工作者一味的传播文化艺术,而是群众自主的吸纳文化艺术,另外还需要提升网站、微信的多层次展示文化信息的平台特点,使展示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使现有的数字文化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得到提升。
  
  3.4 拓展线下体验。
  
  数字化产品的生命力,核心在于它的体验度。市场规律证明,一旦一款产品体验感下降,那它很快就会被淘汰,变的无人问津。数字群艺(文化)馆也不例外,需要增强群众的数字文化体验感,打造群艺(文化)馆实体数字体验空间,以文学、书法、美术、戏剧、曲艺、舞蹈、摄影等为体验主题,采用虚拟现3D渲染、全息影像、试听体验等现代创新技术手段,建设群艺(文化)馆实体互动体验空间,让人民群众进行数字群艺(文化)馆的线下体验。
  
  3.5 引进、培养数字化素养人才。
  
  数字群艺(文化)馆服务离不开数字化、信息化专业人才,如果文化工作者的数字化素养不够,数字化的宣传、使用效果将大打折扣,当前各地区群艺(文化)馆计算机应用、信息应用方面的人才短缺,可以加强人才队伍的数字化素养,注重人才队伍的网络技术、计算机操作能力等数字化方面的技能培训,同时要及时地升级文化工作者的机构组成,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到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部门,进行数字化素养人才的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的综合水平,大力发展数字化建设,开发网络文化产品,逐步推动数字群艺(文化)馆建设。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群艺(文化)馆的建设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能够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艺术文化的追求,其建设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无论是加大资金投入、宣传推广、改善现有数字化平台、线下体验还是人才培养问题,都不是单一方面的,它们在整个数字群艺(文化)馆建设过程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需要整体的相互配合和支持,才能发挥优秀文化资源和数字服务在创领新型文化生态中的重要作用,实现数字群艺(文化)馆的建设,真正实现文化服务的全面覆盖和落实全民艺术普及,提高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参考文献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EB/OL].[2016-12-25].  
  [2]欣文.文化部发布《“十三五”时期繁荣群众文艺发展规划》[N].中国文化报.2017(001).  
  [3]赵丹.新时期背景下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创新进路[J].北方文学.2017(18).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群众艺术馆
原文出处:冯艳红.浅谈数字群艺(文化)馆建设[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03):158-159.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群艺文化馆员职称论文
返回:职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