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目前我国环境保护的工作现状和要求,分析港口与航道施工工程特点,总结此类工程施工中容易造成的生态影响,并提出此类工程施工中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有效措施,希望可以为同类工程建设工作的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港口与航道工程; 施工; 生态影响;
0 引言
在现代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的形势下,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加快了当前的生态环境建设,其中研究重点之一是港口与航道工程的环境影响研究和评价工作。这主要是因为此类工程建设会对整个河流流域中的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导致自然和生态环境出现问题。我国在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同时,也在不断提高对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要求下,需要在保障生态环境建设的前提下来发展经济,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障自然生态环境安全、生态经济安全以及社会生态安全。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水运交通为人们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同时也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在水运交通中,港口和航道是比较重要的结构,但是在此类工程施工中也容易对建设区域中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本文将针对此生态影响进行研究。
1 港口与航道施工工程特点
港口与航道施工工程所表现出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种:
1)精度要求高。在此类工程施工中通常要求将建设区域中的沉淀层厚度控制在10~20 cm的范围之内,最大也不能超过1 m,这就需要在此工程施工中做好细节控制来避免出现漏挖或超挖的问题。这不仅需要在开挖之前详细勘查改水域底部的污泥分布情况,在掌握准确的污泥厚度数值之后再进行开挖面的设计[1]。在开挖过程中也需要做好对原生土层的保护,避免造成破坏而引发后续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增加水下施工的危险性。
2)施工多样化。在此类施工中,由于工程所在地水域河道的地势环境和水域生物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需要在施工之前结合现场中的护岸、炸礁、导流以及护滩等情况和水域特征来制定针对性的施工方案,这也使得所制定的施工方案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3)较多水上作业。在此类工程施工时间的规划中,通常要尽量选择在施工水域的枯水期中开展主体工程施工,这就需要结合此水域的水位变化规律来制定施工进度计划,但是在实际施工中也不可避免需要开展水上作业。而水上作业本身具有较高的危险性,需要做好对水位变化的观测和规律总结,实时调整工期,这也是此类工程施工中的难点之一[2]。
4)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在此类工程施工中容易由于管理方式不当或施工操作不规范而导致二次污染事故的发生。或者是在施工中出现微量细粒泥沙的泄漏问题,这也会导致航道中悬浮物的增加,对周边水域生态环境造成危害。这就需要在此类工程施工中做好二次污染管理工作,通过相应特殊装置设备的专门设置来及时清理施工中产生的污染物。
2 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的生态影响
2.1 对河道环境的影响
在此类工程施工中的部分水下施工中存在部分抛石沉排等施工环节,在水下建筑施工中开展上述施工环节时则容易对部分水域中的水生环境造成影响,主要危害是会造成此区域中生物的大面积消失问题,还会割裂此部分水域中的水质和土层,会造成此部分河道内的生物无法接触陆地生物而加剧河道环境的恶化[3]。此外,在此部分工程施工中还容易对河道的原始地貌造成改动,导致河流自身的生态净化能力降低,也会对此区域中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2.2 对浮游生物的影响
在此类工程施工中开展频繁的水下作业时会不可避免产生大量的悬浮物,这会增加此水域中的悬浮物浓度而加速水质恶化,水质恶化问题会直接影响此水域中的浮游生物,主要表现在浮游生物在觅食时误食这些悬浮物而堵塞其消化系统或导致消化系统紊乱,导致其死亡率的增加。此外,由于此水域中悬浮物浓度的增加还会导致水体吸收光能的效率降低,这也会降低此水域中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导致依赖藻类植物而生的低等浮游生物的死亡率增加,而依赖此类低等浮游生物的高等鱼类也会由于食物的缺乏而死亡,这就会对此水域中的食物链造成破坏而增加此水域中浮游生物的死亡概率。
2.3 对底栖生物的影响
对于在水体地区生活的动物群体来说,其通常在岩石表面依附或者是在植物以及其他底栖动物的体表依附,还会在水域内的潮间带中栖息,但是在此类工程施工中就会对此类生物群体的生长环境造成改变,这就会对地类生物的种群分布和数量造成影响。尤其是针对此类工程施工来说,其中存在较多的抛投作业,在此类作业的影响下就会导致此水域中的底栖生物向其他区域转移,因此会改变此水域中的原有生态平衡,加之此类生态破坏无法在短时间内自我修复,增加底栖生物的死亡率,导致大量底栖生物消失。
2.4 对渔业资源的影响
在此类工程施工中,会对此水域中的鱼类造成驱赶,虽然鱼类的活动范围比较广泛,但是一旦鱼类离开了长期赖以生存的水域环境,也会间接导致鱼类种群数量的减少[4]。尤其是在采用爆破施工方式进行水下施工并对水域内的一些建筑物进行清除的过程中,更是会对此水域中原有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这就会对此水域中的渔业资源造成严重破坏。
3 减少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措施
3.1 对施工工期进行合理规划
在规划水域内开展此类工程施工之前,设计人员应该对此水域中的底栖生物的生长规律进行调查和分析,结合其生长周期,尽量选择对其影响最小的时间开展工程施工,避开底栖生物的生长时期开展工程建设。比如在严冬季节以及临近时期内底栖生物的活动性比较低,比较适合开展此类工程建设。此种施工工期的规划方式也符合生态环保的理念,在此时间内开展工程施工也有利于控制和减少颗粒物的数量,降低对浮游生物的影响,尽量避免或者减小对此水域中生态平衡的破坏。
3.2 科学制定施工方案
在施工方案设计阶段需要通过实地考察分析此水域中的生物类型,基于上述规划的施工工期对施工内容进行合理安排,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破坏为前期,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加快施工进度,并保证施工安全,严格执行施工方案流程规定和施工要求,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3.3 做好环保宣传工作
此类工程施工中所有参与人员的环保意识直接决定其自身行为以及对生态的影响程度,这就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来提升参建人员的环保意识。首先是做好对所有参建人员的定期培训工作,学习环保相关法律知识以及保护野生动物的知识等。其次是通过会议、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加强对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措施的宣传,提升参建人员的整体环保意识。最后是针对具体施工项目来制定具体的奖罚措施,加大对破坏此水域中生态环境行为的惩罚力度,通过强制性措施来提升参建人员的环保意识。
3.4 做好生态修复工作
由于此类工程施工不可避免会对此水域中的生态平衡造成破坏,为此,需要采取上述措施来尽量降低工程施工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与此同时,还要做好以下生态修复工作:一是结合此水域中原生的各种鱼类资源和其他生物资源,结合施工中的受损情况进行增殖放流,通过对投放各种生物幼体的方式来缩短其种群恢复时间,实现对此水域中群落结构的优化。二是可以通过在此水域中种植树木的方式对此水域中的生物损失问题进行弥补,降低由于工程施工而引发的水土流失发生概率。
4 结语
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具有较高精度、施工多样化、较多水上作业以及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等特点。在目前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不断提高的同时,在此类工程施工中,针对其容易造成的河道环境、浮游生物、底栖生物以及渔业资源等方面的生态影响,需要通过对此类工程施工之前施工工期的合理规划和施工方案的科学制定与严格执行,做好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环保宣传和教育工作,做好施工中和施工之后的生态修复工作等,尽量减少此类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和破坏,贯彻落实我国生态环保理念。
参考文献
[1]阚冬杰.研究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的生态影响及对策[J].建筑技术开发,2019,(11):150-151.
[2]刘陈平,张莉莉.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的生态影响及其对策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11):180-181.
[3] 袁才兵.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的生态影响及其对策[J].城镇建设,2019,(001):63.
[4] 徐佐文.试论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的生态影响[J].建筑与装饰,2019,(007):44.
建筑给排水安装施工是一项看似简单其实复杂的分项工程,关系着人们正常居家生活,所以要注意对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做好防范。...
施工企业必须根据合同管理方案履行合同让市场更加规范化,并遵守企业管理体制实施合同管理,认真履行合同,以平衡承包方和发包方的权益,从而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我国装饰市场的快速发展, 新材料、新工艺和一些先进的施工技术得到普遍应用, 对施工企业的施工技能, 工程管理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 特别是先进的技术管理, 施工单位的盈亏更与技术创新、技术管理的程度存在密切不可分开的关系。...
在对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背景下,而后提出一些可以对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性做出保证的措施...
本文将在矿建工程施工内容以及施工难点的基础上,对矿建工程施工技术的施工技术管理进行深入探讨分析,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建筑企业施工项目管理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强化管理工作,完善风险管理控制措施,以提高整个项目管理工作的经济效益。...
该文分析了在复杂城市环境下,尤其是构筑物密集或者居民密集的地区,而且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基坑施工过程中地表变形以及基坑的时空效应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本文主要探讨了建筑供配电线路配电的设计与应用,并对建筑供配电实际施工中的具体应用和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为了保证暖通空调后续使用的效果和避免出现质量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把控施工质量。本文总结了暖通空调常见的质量问题,通过工程案例对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讨论,以期为同类型工程提供参考。...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创建于1937年,两边邻街,最新建筑是2009年投入使用的外科住院大楼。通过观察发现,车辆和人群在医院西门前有停留需求,但院前道路为双向单车道,且没有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经常被机动车辆占用,已没有公共空间为人群和进驻车辆提供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