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与提纲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论文摘要与提纲 >

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摘要参考

来源:学术堂 作者:郝老师
发布于:2015-06-25 共3622字

  摘要一:

  华侨农场是为安置归侨而设立的国有农场,是特殊历史时期的归侨安置政策作用下的特殊产物。为给广大归侨在国内的生活提供保障,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诸多政策法规以体现华侨农场的特殊政治地位,因此,其具有其自身独特性。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华侨农场的政策确实保证了华侨农场的发展,但随着时间推移,拥有众多优惠政策支持的华侨农场发展问题日益明显,甚至落后于周边社区。因此,有必要探究这些政策执行状况及今后调控措施。

  本文以竹坝华侨农场为例,利用大批农场档案和田野调查资料,分析各个时期主要华侨农场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及其执行效果,对侨务政策和侨务立法的完善提供参考,亦思考当代基层社会治理方式的得失。通过叙述农场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各个时期主要华侨农场相关政策法规制定及执行效果,以及华侨农场与地方政府的复杂关系和各项政策在层层下达后的落实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给予华侨农场合理的行政归属和管理,才能使其经营发展走向正常化。在政策上,应整理现有的政策法规,加强侨务立法,完善侨务政策。只有华侨农场正常化,侨务政策法规得到优化,这样才能发挥华侨农场的优势,促进华侨农场的发展。

  摘要二:

  曾国是古代方国之一,历史上关于它的记载甚少。1978 年曾侯乙墓被发掘,出土了大量有铭器物,其中编钟和竹简上文字较多,为研究战国文字提供了重要资料。

  随着这批文字材料的公布,各种考释类文章陆续发表,而很少有人从构形、书体风格等方面进行考察。本文试图将曾国文字从楚系文字中独立出来,从上述两方面加以探讨。通过对战国文字的整理,抽取出区别于其他方国的文字进行构形分析,总结归纳出曾国文字具有以下构形特征:添加饰笔、简化、繁化、讹混、更换或增加部件造新字、直接继承、异体现象。由于书写材料的不同,书写风格也大不相同,论及曾国文字书体风格时,分别从青铜器铭文、简牍文字、漆器文字、石刻文字四个方面来分析。本文还从构形及书体风格两方面将曾国文字与楚系文字进行比较,归纳出曾国文字具有其独特历史地位。通过这种横向比较,曾国文字虽然属于战国文字,但具有独立发展的轨迹,在文字构形特点和书体风格方面具有独特性,这也为了解战国文字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摘要三:

  民国时期,青海东部地区之自然灾害既频且重。说其频,乃是频次高、种类多、区域覆盖广;说其重,乃是由灾而荒,对乡村社会影响深刻。首先,文章通过纵向对比突出民国时期青海东部地区自然灾害“频”的各种表征,由表及里,探讨其发生的原因,进而得出自然灾害频发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区域内部极其脆弱和特殊的自然环境,更在于区域人口增长极速、社会御灾能力不足等社会因素之结论。其后,文章对社会各阶层面对灾荒所作出的反应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呈现出在应灾方面的这样一种事实:民国政府虽为主导,但力量有限;民间组织虽积极参与,却力不从心;灾民无奈,转而求助于民间信仰以求心理慰藉。最后,文章从乡村环境、乡村人口、乡村经济、乡民生活以及乡村社会秩序等方面来考察灾荒对民国时期青海东部乡村社会的影响,进而描绘出民国时期青海东部地区的人民饱受灾荒摧残的一段血泪辛酸史,也从侧面展现出青海东部人民在与灾荒害抗争过程中的大无畏精神。

  摘要四:

  荆襄地区位于鄂、豫、陕、川四省交界处,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自古以来便有着重要的战略枢纽地位,明中期更是成为当时流民的主要聚集地,本文通过考察当时这一地区流民的产生、形成和演变前后因缘之关系,探讨了流民、抚治在明代荆襄地区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内在关系。

  全文共分三章,约四万字。

  第一章,介绍本文主要研究的流民范围,将明朝流民分为前期及中后期两个阶段来进行介绍,并且从社会背景的四个方面来分析荆襄流民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第二章,主要论述明政府处置荆襄流民问题态度的不断转变,从封禁到招抚,从军事镇压到安置,但是对荆襄地区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郧阳抚治的实施。

  第三章,从户籍人口、市镇经济以及科举书院三个方面分析了流民、抚治对荆襄地区社会变迁的影响。

  结语,总结全文基本观点。

  摘要五:

  中国古代历来重视对女子的教育,有关女教的典籍以及专门为女子教育编写的教材也随着中国古代女教的发展不断增多。中国古代女教的内容、途径、方式、方法丰富多彩,而通过传统历史教育的方式对女子进行多方面的引导,也成为中国古代女教中一个富有特色的重要方面。本文即通过考察分析明清时期的女教典籍,系统探讨、梳理明清女教所反映出的历史教育理念、历史教育与明清女子教育的关系及其现代启示等问题。

  本文分三个部分对明清女教与历史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一部分概述明清时期女子教育的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特征,并以女教典籍的编写形式为线索,对以历史典故为主要内容的女教典籍进行分类梳理和分析。第二部分在对明清女教典籍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从“立德之教”、“修身之教”和“持家之教”三个方面深入挖掘明清女教典籍中的历史教育内容。第三部分从明清女教典籍中的历史元素中提炼历史教育的理念,归纳其中所蕴含的教育学、社会学和史学的功能与价值,以及明清女教中历史教育理念的现代启示。

  明清女教与历史教育研究作为中国古代历史教育研究的一个方面,涉及到历史学、教育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因此,结合中国古代女子教育来探讨中国古代历史教育,可以深入挖掘史学的社会功用,拓展史学的研究领域,促进对历史学的跨学科研究,加深对相关问题的理解,从而在整体上推动历史学的发展。

  摘要六: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主导的正面战场消灭了大量日军,粉碎了日本政府速战速决的狂妄计划,延缓了日军的进攻进程,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敌我力量悬殊,战略部署失误等诸多原因,国民党军队在众多战役中败多胜少,这也使得国军伤亡官兵数目居高不下。众所周知,兵源对于整个战局的重要作用,参战国政府对伤亡军人的抚恤必然会对士兵的作战士气及参战热情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影响军队兵员补给,因此战争过程中政府对伤亡军人的抚恤优待至关重要。随着战争推进,国民政府逐渐意识到军事优抚的重要性,并逐步加强了对伤亡军人的抚恤。

  荣誉军人,即伤残军人。1940 年初,荣誉军人职业协导会的总干事段绳武先生,鉴于“伤兵”、“残废”等称呼将会增加伤残者的自卑心理并影响社会人士对抗敌致残将士的崇敬意义,于是倡导改称“伤残军人”为“荣誉军人”.此举得到国民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 “荣誉军人”遂逐步取代“伤残军人”而成为因伤致残之官佐士兵的普遍称谓。战时国民政府的军事优抚分为恤伤和恤亡两种,即对荣誉军人的抚恤和对阵亡军人的抚恤。本文主要对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优抚荣誉军人所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进行系统整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其产生的实际成效进行分析评价。

  文章内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总体上概述了国民政府战时军事优抚机制的强化,从优抚机构的设置、相关政策法规的颁布两方面进行阐释;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集中分析了国民政府对荣誉军人的各项优抚措施的内容及其具体实施状况,从伤残等级与恤金待遇、“虽残不废”运动的开展、专门教养机构的建立、精神上慰藉荣军、优待荣军家属五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三部分则对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荣誉军人的军事优抚所产生的成效进行评价分析。通过分析认识到国民政府为优抚荣誉军人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改善荣誉军人生活状况、鼓舞士气、稳定军心、健全军队管理机制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是受战时财政困难、物资匮乏、官员贪污腐败等因素的影响,许多优抚政策流于形式,并未贯彻落实,荣誉军人的生活依然困苦不堪。

  摘要七:

  本文以民国时期(1927-1949) 以咸阳为中心的陕西地区同业公会组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以咸阳为中心的陕西地区同业公会组织的设立、组织运营、行业管理和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旨在探讨陕西地区同业公会组织的各种特点,以及对加强行业管理所起到的作用。以期通过对民国时期工商同业公会组织的研究,能够在今日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对当代工商业的发展有历史借鉴意义。

  本文主要通过五个章节来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厘清传统工商同业组织发展的历史概况及其特点,通过分析清末商会、同业公会的设立情形,使人们对传统工商同业组织的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第二章简要介绍咸阳同业公会的设立,通过对近代以来陕西传统商人同业组织发展概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同业公会是脱胎于传统的工商同业组织的,进一步谈到陕西商会及同业公会的设立情形;第三章主要介绍陕西商会、同业公会的机构设置以及咸阳同业公会的组织运营,包括同业会员的入会与出会、公会领导职员的选举、公会经费的管理以及职员任期制度等;第四章谈咸阳同业公会的行业管理,同业公会管理中,行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行规主要涉及同业经营资格的限制、同业交易市场的管理等;第五章谈咸阳同业公会与商会及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同业公会与商会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关系,但同时又具有上下级组织的隶属关系,同业公会也是地方政府控制社会的重要基层组织。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论文摘要与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