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出,当代德国的马克思哲学研究具有合理的年龄结构,在主题上也表现出独特的本土优势与思辨风格。不过,相较于其他研究模式,这种研究模式的人员以及主题更为分散,甚至可以说是“各自为政”.还要说明的一点是,由于哲学学术研究与原创性哲学建构之间的差异性,本文并未将法兰克福学派的新近理论作为重点,后者应该属于国外马克思主义的范围。不过,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例如,随着黑格尔的早期哲学成为批判理论的热点,不少学者已经开始重新梳理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关系。
五、“新马克思阅读”: 重塑马克思批判理论的新探索
除了以上三种模式的马克思研究之外,当代德国还活跃着一批学者,他们以“新马克思阅读( Neue Marx- Lektüre) ”为旗帜,对马克思的理论特别是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进行了独具特色的深入研究,引人关注。
“新马克思阅读”发源于上世纪 60 年代,其首倡者是阿多诺的学生汉斯-格奥尔格·巴克豪斯和海尔穆特·莱希尔特。随着 MEGA 第二部分出版了马克思《资本论》相关的大量原始手稿,他们发现,在未被恩格斯编辑过的马克思文本中,马克思对价值形式的分析、对拜物教的批判等思想极为深刻,然而却长期不为人知。
这些新的关于马克思的“阅读材料( Lektüre) ”,也就是“新马克思阅读”名称的由来。
从研究模式上看,“新马克思阅读”致力于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出发,重新理解马克思的批判理论逻辑,从而应对当代的资本主义社会机制,与其他三种研究模式均有显着差别: 与文献学研究相比,他们重1比,他们倾向于马克思主义立场,但并不直接涉及现实批判,更是专注于对马克思理论的创新性阐释; 与哲学学术研究相比,他们认同马克思的价值形式分析是一种哲学分析而非经验分析,但更加强调马克思理论的跨学科特性,并且远比一般的哲学研究者更加熟悉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内容。在理论源头上,“新马克思阅读”深受法国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和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研究的触动,但相较于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各个流派来说,他们的研究又更加忠实于马克思的原文,因而学术的创新性高于思想的原创性。上世纪 90 年代至1趣的青年群体当中可谓无人不晓。米夏埃尔·海因里希、英格·埃尔贝等学者是新世纪以来这一研究模式的代表。
海因里希曾在柏林自由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授课,现为柏林工程与经济应用大学( HTW) 教授,2004 年出版新作《政治经济学批判: 一个导论》并多次再版,引起众多关注与争论。海因里希认为,马克思理论的核心是对资本主义的社会化过程的批判,这种社会化过程就是通过价值的变换而实现的拜物教过程。具体而言: 其一,他拒绝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做“实体化”阐释,强调价值不是单个商品固有的属性,其实质是个人的生产性劳动与社会总劳动之间的关系规定性。只有通过商品的交换过程,这种关系才发生作用,价值才获得一种“对象性的价值形式”.其二,他提出价值形式分析与货币具有内在的联系。货币不是外在性的辅助手段,也不是价值理论的某种附加。价值形式是商品间发生联系的前提,而只有货币才是这种价值的可度量的形式。③ 其三,他强调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未完成性。例如,他对资本利润率趋于下降的规律提出质疑,认为恩格斯对《资本论》的编辑使相关段落给人一种印象,即马克思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关的危机理论。恩格斯的编辑还无意间导致人们的另一个“过高估计”,即马克思对信用理论已经有了成熟思考。①埃尔贝执教于奥登堡大学哲学系,2008 年出版《西方的马克思: 联邦德国 1965 年以来的新马克思阅读》,一跃成为这一研究模式的年轻代表人物。该书第一次对“新马克思阅读”这一独特的德国马克思研究模式作了明确的自我指认和系统的历史梳理,区分了“传统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与“新马克思阅读”的差别,强调从马克思晚期的文本出发,重新理解完整的马克思,进而将其理论理解为对资本主义社会化的各种形式的破解与批判。埃尔贝特别重视“形式”概念,将之作为新马克思阅读的核心概念,贯彻到书中的三个部分: 价值理论、国家理论与革命理论。价值理论是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反思,这也是“新马克思阅读”最核心的内容,而国家理论和革命理论则是由此延伸出来的对马克思政治理论的思考与争论。
上世纪 70 年代起,德国一些学者提出,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并不直接从事政治统治,甚至不以阶级面貌出现,但国家仍是资本实现统治的形式。革命理论则是基于对政治经济学的形式分析,反思了以往运动式革命理论的衰落原因。② 这样,“新马克思阅读”便从经济学领域走向了全面的社会批判理论的构建。
除了海因里希和埃尔贝之外,新世纪以来还出现了一批“新马克思阅读”的研究作品。莱希尔特于 2008年出版了研究文集《新马克思阅读: 社会科学逻辑批判》。不过,许多文章像是其早年的创作,对于近年研究中新的热点及其他学者的批评意见,书中也没有作出回应。③ 狄特·沃尔夫出版了《价值概念的混乱: 〈资本论〉研讨文集》,致力于从价值理论的角度阐明马克思的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关系。斯文·埃尔玛斯、延·霍夫、弗兰克·恩斯特等年轻学者也纷纷出版相关论着,从不同角度拓展了“新马克思阅读”的理论视域。另外,维尔纳·博内费尔德与海因里希主编了《资本与批判: 在“新”马克思阅读之后》,收录了多国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编者相信,“新马克思阅读”到了走出德国的时候,在国际性的“重读马克思”的理论潮流激荡中,马克思的批判力量将进一步彰显出来。④ 可以说,“新马克思阅读”代表了当代德国在文献考证、现实批判、哲学研究之外的一条全新的马克思研究路径,并且能够将以上三种研究模式的优势资源结合起来,殊为不易。不过,限于德语文献基础的受众范围、思想资源的相对单一等因素,这种以价值形式分析为核心的批判理论重建能否结出具有更大影响力的理论硕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总而言之,当代德国的马克思研究已经走出了历史的阴影,焕发出新的生机,沿着多元路径探索推进。
这既离不开德国的良好学术氛围,更是由马克思文本和思想本身的复杂性、深刻性与广博性所决定的。而无论是哪一种研究模式,都既有鲜明的德国特色,又有可观的借鉴意义。辨识和分析这些研究模式,对我们重新思考和评析当代中国马克思研究中存在的模式、立场和方法问题,深化对一系列马克思研究重大问题的理解,从而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马克思研究,定将发挥十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