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和思想压力的增大,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防治疾病、养生保健及延年益寿的问题。中医理论注重“未病先防”和“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防治疾病、养生保健而最终延年益寿的思想,因而,我们中医师更应该用这样的观念来指导我们的临床实践。众所周知,脾肾二脏是五脏之中的先后天之本,那防治疾病、养生保健也应重视强壮、补益脾肾来延年益寿。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临床、科研实践,并通过典型病例来论证肾之关元和胃之足三里二穴合用在防治疾病、养生保健、延年益寿中的作用,从而让大家重视此经验处方。
1 临床资料
本组 32 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 20 例,女 12 例,年龄最小18 岁,最大 64 岁,平均 38 岁;病程从半年到几年不等,胃肠功能紊乱 12 例,胃下垂 5 例,浅表胃炎 10 例,慢性腹泄 5 例。
2 治疗方法
多采用针刺配合艾灸方法,局部皮肤常规消毒等,用 28 号 2寸毫针分别刺入关元、足三里,再缓缓而灸 30min 之久为补法,留针 30min,1 次/d。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治疗后期腹无坠胀感,无疲乏症状且食欲增强为痊愈;脘腹坠胀感减轻,食欲有所好转为好转;腔腹坠胀感未减轻食欲仍欠佳为无效。
3.2 治疗结果:本组 32 例全部有效。痊愈 20 例,好转 12 例。
4 典型病例
某女,XXX,34 岁,2010 年 5 月门诊初诊。患者自诉脘腹坠胀、头部隐痛、纳差、疲乏、腰膝酸软半年余,并见面色不华而晦暗、形体消瘦、头发稀疏,同时,气息微弱、久坐呻吟。舌质淡白、苔薄,脉细弱(无名指不能触及双手尺脉)。
查体:用 4 指向插肩胛骨内侧深插左侧时,脘腹坠胀明显,并触及关元穴下腹内有大面积硬块。
辨病:胃下垂。
辨证:脾气下陷、肾气不足。
治法:升举脾气、补益肾气。
取穴:关元、足三里(双)。
针刺灸法:每次 30min 缓缓而灸二穴后,再配合向前单方向缓慢捻转 9 次并停针 10min。每周 3 次,1 月为 1 疗程。
疗效:6 个疗程后,患者自诉脘腹无坠胀感、无头痛、无疲乏症状且食欲增强及腰膝酸软症状明显好转,而患者脸色红润、语声洪亮、淡红舌薄黄苔。用 4 指向肩胛骨内侧深插左侧时,脘腹无坠胀;触及肚脐上有硬块。
分析:初诊查体后,让患者做 B 超,而二诊 B 超显示胃下垂至肚脐下 6.5cm。中医脘腹定位为脾胃,而腰膝定位为肾;脘腹坠胀是脾气下陷、纳差是胃气虚、头部隐痛是脾气虚、下陷不升;腰膝酸软是肾虚主症。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胃共同完成饮食的纳运而生成精微物质,同时是气血的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则气血两虚,出现面色不华、舌质淡白的症状;身体肌肉为脾所主,而脾胃虚弱则肌肉瘦削;肾其华在发,而头发稀疏为肾虚的外在表象。气虚则推动作用减弱、出现气息微弱;气陷则久坐呻吟;脉细弱为气血虚弱的征象,而无名指不能触及双手尺脉是肾虚之征象。本病综合诊断为脾肾两虚、脾气下陷,故升举脾气、补益肾气为治则。中医认为“陷下则灸之”,因而,选灸法为主要方法。缓缓而灸 30min 之久为补法,同时,向前单方向缓慢捻转 9 次辅助针刺为针补之法,再者,也符合久病虚证多灸之治法。脐下 3 寸的关元穴名是因“关有闭藏之义;元指元阴元阳之气。本穴内藏胞公精室,为元阴元阳之气闭藏之处,故名关元”而得,且其别名为气之丹田。肾主闭藏、为元阴阳的根本,再者,本穴具有温肾培补元阴元阳、理气和血、强壮保健预防作用,同时,以灸法为主可升举脾阳,从而达到补益肾气、补益先天之本的作用(《圣惠方》:引岐伯云,但是积冷虚乏病,皆宜灸之)。外膝眼下 3 寸之足三里为胃经合穴,且具有健运脾胃、扶本固元、补益正气、强壮保健的作用,同时,以灸法为主可升举脾阳,从而达到补益脾胃后天之本而升举脾气(《千金翼方》:一切病灸三里三壮……;《医说》:若要安,三里莫要干)。脾肾为先后天之本,而先后天相互补养,再者,古人常将二者结合起来,故我们治病防病、养生保健也据此理论将关元、足三里结合起来运用(《针灸资生经》:关元,乃丹田也,……若要安,丹田三里不会干)。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补益肾之先天根本的关元与补益后天脾胃之根本的足三里成为了我们防治疾病、强壮保健、延年益寿的固定处方之要穴(《扁鹊心书》: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壮,久久不畏寒暑。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通玄指要赋》:三里却五劳之羸瘦;冷痹肾败,取足阳明之上)。现代实验室研究针灸关元、足三里也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作为当代的中医师,在为人们防病治病、养生保健、延年益寿过程中尤为重视关元、足三里二穴之经验处方。
参考文献:
[1]王雪苔.中国针灸大全[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18-322.
[2]朱兆洪,丁柱,汤希孟,等.针刺“足三里”对脾虚小鼠脑组织中 NO和 NOS 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针灸,2000,20(5):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