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质量管理论文 >

标准贯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装备质量的作用

来源:未知 作者:胥帆
发布于:2016-02-04 共3395字
摘要

  0概述

  标准化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制定标准、实施标准,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其中实施标准是核心,对标准的贯彻执行是产生标准化效益的关键,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缩短研制周期、保证装备质量和战技指标的实现。

  标准的制定是标准化工作的基础,无论是上级标准、型号标准,还是企业标准,都有比较完善的流程和技术要求,各项工作开展比较顺利。 在型号研制工作中,对标准实施的监督也已经固化到图样文件的审签流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不符合标准的现象。 而标准的实施受到内外部多方面因素限制, 而且缺少相关法律法规作为执行依据,工作开展随意性较大,因此标准实施不能完全受控,可能会影响型号研制和生产秩序,存在质量隐患。 对标准实施有效性的控制是企业的自主行为,涉及规章制度建设、操作流程运作、内外部协调和执行效率提高等。

  1问题分析

  航空发动机设计是我所主要业务之一,作为复杂装备,其产品研制周期一般比较长,研制周期内技术资料所引用的标准往往会跨年代修订,颁发新版,因此型号采用标准的动态管理对产品技术状态有重要影响。结合型号研制经验,通过对标准化业务内容进行系统梳理,总结过去型号研制中我所标准实施和动态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型号采用标准顶层规划贯彻不彻底

  按照上级规定和有关标准要求,在型号研制方案阶段就会确定型号研制的标准选用范围,做到量纲一致,保证互换性,落实用户要求,贯彻武器装备和发动机专用上级标准,提高装备可靠性和质量,保证装备战术技术指标的实现,为型号全寿命周期的规范化科研生产工作构建标准体系,这是标准化工作的业务内涵和意义。

  多数情况下,标准实施要比标准制定更复杂,粗略统计我所航空发动机设计研制需要的标准有 1400 余项,实施标准数量大、种类多。

  标准实施还受型号研制背景、条件影响,新标准实施往往需要投入一定的物力、财力和人力,要综合权衡实施效益。 发动机研制周期长,技术发展、产品要求和标准本身的变动都加大了标准实施的难度。

  在过去型号研制中,标准化顶层规划和型号研制工作结合不够紧密,除了研制转段和设计定型等关键节点,缺少对标准选用范围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控制。这主要是由于型号科研管理工作中标准化方面的的脱节,标准的实施应该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技术管理活动。

  型号研制中标准实施偏离顶层规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顶层规划本身不够科学严谨,应该充分权衡经济效益和技术先进性,结合科研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标准选用范围和标准实施方案;其次,标准编制方面各级规章制度都相对完善,而对于标准实施鲜见上级规定,也缺少具体的内部规定,业务流程不明晰造成了工作随意性大,隐藏了质量隐患;另外,标准化意识的欠缺也是重要原因,只依靠标准化监督检查约束力不够,管理人员和设计人员标准化意识的提升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1.2 生产现场贯彻标准不受控

  我所研发技术标准体系涵盖了基础、设计、试验、制造、质量控制等 19 类共计 7562 项标准,基本涵盖了型号选用全部技术标准,对所技术标准体系进行梳理(见表 1),其中企业标准多达 1875 项,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发动机行业上级标准未形成体系, 专用标准和规范缺口较大,尤其是工艺冶金标准,不能满足型号研制需求,制造单位的企业标准大量应用在型号研制生产中。由于技术不成熟,部分标准变更比较频繁,标准修订往往不征求设计单位意见,零件的工艺变动被屏蔽在工厂内部,成为科研技术管理的薄弱环节。发动机是复杂装备,全寿命周期和全产业链的整机设计、制造及使用涉及单位众多,企业标准变更不受控一方面是科研管理的漏洞,另一方面也有制度体系不完善的原因。

  企业标准变更不受控直接造成产品技术状态不受控,常常出现生产现场贯彻的标准和图纸采用的标准不一致的情况,制造单位标准制修订在企业内部闭环管理,有的工厂现场贯彻新的工艺标准,而设计单位在对标准不知情的情况下仍然采用旧标准,造成产品实际状态偏离设计状态,形成严重的质量隐患。

  1.3 采用标准动态管理随意性大

  标准选用范围是在研制之初的方案阶段制定的,而冗长的研制过程中,很多标准进行了修订、颁布新版,这使标准实施有效性控制变得更为复杂了。 标准的修订一般出于技术进步、完善要求和订正错误等原因,通常情况下新标准比旧标准先进完善,型号研制也要求积极选用现行有效的新版标准,提升装备先进性,因此采用标准范围的动态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新标准贯彻实施要通过对图样和设计要求的变更来实现,可能涉及到大量的图样和技术资料的更改、工艺装备的返修甚至报废,也可能涉及到与老产品的互换性问题,标准中技术性能、指标的变更还会涉及到装备战术技术指标的实现, 因此对采用标准的变更要谨慎对待,认真分析标准的变化情况,权衡综合效益,对各项资源进行最优化配置。

  2标准实施有效性控制措施
 
  2.1 科学合理地制定标准实施顶层规划

  标准选用范围是标准实施顶层规划的重要部分,应该紧密结合型号研制具体情况而制定,是装备规范化研制生产、保证装备质量的基础。 要科学地制定标准实施规划首先要对发动机专业标准有宏观把握,积极采用先进标准,充分研究和分析用户要求,了解研制条件和实际科研情况,平衡好先进性和经济性,继承性和创新性,保证标准实施的可操作性。

  对航空发动机全寿命周期、全产业链各项专业标准的宏观掌握是一项冗杂的基础工作,需要多方面搜集资料,拨冗去杂,进行系统性的多层次梳理,形成一个动态跟踪更新的体系化标准数据库。 标准的实施不一定完全受制于当前科研条件, 基于用户需要,以保证装备战术技术指标实现为目标,以保障装备质量和可靠性为宗旨,合理地进行技术改造,获得最佳的综合效益。设计人员应以多种形式参与到标准选用范围的制定中,使标准实施顶层规划与型号研制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使规划更科学合理,提高其可操作性。

  2.2 规范标准选用范围的动态管理

  一般来讲,发布的新版标准应该比原来的版本更先进合理,对装备质量提升有促进作用,但其内容的变更往往涉及到要求或程序的改变、技术性能指标的提高或降低,简单的用新标准替代旧标准会改变原来稳定的生产秩序,可能会造成生产秩序的混乱或质量隐患。 制定标准选用范围动态管理规定, 加强对标准修订的跟踪和分析研究,在工作程序上杜绝擅自用新标准替换旧标准的情况, 结合型号设计、制造和试验的具体情况, 综合分析新标准贯彻实施的技术和经济效益,标准选用范围的变更要经过讨论和审批,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推广落实,做到对标准选用范围积极、合理的动态管理。

  2.3 加强型号对选用企业标准的跟踪和监督管控

  对企业标准变更的管控涉及订购单位、设计单位和生产单位等多方责任主体,这是责任主体单位的共同职责,要提高全员的责任意识,从管理制度上规定企业标准变更的受控性和及时可达性,充分发挥型号标准化师系统的组织协调作用,将企业标准更改的会签、发布和贯彻纳入型号科研管理常态工作,要求图样和技术资料中引用的制造单位企业标准的更改必须经过设计单位会签,并在图样和技术资料完成更改并贯彻新标准后落实到实际生产中, 保证技术状态同步有效,避免质量隐患。

  2.4 加强标准实施相关制度建设

  制定标准实施工作要求,为工作开展提供依据,规定标准实施的组织、管理和工作程序,包括标准选用范围的制定要求、标准实施方案的制定要求、图样和设计资料对标准的引用要求、标准选用范围的动态管理要求、企业标准更改的控制要求,以及对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要求等,并融入型号标准化工作中贯彻执行,在实践中检验和不断完善。

  2.5 充分发挥质量体系对标准实施的监督作用

  标准一方面是质量管理的重要依据, 质量管理本身也要标准化;另一方面从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角度看,质量管理体系对标准的实施有效性监督起重要作用。质量体系对装备研制生产进行全过程管理的活动实质上也是对标准实施进行监督的过程,将装备研制实施的标准纳入质量管理体系范畴,充分重视和发挥质量管理体系对标准实施的监督作用,是保证标准实施有效性的有力措施和重要途径。

  3结束语

  标准实施有效性控制是一项系统性、有组织的管理工作,对保证装备质量有重要影响,提高其控制执行力需要提升型号研制系统内全员的责任意识,做好相关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的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型号标准化师系统的组织协调作用和质量体系的监督作用,培养"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以薄弱环节为突破点开展整改工作,全面提升实施标准的受控性和有效性,保证装备质量。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质量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