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养血法 (八珍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改善大肠癌晚期症状的疗效。方法:52例经病理学/细胞学确诊晚期大肠癌住院患者在西药常规治疗抗肿瘤类药物基础上, 加以健脾益气养血的八珍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水煎, 300mL/d, 日3次口服。观察疗效评价、症状评分、Kamofsk (kps) 评分、肿瘤标记物。2周为1疗程, 治疗2疗程 (30d) , 随访1周判定疗效。结果:总体治疗效果为有效;倦怠乏力、食少纳呆、下腹坠胀、便秘、恶心呕吐、腹痛、消瘦、口干口苦、胁痛、气短、头晕、肛门坠胀、腹泻等症状均有显着疗效 (P<0.05, P<0.01) ;消瘦、口干口苦、周身水肿、便血等疗效一般 (P>0.05) 。结论:健脾益气养血八珍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为主与抗肿瘤类药物合用在改善大肠癌晚期患者症状及提高生存质量方面效果显着。
关键词: 大肠癌晚期; 八珍汤; 参苓白术散; 健脾益气养血;
大肠癌是指原发于肠道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 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 属于中医学中“脏毒”“下痢”范畴, 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 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大肠癌治疗首选手术, 但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 无法手术;即使是手术患者, 术后后仍有40%~50%患者出现复发转移[1]。临床上对于术后复发转移或确诊时已达晚期的大肠癌患者, 多采取以姑息治疗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以改善症状及提高生存质量, 中医药在姑息治疗中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运用健脾益气养血方药治疗大肠癌可补益气血, 增强人体正气, 扶正祛邪, 控制癌细胞过快生长和复发转移带来的不良症状, 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1) 原发灶具有明确病理学诊断依据的大肠癌患者; (2) 符合晚期诊断标准者; (3) 预计生存期3个月以上。
1.2、 排除标准
(1) 不符合晚期大肠癌诊断标准者; (2) 晚期没有不良症状者; (3) 预计生存期3个月以下。
1.3、 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中大肠癌诊断标准, 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必备[2]。
1.4、 治疗方法
大肠癌三、四期患者52例, 符合纳入标准, 年龄48~82岁, 常规治疗抗肿瘤类药物基础上, 加以健脾益气养血, 八珍汤联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组方:人参30g, 白术30g, 茯苓30g, 当归30g, 川芎30g, 白芍30g, 熟地黄30g, 炙甘草30g, 人参100g, 茯苓100g, 白术 (炒) 100g, 山药100g, 白扁豆 (炒) 75g, 莲子50g, 薏苡仁 (炒) 50g, 砂仁50g, 桔梗50g, 甘草100g, 随症加减, 水煎, 300mL/d, 每日3次温服。2周为1疗程, 连续治疗2疗程 (30d) 。
1.5 、疗效判定
治疗2疗程 (30d) , 随访1周, 判定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 [3]中症候评分标准。
1.5.1、 症状疗效
症状积分改善率=[ (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 /治疗前积分]×100%,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积分较前减少≥70%;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积分较前减少≥30%;无效:治疗前后积分无变化或症状积分改善率较前减少≤30%。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2、 临床症状、症候评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 [3]中症候评分标准。对症状量化评分, 按无症状、轻度、中度、重度分为0、1、2、3分。
1.5.3、 体力状况判定标准
按Kamofsk (kps) 评分标准, 参照《体力状况记分标准》评定。
升高:提高≥10分。稳定:增高或减少≤10分。降低:减少≥10分为。提高稳定率= (提高数+稳定数) /50。
在治疗前检查肿瘤标记物CEA、CA19-9治疗结束后再一次复查肿瘤标记物及免疫功能指标, 进行对比以观察指标变化。口服中药前后患者CEA、CA19-9下降者为有效, 升高或者不变者为无效。
1.6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和标准差,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线资料
观察样本52例均为2017年10月―2018年4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住院患者, 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诊断为大肠癌。年龄48~82岁, 平均年龄71.65岁, 平均病程为1年。溃疡型腺癌47例, 浸润型腺癌3例, 管状腺癌1例, 印戒细胞癌1例。直肠癌29例, 乙状结肠癌11例, 横结肠2例, 升结肠癌9例, 盲肠癌1例。症状例数:倦怠乏力50例、食少纳呆49例、下腹坠胀46例、便秘43例、恶心呕吐43例、腹痛39例、消瘦38例、口干口苦33例、胁痛28例、气短26例、头晕24例、肛门坠胀14例、腹泻11例、周身水肿11例、便血7例, 见图1。
图1 52例大肠癌临床症状及体征
2.2、 临床疗效
治疗2疗程 (30d) , 随访1周, 总体治疗效果为有效;倦怠乏力、食少纳呆、下腹坠胀、便秘、恶心呕吐、腹痛、消瘦、口干口苦、胁痛、气短、头晕、肛门坠胀、腹泻等症状均有显着疗效 (P<0.05, P<0.01) ;消瘦、口干口苦、周身水肿、便血等疗效一般 (P>0.05)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具体见表1。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改善情况, 具体见表2。
表1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表2 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改善情况
2.3 、治疗前后 KPS 评分变化情况
根据KPS评分标准对52例患者服用中药治疗前后进行体力状况评分, KPS评分提高者12例, 稳定者37例, 下降者3例, 提高稳定率为94.23%。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平均 (63.97±6.36) , 治疗后 (73.13±6.64) (P<0.05) 。
2.4、 治疗前后CEA、CA19-9变化情况
通过比较52例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记物CEA、CA19-9统计, 经统计学分析, P>0.05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后指标变化不大, 健脾益气养血法对晚期大肠癌患者肿瘤标记物无明显改善。
3 、讨论
脾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 统摄血液。脾为太阴湿土, 主运化水液, 故喜燥恶湿。李东垣《脾胃论》:“乃知脾胃不足, 为百病之始……脾胃之气无所伤, 而后能滋养元气;脾胃之气既伤, 而元气亦不能充, 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大肠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脾虚久而致气血亏虚, 元气不足而使邪气入侵。脾气虚, 运化无力可致倦怠乏力、气短等, 脾气虚致脾不升清可出现下腹坠胀、头晕、肛门坠胀、腹泻等, 脾气虚致脾不统血可出现便血等。脾气不升, 脾虚湿困可出现食少纳呆、恶心呕吐、周身水肿等, 湿邪郁久化热可致口干口苦、胁痛。并且笔者认为, 晚期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症状, 如肠梗阻, 便秘, 则多与中医上气虚、血虚有关。
朱方勇等[4]研究证明脾虚证国内治疗大肠癌最多见的中医辨证证型, 临床用药以健脾益气为本。健脾益气方药可使脾气健旺, 从而达到渗湿, 养血, 提高机体免疫力, 抗肿瘤的功效。标本两治, 虚实兼顾, 使症状改善的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明显提高。邹世昌[5]认为大肠癌主要病因是脾虚湿盛。正气内虚是结肠癌发病的根本原因, 耗伤气血致正气更虚, 而致中气下陷, 治疗上宜补气健脾。
八珍汤是治疗气血两虚的常用方。全方八药实为四君子汤加四物汤, 调和脾胃、生化气血。人参与熟地相伍, 益气养血;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当归、白芍养血合营[6]。参苓白术散具有健脾益气、理气化湿功效, 其方是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味而成, 较四君子汤更具有渗湿行气之功效。主治脾胃虚弱中焦湿盛之证, 本方中参、苓、术、山药、莲子健脾益气;白扁豆、薏苡仁健脾渗湿;砂仁健脾行气, 使气机通畅, 增强健脾除湿的功能, 促进脾的运化[7-8]。
观察结果提示以健脾益气养血之八珍汤加参苓白术散加减与抗肿瘤类药物联合治疗, 在改善大肠癌晚期患者症状及提高生存质量方面效果显着, 而且参苓白术散有双向调节作用, 可改善便秘、腹泻。总之, 八珍汤联合参苓白术散加减能一定程度上改善大肠癌晚期患者生活质量, 并在延长生存期方面有一定优势。
参考文献
[1]孙燕, 石远凯.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9.
[2]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1.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 [S].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 2002:5.
[4]朱方勇, 王斌, 艾岩, 等.健脾益气解毒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5 (3) :261-262.
[5]邹世昌.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结肠癌手术并化疗后腹泻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19 (17) :2 131-2 132.
[6]黄智芬, 施智严, 黎汉忠, 等.八珍汤加味配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31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 2008, 30 (12) :1 283-1 284.
[7]张智勇, 王向前.参苓白术散临床应用心得[J].河南中医, 2009, 29 (1) :90-91.
[8]劳高权, 陈丰, 施智严, 等.参苓白术散治疗晚期大肠癌腹泻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 2011, 26 (161) :1 160-1 161.
放射性肠炎是指盆腔、腹腔或腹膜原发或继发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引起的肠道损害,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甚至鲜血便,最终致肠道狭窄、肠梗阻、瘘管形成为其特点,可累及小肠、结肠和直肠。随着放疗患者的日渐增多,放射性肠炎的发病率亦逐渐上升,但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