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

半岛蓝色经济区人才智力支撑的发展战略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3-09 共3940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三章 半岛蓝色经济区人才智力支撑的发展战略

  实施人才发展战略,要以高层次人才开发为重点,全面加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人才队伍建设。从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着眼,通过培养、选拔、引进与培训等方式,使半岛蓝色经济区形成巨大的人才凝聚力。

  一、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选拔

  山东省人才总量大,但是人才整体竞争力不高。从历史上看,人才培养注重知识教学,忽视能力培养。为培养高层次人才队伍,相继建立了高层次人才选拔和激励制度,这些制度和措施的实施,大大促进了高素质人才成长的积极性,但是总体效果还不是非常显著。政府如何鼓励研究人才智力开发的落实与推广应用,高校、产业、行业如何培养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是促进经济发展应做的一项基本工作。如图 4-1 所示,要正确处理政府、高校、企业和行业对人才培养选拔的重要作用,为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智力支撑。

  政府方面,要完善与人才智力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相关的人才激励政策,使人才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培养人才要建立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从而体现多元化。

  一是培养对象多元化,根据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需要,有计划地培养各种急需人才如海洋、水产等方面的人才,使人才队伍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二是开动脑筋,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技能教育。三是培养内容多元化。既要重视理论知识和现代技能的培养,也要重视道德教育,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教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已经建立起结构较合理、质量效益较高的教育体系,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人才智力基础。然而,现有的人才现状并不足以支撑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这就需要着力发挥省内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高校方面,为了培养并确保所需要的人才,学校教育在教学方式上要进行多方面的研讨。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等方面要进一步优化和调整。省内高校应设置与经济区内产业结构相匹配的学科和专业,进一步扩大海洋经济相关专业招生规模,构建完善的海洋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大批紧缺人才,以适应蓝色经济区内主导产业和行业的发展。促进区域内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的良好发展,优化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增加对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的支持和资金投入,督促其坚持正确的办学导向,切实转变职业教育办学理念,指导院校紧紧围绕海洋产业的人才需求做专业设置,建立校企合作培养制度,认真落实就业准入制度。半岛蓝色经济区要鼓励中等及高职院校同企业的协同合作,加强校内外尤其是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满足工作需要。力争到 2015 年,在半岛蓝色经济区 7 市内建成 5 个区域性公共实训基地、20 个骨干专业实训基地。〔17〕大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组织好各级技术能手评选。创新培养方式,通过订单培养,民间资本入股创办技工学校等方式,为半岛蓝色经济区输送高素质劳动力。

  企业职责。企业要注重人才创新意识的转换,要使产品或服务开发超越模仿阶段,需要加强创意思维发展训练。对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企业要认真履行培训责任,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企业要保证一定比例的用于一线技术工人的培养经费,保证用于人才培养与开发的经费投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社会组织创建人才发展基金,为人才的培养与开发奠定坚实的经费支持。半岛蓝色经济区要从实际出发,建立集海洋科技研发、海洋高科技产业等于一体的创业园区,打造"海洋硅谷".支持区域内企业采取更加灵活的人才政策,培养引进海洋产业高端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着力打造一批海洋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区。

  产业职责。关于产业人的教育方式,专业团体、企业要与大学、研究生院相互提携,进一步研讨。为寻求可持续发展,产品要不断推陈出新,就必须依赖研究开发,因而应重视创新意识训练。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就要加强培养海洋专业技术创新型领军人才,建构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化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山东蓝黄经济区内的传统优势海洋产业体系,随着现代海洋科学技术发展,扶持发展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装备制造、海洋能源等新的产业领域,吸引相关的领军人才。

  因此,政府、企业、高校和行业在人才开发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人才智力的开发。企业是人才资源建设的主体,在实践中进行构建人才支撑体系的具体工作;高校是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不断为企业输送高素质人才。政府政策的制定主要来源于企业人才信息的反馈,并直接影响高校的专业设置等工作;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会影响政策制定和高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高校的人才培养情况反过来又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和政府政策的制定,共同致力于半岛蓝色经济区人才智力支撑的发展。

  二、高层次人才引进与使用

  除了人才的培养与选拔,还要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引进人才的目的是聚集更多的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资源,发挥人才的集聚效应。山东省制定了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的相关政策。早在 1987 年在全国率先提出了"科教兴鲁"的发展战略。

  山东省把培养高层次人才作为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的关键,并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一)多渠道引进人才

  要把人才的引进作为人才开发的组成部分。有了人才引进规划,可以有计划、有的放矢引进各类人才,避免人才引进的盲目性。要根据经济和社会开发对人才需求,制定人才引进规划。高级人才和初级人才可以采取不同引进方式。高级人才,主要以智力引进为主,可以采用轮换式等形式。初级人才的引进可以长期,也可以短期,方式方法比较灵活。

  (二)实事求是地引进重点人才

  重点,就是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局部突破",就是优势资源的重点开发。引进人才要从实际出发,要为经济开发的重点,积极引进急需人才,以保证重点的突破和飞跃。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人才需求,区别对待。引进的人才应以事业为重,坚持"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摆脱任人唯亲、论资排辈的陈腐观念。

  (三)营造良好的引才环境

  环境是影响人的发展的三大要素之一。人才的存在与成长离不开一定的环境。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对于人才成长来说,影响人才的环境主要是软环境和硬环境。软环境有法律法规、政策等人文环境,硬环境主要指基础设施、物理环境等。引进人才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用优惠的政策吸引人才,要以政策为先导。通过管理制度、用人制度、分配制度、职称制度、奖励制度等激励手段,对引进人才的科研经费、工作条件、住房安排、配偶随迁等给以优惠,同时采取事业激励机制,使原有人才和引进的人才都在温馨的组织氛围中相互竞争,相互激励。

  (四)科学、合理地评价人才
  
  《管子·明法解》认为:"劳大者禄厚,功多者其爵尊".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特殊人才实行生活补贴、工作津贴制度;对科研发明等实行重奖制度;积极探索按贡献和业绩进行分配和奖励的有效办法等。通过分配体制、分配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吸引人才。

  人才评价要科学化首先要有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才能客观地评价各类人才,否则就难以得到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结果。二是要有科学的评价方法和评价程序。只有在统一的评价标准上,加之合理的评价方法,采取相应的评价程序,才能保障客观、公正地评价人才,发挥人才应有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引进人才。

  三、人才培训网络的构建与培训模式的创新

  培训活动是人才开发的有力手段。因此,有计划地开展人才培训,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激励自我开发,有效发掘出并利用好人才。结合《山东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全方位人才培训战略主要包括:

  (一)构筑全方位人才培训网络

  一是构筑全方位的培训网络。结合高等院校、民办高校、高职及成教、教育局创办的培训中心,中介机构、社区和企业创办的培训机构。其次是以高等教育为培训主体,鼓励并推进各级各类培训如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等。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推进教育培训的社会化。三是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和社区的重要作用,引进民间资本,发挥社会力量办学,形成多层次的培训网络。

  (二)创新教育培训模式

  高素质人才是创新的主体,只有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才能实现技术创新,激发管理创新,推动制度创新。因此,注重培训模式的创新,首先要更新传统的教育培训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接受教育培训的人员的综合实力。其次是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注重培训效益,推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三是促进领导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域进行跨区域、跨部门的交流学习和挂职锻炼,在扩大活动空间和进行换位思考的基础上,加深部分领导对跨区域立法模式的理解。

  (三)鼓励人才出国培训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以提高人才的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重点选派一批高层次人才到国外接受培训。为解决山东省高技能人才的不足,政府要充分利用国家留学基金、省政府资助,积极组织高级技能人才与师资力量出国深造,重点选派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走出去,吸纳国外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理念。在组织出国培训的同时,要积极进行培训总结,推进培训成果推广,实现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加强领导的培训一是更新领导知识培训的内容。政府工作人员培训包括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业务培训,对全体公务员知识更新的在职培训。在培训中,要加强领导对于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知识在区域发展中运用的培训,鼓励领导亲自实地调研一些需要跨区域、跨部门解决的问题,以提高领导分析问题的层次,调整发展部门工作的理念。二是在激励模式上,对于在半岛蓝色经济区经济发展与本地发展等关系处理上成效显著的公务员,予以一定程度的奖励。

  综上所述,图 4-2 阐述了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人才智力支撑的发展战略,各环节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和谐发展。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公共管理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