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体育硕士论文 >

散打训练中运动性心理疲劳测度与缓解

来源:北京体育大学 作者:韩阳阳
发布于:2019-12-09 共6277字
  摘  要
  
  在当前的大强度、高压力、高竞争性的环境下,散打运动员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明显增加,心理疲劳的现象也会不经意间出现,从而影响到运动员日常训练及比赛,导致其训练水平难以进步,更有甚者会导致运动员提前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因此,如何监控运动员日常训练产生的运动性心理疲劳,以及如何缓解运动性心理疲劳症状,成为当前散打运动员训练中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音乐放松训练是心理疲劳恢复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其在散打运动员的训练中应用还比较少,其效果仍有待论证。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采用《运动员心理疲劳量表》对64名散打运动员的调查,遴选出14名具有心理疲劳现象的运动员为实验对象,根据心理疲劳总得分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7名运动员,进行为期4周的实验,在两组运动员日常训练的放松训练部分,实验组按照音乐放松训练方案进行,对照组按照传统放松训练进行,在实验前、中、后对两组运动员进行调查问卷与指标测试,了解两组运动员在实验过程中心理疲劳的变化情况。


散打训练中运动性心理疲劳测度与缓解
 
  
  本研究重点是论证音乐放松训练对于散打运动员心理疲劳恢复的效果,为散打运动员今后心理疲劳的应对提供一种更好的选择,通过创新方法来提高心理疲劳恢复的科学化程度,让散打运动员的心理疲劳能够得到及时恢复。结果显示,采用传统放松训练的对照组运动员无论是调查结果还是测量结果变化幅度都不大,而采用音乐放松训练的实验组无论是调查结果还是测量结果都有明显变化,呈现出非常明显的逐渐下降趋势,但采用短时间的音乐放松训练并不能有效改善运动员的心理疲劳,适当延长音乐放松训练时间,运动员的心理疲劳情况得到了较为明显的缓解。由此说明,音乐放松训练能有效改善散打运动员的心理疲劳,但心理疲劳的改善要依赖持续性的训练。
  
  由于客观原因限制,本次研究时间较短,所选的样本覆盖面较窄,研究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后续研究过程中应该持续改善。
  
  关键词:   散打;心理疲劳;音乐放松。
  
  ABSTRACT
  
  In  the  current  environment  of  high  intensity,  high  pressure  and  high competitiveness,  the  psychological  pressure  of  Sanda  athletes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phenomenon of mental fatigue will appear inadvertently, which will affect the athletes’ daily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 resulting in the difficulty of improving  their  training  level,  or  even  lead  to  the  end  of  athletes  themselves  in advance. Career. Therefore, how to monitor athletes’ daily exercise-induced mental fatigue  and  how  to  improve  their  exercise-induced  mental  fatigue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the  training  of  elite  Sanda  athletes.  The  research results at home and abroad show that music relaxation training may be one of the effective means to recover mental fatigue, but its application in the training of elite Sanda athletes is still relatively small, and its effect remains to be demonstrated.
  
  This research adopts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tion, questionnaire, experiment,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logical analysis, and adopts the "Athletes’ Psychological Fatigue  Scale"  to  investigate  64  elite  Sanda  athletes.  Fourteen  athletes  with psychological fatigue are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subjects, and the total score of psychological fatigue is scored according to the total score of psychological fatigue.
  
  Group A was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Seven athletes in each  group  were  tested  for  four  weeks.  In  the  relaxation  training  part  of  the  daily training of the two group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music relaxation training program,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the traditional relaxation training. Questionnaires and finger tests were conducted on the  two  groups  of  athletes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  Standard  tests were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changes of mental fatigue.
  
  This study focuses on demonstrating the effect of music relaxation training on  the recovery of mental fatigue of Sanda athletes, providing a better choice for elite Sanda  athletes  to  cope  with  psychological  fatigue  in  the  future,  improving  the scientific  degree  of  psychological  fatigue recovery  through  innovative methods,  sothat elite Sanda athletes’ mental fatigue can be timely. Recove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anges of the results of both investigation and measurement are not great inthe control group with traditional relaxation training, while the results of investigation and  measuremen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music  relaxation  training  have changed  significantly,  showing  a  very  obvious  gradual  downward  trend,  but  using short-term music playing. Loose training can not effectively improve athletes’ mental fatigue. Appropriately prolong the time of music relaxation training; athletes' mental fatigue has been more obvious relief. This shows that music relaxation training caneffectively improve the mental fatigue of elite Sanda athletes, but the improvement of mental fatigue depends on continuous training.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objective  reasons,  the  time  of  this  study  is  relatively short,  the  coverage  of  selected  samples  is  relatively  narrow,  and  there  are  some shortcomings in the study, which should be continuously improved in the follow-up study.
  
  Key Words:   Mental fatigue; Sanda; Music relaxation training 。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

  
  (1)疲劳及其控制是现代运动训练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运动性疲劳是竞技体育在运动训练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运动训练进行到一定程度后的保护性生理反应。科学研究充分表明,没有疲劳就没有提高,没有恢复也没有提高,运动员疲劳与恢复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训练与竞赛水平[1]。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世界运动训练科化学程度的不断提升,世界竞技体育整体水平显着提高,竞争较之以往更加激烈,对日常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动员为提高竞技能力、夺取优异成绩,无一例外的选择了进行高强度、高负荷的训练,使得运动员长期以来都承受着较大强度的训练和高刺激的压力,有些训练已经超过了正常的生理和心理水平,使运动员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使得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更加普遍[2]。疲劳恢复已成为现代运动训练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与运动训练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是当前各项目运动员、教练员及科研工作者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2)散打项目的特点决定了运动员更容易产生心理疲劳按照疲劳发生的性质这一划分标准,可以将运动训练中的疲劳划分为生理性疲劳、心理性疲劳两类,其中生理性疲劳即躯体疲劳,主要表现为运动能力的下降;心理性疲劳是指因运动训练而导致的神经系统机能能力暂时性降低的现象,主要表现为行为的改变[3]。通常,心理性疲劳比生理性疲劳更复杂,也更难恢复。心理性疲劳的特征与运动项目、运动负荷等因素密切相关,运动项目的特点不同,心理性疲劳的特征也不尽相同。作为一项具有民族特色的竞技体育项目,散打属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对技能有非常高的要求,具有一对一对抗特性,对抗的程度非常激烈,攻防转换的速度比较快,要求运动员深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但要消耗大量体能,所承受的心理负荷也比较大。由于散打项目本身的特点及训练特点,决定了散打运动员相对于其他非重竞技项目的运动员更容易产生心理疲劳,探讨有效的应对措施至关重要[4]。
  
  (3)了解散打运动员心理疲劳的特征及应对是时代要求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生理性疲劳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散打项目亦如此[5]。散打属于重竞技项目,其本身的训练强度和负荷就比较大,极易导致疲劳。尤其是近些年来,武术散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整体水平呈现不断提高的态势,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不可避免的要承受高强度、大负荷甚至超负荷的训练,体能耗竭及情绪应激等必将导致运动性心理疲劳发生。尤其是在当前的大强度、高压力、高竞争性的环境下,散打运动员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明显增加,心理疲劳的现象也会不经意间出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当前高水平的散打比赛中,双方运动员体能、技战术、智力等日益接近,心理因素对比赛结果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因此将心理疲劳的训练渗入到日常训练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它是现代散打训练不可缺少的环节,散打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恢复情况直接关系到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升,也关系到其未来的发展。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当今,竞技体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主要之一就是运动科学对运动训练的全面渗透,推动了运动训练科学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与同项群项目相比,散打是一个“年轻”的运动项目,是中国武术与现代竞技体育相结合的产物,自 1978 年至今也只有 40 多年时间,无论是训练实践还是理论研究都有不足之处,制约了散打项目训练科学化程度的提升,需要进一步强化研究,并将先进的科研成果及时应用到训练实践中,从而促进散打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日常观察发现,现阶段我国散打项目发展中仍存在一些误区和不足,从训练实践看,过于强调训练过程的强度与量,不重视训练后疲劳的恢复,或采用简单的放松训练代替科学的恢复训练,即便是采取了一些疲劳恢复手段,也多是针对生理性疲劳,忽视甚至忽略对心理疲劳的干预,导致散打运动员在大强度、高负荷训练后的心理疲劳不能及时消除,直接影响到后续训练及竞技水平的提升[6]。因此,本研究以部分散打运动员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散打运动员心理疲劳的特征及应对措施,其目的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结合散打运动员的实际情况,了解当前散打运动员心理疲劳的现状,以提高教练员、运动员对散打心理疲劳的认识程度、重视程度,对该项目的心理疲劳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二是结合散打项目的特点,将音乐放松训练进入到日常训练中,作为散打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应对手段,通过实验论证该方法对于散打运动员心理疲劳恢复的效果,为散打运动员今后心理疲劳的应对提供一种更好的选择,通过创新方法来提高心理疲劳恢复的科学化程度,让散打运动员的心理疲劳得到及时恢复。
  
  1.2.2 选题意义 。
  
  散打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过程,而疲劳与恢复则是运动员竞技水平提升的重要一环,如何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与手段、合理的训练强度与符合对散打运动员身心的刺激,使其在训练过程中产生适当的疲劳程度,并采取合理的手段让疲劳在训练后得到充分恢复,是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的重要途径。随着现代散打运动的快速发展,心理疲劳对训练和比赛的影响越来越大,如何有效应对心理疲劳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但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现阶段我国散打项目的科学化训练水平与成熟的竞技体育项目还有一定差距,受教练员专业素质、执教理念等各方面的影响,长期以来在训练中不重视对心理疲劳的应对,应对方法单一、陈旧,已经落后于现代散打项目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学术界对于散打运动员心理疲劳重视程度不足,围绕散打运动员心理疲劳特征与应对的成果相对薄弱,无法为训练中的心理疲劳应对提供参考。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对部分散打运动员的调查,了解心理疲劳的特征,同时创新心理疲劳的应对方法,将音乐放松训练引入训练中,检验所采用的创新方法对散打运动员心理疲劳减缓、恢复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首先,研究能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丰富该领域的研究,为后续散打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应对提供经验和参考;其次,研究能帮助提高各训练主体对于心理疲劳的了解,让他们认识到心理疲劳恢复与运动训练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能将心理疲劳的恢复融入到日常训练中,使之常态化;此外,创新心理疲劳的应对方法,为今后散打运动员心理疲劳恢复手段探索出一种新型而有效的方法,达到缓解运动员心理疲劳的目的。
  
  1.2.3 选题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 。
  
  从理论价值看,当前国内外学者关于散打项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战术、体能、教学及后备人才等方面,对疲劳特征及应对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针对散打运动员心理疲劳特征及应对的研究非常薄弱,无法对心理疲劳的应对提供强力支撑[7]。本研究在分析散打运动员心理疲劳特征的基础上,将音乐放松训练应用到日常训练后的恢复中,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以往研究的缺失与不足,为散打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应对提供了新的视角,为在散打训练中通过音乐放松训练来促进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从应用价值看,在散打运动训练不断发展和提高的今天,运动训练后心理疲劳的应对和恢复至关重要,但是日常训练中针对心理疲劳恢复的安排还比较少,缺乏切实有效的训练手段。本文根据散打项目的特点及相关理论,将音乐放松训练应用到散打运动员训练后心理疲劳的恢复中,能为教练员、运动员提供一种新的心理疲劳应对方法;同时,通过对散打运动员进行音乐放松训练后心理疲劳恢复效果的确认,明确了音乐放松训练对于缓解运动员心理疲劳的作用,为音乐方法疗法在今后的应用奠定了可实践的参考价值。
  
  【由于本篇文章为硕士论文,如需全文请点击底部下载全文链接】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2.1.1 关于运动性心理疲劳发生机制的研究
  2.1.2 关于运动性心理疲劳评价方法的研究
  2.1.3 关于运动性心理疲劳干预方法的研究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关于散打运动员心理疲劳现状的研究
  2.2.2 关于竞技体育训练中音乐放松的研究
  
  2.3 现有研究的不足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方法和技术路线

  3.1.1 研究对象
  3.1.2 研究方法
  3.1.3 技术路线
  3.1.4 研究的相关界定
  
  3.2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3.2.1 研究重点
  3.2.2 研究难点
  3.2.3 研究创新点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实验前散打运动员心理疲劳程度的调查结果

  4.1.1 散打运动员心理疲劳的特征分析
  4.1.2 实验前两组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比较
  
  4.2 实验结果
  4.2.1 实验过程中散打运动员心理疲劳程度的调查结果
  4.2.2 实验过程中散打运动员心理疲劳程度的测量结果
  
  4.3 结果分析
  4.3.1 散打运动员情绪/体力耗竭的变化分析
  4.3.2 散打运动员运动负评价的变化分析
  4.3.3 散打运动员成就感降低的变化分析
  4.3.4 散打运动员闪光融合频率测试结果的变化分析
  4.3.5 散打运动员反应时测试结果的变化分析
  4.3.6 音乐放松训练对改善散打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机制分析
 
  5 研究结论

  5.1、 音乐放松训练能有效改善散打运动员的心理疲劳

  音乐放松训练是一种能够有效缓解散打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方法。散打运动员运动强度高,比赛压力大,采用音乐放松训练来可有效促进运动性心理疲劳的恢复,能够使运动员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同时该放松形式还又稳定运动员的情绪作用,可以用于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恢复。

  5.2、  散打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改善要依赖持续性的训练

  音乐放松训练对运动员心理疲劳效果缓解的作用,需要通过一定的持续训练后才能够逐步显现出来。短暂的音乐疗法对散打运动员心理疲劳效果的改善并不明显,只有通过持续、有规律性的音乐放松才能够真正发挥。

  参考文献
  .

作者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原文出处:韩阳阳. 散打运动员心理疲劳特征及应对方法[D]. 北京体育大学 2019
点击下载全文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体育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