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艺术硕士论文 >

古诗词歌曲《关雎》的吟诵特色与经验借鉴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 作者:赤丽
发布于:2019-04-01 共10943字
  摘 要
  
  古诗词艺术歌曲作为一种声乐体裁,不仅具有音乐审美价值,还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与文学价值。它将诗、乐、声融合为一体,展现了独特的风格和韵律,在满足人们对精神追求的同时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吟诵作为古诗词最初的读文方式,本身具有旋律性,注重节奏性,与音乐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并对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从吟诵的角度对《关雎》进行研究,并结合自己的演唱进行论述。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对什么是吟诵以及吟诵的特点进行论述;第二章是歌曲《关雎》中的吟诵特色,通过对歌词本体与音乐本体两方面来探析整首作品的吟诵特色;第三章是本人在演唱《关雎》时的吟诵技巧借鉴与运用,表现在咬字吐字、润腔和气息这三方面。
  
  关键词:关雎 吟诵 演唱分析
  
  Abstract
  
  As a kind of vocal genre, ancient poetry art song not only has the aesthetic valueof music, but also has profound historical value and literary value. It combines poetry,music and sound into one, showing a unique style and rhythm, and promoting Chinesetraditional culture while satisfying people's pursuit of the spirit. As the original way ofreading ancient poetry, yingsong has its own melody, rhythm, and inseparablerelationship with music, and has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singing ofancient poetry and art songs.
  
  In this paper, from the Angle of chanting "Guan Ju" for research, and combinedwith his own singing is discussed. It is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about the interpretation of yinsong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characteristics in Guan Ju, and the application of chant in the music ontology. Thethird chapter is When you sing "Guan Ju", you can learn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biting words, breathing and breath.
  
  Key Words: Guan Ju Chanting Singing analysis
  
  目 录
  
  摘 要 ·
  
  Abstract ·
  
  绪 论

  
  1 吟诵释义及其特点
  1.1 吟诵释义 ·
  1.2 吟诵的特点
  
  2 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的吟诵特色
  
  2.1 诗文中的吟诵特色 ·
  2.2 音乐本体中的吟诵特色 ·
  
  3 我在《关雎》演唱中的吟诵技巧借鉴与运用·
  
  3.1 咬字吐字的借鉴与运用 ·
  3.2 润腔的借鉴与运用 ·
  3.3 气息的借鉴与运用 ·
  
  结 语
  
  参考文献 ·


  绪 论
 
  
  中国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其精炼的语言、深邃的意境令古诗词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近年来,我国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颇为重视,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介进行传播,如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河北卫视的“中国好诗词”等栏目,在信息化时代的推动下,古诗词文化广受关注。同时,在音乐界,古韵古声的诗词歌曲深受声乐学习者的青睐,但有限的古曲已满足不了声乐学习者的需求,故一些作曲家们采用现代作曲技法为古诗词重新编曲并配以伴奏,新创编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深受广大声乐学习者的喜爱,在众多音乐会中,古诗词艺术歌曲已成为必不可少的音乐体裁。古诗词艺术歌曲将音乐与文学经典结合起来,在符合大众审美的同时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古诗词歌曲《关雎》的吟诵特色与经验借鉴
  
  随着中国声乐教育的不断发展,对于声乐硕士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在歌唱技术上达到一定的水平,更要充分了解并诠释歌曲的内涵与意境。古诗词艺术歌曲与创作歌曲、民歌、歌剧等体裁不同,它将诗、乐、声融合为一体,有其独特的风格和韵律,展现了不同于其他声乐体裁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主要体现在诗词的内部结构、自身韵律和独特的读文方式上。古诗词艺术歌曲结构比较规整,从诗词本体上可分为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从韵律上又可分为格律诗,无格律诗两种,格律诗一般为近体诗,是严格按照平仄规则进行创作的,而无律诗一般为古体诗,没有格律诗那样严格的平仄规律,却也有其自身的创作韵律;在读文方式上,古时主要运用了吟诵的诵读方式进行朗诵与记忆,以便于诗文更好的传播与传承。
  
  吟诵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通过资料显示,早在先秦时期,官办学堂和民间私塾等教育机构就以吟诵这种读书方式将汉语文学进行传承,随着时代发展,吟诵在发音、腔调与理论等方面逐渐得到完善。而在新文化运动时,传统文化受到猛烈冲击,吟诵被当作封建文化被遏制,一度受到人们的冷落,这使许多有识之士感到惋惜。到 20 世纪 20-40 年代,许多文人学者为继承吟诵传统付诸努力,使吟诵慢慢恢复,逐渐被人重视。近年来,一些高校还开设了吟诵课程、吟诵讲座,各地也常常举办吟诵活动,以及海内外吟诗交流等活动,使吟诵得到很大的发展,同时也引起许多学者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如徐健顺的《什么是吟诵》、秦德祥的《吟诵定义及文化定位之我见》、华锋的《传统吟诵与新吟唱》这三篇文章对吟诵的概念进行论述;杨锋的博士论文《中国传统吟诵研究——从节奏、嗓音和呼吸角度》对吟诵进行多首吟诵作品进行本体研究;徐健顺的《论吟诵的基本方法》对吟诵法则进行研究;陈少松的《古诗词文吟诵》一书对诗、词、文的吟诵及吟诵要求、技巧与腔调进行详细的论述;孙黎的《传统吟诵中的咬字与润腔特征在声乐演唱中的借鉴与运用》、张艳伟的《传统诗词吟诵对音乐演唱的借鉴》对吟诵与音乐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通过阅读文献和聆听吟诵音频,让笔者收获颇多,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对本文进行撰写。
  
  本文是以赵季平先生所作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为研究本体,《关雎》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第一篇,有其独特的意义。通过在论文搜索平台上对赵季平创作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为主题的检索发现,对于古诗词艺术歌曲研究的文献不在少数,其中有 10 篇文献完全论述《关雎》的演唱:有的是从作品的歌词、曲式进行分析;有的是从音乐情感表达上进行分析;有的是同词不同曲的《关雎》对比研究;有的是对歌唱家演唱的分析;还有一些文献或多或少涉及到该作品的研究。基于对前人文献以及音频的研究,本文分别从文学、演唱、语言等多角度对该歌曲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以便于更好的掌握歌曲。
  
  笔者通过文献研究法、技术分析法、经验总结法、跨学科研究法为主,从吟诵的角度对《关雎》进行研究,并结合自己的演唱进行论述。首先,通过吟诵纵向历史的梳理对其特点的论述;其次,对《关雎》这一艺术歌曲的本体分析探析吟诵在作品中的应用情况;最后是在演唱作品时所表现的咬字吐字方式、润腔和气息的论述。笔者认为,对于每种风格的歌曲都应该追溯其本源,究其细节,在充分了解和把握歌曲内涵的基础上,才能演绎好各种风格的作品。
  
  
1 吟诵释义及其特点。
  
  1.1 吟诵释义。

  
  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文人们诵读汉诗文的传统方式,从先秦开始,通过私塾、官学等教育系统,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流传至今。①“吟诵”一词从字面上可以将其分为“吟”和“诵”两种表现形式。“吟”?字早在先秦时期的文献中出现,如《战国策 秦策二》:“臣不知其思与不思。诚思,则将吴吟,今轸将为王吴吟。”此处的“吟”意为歌唱。那么吟与唱是否完全相同呢?陈少松先生提到过:“所谓吟,就是拉长了声音象歌唱似的读。”②而“象歌唱”就代表与唱不同,赵元任先生和郭沫若先生都对“吟”和“唱”做过对比,赵元任先生曾提出过:“吟诗没有唱歌那么固定”。证明吟相对于唱更加自由,没有旋律、器乐伴奏的约束性。郭沫若先生也曾提出:“中国旧时对于诗歌本来有朗吟的办法,那是接近于唱,也可以说是无乐谱的自由唱。”由此得出“吟”与“唱”是不同的两种表现方式。“吟”就是介于“读”和“唱”之间的一种拉长声音的读诗文的方法,有一定的腔调和旋律,但不同于唱,没有固定的乐谱。“诵”在人们口中常以“诵读”“朗诵”为词出现,意为读。它区别于口语化的念,而是注重节奏与语言上的抑扬顿挫。
  
  本文中的“吟诵”是是一种独特的读文方式,它结合“吟”与“诵”两者,按照一定的腔调进行,行腔时根据一定的语言节奏、简单的旋律将声音拉长。“吟诵”有一定的音乐性,但更注重于语言内容的表达。
  

  1.2 吟诵的特点。
  
  传统吟诵跨文学、语言学与音乐学三大学科,其体系庞大。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与总结,传统吟诵的特点体现在吟诵语音、吟诵腔调以及吟诵规则三个方面。
  
  中国古典诗词是根据古代汉语的发音特点创作的,现代诗词是根据现代汉语发音特点创作的。不同时代语音不同,那么对诗词的吟诵语音也各不相同。中国地域辽阔,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同一时期不同地域语言也不尽相同,因此,诗文的创作与吟诵必受当地方言的影响。
  
  古诗词的吟诵是无乐谱的自由歌唱,但绝不是没有根据的乱唱。流传下来的吟诵都是依靠某种腔调进行发声行腔的。吟诵的腔调伴随着吟诵产生,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加工和美化,但没有资料明确表示古代吟诵的腔调具体为何,而赵元?
  
  任在《新诗歌集 序》中指出:“诗歌不分化的时候,诗也是吟,歌也是吟。”如此说来,吟诵的腔调和旋律风格必然受当地的民歌、戏曲、方言以及宗教音乐等因素的影响。
  
  传统吟诵作为古诗词的诵读方式,亦有水平高低之分,不同的水平对吟诵有不同的要求。随着吟诵水平的提高,要遵循的吟诵规则就越多。要展现吟诵韵味需达到吟诵的基本规则,分别是依字行腔、平长仄短、腹式呼吸、腔音唱法、多调回旋、摇头摆身。依字行腔,主要表现在声调与音程的关系上,字音声调与旋律的相对音高和音程走向相符合;平长仄短,在现代汉语发音中将汉语音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前两者为平声,后两者为仄声,在吟诵时将平声拉长,仄声取短,可使旋律形成动与静的对称美以及起伏有致的规律;腹式呼吸,吟诵是以腹式呼吸为主,“气沉丹田”、“运气发声”可使吟诵声音深沉,可增强声音的控制力;腔音唱法,腔音是中国音乐体系的特征之一,即音的疾徐、轻重、高低等始终在变化之中,吐音就像橄榄型,把音最强的地方放在韵腹,吟诵时使用腔音唱法会更有韵味;多调回旋,一般应用在古体诗文的吟诵中,古体诗与古文的吟诵基本不遵循平长仄短的规则,它们是由不同的曲调在同一个旋律上进行;摇头摆身,吟诵时声音的起伏强弱回旋往复,通过身体的律动来抒情表意,可强化吟诵时的气氛,使声情增添动人的力量。
  
 
 2 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的吟诵特色。
  
  《关雎》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开篇之作,也是“风”之始。这是一首含蓄的爱情诗,表现了当时人民的生活状态。诗的内容主要是描写男子对爱慕女子的追求,河边绿洲上关关合鸣的水鸟,引发了男子对爱情的向往,此时正巧碰到一位姑娘在河中采摘荇菜,被姑娘的贤淑品行所吸引,追求未果,从而朝思暮想,并以琴瑟、钟鼓来取悦她。这首诗不仅是对人类美好情感的歌颂,更体现了古代人“发乎情,止乎礼”的传统爱情观。
  
  歌曲《关雎》是赵季平先生采用现代作曲技术为同名诗进行谱曲并编配伴奏,他将古典诗词与音乐相结合,在吟诵的基础上使旋律的音韵与歌词的诗韵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展现了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独特魅力。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与吟诵都是将古诗词进行艺术化的创作,演唱塑造的是音乐形象,而吟诵虽有音乐性,但塑造的是文学形象。吟诵重词不重乐,旋律、节奏都是对文学形象的强化和再度美化。古诗词艺术歌曲就是在突出文学形象的基础上展现音乐形象。因此,吟诵对古诗词艺术歌曲在创作和演唱上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章分别从歌曲《关雎》的诗文本体和音乐本体中进行吟诵特色分析,使笔者对歌曲韵律进行深入的把握,从而更好的演绎这首作品。
  
 
 2.1 诗文本体中的吟诵特色。
  
  “吟诵是汉诗文的活态和原貌。”徐健顺先生提到过:“现代人学习和读书的方式朗读或朗诵是一百多年前由西方国家和日本传入中国的,而在这之前,中国人读书的方式为吟诵。中国的诗词文赋是通过吟诵这一方式创作、欣赏和传承的。”③《关雎》作为先秦时期的作品,吟诵必然是其最初的读文方式,并且也是通过吟诵来创作、欣赏和传承的。因此,《关雎》本身就具有吟诵性。《关雎》为四言诗歌,其内容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作为古体诗,不像近体诗严格按照人为的平仄规律进行,但是它同样具有和谐的韵律,并且它的吟诵与自身语言韵律密切相关。如首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句末字为“鸠”“洲”“女”“逑”,除“女”字发音为仄声,其它三个字音皆为平声,从整体来看,该句的韵律在韵脚,为平韵。除了诗句之间的押韵,《关雎》中还大量的使用双声、叠韵词,如“关关”“雎鸠”“窈窕”“参差”“辗转”,这些词使诗中的艺术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同时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凸出诗歌本身的韵律,彰显了《关雎》自身的吟诵特色。
  
  
2.2 音乐本体中的吟诵特色。
  
  前文中提出,吟诵不同于吟唱,其更注重于内容的表达。赵季平先生这首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在创作中借鉴了诗歌吟诵的特点,突出表现在旋律进行和音乐结构两方面。在旋律进行上,歌曲采用级进的创作手法,以突显古诗词吟诵的特点,增强旋律的线条性。例如谱例 1:
  
  
  
  这句作为《关雎》的首句,是对景色的描写,同时也是引出后文的铺垫。这句包含的主观感情色彩较少,表现出来更多的是叙述,因此,这句旋律基本采用三度内的级进方式进行,以突显诉说的特点。最后一个“洲”字并未采用级进,而是使用四度下行跳进的方式进行,这样符合人说话的语气,更遵循了诗歌吟诵的规律。在作品中,还有很多与此相似之处,例如谱例 2:
  
  
  
  这句在旋律更多采用二度级进,在前半句“求之不得”中,前后两个字保持同音进行,类似于歌剧中的宣叙调,表现了古诗的宣叙性,体现了作品的吟诵性质。根据诗词吟诵的需要,在部分旋律进行时运用了音程跳进,例如谱例 3:
  
  
  
  这句中的“窈窕”既为叠韵词,又是叠音词,在旋律上先三度上行级进后四度下行的跳进,该旋律给人以“摇头晃脑”之感,这也是在吟诵发挥到极致时的体态特征,可见该旋律是根据古诗词吟诵而创作的。“淑女”与“君子”两词在吟诵时也是向下进行,此处旋律的进行顺应吟诵时的语调,与其保持一致。“《诗经》原为乐歌,一首诗就是一个曲调的若干次重复,而结构上的联章复沓正是适应了音乐上同一旋律反复咏唱的需要。”④陈少松先生在吟诵技巧中提到过:“巧妙地反复,不仅可以使作品的声韵添加回环往复之美,而且能够充分地再现作品的意境,给听众留下强烈深刻的印象。”⑤赵季平先生创作的《关雎》在音乐结构上,多次出现乐句重复,如图 1 所示:
  
  
  
  关雎》这首作品的曲式结构为再现单三部曲式。从整体结构上来看,呈示段与再现段在歌词和旋律上完全相同,作品结束乐段完全重复开始乐段,呈现出首尾呼应之势。从各乐段内部结构上看,呈示段内部为两个平行乐句。对比段中包含了五个乐句,b 与 b1 在歌词内容上是对诗句进行重复,旋律上基本相似,只在最后一字上做了稍微改变,从而将作品推向高潮,乐句 c 与 c1 作为全曲高潮部分,是情感表达最强烈的乐句,如谱例 4:
  
  
  
  这两句在旋律上与歌词上及其相似,在歌词上分别为“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由此可以看出,这两句的相似之处。旋律上,两句的前半句完全相同,后半句做了少许调整,“琴瑟友之”中的“之”字下行四度跳进,将歌曲推行最高潮。“钟鼓乐之”是虽以主音结尾,但是仍给人以意犹未尽之感,故出现 c2 乐句,c2 是对c1 的延续,其歌词为“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旋律以下行跳进为主,情绪从高亢到低沉,作为对比段的结束。
  
  综上所述,《关雎》这部作品的整体结构和旋律走向都与古诗词的吟诵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从而使这首作品更具古典韵味。
  
  
3 我在《关雎》演唱中的吟诵技巧借鉴与运用。
  
  3.1 咬字吐字的借鉴与运用。

  
  传统吟诵要求“字正”,“字正”就是要在吟诵时吐字发音准确、清楚。中国汉字的音节一般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组成。“字正”要求在吐字时既要保证声母、韵母的发音位置准确,也要确保声调的准确。如果演唱者咬字不清或不准就会影响欣赏者对歌曲内容已及情感表达的感知度,字头或是字韵不清就会导致听众不知道唱的是什么,声调不准就会影响歌曲内容的理解。因此吟诵吐字咬字的清晰是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的关键。
  
  《关雎》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好”字,在普通话发音中可读三声也可读四声。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经常接触多音字,并对其正确的声调存在疑问,一般情况下,声调不同,词的性质和意义也会有所不同。“好”字在读三声时,是形容词,泛指一切美好的事物;在读四声时,是动词,表示喜欢。“君子好逑”中的“逑”字是指配偶。因此,结合文中的语义,此处“好”字应该读成三声。
  
  咬字的准确是第一位的,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吐字时字头、字腹、字尾所占的时值长短。因此咬字还包括将吟诵中的基本节奏表达清楚。节奏在吟诵中是非常重要的,是吟诵的“骨架”,起着关键性的支撑作用。《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没有近体诗那样必须严密遵守的“平长仄短”的规律,但根据其自身的韵律,在节奏上有特殊的处理方式。首先它的节奏比较单一鲜明,表现的是一种自然的音律。《关雎》为四言诗,基本上是每两个字组成一个节奏单位,例如: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一般节点为每个节奏单位的最后一个字,在演唱时注意把握这些节点,将其咬清楚并将重心放在各节点上,也就是“关”“鸠”“河”“洲”“窕”“女”这几个字,可更加凸显作品内容的古典诗韵。其次根据自身的韵式,可将押韵的字凸显出来。由于古语和现代语音的不同,《诗经》中很多字并不感觉押韵,如“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在古音中“采”与“友”,两韵属“之”部。⑥吟诵时要突出韵式,可将韵字读响或拖长些。在演唱时进行二度创作可借鉴吟诵的特点,对其韵字可以适当做渐慢处理,或将该音字的时值延长。这样处理可增强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吟诵性与古韵,如果是以正常咬字方式处理,歌曲就缺少了古诗词艺术歌曲特有的风格与魅力。
  
 
 3.2 润腔的借鉴与运用。
  
  传统吟诵在音的高低、快慢以及强弱上是不断变化的,这种不断变化的发音方法被称为“腔音唱法”,人们在吟诵时一直遵循并到目前为止仍在使用这种方法。“腔音唱法”包括橄榄型发音、装饰音、呼吸三方面。
  
  橄榄型发音是发出像橄榄形状的声音,字音是由声母、韵母组成,韵母包括韵头、韵腹、韵尾。橄榄型发音就是要将声母以及韵母的三部分依次清晰的发出,强调韵腹并在此处将声音最大化。笔者在《关雎》的演唱中,经常应用到这种发音方式。在歌曲的首句第一个“关”字就运用到了橄榄型发音法。在演唱时要注意将吟诵技巧和声乐技巧相结合,首先要有一个歌唱的状态,将气息自然下沉,口腔保持半打哈欠的状态,微笑将笑肌抬起,上口盖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使演唱者保持兴奋的状态。其次,将字与气息结合在一起,通常说气息在哪里,便将字起在哪里,这也就是所谓的搭气。在保持这样歌唱的状态下,将“关”字依次拼出“g-u-a-n”,发音时字头“g”要轻,在韵母“a”时,将音量最大化,最后在“n”上归韵,要注意每个字符的连接要非常紧密,此时字音会呈橄榄形状,在《关雎》这首作品中多次用到这种发音方式,如“窈窕”、“芼”等等,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在演唱中增加吟诵的感觉,更突出了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韵味。“腔音唱法”中的装饰音主要使用倚音、摇音、波音和滑音四种。在《关雎》的演唱中,笔者运用了倚音、波音和滑音这三种。
  
  
  
  如谱例 5 所示,笔者演唱“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时,在“逑”字前添加倚音升 F,此时要注意与“逑”字的正音 G 的连接紧密圆滑,速度不可过快,同时给人摇头晃脑的感觉,表达了男子对女子的爱慕的深切之情。并不是所有的倚音都要这样演唱,不同的乐句有不同的演唱处理方式。在“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中的“之”字也运用到了倚音,如谱例 6:
  
  
  
  笔者在演唱时添加倚音的音高为 C,此处的“之”字音高为 D,形成级进上行,倚音与“乐”字的音高保持一致,既不破坏音乐持续进行的感觉,又与前面乐句中旋律一直是下行跳进的“之”形成呼应。在演唱这句时,倚音要清晰而有力,并与“之”字的正音明显分开,为后面的乐句重复做铺垫。在此句中的“鼓”字运用了波音,在字头上快速并短促的上下波动,再通过气息的推动将韵腹拉长,仿佛是钟鼓的声音。至于滑音的运用更是常见,大多体现在一字多音且音程跨度较大的诗词上。例如在 38-39 小节,“钟鼓乐之”中的“乐”字,在 49 小节中“君子好逑”的“好”字,这两处一字对应三个音,并且音程跨度包含了八度,若是按正常演唱会显得非常生硬,缺失了古诗词的美感,在演唱中加上滑音,将“乐”字与“好”的三个音圆滑连贯的演唱出来,使音与音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吟诵装饰音的使用,凸出了吟诵韵味,彰显了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的艺术魅力。
  
  
3.3 气息的借鉴与运用。
  
  气息在歌唱和吟诵艺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吟诵时,在“气沉丹田”的基础上,还要注意气息的运用,才能使声音圆润响亮、优美婉转。气息的运用主要是呼气和吸气两个方面,仔细划分即为缓吸、急吸、缓呼、急呼。缓吸一般应用在乐句结束时相邻两乐句之间有充足的吸气时间;急吸应用在乐句中间,为过长的乐句补充气息而使用;缓呼是将所吸入的气体慢慢呼出,这样发音较柔和,应用于比较平和的音调;急呼是将气息快速的呼出,一般应用于强音且音调起伏较大的乐句中。吟诵时首先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根据吟诵的内容和要求可进行选择呼吸方式;其次在吟诵时要控制好气息的使用,发音时身体要保持吸气的状态,声带和口腔的肌肉保持一定的紧张度,可以加强对气息的控制。气息的稳定与有效控制是吟诵时声音圆润响亮、优美婉转的首要条件。
  
  在声乐演唱中必然少不了呼吸,不同的呼吸方法决定气息的使用状态,所表达的情绪也有所不同。在《关雎》的演唱中,笔者借鉴吟诵的呼吸方法,适时选择呼吸,使歌曲的吟诵性与古曲韵味更加突出。该作品的首句是级进上行后又下行的,一字对一音,并且力度要求为弱,在演唱时应使用缓吸缓呼的方法,利用前奏的时间缓吸,吸气时身体是舒展、自然的状态,每一个毛孔都张开的感觉。
  
  在演唱时注意保持腰腹的力量将气息慢慢呼出,以保证发音柔和,声音连贯圆润。不论在声乐演唱还是诗词吟诵中,很注重乐句和节点的划分,笔者在演唱该作品前两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时,并未严格按照乐句换气。一般来说应在“洲”字后换气,而笔者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与“窈窕”
  
  两字共用一口气演唱,并在“窈窕”后急吸一口气进行补充,再将“淑女”两字慢慢吐出。该作品此句的旋律“窈窕”与“淑女”之间是八分休止,若是严格按照乐句划分在“洲”字后吸气,会使音乐断断续续,给人感觉零零散散不连贯。
  
  因此,笔者这样处理既保证了音乐的连贯性又突出了吟诵的节奏性。
  
  结 语
 
  
  本人学习声乐已有七年的时间,演唱过各种风格的声乐作品。并在研究生学习阶段,举办了个人独唱毕业音乐会,其中包括古诗词艺术歌曲、五四时期艺术歌曲、中国民歌、中西歌剧选段、创作歌曲等多种体裁。音乐会中,笔者将古诗词艺术歌曲放在第一部分,是因为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古诗词艺术歌曲相对其他的歌曲体裁而言,具有无法比拟的历史厚重感。从而诗与乐相结合,形成了独具中国古典韵味的艺术特色,在各具特色的声乐作品中更显的沉静幽香,其艺术感染力更是深入人心。而吟诵作为古诗词最初的读文方式,对演唱者在古诗词艺术歌曲二度创作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吟诵刻画古诗词的写意,有效的渲染诗韵,对音韵的实质追求将中国古诗词最具特色的古韵优雅之风完整呈现。
  
  中国是一个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其文化丰富多样,博大精深。而中国的古诗词文化在我国的文化传统中有着极为独特而崇高的地位。本论文以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演唱的“吟诵运用”为着眼点进行展开,通过分析使笔者更清晰的掌握了这一方法,从而提高了本人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的技术水平。不但如此,以《关雎》为代表的“古韵新声”更是对古诗词文化的传承、对中国传统读书方式吟诵的传承,在这一层面上来说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与价值。
  
  吟诵这一技巧的运用并不仅局限于古诗词风格作品,通过对古诗词艺术作品的演绎,使笔者在演唱其他风格作品的演绎上有很大的帮助。如,演唱民族作品时,咬字、润腔的使用可增强歌曲的韵味,演唱外国作品时呼吸的控制使气息更加深厚平稳。每一种演唱风格的形成、发展都与音乐的本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在深层次的理论分析之后才能全面深刻的把握作品的风格。就比如本文所论述的主题内容——吟诵,唱古诗词艺术歌曲就要了解古诗词吟诵,其他声乐作品也是如此,唱少数民族歌曲就要了解当地文化及语言;唱戏歌就要了解一些戏曲唱腔;唱西方歌曲就要对其语言和创作风格时期进行了解。声乐学习不仅仅是对声音技巧的练习,更是综合素质的学习,只有了解更多的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在声乐演唱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
  
  随着社会的发展、外来文化的深入和人们日益忙碌的生活,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古典文学的瑰宝——古诗词陷入无人问津之境地,不得不让人唏嘘。通过“古词新声”的方式,把古诗词配以优美的旋律,再通过各种媒介进行传播,让人们在不经意间便将诗词熟记于心,这对传承古诗词与提高音乐修养上不失为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本文的论述证明了吟诵与歌唱有共同之处,吟诵作为鉴赏古典文学作品的重要手段,与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更是不可分割的,它对于民族声乐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况且,吟诵本身就是一项传统绝学,它与中国的古典文学相互依存,是我们要大力发扬的民族文化。
  
  笔者从吟诵的角度去探析《关雎》的演唱,希望能从不同的角度提高自己对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认识,加强对这一风格的理解,提高自己的演唱能力。由于本人对资料的储备缺乏以及研究水平有限,在写作过程中有很多不足之处,望各位学者批评指导,提出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着作类:

  
  [1] 金铁霖.金铁霖声乐教学文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2] 李涛.中国诗词歌曲演唱研究[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1.
  [3] 陈少松.古诗词文吟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4] 陈瑛,欧阳蓓蓓,王琦.声乐语言的表达与审美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
  
  
期刊类:
  
  [5] 刘茜.吟诵对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的影响[J].黄河之声,2015(12):91.
  [6] 张艳伟.传统诗词吟诵对音乐演唱的借鉴[J].郑州大学学报,2013(02):173-176.
  [7] 张震.“诗”“曲”“声”的完美结合——探析赵季平<关雎>的艺术特征[J].怀化学院学报,2017(04):109-113.
  [8] 陈少松 . 古体诗吟诵——漫谈古诗词文吟诵(三) [J]. 古典文学知识,2005(5):90-96
  [9] 陈炳铮.谈古典诗歌的吟诵[J].中国音乐,1981(10):11-12.
  [10] 赵敏利.论传统吟诵的语言本位特征[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3(06):93-98.
  
 
 论文类:
  
  [11] 杨锋.中国传统吟诵研究——从节奏、嗓音和呼吸角度[D].北京大学,2012.
  [12] 韦歌.中国当代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分析及韵味把握[D].河南大学,2016.
  [13] 孙黎.传统吟诵中的咬字与润腔特征在声乐演唱中的借鉴与运用[D].中央民族大学,2011.
  [14] 朱玲莹.论吟诵在歌唱训练中的作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3.
  

  报纸类:
  
  [15] 徐健顺.什么是吟诵[N].光明日报,2014-11-18(1).
  
 
 节 目 单:
  
  《阳关三叠》 王维(唐)词 ,夏一峰传谱 王震亚编配
  《关雎》 选自《诗经》,赵季平曲
  《玫瑰三愿》 龙七词,黄自曲
  《我住长江头》 李之仪(宋)词,青主曲
  《一杯美酒》 维吾尔族民歌
  《我的爱与你相伴终生》 选自《木兰诗篇》 刘麟词,关峡曲
  《像天使一样美丽》
  选自《唐 帕斯夸勒》多尼采蒂曲
  《古老的歌》 王持久词,朱嘉琪曲
  《夜莺》 捷尔维格词,阿里亚比耶夫曲
  《让我痛哭吧》 选自《雷纳尔多》亨德尔曲
  《人们叫我咪咪》 选自《艺术家的生涯》普契尼曲
  《亲切的名字》 选自《弄臣》威尔第曲
  《秋水长天》 宋小明词,胡廷江曲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原文出处:赤丽. 浅析吟诵因素在歌曲《关雎》中的运用[D]. 河北师范大学 2018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艺术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