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自学论文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功能特点与实现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2-09 共6246字

  20世界80年代诞生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经过30多年的发展,随着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国际竞争需求的加剧,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多样化进程的加快,终身学习型社会浪潮的推动,人们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给予厚望。现实状况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并未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本文旨在回归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身,探讨、区别与明晰其基本功能和社会功能,确定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存在内在意义和外在价值的基本功能是什么,在认清其基本功能的情况下,探讨在现有条件之下,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从而更好地实现其基本功能,更好实现其社会功能,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

  一、自学考试的基本功能

  在哲学上,功能是指由事物的结构所决定的该事物的特性和能力,在社会学上,功能是指某一活动或社会系统所发挥的作用,综合哲学和社会学关于“功能”的认识。可以看到,功能是指特定结构的事情或者系统在内部和外部联系中所表现出来的作用和能力。这一作用有两个方面:

  其一,在该活动或者系统内部所具有的特定作用和能力,所以这完全由该事物结构所决定。

  其二,在更大的系统中或者在整个社会结构中所具有的特定作用和能力,即该事物对其他事物的作用,是有该事物的结构和外部事物的结构共同决定的。如果把自学考试作为客体来理解它的功能,首先应该了解自学考试的基本结构,了解其结构,就要弄清楚其结构主要要素,应考者、考试要求、考试标准、考试组织、结果评价;再了解其基本功能,自学考试在产生发展之初,是什么样的内在意义与外在价值,使其得以产生和进一步的发展,从而确定其基本功能,并且通过区别,明确其基本功能先于且独立于自学考试的教育功能、社会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而存在,并且起着基础性作用。

  (一)从目的看自学考试的基本功能

  从其产生看,自学考试是一种国家考试制度,是国家授权某一级地方政府,成立专门的考试机构,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要求制定的标准组织考试。

  1977年,邓小平同志根据文革过后中国实际情况,提出我国高等教育要发展在靠两条腿走路的:就高等教育来说,大专院校是一条腿,各种半工半读和业余大学是一条腿,在此思想的引导下,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们要建立适当的考核制度,业余学习的人,经过考核,证明达到高等教育毕业生同等水平的,就应该在使用上同等对待。”1980年初,中央在讨论教育问题时进一步提出,凡是自学有成绩的人,经过考试,确实达到了大学水平的,就可以发证书,照样使用,目的是为了促进青年人自学上进,1988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确定了自学考试法律地位。

  由此可以看出,自学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其具有评价的功能,具有标杆的作用,通过自学考试评价过后,就如跳高运动员跳过了一个标杆被证明达到高等教育毕业生同等水平,产生自学考试的内在意义是它能够进行这种评价,外在价值是给了自考生可见、可通过的标杆,通过考试,获得认可。

  在这种状况下,自学考试相对于高考的独特性就凸显出来。第一,标准是既定的就如同跳高的标杆是既定的一样,考生只要通过自己的自学,达到了所要掌握的要求后,就确定的知道他是可以通过的。

  第二,因为自学考试是国家考试,具有权威性、开放性,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大学,自学考试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不限制学生在学校内学习,几乎任何人,在任何年龄阶段,想要学习,被评价,并且获得认可成为可能,从这个层面讲,自学考试对于自考生而言是自由性、灵活性、方便的考试评价方式。

  (二)从类别和属性看自学考试的基本功能

  自学考试是目标参照性考试,是相对于类似于高考的常模参照考试而言。从考试本身来讲,自学考试属于过关性考试,即标准参照性考试,完全不同于类似高考似的选拔性考试,即常模参照考试,从目的上来讲,自学考试的目的对自学人员学习效果和成果的一种达标性和水平性检验和考核,重在以考促学,以考促教,所以相对于类似于高考的常模参照性考试,目标是选拔人才;从性质上来看,社会公平公正是高考的生命线,而过关标准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关键,这个标准决定了考生是否过关,以及过关自考生的质量;因为自学考试是水平考试,非选拔考试,所以命题的目的是为设定一个区别合格与非合格的标准,而对合格线以上或者是合格线以下的部分并不像类似高考的常模参照考试。

  从本质上来讲,常模参照是用来选人的,若设定10%的选取名额,无论这一批考生考试成绩如何,都会排序选出来百分之十的人数,其他的淘汰,它的通过与考试本身的标准并无必然联系。目标参照性考试是更注重参照的标准,只要是过了考试的标准合格线,不论过多少人,都是通过了考试。从参考的人员来比较,参加类似于高考的常模参照性学生是在学校参加统一教育与学习的群体,参加自考的考生有在校专科生,其他学历人才,以及很大一部分的在职人员,通过国家考试的方式,检验自考生的学习内容与自学方式,通过而获得认可,得到和相同学历水平的竞争力。通过考试要求和目的来比较得出:自学考试目的和要求可以更具体、更明确、仍至以公开透明考试评定标准,引导,激励考生自学,同时社会助学,使得考生通过标准,获得认可的方式来发挥它的基本评价功能。而常模参照考试由于首先要强调区分度,其要求更隐晦、更含蓄,更捉摸不定,具体和明确的考试标准会失去区分度,常模考试的基本功能无法实现。

  (三)自学考试基本功能与延伸功能的的关系

  从自学考试建立的目的和考试类别的属性,可以给自学考试的基本功能下一个定义,即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基本功能是国家通过考试形式,评价社会个体对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是否达到设定的要求。

  自学考试在微观上表现为一种活动,在中观的层面上看其构成教育系统的子系统之一,便有了教育功能,宏观上又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与社会中的子系统相互作用,便有了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首先,教育功能,现在自考学界都普遍的赞同自学考试本质是国家考试制度与教育形式的统一,由此可见人们对与其教育功能的认可。甚至也有学者认为教育功能就是自学考试的基本功能。但是从其产生和目的来看,其是在考试评价的基础下,隐性的产生的教育功能,从时间上来看,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也是先有了考试评级的形式,才产生了教育功能。

  微观上,教育本体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促进个体进一步社会化,自考通过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社会化,个体行为社会化,以及培养个体职业意识和角色促进自考生社会化。二是促进个体进一步个性化,自考在整齐划一的教育形式中,给了培养个体个性的基础,通过个体基于兴趣的自我选择,根据要求的自我组织和学习,最终获得认可,自学考试的过程促进了考生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三是带给个体谋生和享用的功能,个体通过自学考试获得职业知识的和技能的认可,为他们的谋生创造了条件,自考的教育形式着眼于考生自身素质发展的需要,促进考生身心和谐完善的发展是成“人”的教育形式,自考的教育形式着眼于社会生产和职业生活对职业人的专门知识技能的要求是成“才”的教育,是人力的教育。

  当自己学习成为生活的需要,而非谋生的工具,自学、自考的过程就是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在满足需要的过程里,求知欲得到实现,同时获得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并进而获得了自由和幸福。

  自学考试不仅使考生在受教育的当下获得幸福的体验,而且还培养人高尚的情绪和感受幸福的能力,存在和获得的能力,为享用终身创造了条件。宏观上,从教育的本体功能出发衍生的教育政治功能,自学考试在更大的范围上满足每个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根据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自学考试将我国更多的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从而实现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同时作为继续教育的一部分,自学考试将是我国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必要形式。如果考生通过考试获得认可,从而获得更好的职业,更高的工资。从某种程度上讲,自学考试可以促进社会中间阶层的扩大,利于改变中国社会结构,利于社会的稳定。

  自学考试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具有教育功能,并且因其自由,灵活,方便的特性,以及入学门槛低,作为“没有围墙的大学”,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但是仍然是考试评价功能基础之上的教育功能,并且在教育功能之上衍生出更多延伸功能。如果有一副画面形容自学考试的基本功能的与延伸功能的关系,那画面类似于自学考试的基本功能是光点的中心,其延伸功能是光点周围的光晕,只有当中间的光点更亮的时候,周围的光晕才会扩散的更远(如图1)。
  
  二、自学考试的现状

  自学考试的现状分为理论的研究现状和自考实践的现状。回顾与反思自学考试的30多年的研究,总的来看,出现了不少的研究文章、专着,但研究没有触及到自学考试最本质的东西,也就是说对自考本身缺泛准确的把握和科学的认识。比如对自学考试这一制度的产生,发展、功能、作用等方面进行研究,虽然形成了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但是,自学考试研究中主要有一个趋向,就是对自学考试本质的东西未作研究,而对其延伸领域大力研究,并掩盖、替代、混淆对自学考试最核心的领域的研究和认识。

  由于在认识上,理论上的先天不足,从实践层面来看,自学考试从一开始,在设计、运行上套用了很多高考的作法,并把自学考试的起源归到古代的科举考试,这是因为选拔考试不论在古代的中国社会还是在近现代的中国社会,有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所以,在当时的背境下,一提到考试首先自然会想到高考,特别是当建立自学考试作为国家考试制度,更加自然地把高考的作法借用过来设计和运行自学考试,以致于自学考试理念至今仍然保留着高考的痕迹,客观上了提高考试难度,挫伤应考者的积极性。在自学考试创立之初,由于我国高考教育资源极度匮乏,仍然有大量的应考者接受这种不完善而又苛刻的考试设计。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自学考试首先受到冲击,参考人数大幅下降,若没有建立自学考试与高职高专、中职中专的衔接,并进行改革、研究一定的“补救”办法,社会上真的很少有人选择并接受自学考试了。从组织考试来看,信息技术已经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但自学考试长期以来的一卷一考的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严重制约自学考试基本功能正常发挥。

  三、自学考试基本功能的实现

  (一)探索命题管理新方法和新手段,研究建立开放的考试标准

  在制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质量标准时,应结合考生实际水平以及自考自身特点,不同专业科目,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等维度,去设立开放的、多元化的考试标准。考试标准应该由该科目的专家,社会需求和社会调查的联合论证之后向社会公布,并且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论证并且修改其不合理之处。

  (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机考试系统
  
  回归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作为标准参照考试的本质,在考试标准的建设上下功夫,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完备的题库,组织专门的命题专家,根据考纲、质量标准力求题库的试题囊括本门课程所有考点及考核方案,通过随机抽取考题检验应考者掌握的程度。

  这种考试模式相对来讲公平度也比较高,通过随机抽取方式,也减少了作弊行为,应考者努力的方向很明确。通过建设题库进行考试,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与时间。在重新建立考试标准的基础上,建立学习资源库,提供给学习者使用。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通过技术支持,推行网络化考试考试手段,实现职业化考试组织,按照国家考试要求实行标准化考场标准,考试程序和考试违规处罚条例。利用网络技术的支持,实现题库系统,管理系统,考试系统和评卷系统的建设,能够实现制题、考试安排、模拟考试、正式考试、阅卷、成绩发布等一系列考试考试工作的无纸化,网络化与自动化,新的考试模式,最终可以更有效率的促进自学考试基本功能的实现。具体如图2所示:

  (三)建立专业的考试机构、考试队伍,进行考试改革尝试

  真正参与自学考试的工作者都清楚的知道自学考试的流程及存在问题,大部分省份自学考试一年两次,一般在4月和11月。经历报名、考试、评阅、公布这几个阶段。考试前1个月,考生集中进行网上报名,在报名的过程中存在着两个问题:

  一是在相对集中时间段内,报名的学生人数超过了网络端口可承受的量,在考试报名阶段,自学考试报名网络端口奔溃,需要等待工作人员维护调修,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而对于组织考试的单位来讲,为了报名工作的正常运行,报名阶段,要有专门工作人员,时时监控网络,这无疑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二是由于自学考的严肃性,考场必须是“标准化考试”,但是因为考试次数少,每次考试人数众多,标准化考场有限,同一个地区并不能提供所有需要的标准化考场,在操作过程中会出现应考者“抢考场”的现象,并不是每个应考者都会幸运的“抢到”自己想要的考场,在现实中会出现,一年就考两次,每次就2-3天,这几天中考的科目,不在同一个学校,甚至不在同一个地区,这样的考试会大大的挫伤了应考者的积极性。

  网上报名结束之后,考试过程中仍然存在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资源的耗损和浪费的问题。考试前要通过协调,专门抽调一大批教师来担任考官,在考试前一天要对考官们进行严格培训,在考试当天统一发放试卷,监考老师担着安全和保密的责任收缴试卷,统一放到安置点,在考试的过程中为了公平公正,还有现场巡考和摄像头监控巡考。有专门押运试卷的车,专门监护考场的工作人员,将试卷统一到指定地点,将试卷进行统一密封,然后再分配到各个学校由专门的老师进行评阅,大部分地区自学考试的试卷还是老师纸质阅卷,或者扫描纸质,相当耗时,耗人力。评卷,审卷,然后,将评阅过的卷子进行统计公布,最后在考试成绩无再无异议的情况下,将考试试卷进行统一的处理。

  综上,考生从报名,考试,到知道成绩处处存在着不方便。考试组织单位从组织报名,到组织考试,组织评卷,阅卷,公布成绩,处理试卷,具体形象一点来讲,这些问题根源就是考试成本高,考试次数少,考试人数多所造成的。新的考试模式可长年累月满足需求,这恰恰便于进行考试的专业化建设。

  稳定的人员和场地需求可以创立专业的考试队伍和考试机构,应用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机考试系统,组织考试。这样无纸化考试,大大的降低考试成本,同时利于考生更多机会的参加考试,知道自己所学水平,并进行及时强化,积极鼓励考生越过自考评价标准。专业必将会来带精深,专业的机构和队伍,会对题库建设,会对考试题库系统,教师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在线考试及阅卷系统进行更深入细致的研究,比如会将组织团队建立自学考试题库APP应用,专门设置学生学习管理版块,在每个板块中细化到自学导读、内容摘要、小结、复习、思考题练习,评卷,获得学分的形式,让学生学习业余化;再比如在线考试结束,一些科目直接会出成绩,并且会把做错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反馈,让学生知道自己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让学生知道自己清晰的知道自己离“标杆”多远,以此系统建立学生学习习惯。再比如由专业团队创立自考公众微信号,经常推送关于“元学习”“元认知”的知识,授之学生以渔,而非单纯的知识。在信息如此发达,专业化越来越细化的时代,逐步减少对于“高考”考试形式的依赖,建立起自学考试独特的组织形式,是自学考试发挥其基本功能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邵晓枫。中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研究30年:回顾与反思[J].学术空,2014,(2)。
  [2]吴农。成人学习成果评价初探-兼谈高自考功能的拓展考试研究,2012,(2)。
  [3]丁兴富。我国自学考试的基本定位和本质属性口[J].学术论坛,2007,(6)。
  [4]何湘虹。自学考试教育改革之设想:课程与教育研究,2015,(1)。
  [5]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自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