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植物保护论文 >

美国白蛾的生活史、幼虫发生规律的观察调查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发布于:2014-08-30 共3561字
论文摘要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 ]属鳞翅目、灯蛾科,是一种以幼虫取食植物叶片进行危害的国际性检疫害虫,具有取食量大、食性杂、繁殖力强、适应性广、传播途径多、易成灾的特点。此虫于2012 年 8 月份在睢宁县桑园内首次发现危害,2012年秋季采集幼虫罩养获取越冬蛹,2013 年 4 月份,将越冬代蛹放入试验桑园内罩养,同时结合大田调查、性诱捕器诱蛾等方法对美国白蛾的生活史、幼虫发生规律等进行了系统的观察与调查。

  1、 生活史

  美国白蛾在江苏睢宁地区能完成 3 个世代,少量存在第 4 世代,但不能完成发育历期,第 4 代美国白蛾的幼虫在低龄期即死亡。以第 3 代美国白蛾的蛹在树缝裂隙、枯枝落叶下、砖瓦石块缝隙、地表浅土内、建筑物缝隙及角落等处越冬; 越冬代蛹于翌年 4 月下旬至 5 月中旬羽化,5 月上旬为羽化盛期。

  第 1 代美国白蛾的幼虫在 5 月上中旬孵化,5 月下旬到达网幕高峰期,6 月中旬开始下树化蛹,6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进入化蛹盛期,6 月下旬至 7 月下旬羽化,6 月下旬末至 7 月上旬为羽化盛期。第 2 代美国白蛾的幼虫 7 月上旬初孵,7 月中下旬出现网幕高峰期,7 月下旬第 2 代老熟幼虫开始陆续下树化蛹,8 月上中旬进入羽化盛期; 8 月上旬始见第 3代卵,8 月中下旬为孵化盛期,8 月下旬至 9 月上旬为第 3 代幼虫网幕显现高峰期。第 2 代与第 3 代美国白蛾有世代重叠现象,9 月中旬开始第 3 代老熟幼虫开始陆续下树结薄茧化蛹,持续到 10 月下旬,绝大部分以第 3 代蛹越冬,但也有少量 9 月中旬化蛹的,于 9 月下旬末至 10 初羽化,并交配产卵,10月中旬孵化,因10 月下旬平均气温降到 15 ℃以下,幼虫逐渐停止发育并陆续死亡。

  2、 幼虫

  2. 1 幼虫体色的变化

  美国白蛾初孵幼虫体色为淡黄色,头黑色; 取食后体色渐变为淡绿色; 1 龄末期时,体色为黄白至偏黄色; 2 ~4 龄幼虫取食阶段体色为淡绿色,进入龄末时幼虫体态变粗短,体色变为黄白色; 而 5 ~6 龄幼虫进入龄末期时,体态变粗、短、肥胖,活动减缓直至不食不动,体色除背宽带为黑色外,侧带为黄色,头壳黑色。第2 代、第3 代的第 7 龄幼虫,胸腹部黄绿至灰黑色,背部两亚背线间有一条灰褐色至灰黑色宽阔纵带,背中线、气门上线、气门下线浅黄色。

  背毛疣黑色,其余毛疣多橙黄色,各毛疣上均生有白色且混杂有黑色或棕褐色的长毛丛,气门椭圆形,白色,具黑边。

  2. 2 幼虫龄数及龄期识别

  2. 2. 1 幼虫的龄数 幼虫期蜕皮的次数决定幼虫的龄数(刚孵化的幼虫为 1 龄,每蜕皮 1 次,增加 1龄) ; 因此,我们采取通过批量罩养,每天早、中、晚 3次观察记录幼虫的蜕皮次数,依次来判断各代幼虫的龄数。经过详细观察,本地区美国白蛾 3 代幼虫的龄数不一致,第 1 代幼虫全部为 6 龄(共蜕皮 5次) ; 第 2 代、第 3 代幼虫均为 7 龄 (蜕皮 6 次) 。

  有资料报道第 2 代幼虫兼有 6 龄和 7 龄,但我们罩养的第2 代幼虫(2 个卵块,每个卵块各调查50头幼虫) 均为 7 龄。这一结果是否与观察幼虫数量偏少有关,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研究。

  2. 2. 2 幼虫龄期的识别 田间幼虫的龄期主要是根据幼虫的体长和头壳宽度来识别,为了较为准确地识别幼虫的龄期,我们对幼虫的体长和头壳宽度进行了测量(测量工具为 0. 1 mm 游标卡尺) ,测量时选择幼虫处于龄末期进行,各代各龄幼虫体长: 1龄幼虫 2 ~ 3 mm,2 龄幼虫 4 ~ 5 mm,3 龄幼虫 6 ~8 mm,4 龄幼虫 10 ~ 15 mm,5 龄幼虫 15 ~ 19 mm,6龄幼虫 20 ~30 mm,7 龄幼虫25 ~32 mm(表 1) 。由此可以看出,各代幼虫同一龄期的体长值有一定差异,主要与气候有关,如第 2 代幼虫虫体相对较小,主要是由于第 2 代正处于高温季节,幼虫发育快,龄期短,食叶量少,因此虫体相对较小。

 论文摘要

  由于 4 ~ 5 龄幼虫有时体长相差不太明显,且不同代次同一龄期幼虫的体长相差较大; 因此,需要测量其头壳宽度及观察是否破网扩散等情况来准确界定龄期。通过测量,各代幼虫头壳宽度: 1 龄幼虫0. 25 ~ 0. 35 mm,2 龄幼虫 0. 35 ~ 0. 50 mm,3 龄幼虫0. 60 ~ 0. 90 mm,4 龄幼虫 0. 80 ~ 1. 20 mm,5 龄幼虫1. 30 ~ 1. 80 mm,6 龄幼虫 2. 00 ~ 2. 40 mm,7 龄幼虫2. 30 ~ 2. 80 mm(表 2) 。

  论文摘要

  2. 3 各龄幼虫的取食特点和活动规律

  美国白蛾幼虫孵化主要集中在相对湿度较大的夜间至早晨 8: 00 前。幼虫孵化后,一般先聚集在卵壳表面或周边,取食卵壳,隔一段时间后渐渐爬到卵块所在的叶片边缘,先在叶片背面吐丝结网,后在网内取食叶肉组织,留下叶脉和上表皮,使被害叶片呈半透明状。随着幼虫的成长,食量渐增并逐渐加大网幕。1 ~2 龄幼虫群集叶背啃食叶肉,取食量少,留下叶片的上表皮及叶脉,被害叶片呈纱窗状; 3龄幼虫主要啃食叶背的叶肉,留下叶片的上表皮和叶脉,形成少量的孔洞和缺刻,取食量较 1 ~2 龄幼虫明显增大。

  由于同一卵块孵化出的幼虫因产卵先后、幼虫取食量多少的不同而致发育不同步,同一网幕内幼虫的发育程度往往分为 2 ~ 3 个批次,各自相对聚集,有的已近龄末不食不动,有的则尚在取食。一般3 龄幼虫前,同一网幕内幼虫的发育期相差 1 ~ 2 d,到 6 ~ 7 龄时,幼虫发育期最多的可相差 6 ~ 7 d 。

  据我们观察,3 龄幼虫前,同一批次孵化出的幼虫大多在同一个网幕内危害; 从4 龄幼虫起,幼虫的发育期开始明显不同步,个体发育开差开始拉大,同一网幕内幼虫发育快的与发育慢的各自形成小团体,分别在不同的叶片或同一叶片的不同地方结网、取食,形成 2 ~3 个相对独立的小网幕,但整体上仍相邻紧密,成为一个较大的网幕。4 龄幼虫取食叶片亦主要啃食叶肉,留下叶片的上表皮和叶脉,但取食形成的孔洞和缺刻较 3 龄幼虫明显增多。3 ~ 4 龄幼虫取食后的叶片由于存留的上表皮和叶脉包被在网幕内,使被害叶片呈网状和白膜状,可看到明显的危害状,这个时期为幼虫网幕显现高峰期。

  1 ~ 4 龄幼虫进入各自的龄末期时不食不动,并排或有序地群集在网幕内,时间一般为 12 ~ 24 h,气温低或阴雨情况下时间延长。蜕皮后的幼虫头宽增大,体色加深,体毛增多加长,1 ~2 h 后钻出网幕继续危害。自 5 龄起,同一大网幕内不同发育阶段的幼虫陆续破网扩散,转换枝叶,一般形成 2 ~ 3个,最多可形成 3 ~5 个小群体,各自相对独立或相对集中取食,进入暴食期,幼虫主要取食叶肉和侧脉,仅留叶柄或主脉。5 龄幼虫进入龄末或蜕皮前,一般十多头或几十头松散聚集,大多数幼虫在松散而薄的网幕内不食不动; 也有的幼虫不结网幕,就在叶表面静待蜕皮。从 6 龄开始,幼虫分散遍布在全树的叶片上,能将叶片全部吃光或仅留叶柄。

  据调查,美国白蛾幼虫具有较强的耐饥饿能力,1 龄幼虫可耐饥饿 1 ~ 2 d,2 龄 2 ~ 4 d,3 龄3 ~ 5 d,4 龄 5 ~ 8 d,5 龄 5 ~ 9 d,6 龄 8 ~ 11 d,7 龄 9~ 13 d。4 ~ 6 龄幼虫在停食 8 ~ 12 d 后还可以恢复取食,少数幼虫耐饥饿天数可达 18 d。部分高龄幼虫因饥饿可提前化蛹,且大多数可以羽化并交尾产卵。

  2. 4 幼虫历期观察

  由表 3 可以看出,幼虫的发育历期与温度和相对湿度密切相关。由于前期气温偏低,第 1 代幼虫1 ~ 2 龄历期较长,全龄平均历期 29. 3 d。第 2 代幼虫发育期正值高温、高湿季节,发育历期最短,平均为 23. 4 d; 第 2 代的 2 ~3 龄幼虫如果正值高温、高湿季节,最短的 2. 5 d 即可完成 1 个龄期的发育。

  第 3 代幼虫历期开差较大,为 30 ~45 d; 8 月中旬孵化的全龄历期为 30 ~ 33 d,8 月下旬孵化的全龄为35 ~ 40 d; 8 月下旬末至 9 月上旬孵化的幼虫甚至持续至10 月下旬,幼虫龄期超过45 d。主要是由于前期气温较高,幼虫发育较快,而中后期随着气温的降低,加之各虫态发育极不整齐,各龄历期大大延长。

  第 2 代与第 3 代发生世代重叠现象,虫态混杂、持续时间长、跨度大,且中间受温度、降雨甚至连续阴雨等气象因素影响大,即使同代同龄幼虫的历期也有很大的差异。如第 1 代5 月23 日孵化的幼虫,在同一环境条件下,最早的 6 月 18 日幼虫老熟,最晚的 6 月 24 日老熟,相差 6 d。

  论文摘要

  调查中我们还发现美国白蛾的天敌幼虫寄生率很高,为 20% ~70% ,初步鉴定该寄生蜂为茧蜂科、盘绒茧蜂属的 1个种(Cotesia sp. ),如果此寄生蜂人工繁殖成功,并在美国白蛾发生区大量投放,那么生物防治美国白蛾将会取得突破性进展。

  参考文献:
  [1] 唐燕平,衡学敏. 检疫害虫美国白蛾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2) : 250 -251.
  [2] 杨乃丰,张爱诚. 美国白蛾幼虫发生规律观察[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3) : 159 -160.
  [3] 刘昌兰,乔仁发,宋华利. 美国白蛾生物学特性观察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05,35(2) : 26 -27.
  [4] 陶万强,蘖洋,陈凤旺,等. 北京地区美国白蛾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J]. 中国森林病虫,2008,(2) : 10 -11.
  [5] 仝德侠,侯莉,董辉,等. 美国白蛾在睢宁地区桑园发生情况调查及防控措施[J]. 中国蚕业,2013,34(2) :16 - 18.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植物保护论文